查看原文
其他

学生都爱上她的语文课,只因她做了这样的探索与实践丨语文

2017-05-25 张晓晴 星教师



周一(其他学科)丨周二(英语)

周三(数学)周四(语文)

周五(班主任)丨周六(微周刊)丨周日(好文精选)




阅读于人,本身是一种呼吸一样的本能,焚书、酷刑、禁令、险阻都无法阻挠真正对阅读的热爱。

正如秦始皇焚毁不尽百家的诗书,西域天险妨碍不了玄奘法师求取佛教真经,英吉利海峡也无法阻止欧洲中古学者去意大利修道院寻觅一卷珍本。有思想激荡的地方,阅读就不会止步。而我们的学生何以不会阅读,或不爱阅读呢?我认为这得学习犹太人,在书卷上抹些蜜糖,让孩子还在婴儿期就尝到阅读的甜味。

于是2014年,我开始了轻阅读课程的探索。我借鉴了汉娜·阿伦特对于“行动思想”的哲学理念,强调阅读的过程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静态模式,发生于纸上,归结于纸上;而是变成行动本身:阅读即行动,即修行,即做功,即声响色触味的综合体验。我们寄希望于“阅读”这个动态词汇,重新赋予语文学科以生命。而“轻”,则是我们行动的姿态。

轻阅读由四大板块有机构成“块茎式活页文本”、沙龙导读、线上论坛和批注、轻行走,驱动力则是学生作为阅读主体对阅读自主权、话语权、体验权的渴望。时刻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他们对阅读的热忱会有增无减。


活页文本:走出阅读舒适区


目前的活页文本每一单元是一个微型主题,由一万字左右的多元文本构成,头版头条是留给学生推荐的(这一板块往往是学生最喜欢的),其余文本则包括诗歌、散文、烧脑文字、时事评论、歌词文案等构成。

总体来说,是以经典阅读为经、时代心灵为纬,展示尽可能多的阅读触手,让学生不断发现自己的阅读兴趣点、走出阅读舒适区、提升阅读抱负。之所以做成活页,是学生保留了编辑的权力,他们可以把材料重新组合、添加,形成新的主题单元。

比如说,最近一周八年级学生学习了沪教版教材第四单元,其中有两篇讲读课文《血染的丰碑》,描述近代史上的定海战役中葛云飞英勇殉国的故事,和电影小说《沉船之前》,讲述泰坦尼克号沉船之前几位绅士在生死面前的高贵抉择。学生提了很多问题,比如:很多人的生命比一个人的生命更珍贵吗?一场注定一败涂地的战役,也必须坚持下去吗?任何情况下,杀生都是不可以的吗?

于是我们做了一期叫“历史疑云”的轻阅读活页读本,选材注意到主题的开放性和拓展性。

包括三十分钟的关于韩国世越号沉船的纪录片《潜水鈡》(这是灾难更深不可测的一面)、一个日本人关于电影《血战钢锯岭》的评论(有时候,你会觉得“丰碑”这样的词语太轻浮)、张鸣关于鸦片战争的反思《假如鸦片战争重来,中国会赢吗》(张鸣的野狐禅比较有趣),以及来自英国金融时报评论《一场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对决》(分析法国大选中马克龙与勒庞的分歧背后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矛盾),还有刘瑜的《超越那一天》(这一期正值五四青年节,这篇文章对于五四运动提供一种反思历史的思维路径)。

最后一个版则是学生推荐的歌手薛之谦的歌词《高尚》,和一篇情感故事《三十六封信》,作为对前边部分烧脑文字的平衡,比较轻松一些。


沙龙导读:与经典惊鸿一别的邂逅




轻阅读沙龙导读则是把经典阅读化作一种惊鸿一别的偶遇。

与市面上流行把经典高光展示不同的是,轻阅读沙龙从来不认为哪一本书非读不可,除非它有趣,真实,其中的情境能引领阅读者认识、描述、并解释自己的处境。轻阅读沙龙在每周五举行。每期会有一个主讲人来做专题讨论,而每位参与者都是主体,解构权威、核心,无论知名教授,还是小学生,都以“阅读者”的平等身份入场,并进行思想的置换。


在轻阅读沙龙,师生之间的平等和轻松的关系,会营造一种学习共同体的气氛,文本阅读如同一个轻巧的蝴蝶结,而背后往往会牵拉出很多意想不到的情感共鸣。今年三月,我们做了一期“时光的情书”的沙龙活动,参与者每个人带一封手写的书信,选取自己最在意的片段朗读,并分享背后的故事。

那天垂丝海棠皓白如云,笼罩在丝丝春雨中。大家拿起一枝花儿,开始朗读书信,分享背后的生命历程。都是些浪漫美好的过往,气氛很轻松。

一个叫胡杨的小姑娘,平时特别爱笑,她笑吟吟地站起来说起父母的爱情故事,说到结尾突然泣不成声。我们才知道她妈妈在她两岁时就意外去世了,爸爸有时会在夜里翻出妈妈的信,尽管他已经读过千次万次。全场顿时安静得只听见风声,听女孩念起给妈妈的“情书”:

