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折翼之美:有她,有诗,有远方 | 好文精选
罗才军
杭州市拱宸桥小学副校长,全国青年名师,2013年出版专著《问道语文》,较为完整地论述了“以积极语用为经,以彰显文体为纬”的教学思想。
看见,折翼天使的隐形翅膀
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最让我无法忘记也不愿忘记的,是我在浙江上虞一所农村完全小学工作时,遇到的一个小女孩。
在带班之前我就“认识”了她,因为她总喜欢从办公室的窗口探头进来,新奇地打量着里面的一切。那时我很疑惑:为什么这个眼睛里充满好奇的小女孩总是默默无语、不与人交流呢?她的身上会有着怎样的经历和过往?后来从同事的口中得知,这个小女孩有个非常文艺范儿的名字——妮蒙,是个智障儿童。
在我带班的两个月里,妮蒙没有讲过话,她虽然跟别的小朋友有些不同,可是她很乖,偶尔会对你“呵呵”地笑,露出一排整齐光洁的牙齿,很是灿烂。
在课上,妮蒙会无缘无故地起身,在教室里转一圈,或者盯着一个同学半天不动,一会儿,再换一个同学,但是并没有到影响课堂秩序的程度。
然而,更让我感动的是班级里的小伙伴。几年的同窗生活,他们和妮蒙已经达成一种默契——从不会因为妮蒙的举动而乱了课堂的秩序。
他们以一颗颗单纯、善良的心悦纳了小妮蒙,大家把她当小妹妹一样爱护,没有人嘲笑她、嫌弃她,反倒是经常给予她帮助。她值日时,会有人帮她默默分担;遇到别的班的孩子对她指指点点,我们班的孩子就会轻轻地牵着她的手走开;偶尔因为她的小过失影响了班级荣誉,大家也不忍批评。总之,没有人会欺负她,因为班级就是她的“后盾”。
也许每一个有残缺的孩子都是折翼的天使。妮蒙很有天赋,她最热爱模仿,常常会像模像样地夹着书,在黑板前模仿数学老师或语文老师的样子,煞有其事。你看,那手势,那步态,那表情,甚至连举手投足间的表情也配合得分毫不差,惟妙惟肖。
她有着自己的擅长领域和独特世界,当别人发现她的世界时,她也会害羞,所以她会经常找一间空教室,在那里上演她的“模仿秀”。因为担心她的安全,我总会不时地在教室后窗瞄上一眼。如果她发现了我,便会马上脸红地停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我,好像自己做了什么错事等待着受罚一样。我总是对她笑笑,温柔地告诉她上课铃响了,去教室。
妮蒙学习写字总是很困难,但有一次她居然在黑板上写下“妈妈,您好”四个字。我在大家面前狠狠地夸奖她孝顺,孩子们也很兴奋,仿佛这是一件特别荣耀、特别值得庆贺的事。
听到夸赞,她先是全神贯注地看看我,又看看大家,继而爽朗地大笑起来,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那笑容别提有多灿烂了!那一天,我们班像过节一样开心!我一边看,一边忍不住想:多么纯真无邪的孩子呀!
还有一件事,让我瞥见了她内心里的美丽世界。
天气已然转凉,阳光变得特别诱人。因为教室在设计时采光不够好,所以对我们班来说,在冬日里晒着暖阳是件极奢侈的事。所以,退而求其次,我常在下课或午间时和班里的孩子搬了凳子坐在教室外边晒太阳。
那一天走过教室,我发现讲台竟然被移到了靠门口的地方,教室门都差点被堵住了,而且居然没有一个同学去主动调整它。我有些生气,正打算借题发挥,训训孩子们,进门后才发现讲台放在这样的位置,正好有一缕阳光灿烂温暖地照着,整个讲台都散发着光晕,我仿佛听见了讲台也在幸福地梦呓。
我先是一惊,继而明白了其中的用意。
“这是谁干的呀?”我微笑着问。
“是妮蒙,是妮蒙!”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看来他们是特意不去移开讲台的。
一刹那,我禁不住热泪盈眶……多么可爱的孩子呀!她用她力所能及的最简单、最直接、最朴素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爱,那样自然,那样无所顾忌……
我由衷地对学生们说:“老师非常感谢妮蒙,她不仅带给了我身体上的温暖,而且也让我的心中洋溢着阳光!”学生们激动地鼓起掌来,妮蒙还是不说话,对着大家爽朗地笑着。
我伴随这个每个人都“被宠爱”的班级,一直到小学毕业。有一次在校门口,我碰到妮蒙的妈妈,她说,妮蒙在家里经常模仿我的样子给他们上语文课。“真的很感谢老师能喜欢我们家妮蒙!”我听了,微微地笑起来。其实,我喜欢她,远没有她喜欢我来得多,而且她喜欢得那样投入,那样真实,那样美好。
在此后漫长的教学岁月里,妮蒙带给我的美好一直温暖着我,使我有耐心和勇气去面对任何一个班级、任何一个学生,并且愿意始终相信他们,对他们满怀期待;而他们也从来没有辜负我,常常以最朴素最直接的方式呼应着、回馈着、反哺着、助推着……
我常常想,我在守护他们的同时,他们又何尝不是在守护着我呢?
