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静波:教学到底是技术还是艺术?

刘静波 星教师 2024-03-18



各位老师下午好!


我们今天来一起来探讨——教学是技术还是艺术? 


假设你学的是工商管理专业,大学毕业了,没找到工作。有一天,职业中介找到你说有两份工作:一是当小学数学教师,二是去一个小诊所当医生。你会选择当教师还是医生?


如果你这时候选择当医生,人家会质疑你学的是工商管理,凭什么当医生,但是人们一般不会质疑你去当老师。这背后主要是什么原因呢?


再举个医生的例子,如果有一位医生总是说,“我的医疗艺术很好!”你觉得这位医生不靠谱,我们不愿意成为他的试验品。因此,我们表扬一个医生,基本上会说“技术精湛”。


在此背后,实际上我们就要厘清一个主题,教学到底是艺术还是技术?



 1 
什么叫艺术?

要理解一个概念,不能孤立地看一个概念,我们要在一堆概念中进行比较才能看明白。我们简单对比一下三个概念——艺术、科学,宗教,对比中我们会更明白什么是艺术。


什么叫科学?可理解、可证伪、靠谱的东西叫科学。比如这里有一块钱,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这是可证伪的。


什么叫宗教?既不可证实也不可证伪的东西叫宗教。比如在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鬼,有或没有都不对,因为我们都不知道。


什么叫艺术?不靠谱、不可复制、不易传播的东西叫艺术。当我们看不懂一部电影时,说这电影是艺术片;当我们看不懂一幅画时,会说这才是艺术。


确实是这样,如果一个东西我们研究得非常透、非常明白,它就不是艺术了,而是科学。科学与艺术是有点矛盾的兄弟。


可理解、可证伪、靠谱的东西叫科学

不可证实、也不可证伪的东西叫宗教

不靠谱、不可复制、不易传播的东西叫艺术


好,下面我们看三个概念的核心词。


宗教——相信
科学——理解
艺术——灵感

宗教的核心是相信,不管真的假的,只要你信。

科学的核心是理解,我们要不断地去追问——是真的吗?

艺术的核心是灵感,因为艺术是对美的创造,有灵感的时候才能创造,而灵感不是时时刻刻都有的。所以说艺术不“靠谱”。

顺便再讨论一下真艺术和假艺术。很多看起来是艺术,实际上是技术。我们学过一篇文章叫《卖油翁》,大家赞赏卖油翁的行为艺术很好,而卖油翁说,“无他,唯手熟尔。”他行为的本质还是技术,只是动作眼花缭乱,我们以为是艺术,其实是技术。

真正的艺术是不可复制的,比如小说家写了一部伟大的小说,但并不能保证他后面还会写出这样的小说;一个画家画了一幅传世之作,并不保证他后面的作品一样伟大。这些才是真艺术,真艺术作品的产生是不“靠谱”的。

教学到底是技术还是艺术?我下的定义叫“真技术,假艺术”。教学就是一个真正的技术活儿,只是有人玩得炉火纯青,让人看不太明白,所以我们通常会说成“教学艺术”。因此,教学艺术是“假艺术”,只是把“真技术”用得很纯熟灵活。



 2 

什么叫技术?


技术,简单用英语来说就是Know-how,也是我们常说的“干货”——方法、工具、策略等等。


在这里给大家简单分享一下——理论、技术、实践、艺术、智慧之间的关系,这样我们才可能不会被误导。



首先,核心词“技术”,实际上来源于理论,如果技术背后找不到理论,这个技术就难以迭代。


比如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火药,因为背后的理论基础我们不知道,只能用来放鞭炮,而西方人在火药背后找到了理论,用它造出洋枪洋炮。只知道技术,没有找到理论根据,这种技术得不到发展。


当然技术也可能来自于实践,中国古代历史上很多技术是通过实践总结出的。


那么艺术是怎么来的?艺术事实上有两个来源,一个来自于智慧,一个来自于技术。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提到人天生都是有差异的,有的人逻辑思维强一点儿,有的人艺术方面很有天分。如果一个人在某方面有智慧,再加上很好的技术,这时候才有可能产生艺术。


同时我们也要知道,艺术的根基还是来自于技术,如果没有技术,只谈艺术,那艺术也是走不远的。比如音乐家、美术家最开始练的都是技术活儿。著名的达芬奇小时候画了1万只鸡蛋,这就可以看到技术和艺术之间的关系,没有这个技术,艺术就是无本之源。


这就是我们关于技术、艺术、智慧,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从这里我们进一步知道,作为普通的老师,我们主要应该修炼的就是——技术。



技术可分为三大类:学习认知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信息技术。这三大方面的技术都可以来支持教学的发展,那我今天重点给大家分享学习认知技术,这个非常重要。对我们老师来说,如果没掌握这方面的技术,教书基本上是盲目的。那么我们怎么来寻找这样的技术呢?