走着走着就散了,回忆都淡了,
看着看着就累了,星光也暗了;
听着听着就厌了,开始埋怨了,
回头发现你不见了,突然我乱了。

像是被流弹击中了胸膛,大家轮流拥抱着那孩子,不再言语。尽管我们在文本中无数次地读过死生契阔,但鲜少有这样不经意地直抵我们的经验世界。而这种情感共同体的深度体验,是传统课堂是很少能得到的。

以下是轻阅读沙龙的部分导读话题:

莎士比亚:果壳中的宇宙之王

泰戈尔,你真是个孩子

佩索阿:里斯本的斯芬克斯

无声告白:行走在他者与自我之间

你呀你,蒂姆•波顿

弦歌之冬

那个叫“鲍勃•迪伦”的家伙在哪儿?

鲁迅的谜底

平庸之恶:《史记》中的能吏与酷吏

叶芝:我爱过你,用最古老的方式

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我的世界,很多时候是空镜头

黑暗桃花源:《一九八四》

穷途一笑苏东坡

萨德事件之下的罗生门

时光的情书:朗读手写书信

沈从文的边城真的存在吗

科云丝旅行札记:我在美丽的日本

聊聊明朝那些事儿

看不见的卡尔维诺         


轻阅读沙龙的话题包罗中西古今,当然不是由一个领读者能够完成的。众多话题出自学校支持轻阅读的老师们(不仅是语文老师),以及外边邀请的嘉宾、学者,以及学生。

比如双语部分,基本都是由欣赏并支持轻阅读理念的科云丝老师来负责进行的。比如这个春天里,我们进行的双语轻阅读沙龙之叶芝(Yeats)诗歌导读就令人印象深刻。

有个叫朱铭航的孩子用陶笛吹起了名曲《莎莉花园》,悠远的笛声引入到叶芝的原作《柳园下》;于是我给大家聊起了叶芝其人其事,以及自己对《柳园下》的解读。

科云丝老师用流畅的英语讲解叶芝的另一首名作《when you are old》,从一个单词"pilgrim"(朝圣者)说开,探析爱的力量和被爱的幸福;外教老师Enrico分享叶芝神秘主义代表诗作《The second coming》,用优美的爱尔兰口音来还原叶芝诗歌的音韵美,以及和此诗的复杂意象和力量美。

来自国际部的淑媛老师有感于爱的悖论和微妙张力,念起了聂努达的《我喜欢你是寂静的》。其他人也朗诵了自己心爱的诗歌。作为结束,大家在迟迟春日中哼唱起了歌谣,关于“古老的往昔”和“逝去的爱情”。


线上论坛和批注:体会表达的必要和美好



轻阅读线上论坛和在线批注则是轻阅读的另一核心板块。

作文和写作,一直是学生比较抗拒的环节,与之矛盾的是,表达的欲望却是和吃饭、呼吸一样自然的存在。而不自由的表达败坏了学生表达的兴趣。鉴于此,我们把作文拆解为更多样的表达和发表活动。把作文的意义扩散到全面的语文沟通、创意分享和公共服务之中。学生不只是会写“作文”,而是体会到表达的必要和美好。


线上论坛包括“内在王国”和“轻阅读论坛”两个微信公众号,以及“灵商学园”百度贴吧和“轻阅读论坛”公众微信群。其中“内在王国”是主要发布教师个人的阅读和写作进程,“轻阅读论坛”则是发布学生的作品和轻阅读的相关作品。微信群和贴吧则是用于关于阅读的相关讨论和切磋,发表自己的阅读见解(我们称之为批注)。我们通常不轻易布置“作文”,而是做一些Q&A的练习,譬如:

1、如果再一次大洪水,诺亚方舟上只能放五个人,你会选择哪五种职业的人?

2、你长大后会选择要孩子吗?为什么?

3、你会给自己的孩子起一个什么样的名字?

4、你会跨进诺齐克的“快乐箱”吗?

5、任何情况下,杀人都是错误的吗?

这样的问题看似古怪,但我们着意强调思维的过程,以及表达的技巧。作文是一种公众表达,“修辞立其诚”,简单说,作文是一种私人体验、个性认知在公共话语中融入和扩散的尝试。从这个角度,任何一个话题,都可以尽力去真诚表达,并追求表达质量。

比如这次期中考试的大作文叫“坚持,再坚持一下”,很多学生表示,这个作文题很套路,很难有新颖的私人体验和个性认知,但还是有学生认为,轻阅读活页读本中很多材料弥补了个人经验的短板,或激活日常经验,可以在表达上进行刷新,他们想到哪些材料呢?

