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业,也许就是找到一群人,在不同处境中执着地走丨春节特辑

2018-02-21 魏智渊 星教师

 本期影集 

「魏智渊 · 成长」


一张照片,记载一个故事;

一张照片,勾起一份回忆;

一张照片,饱含一份情感。

现在,不妨翻翻下面影集

看看藏在照片中的,

你的,或他的,

教育故事

 ▼

我的18岁(右一)

读书的时候,我有一种执念:必须考第一。好在读书生活总是十分单纯,我全副身心都押在这件事上,稳稳地居于考试链的顶端。

然而,当了老师,真正的挑战也来了,来自于教学。因为我从小内向,嘴笨。

表达不好对做教师来说是致命的。


1

许多老师稍微瞥一眼教材就能去上课了,我至今都做不到。

九四年,我被分配到了一所农村初中担任地理教师。其实我想教语文,不过校长不放心。地理算是个小学科,学生的平均分也就二三十分左右,谁在乎呢?

我在乎!

当时,我满脑子就是两个问题:

——怎么让他们喜欢上我的课,至少不在课堂上睡觉或做其他作业?

——怎么让他们用尽可能少的时间,理解并牢固地记住教材中的知识?

实际上两个问题用的是同一个方法:吃透教材。

我反复读教材,找出零散的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并以最通俗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会耗费大量时间,但不知不觉间,教材中的数据记住了,整个知识网络也在头脑中清晰生动了。

为了将知识结构化,方便记忆,我还大量地运用地图。用粉笔在黑板上随意地画中国地图,以及一些洲国家的地图、主要的山脉、河流,更是小儿科。

我就可以一边讲,一边画,同时收割学生崇拜的眼神。

教了两年地理,从第一年开始,学生的地理平均分就到了七八十分,在「副科」中颇为触目,让校长也颇为欣喜。

然而,我还是想教语文,于是就考省教院中文系,然后,「侯门一入深似海」。


2

在县中上课,一个学生突然走上来……(后来知道是合影)

九八年教院毕业,我应聘到了县中,开始了六年的高中语文老师生涯,这是痛苦的开端。

每一周甚至每一天,你可能都要面对不同的课文,而且大半课文又不是自己喜欢的。今天是《纪念白求恩》,明天又是《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后天又来一个《六国论》……

这到底教什么,怎么教,周围也没有人能说出一个所以然来。

那就自以为是地教吧。

可是,怎么讲一篇你内心深处觉得根本不好的文章?古诗我很喜欢,但讲不出我的喜欢啊!!

课堂开始变得尴尬起来,虽然课堂纪律还没什么问题,但是学生眼神黯淡,无精打采,偶尔还有睡觉的。


3

其实,没有人关心你。

但,天天上班,你喜欢看学生无精打采的样子吗?你喜欢和同事聚在一起,整天就说「这届学生不行」?

这肯定不是我。必须赢得学生!我不会叫醒任何一个在我课堂上睡觉的学生,除非因为我的教学,他自己醒来!

于是,我每天五点半起床,十二点以前不睡觉,反复把教材熟透了,熟到经常可以无意识地大段大段地背诵。

这还不够,围绕着教材,还得有大量的阅读和准备。例如,相关的诗文,提前准备好,做到上课可以随口引用。(那时候没有课程意识)

以我的几个做法举例。

1.要讲文言虚词了,我就将初高中教材中所有的文言文全部放到一个word文档中,然后利用查找功能,把所有出现这个词语的句子都找出来,对它的意义进行分类,将例句放在后面。

如果遇到常见字,例如「而」之类,也照样梳理出来,然后常见义项只选择代表性例句。

现在回头来看,这已经近乎大数据思维了。然而这样一梳理,我首先知识清晰了,而且重要的例句也不会有遗漏,可以随手拈来。

2.我还订了一些杂志,《文史知识》《名作欣赏》,只要里面出现对课文的鉴赏,就录下来以备查询。

上课前,按图索骥,先读若干解读文章,反复揣摩,然后再形成自己的思路。解读文章中写得精彩的地方,也经常大段大段地抄录在教案本中,字写得很小,密密麻麻(我的教案,经常是要把要说的话都写下来)。