诚然,正是妮蒙以及像她这样一个个、一批批、一届届的学生容忍了我们的单薄与青涩,宽恕了我们的自私与颓惰,抚慰了我们的孤独和失落,接纳了我们的不完美。他们从来不怀疑我们,只是一味坚持、相信。
当我们倾诉自己是如何无私地奉献,当我们自豪地歌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当我们用文字、画面、音乐、影视记录我们的付出,宣扬我们的高尚时,他们,依然用笑和泪,用最直白最朴素最真诚的语言和行动温暖着我们,宠爱着我们。从血气方刚到温暖淡定,从不知所措到驾轻就熟,从无所适从到挥斥方遒,正是他们义无反顾的宠爱成就了我们。没错,义无反顾的宠爱!
一个老师的人生,就是在一群群学生的宠爱中编织成的吧?是他们的宠爱,让我们坚持着激情和梦想,坚守着岁月与方向;是他们的宠爱,让我们愿意倾尽所有,源源不断地付出爱与希望;是他们的宠爱,让我们在面对物欲横流、喧嚣烦愁的世界时依然笃定地相信“有诗,更有远方。”
教学方法
立足语言形式,彰显文体特征
《老子》第二十五章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何谓道法自然?那就是让事物以本来的面目呈现,以自己的样子存在,万物自然则道法自然。语文教学之道,也当“法自然”。何谓自然?我以为,在文本,当尊重文体特征;在教学,当立足语言形式。此为语文安身立命之根本,亦为教学存在意义之根源。
尊重文体特征,法语文之自然
文体不只是一个干瘪枯燥的定义,它应当也是一种鲜活的存在方式。一个作家选择怎样的文体形式,不仅风格使然,更是表达内容本身的诉求。比如,珍惜时间的命题用叙事性文章或者诗歌的方式呈现,与朱自清先生用散文《匆匆》呈现出的情味不尽相同;小壁虎断尾再生的原理用科普说明文的形式与写成充满意趣的科普童话《小壁虎借尾巴》的表达效果也不可同日而语。这就意味着,文体本身就是语言意图和语言内容的一种实现方式。
基于这样的理解和思考,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尊重文本的文体特征。毋庸讳言,我们身边的课堂,无论面对怎样的文本,老师们几乎都采用相同的教学过程和手段。这篇课文这样教,那篇课文依然这样教,所有课文都用相同的方式来教,我以为这是因循一种惯性之后的迷茫。作家在创作中的灵感突现,有些甚至是神来之笔,使文本呈现出纷繁的文体样式;而我们的课堂却往往用模式化、程序化了的方式去教,其中的文学情味、审美体验和形式特色又怎能为我们的学生所悦纳呢?我们作为语文老师的担当又在哪里呢?