一个推荐过大冰的《对不起》编入轻阅读材料的同学,她受这篇文字的启发,也联想到夏目漱石《我是猫》中猫眼看人的视角,写了自己家小狗在重病下的坚持,最终小狗病逝在她怀里,她在窝里发现了一块已经干了的牛肉,上边留着小狗的齿痕,那是存在过的努力,微不足道却又真实的坚持。

还有学生联想到轻阅读材料中的《感动全世界的“阿勒颇推特女孩”是假的?》那个在围城阿勒颇的漫天炮火下坚持向全世界喊话“我需要和平”“我想活下去”的小女孩巴娜,她对生命,对和平的坚持。

由此扩散开去,《血战钢锯岭》中,列兵多斯无论是战友的不解乃至侮辱,还是面对上军事法庭的威胁,他“永不持枪”,这是对信念的坚持;《泰坦尼克号》上,悲痛欲绝的女主角想起爱人的嘱托,在大西洋冰冻的海水中吹起求生口哨,要带着爱人的名字活在世间,这是对爱的坚持。

这种实践证明,轻阅读活页材料能让学生拥有“内置引擎”,能透过海量的材料,获取编辑和重置材料的能力,从而使阅读和表达逐渐一体化。也许我们应告诉学生,作文的形式和考察的方式从来不是问题,被贬斥的“考场作文”和被提倡的“自主作文”,这种分歧也是自己给自己设置假想敌,一直保持表达的兴趣和勇气,这才是真正的核心。


“轻行走”缘起:跑题是美好的迷路


在这篇谈语文教学的文章里,我忍不住跑题,跑题是美好的迷路,一不小心就踏进幽兰深谷。

在我11岁时,我还几乎没怎么摸过书。那个夏天,我爸爸给了很特别的暑假功课——一屋子的小鹅,足足一百只,都刚从鹅蛋里蹦出来。后来我就手里挥着牧鹅的青竹竿,赶着歪头啄食的鹅儿们,日复一日穿行在玉米地、水稻田、橘树林和小溪边。

这个过程中所领略到那些自然法则,已经化作了我的精神原点,就像惠特曼的诗句:“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

哪里的野刺梨开了第一朵花,哪里的荷塘水枯了一尺,哪棵树上新飞来几只天牛,我都知道;我看见,水田脚窝里的小鱼在泥浆中相濡以沫,黄蜂明火执仗地干抢劫勾当,蝉在柏树枝上叫:“苦啊,苦啊”,这是一个天真未凿的世界。

唐诗宋词里的一切意象,都在那个夏天像细密画一样展开。我还清晰记得,川南的旱季夜空,朗朗可见一圈圈星轨,我泡在微温的溪水里,一线风从远方吹来,吹过花生地,吹过甘蔗林,吹过荷塘,再吹过鹅群憩息的草地,令溪水摇动,又轻啸而去,消失在星光下。

这一刻如此美丽,我清晰地感受到自然在与万物交融,如果硬要说出来,大概是老子所说的道的存在:“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怠”。

以一个乡间孩子的倔强,我认为世间万事,都应该像我11岁的夏天一样,自由,有趣,轻灵,否则不值得去做。而这,也是“轻行走”的缘起。

当然,我和学生不可能再在乡间小路上牧鹅,但学生们自有特别的行走路径,比如在西外的孩子,他们可以行走在醉白池、二陆草堂、广富林、夏完淳故居,触动他们的,或许是一株百年的牡丹,一块久远的碑石,远古的石斧,或者是在麦地中发现的丘墟。“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我一直怀想我父亲给我的那堂特别的暑假功课,一个孩子,带着一百只雏鹅在夏日的蓝色黄昏里漫步,头顶长风,感受到芒草在脚心的颤动。这种自然自由生长的幸福感足以支撑一个孩子一生的精神发育。

教育本该如此。


尊重原创,支持好文

喜欢本文,可识别二维码向作者打赏




本文为作者原创,先发表于西外梦工厂,已获授权,欢迎朋友圈分享

作者丨张晓晴(执教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外外国语学校,致力于轻阅读语文和儿童哲学的教育探索与实践

图片丨优美图

编辑丨任海洋


“星教师”广告合作请联系:023-67450968

 投稿邮箱:3207153742@qq.com





推荐阅读

点击关键字,阅读更多“中语”相关内容

黄玉峰周鹏王君谢华夏昆

熊芳芳郑建业董新明

张丽钧吴春来史金霞

王木春罗良建徐洁

黄厚江丁卫军欧阳林郑静

曹勇军曹书德吴泓董一菲史建筑

来凤华张晓晴闫存林丨梁增红







/  立起来剧场艺术统整课程联盟 /

点击下图,了解更多精彩 ▼





↓↓↓ 点击"阅读原文" 【一键订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