这里有一幅图——


  学习赋能图(作者原创)


这幅图中间的黄色区域就是学习区,通过输入、输出、外显和内隐,把学习区分成了四部分:


外显的输入活动或者加工活动叫学习活动,比如正在阅读、正在讨论,这叫学习活动;


内隐的加工过程就叫认知活动,是学生思考的过程;


内隐的输出就是学习结果,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知识、技能、能力;


学习结果输出就是学习表现,比如说我们说某个人写作能力很强,就让他写一篇作文,那么这篇作文就是属于学习表现。


外面的一层深蓝色的就叫做教学区,就是我们老师要干的活儿,主要是为学生的学习赋能,比如老师教学活动——备课、上课、教学活动、课堂的管理、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学习环境的创设等等。


最外一圈叫组织区,是组织对老师进行赋能,让老师变得更好。比如说组成教学共同体、评课指导、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推进教师发展等。


从学习赋能图幅图中我们可以找到很多技术开发的点,会发现很多东西值得研究。


  • 课堂教学技术


这里重点强调一下认知过程,我们根据学生的认知过程开发出这样一个模型——五星网状教学模型。


▲  五星网状课堂教学模型


课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那我们就创造了这样一个模型来简化它——启动、建构、巩固、运用、总结。如果用这个模型上课,我们的课马上变得结构非常清晰,教学变得非常简洁,因此,这个模型本身也是技术。


这个模型背后又有很多技术,比如,知识是如何建构,背后套路更多,技术更复杂。


  • 学情分析技术

▲  新知的建构过程图


我们经常说学情分析,到底学习怎么分析,分析到什么程度呢?实际上核心的就是分析学生脑袋里面装了什么,装了哪些正确的东西,装了哪些错误的东西。学生旧知可以分ABCD、BCD、B/C/D、0型、一型、3+5型等类型,因此如何分析旧知也是一种技术。


  • 补缺技术


什么叫补缺呢?图中我们要学A这个新知就必须知道B、C、D,如果学生没有BCD,他新课就学不好,他学不好怎么办?说我们就要研究“缺什么、补什么、怎么补”,这就是补缺技术。


  • 纠错技术


学生来到课堂上,头脑中已经装了很多错误的东西,那老师如何知道他脑袋里到底有什么错误,怎么改正他的错误,这叫纠错技术。学生错误大致有四种,一种知错就改,第二种知错难改,第三种知错不改,第四种自以为是,每一种错误,是怎么产生的,怎么去改正它,我们都要去研究。


根据我的经验,我们老师只要把补缺技术和纠错技术这两个技术解决好了,学习成绩会有很大的提升。


  • 备课技术

关于备课的技术,我们研究形成一个“七步成师”学习设计模型图。



“七步成师”将备课进行了规范的设计,每一步做什么,前一步的输出,就是后一步的输入,每一项每一步之间顺序都不能轻易改变,不过每一个步骤背后又有很多的研究,很多的技术,很多的工具等等,所以说我们教学真的是一个技术活。


  • 学习评价技术


我们现在非常讲究课堂的学习评价,那我们研究怎么来做评价?

评价任务设计的技术
评价标准设计的技术
反馈的技术
反思的技术

我们如何设计评价的任务,如何设计评价的标准,如何给学生反馈,如何让学生反思等等,这些都要有详细的研究。


如果老师掌握了很多技术,对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做的非常专业,非常技术化,教学质量不想提高都难。


最后,强调一下工匠精神,老师真的应该学习工匠精神,不要贬低“教书匠”这个词。如果我们有教育家的情怀,又有教书匠的技术,那么我们就走在了一个完美的教学路上。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于刘静波在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小学课程周主题日的演讲整理。
作者 | 刘静波(成都市巴德美际学校)
编辑 | 田佩
排版 | 阿加


xingjiaoshi@dett.cn尊重原创,请勿一稿多投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订购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