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校办成卓越课程的生态园,助教师成为学习行为的设计师丨星教师小学课程主题峰会
2018星教师小学课程峰会现场
各位专家、各位参会代表:
早上好!欢迎大家在春天光临重庆,这个被中国人誉为最魔幻、最立体的都市,期待你不仅在这个会场,也在这个城市拥有不一样的体验。
谢谢希娅校长和谢家湾团队提供的慷慨支持。作为主办方,我们觉得在谢家湾小学举办这一场年度课程峰会,有一种内容与场景交相辉映、和谐互动的感觉。
谢家湾小学作为国内最早展开系统性课程变革的学校之一,今天已经是花开十余载,朵朵放光彩,相信这几天时间各位参会代表能有更深入的看见。
蒲公英教育智库总裁李斌先生开幕式发言
蒲公英教育智库一直有一个理想,就是推动中国教育创新更加着力于课程变革的核心区,围绕当下任务和未来目标,把学校办成卓越课程的生态园,助老师们成为学习行为的设计师。
那么每所学校、每位老师究竟该怎么做?我代表主办方,在此对各位代表有如下几条建议:
其一,建议每一位思考与展开课程建设行动的老师,要致力于让课程设计发生“化学反应”。
事实上这一轮课程变革,大多数教育人都渐渐达成这样的共识:改革的唯一成功之路,就是把学科目标、升学品质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有效结合,把课程的开放性与教学的精微度有效结合,“鱼与熊掌兼得”,二者不可偏废。
而这个看似不可能的结合要达成,这一次课程峰会的数十个示范案例告诉我们,学校和老师们必须致力于课程、课堂、评价尽皆发生“化学反应”,而不仅仅是“物理变形”;必须有大设计加微创新,集开放性与融合性为一体。
那什么才是课程变革的“化学反应”呢?
我们认为,改革真正要达成实效,必须面向这几条清晰的原则:
第一,教师不能事情越干越多;第二,学生不能负担越来越重;第三,时间不能被切得越来越碎。
所以课程变革的着力点,应当是学科与学科之间、知识目标与素养目标之间、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之间的深度重塑与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将学校课程“一袋土豆加一袋土豆等于两袋土豆”,越开发越复杂,越推进越难办,“叠床架屋”的现状,转化为“一袋土豆混合一袋大米,总体积小于两袋土豆”的课程发展格局。
其二,建议每一所正在展开课程变革的学校,要致力于老师、学生的潜力得到同步开发。
要通过文化、平台、机制的再造,专业资源的引进,榜样的发现,社群学习的推动,帮助老师们乐于挑战“以课程意识重组学科”、“以课程意识升级课堂”之类的本职工作以外的麻烦事儿;也要通过管理的改进、流程的设计、评价的优化,帮助学生敢于尝试“自主、自助、自由思考”的学习形态,使学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以学习能力的提升为目标,以自由探究为乐趣,以问题的提出与解决问题的资源获取为手段。
所以在大多数情境下,成功的课程变革首先是自上而下的,是学校或者区域通过环境与机制的塑造,文化与观念的引导,技能与资源的培育,让老师、学生乃至家长的变革行为在环境中自然萌发、自由涌动;当然,我们也发现很多杰出的教师,在普通的环境中自下而上的课程变革,在装点着这个时代的天空,正如本次峰会所呈现出的很多案例带给我们的更大信心:谁说贫瘠的土壤,不能开出生命力极强的花朵?
其三,建议每一位参与变革的教育人和教育的“利益相关方”,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一以贯之的行动,要相信“最短的路不一定是最快的路”。
这一点在中国教育界尤其难得,因为全社会的焦虑与短视,带来教育变革的急功近利,也导致无数的教师在复杂的现实面前望而却步。
课程改革在一些地方进两步退三步的现象大量存在,在一些学校雷声大雨点小的现状依然存在。
我们认为,真正的课程改革,要对教育、课程、变革的复杂性有足够清醒的认识,一方面要还原教育的复杂性,一方面又要坚持行动的简单性。
要相信,教育是对人全方位的研究,面对的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人学”,其中的核心因素、知识跨度、增量变化、可延伸空间,复杂性都堪称世界之最。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变革还要防止一个“药方”包治百病的现象,我们的学校必须兼容并包,生态发展;但同时也要相信,课程变革的逻辑链条其实非常清楚——从规范,到高效,并走向智慧;所以又要保持一种简单的状态,直奔这个清晰的逻辑,模仿学习,协作研究,应用实践,优化迭代,慢慢生长。
参会老师们
各位同仁,正如日本教育专家佐藤学所说:未来世界,教师将是这个世界含金量最高职业之一,因为在今天及未来的时代,教师的角色必然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要从“教的专家”,转变成为“学的专家”;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为“学习行为的设计者”。
2018年春天,我们又一次展开这一场更加盛大的课程峰会,近两千人次的教育人将聚集在这个会场,聆听这个春天变革的声音,观摩那些在儿童拔节生长的课堂上最微观的变革肌理。
这次峰会,正是站在这个教师职业深度转型的季节,一场非常有价值的相聚,是推动我们自己成为“学习行为的设计者”一场不可不赴的深度学习。
最后,按照峰会惯例,我提议大家此刻深呼吸,闭上眼睛去想象一下,我们如何“打破自己心灵的隔墙”。
因为打破心灵隔墙,是一切深度学习的前提。今天我们这个世界,由于知识高度迭代,社会剧烈分层,变化随时随地,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缺失了安全感,所以人人都不自觉地头顶“玻璃罩”,将自己防护起来。
这个“玻璃罩”,代表每一个人自己立场与知识结构所形成的傲慢与偏见,让你能够看见,却不能交流;让你能够遇见,却不能拥抱;让你能够呼吸,却永远是自我循环……
此刻我邀请您,拿起你心灵中的小铁锤,轻敲自己的头部,让玻璃碎满一地,让心灵舒展开来,拥抱这几天多彩的学习之旅。
预祝年度课程峰会圆满成功!每一位参会代表满载而归!
谢谢各位!
精彩还在继续,我们将持续推送本次峰会内容。感谢大家对本次小学课程周峰会的支持与关注。如需获取更多内容,可购买峰会定制U盘。
阅读原文即可一键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