在阅读一个文学作品的时候,我们会有不同的体验。比如童话使人感受诗意、纯真和美好,散文使人体味不同的人生况味,小说使人获知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说明性文章使人发现理趣,叙事性文章使人进入深刻的哲理思辨等。既然体验是不同的,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是不是也应该教出不同的味道,把文体的这些特征通过教学默默地渗透开来,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文本的独特性,学出文章的滋味来。
教学散文,我们不能不抓住“形散而神聚”的特点而执其神,感其形并且悟其言;教学童话,我们不能不让学生发挥想象亲历文本,感受语言的诗意和美好;教学叙事性文章,我们不可不引领学生从简单表层的理解走向立体丰富的感受,并把握其内在的张力及矛盾冲突;教学说明性文章我们不能不带领学生洞见其内部条理的井然有序、结构的清晰缜密和语言的准确简练,从而发现另一种与含蓄缠绵截然相反的练达和洒脱之美;教学古典小说我们不能不进行阅读方法的训练、人物形象的感知和情节的分析;教学文言文我们不能不引导学生诵读积累语感,获得审美体验,并传承其中的经典文化和独特意象……
我们并不排斥有一些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需要在所有文体的学习中持续训练,不断积累;我们并非无视一些基本的教学方式如诵读体验之类的需要在所有文体的教学过程中适时运用,逐步纯熟,但是我们决不认同那种不尊重文体特征的千篇一律的模式化教学大行其事。因为这不仅消弭了课文作为文学作品的美感和情味,更消弭了我们作为语文教师的专业立场和职业尊严。
很多老师不愿意去反思和改变这种“所有课文一种教法”的现状,因为那同时意味着对之前所有教学经验和教学习惯的扬弃,这是极为艰辛和痛苦的。因为在否定了之后并不一定就能看到曙光、进入坦途。但我们依然要相信,教学研究的价值在于发展,发展的前提在于不断的自我否定。
诗人说:“把自己打碎,像打碎土粒一样地打碎自己,这也许是泥土成为花朵的唯一可能。”因袭、重复和固守只能导致思想的僵化和方法的泥古。其实我们都知道,有很多的束缚,不在他人手里,而在自己心中。当我们警醒了,就该迈出自我颠覆的脚步,循着文体的特征、语文的诉求去教,只有真正尊重文本的文体特征,把童话教成童话,把小说教成小说,把散文教成散文,我们才能使语文教学朝着更为本真更为自然的方向发展,这才是语文为法自然的康庄大道。
立足语法形式,法教学之自然
语文是教授语言的学科,文质兼美的文本所呈现出的生机勃勃的语言现象,正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以各种策略使学生对具体而独特的语言现象有所领悟,有所体验,有所运用,从而不断丰富自己的语感图式,达成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持续提升是语文教学的责任,也是语文教学的自然之道。在引导学生直面语言、品味语言,摸索语言形式规律,获得语言表达智慧方面,我们可以依托一些具体的策略来实现。
1、比较品评
比较品评是语言形式学习中最常用的办法。韩雪屏教授在他的研究中已经将语文课堂上的各种比较法很精辟地概括为:增、删、移、换这四个字。确实,语言形式的比较品评都可以在这四种方式下得以实现。而正是通过对语言的比较和品评,学生才感知到语言表达的精妙,领悟到某些精彩文本在用语用词上“无可移易”的道理,从而产生对语言的敏感,逐渐滋养准确精妙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像这样典型的语言现象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比如笔者在省课堂教学大赛上执教《临死前的严监生》一课中,就尝试采用比较品评的语言感受方式来体味作者吴敬梓写法上“惜墨如金却尽得风流”的精妙。
师:既然都是写摇头,那我这样写好不好?(出示,学生很快发现不妥。)
生:作者写得更加详细,更加生动。“他把两眼睁得滴溜圆”写出他眼睛睁得很大了。好像看到真的一样,活灵活现的,如果只写他摇了摇头,就不够形象。
生:作者写的三次摇头能让人明显感觉到严监生心里的着急,第一次大侄子没有猜到时,他把头摇了两三摇,心里很着急;当二侄子又猜不到时,他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有些失望;当奶妈还是猜不到时,他把眼闭着摇头,他就绝望了。这三次摇头把严监生的心路历程给写出来了。
生:我觉得作者写的这三次摇头还把严监生走向死亡的感觉写出来了,前边还能睁眼睛,到后边眼睛都闭上了,他已经越来越没有力气了,估计就剩下一口气了。
师:这真是千言万语尽在摇头中啊!这样的写法给你什么启示呢?