后来又购买《文史知识》二十年光盘,并神奇地突破了技术限制,制作成可以检索的word版。要讲哪首诗歌或古文,直接搜索资源,十分有用。

3.不仅如此,对于有点名声的作家,在备课前,一定要研究传记。

例如,鲁迅的研究资源,我搜罗各处,无论国内国外,凡是能够买到的都买到了,果真读到了许多新见,例如,关于鲁迅「现代性」的论述,就是以前未接触到的。

有了这样的刻苦努力,课堂变化很快。因为我会旁征博引,又发现了教材及教参的许多错误,而且不断地抛出新鲜的观点,再刻意地与学生的生活、生命建立关联,课堂就逐渐生动起来。

与此同时,我也在努力地发挥自己写作的特长。在最初的作文尝试失败后,我加强了随笔写作,开始「师生共写随笔」。这件事对学生的写作水平帮助很大,更重要的是,我开始更好地与学生建立联系。


4 

拍这张照片时,我还没离开县中

这六年中,还有一些重要的突破,值得一提。

我十分喜爱诗词,却不能讲诗词,很苦恼。

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遇到了叶嘉莹老师的《唐宋词十七讲》。这本书让我豁然开朗!原来,诗词要讲好,必须进入诗人、词人的生命,并与自己的生命相互打通。

我开始反复读这本书,琢磨叶嘉莹讲词的「套路」。在课堂上,我讲到叶嘉莹讲过的词,几乎完全照搬叶嘉莹的讲法,但是效果出奇地好。久之,开始脱胎而出,拿到任何一首诗词,就知道如何教了。

后来,又突破了古文,避开了翻译和讲字词的传统套路,从文章学入手。

六年的变化,在当时看来是缓慢的,似乎每天都处于各种焦虑之中——不断地汲取、尝试,无数次地失败。不过现在回头看,六年时间,从普通班到重点班,到实验班,最后到青云班和火箭班,学生越来越优秀,也推动着我,一步步地迈上职业生涯的一个高峰。


5

得到学生的喜欢,并在每年的问卷调查中,被学生评为“遇到过的最好的语文老师”,这似乎是一个完美的结局。

其实不然,这些依然无法平息我的焦虑。我遇到了长期以来一个十分核心的问题:如何让自己满意?

为什么自己会不满意呢?

因为有些课上得好,有些课上得不好,很难完全、稳定地发挥。而且,经常是,学生可能满意了,但自己知道,你并未真正地抵达一个文本的深度,这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

其实对自己满意,就是以文本或事件自身的逻辑来完成它。后来明白,这就是所谓的「如其所是」。

但这在当时,太难了!可以说,真正能让自己满意的时刻,总是极少的时刻。这就带来了一种隐秘的痛苦。但是,我自己又无法突破自己。

于是,当我进入职业生涯的一个高峰期时,我离开了县中。原因很简单,我希望令自己满意,我希望能够探索到每一件工作背后的奥秘。我去了成都。从此,生活重新开始了——


6

我的损友们

在成都一年半,我的专业收益,比前十年的总和还要多,并且,伴随着深刻的痛苦。

之后,与干国祥、马玲成立新教育研究中心。

可以说,从这一阶段开始,我真正地进入了专业发展期。

之后,我开始——

进入到课程论与教学论领域;

开始研究人是如何学习的,或者说,进入认知心理学和脑科学等领域;

开始在更开阔的背景下理解教育;

从语文教学来说,开始接触《人间词话》《文心雕龙》,开始接触现象学和解释学,接触康德美学与海德格尔美学;

开始不再像以前那样大量翻阅资料,而是直接面对文本本身;

开始涉足学校管理;

开始在更广阔的领域里思考教育问题,涉足数学,以及教育所可能涉及到的一切门类……

这一时期,从二零零四年开始,一直延续至今。

专业期,共读不辍

最近十多年的专业修炼,与我在漫长岁月中一个人孤独的摸索全然不同。它是一群人在行走,是一群人在不同的处境中执着地走,并且逐渐形成了信念,是一群人在以专业的方式行走。而专业赋予人以自由。

本文所描述的是,一个新教师,如何在环境中努力地挣扎,尝试突破自身,它不是一个功成名就者的炫耀,而是一个仍然跋涉在这条艰难险峻的道路上的学习者的回顾,希望给更年轻的学习者以启发。


·END·




上面的照片故事的哪一点打动到你呢?

如果你也有自己的照片故事,欢迎告诉星宝哦

星宝邮箱:1309481809@qq.com

形式:一张照片+文字说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