有了这样直观深入的语言形式的学习品味,何愁学生语文能力不能提升呢?而且接下来进行的练笔运用:“假如老婆赵氏也猜不着严监生这“两个指头”的心思,他又该是怎么一副样子?仿照着写一写。”就显得水到渠成、欲吐之而后快了。
比较品评,其实是对语言表达形式的一种反思,一种叩问,一种站在语言之外看语言的方式。这种比较品评的方式是从孙绍振先生的文本细读方法上移植过来的。通过比较品评,给予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认知矛盾,语言形式本身所传达的形象和意味会随之凸显而出。在课堂教学中,比较品评的运用,不仅能帮助学生体味语言的韵律,感知语言的魅力,极大地引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和玩索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探索语言的表达方式,从而形成较为丰富的语感图式。
这里所说的“象”与“境”就是文本语言所勾勒的物象与情境。《周易略例•明象》中曰:“言生于象,故可循言以观象;象生于意,可循象以观意。”可见,语言来源于对物象和情境的感知和体会,所以循着文本语言,是可以再现这些物象和情境的。在这种再现的过程中还可以揣摩到作者的内在情感和语言意图。这个由言到象再由象到意的过程正是阅读教学感悟内化的重要过程。笔者在《桂花雨》一课的教学中就实践了明象入境的阅读方法。
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出示)
师:读着这个句子,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生:天刚下了一阵桂花雨,满天满地都是桂花,我眼前一片金黄!
生:我的头顶、我的身上、我的脚边都是桂花。我都快被桂花给淹没了!
生:桂花劈劈啪啪地砸在我的脸上,还调皮地钻进了我的头发里,衣服里呢!
师:那么孩子们,你能发现作者是怎么让我们产生这样的感受的吗?
生:因为作者运用了恰当的比喻,把桂花落下来比作下桂花雨的样子。
师:是啊!我们都有下雨的体会,所以也能感觉桂花雨铺天盖地,落在我们身上,满头满身。
这样的语言情境再现,避免了文本常规解读的平面与枯燥,师生共同进入的是桂花雨纷纷扬扬、飘飘洒洒的境界,感受的是满头满身香喷喷的桂花雨。这个过程不仅使文本语言幻化为立体丰满、情真意浓的物象,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语言和想象交织衍生的物象里,孩子们得以极为忘我地到文本中走了一个来回,角色在想象中置换,情感在体验中融通。同时教师适时地唤醒他们,关注使他们产生这样奇妙感觉的语言本身——“作者是怎么让我们产生这样的感受的”,稍作分析和体味,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悦纳这样的语言形式。
追索还原是文本语言形式领悟的又一重要方式。如果我们老师没有能够关注文本这个特殊的语言现象,进行细读并还原出语言的本貌,往往就不能体味到当下语言现象的精妙所在。有语文专家说:假如我们学习一篇文章,能够把作者所有的草稿、修改之处进行还原,那么我们就能更加有效地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他省略了什么?为什么要省略?修改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修改?……诸如此类。由此来刺激学生产生对语言现象的敏感和警觉。
笔者在《松鼠》一课教学中,抓住了句子“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进行追索还原。
师:同学们,布封那么喜欢松鼠,为什么在描写时只写到松鼠的面孔和尾巴,应该也写写什么样的四肢,什么样的嘴巴之类的呀!
生:我想是因为松鼠的面孔和尾巴最惹人注目,给作者的印象最深。
生:我认为松鼠的面孔可爱、尾巴很大,应该是松鼠最具有代表性的两个部分,老师不是说写人物、动物要找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写一写吗?
师:你们体会得真妙啊!在这里,作者就抓住了松鼠最具有代表性、最引人注目的两个身体部分来写,而且硕大的尾巴在后边一衬托,玲珑的小面孔就更可爱了,这又给你们什么样的启发呢?
生:描写人物、动物外貌的时候只要抓住最有代表性的部分写就可以了,这样才能写得更加活灵活现。
这里,我就抓住这个典型的描写动物外貌的语言现象进行有的放矢地追索还原,一还原,就发现缺少了写四肢、写嘴巴等等,然后进行追索,这个过程不仅使学生对松鼠的形象有了深刻的感知,更重要的是发现了语言表达上的一种智慧。
巧妙地抓住物象代表性的特征进行描写,将对学生的写作产生积极的影响。这样的过程也在潜移默化地唤醒学生对一些司空见惯的语言现象的感知,强烈地渗透一种语文意识,使他们学会关注任何一种语言现象,在感悟语言内容的同时也能自发地感悟语言的形式。
如同朱光潜先生在《谈文学》一书中说到的:以前我看文学作品,摄引注意力的是一般人所说的内容。如果它写的思想或情境本身引人入胜,我便觉得它好,根本不注意它的语言文字如何。反正语文是过河的桥,过了河,桥的好坏可不用管了。近年来我的习惯已经完全改过,一篇文学作品到了手,我第一步就留心它的语文。如果它在这方面有毛病,我对它的情感就冷淡了好些。我以为如果让学生通过长期的语文学习能够自觉地形成“语文”意识,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阅读教学就是成功的、高效的。所以,追索还原是广化、深化语感图式的重要方式,是对语言的开掘和重建,是一种棒喝式的、充分挖掘学生语言感知潜力的语文学习方式。
从我国语言的基本特点来看,讲求气韵生动,语势流转。因此,我国古代的语文教学均是以诵读为本,以求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效果。直到如今,诵读体味依然是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之一,而且在语言形式的学习和把握上它也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针对教材中大量的古诗文和古典文学作品,特别有意义。
在全国第七届阅读教学大赛中,浙江的王老师教学《猴王出世》,牢牢铆定在语言形式的学习体味上,她运用的主要方法就是引导学生诵读体味。
师:看看,写石猴的遣词造句上有很多秘密。(出示)
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
生:都是三个字,第一个字是动词。
师:如果把句子读出来,应该是什么节奏呢?(生展示朗读)
生:很活跃,要读得有激情。(生再读表现)
师:没听到石猴的奔腾跳跃,我也想读一读。(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再齐读)
……
师:往下读,更有意思了,你又发现了什么?(出示)
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生读)
师:夜对——
生:朝
师:宿对——
生:游
师:谁能读出这样的感觉?
(学生读得朗朗上口,全场掌声。)
如此典型的语言形式自然是不需要再采用比较、还原等手段的,但也不能因为它的典型而直接进行分析讲解。说实话,学生的语文意识还很薄弱,需要老师采用简单直观而又有效的方式让他们学习和发现语言本身的规律。这样的语言现象,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诵读体味,无需赘言,学生在一遍又一遍地诵读中自然能感知到语言形式上的排比、对仗,也自然能感受到语言本身的简洁凝练,从而进一步体味到语言的组合规律,享受到语言的节奏美感。
假如我们的语文老师能够长此以往地默默栽种,潜移默化地细细润泽,不断地增加学生的语言体验,丰富学生的语感图式,又何愁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不到提升呢?
联系是在不破坏文本固有语言表达形式的前提下,将有特色的语言表达进行前后拈连、置换对比或者仿写延续,使学生获得对这一语言现象表达顺序和内在规律的领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领会到语言表达运用的方式,从而以科学、智慧的眼光审视语言、学习语言,获得语言经验。
笔者在《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中,就尝试引领学生进行了联系揣摩的语言形式的学习,课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师:请你联系上下文,发挥你的想象力,也来这样地说一说。
生:“谁家想造书桌,谁家想打柜子,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生“谁家想做木马,谁家想做木头手枪,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
再比如,课文中还有一个句子: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师:同学们,你们想啊!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减少一寸……
生:裸露的土地就扩大一寸;
师:树木减少一片……
生:裸露的土地紧跟着也扩大一片;
师:树木越减越少,
生:裸露的土地就越扩越大!……
这个过程,不仅仅是对文本内容的简单模仿,更是对文本语言形式的仿写运用,这个过程还将文本的价值取向——村民的肆无忌惮展现得淋漓尽致。如此,便真正达成了语言意图、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被学生直观悦纳的效果。
许多时候,语言的规律和表达方式不是简单的给予,更不依赖于系统的语言学理论,而是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体会和汲取的。这样的语言规律,只要教师有意识地采取比较、揣摩的方式凸显,并引导学生进行延续仿写来直观地领悟,学生自然会有效地获取。当然,巩固这样的规律和表达方式,还有赖于学生更多的语言实践和运用。而且,对于规律的感知和获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在阅读文本时对饶有兴味、颇为典型的语言现象精心设计,并及时运用到语言实践中去。
语文教学应当自始至终瞄准文本的语言形式这一对象,以此为道,我们就能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推动语文科学、稳健地向前发展。
寻找一群有教育情怀、敢于实践、具有创新精神并善于学习的教师,关注他们的经历,他们的课堂,他们的反思,他们的阅读与生活。 在此,我们特别邀请您自荐或推荐您心目中的“星教师”,分享给中外教育同仁以及广大的学生、家长,让我们共同为当下的、未来的教育做点什么!
长按二维码,点击“关注”
来稿邮箱:3207153742@qq.com
咨询电话:023-67515741
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对应内容:
新课程 | 班主任 | 学前教育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信息技术 | 音乐 | 生物 | 思品 | 物理 | 心理 | 历史 | 地理 | 化学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进入官方网站见证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