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香港新特首 | 林郑月娥

2017-03-27 精彩横岗

3月26日

林郑月娥在香港特区第五任行政长官选举中胜出,

其得票已超过选举条例规定的600张有效选票。


(上午的计票现场)

此前,林郑月娥辞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司长职务,并与曾俊华、胡国兴一道,获提名为香港特区第五任行政长官选举候选人。1957年出生的林郑月娥,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


(林郑月娥在选举投票前抵达香港会展中心。)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选举投票今天上午9点开始举行,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近1200位选委陆续来到设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的主投票站,以无记名方式投票。上午11点投票正式结束,随后即在位于香港会展中心内的中央点票站进行点票。根据最新计票结果,林郑月娥得票已超过选举条例规定的600张有效选票,在选举中胜出。


△投票结束,进入点票环节

△结果出来之后,现场民众欢呼



林郑月娥简历

林郑月娥(Carrie Lam Cheng Yuet-ngor),女,祖籍浙江宁波,1957年5月13日出生,毕业于香港大学。

1980年:港大毕业后加入政府当政务主任

1982年:赴英剑桥大学深造

1997年:出任库务局副局长

2000年8月:出任社会福利署署长

2003年11月:出任房屋及规划地政局常任秘书长(规划及地政)

2004年9月:出任香港驻伦敦经济贸易办事处处长

2006年3月:出任民政事务局常任秘书长

2007年7月:获委任为首届发展局局长

2012年7月:获委任为政务司司长

2016年7月:获颁大紫荆勋章

2017年3月26日,当选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执行长官



据香港媒体报道,林郑月娥在竞选时公布了施政“八大愿景”,包括“巩固优势、坚定信心”、“多元经济、创造优质就业”、“培育青年、广纳人才”、“平衡发展、优化城市”、“扶贫助弱、共享成果”、“和谐共融、关爱互助”、“‘一国两制’、勿忘初心”,以及“掌握机遇、昂首迈进”。她说,只要凭着对这个城市的热爱,上述一系列的愿景都是“可望可及”。


“唐楼子弟”



林郑月娥祖籍宁波,1957年出生于香港,在湾仔一栋唐楼的板间房里长大。


唐楼,就是没有电梯和冲水厕所的楼;板间房,就是内地正在整治的“群租房”。



这种居住条件,内地人也曾习以为常,但近年已不多见


没有电梯、没有冲厕、采光极差、极度拥挤、消防隐患巨大,这样的居住环境,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香港的一个投影。2013年,林郑出任政务司司长时,香港长远房屋策略督导委员会向政府报告,全港还有171.3万人住在上图这样、甚至更差的环境里,占总人口的两成以上。


十年苦读,林郑留下一段成绩优异的求学之路。中学时,她曾满怀医者仁心,梦想悬壶济世;后来,她又立志成为社工,服务社会,为此,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香港大学社工系。大二时,林郑从社工系转到社会系,毕业后考录政务官,加入政府队伍。


青年时期的林郑月娥


一个人的成长轨迹,往往为未来的人生埋下伏笔。贫寒的出身让林郑十分懂得珍惜,她曾笑言,现在只要晚上回家洗澡时打开花洒能有热水出来,就会觉得好幸福。


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后,林郑设立了“护幼教育基金”,用以照顾那些失去单亲甚至双亲的儿童。她原本目标是筹资1000万港币,但由于政府部门同事和社区的积极响应,在3个月内筹资额达8300万港币。13年来,为监督“基金”使用而设立的顾问委员会一直定期开会,这期间不管担任何职,林郑几乎从未缺席。


提出护幼倡议,多年坚守承诺,已经超越了自身职责所系。出于对受害家庭隐私的考虑,相关消息并未公之于众,因此,公众对此知之甚少。


林郑密友眼中,她“为人高尚、有同理心、友善、体恤别人、而且风趣”。这些特质,也许可以从她的成长经历中找到内在的逻辑。


今年情人节,林郑月娥在社交网络上公布丈夫林兆波写给自己的“情书”


她也曾动情地感谢家庭:“我能够在政府做到今日的位置,能够投入那么多时间,一定是因为有家人、特别是丈夫的支持。”



林郑月娥非常疼爱两个儿子,总是争取时间一起吃饭,还常常亲自下厨做饭


出身寒门,勤奋苦读,热心公益,教会她不畏惧、不退缩,同时又满怀同情心。正是这样的特质,让她在担任发展局局长的5年期间,迅速上升为炙手可热的政坛新星,赢得“高民望、高效率、高政治能力”的“三高”美誉。


“拆弹专家”


1980年加入政府,曾任社会福利署署长,2007年被委任为发展局局长,2012年出任政务司司长,到今天当选香港特首,近37年的公职生涯中,林郑月娥以“好打得”本色深入民心。



“好打得”,意即为人坚决强硬,不容易低头。林郑第一次展现出这样的特质,是在2007年处理中环皇后码头的拆迁纠纷。



2007年7月1日,林郑被任命为发展局局长。在发展局工作,离不开一个“拆”字。众所周知,香港是一个极难拆的地方,否则,那171.3万人也不会一直没有像样的房子住。


林郑履新不到一个月,位于中环的皇后码头拆迁问题便摆上了她的案台。


皇后码头始建于20世纪初,1954年搬迁到现在的位置。在殖民地时代,它是香港唯一用于举行仪式的公众码头。2006年新中环码头启用之后,皇后码头面临被清拆的命运。由于是“老香港”的标志性回忆之一,不少人不理解为何要清拆。一些本土派人士开始静坐、露宿,就连周润发也签名支持保留码头,一时间,舆论纷纷扬扬。



2007年7月27日,三名保育人士宣布进行无限期静坐绝食,直到政府承诺保留皇后码头。


两天后,林郑月娥身着利落的白色衬衫,单枪匹马到皇后码头与上百名示威群众对话。她既耐心地说明,学术意见认为皇后码头“未达到有一个大的历史价值”,又诚恳地表示,“往后我们如果要继续香港的繁荣稳定,我们必须再前行一步”,不迁不拆,我做不到”。



这场“战役”,不仅没有让林郑失分,反而令她声名鹊起。其干练的处理方式大获赞赏,被外界认为敢于处理棘手问题,并且立场坚决果断。在那之后,“好打得”的名声便传播开来,甚至有人说她是“拆弹专家”。



林郑以从不浪费时间聊天出名,一些人觉得她“高傲、冷漠”。不过,一位前同事曾写道:“事实上,从她的很多看法来看,不仅头脑清晰还乐于助人,尤其是对弱势社群。无论人们出身如何卑微,林郑都会用心,尽力帮助他们”。


这种作风,令林郑一度成为政务官中民望最高的一位。2012年4月香港大学的民调显示,受访民众对林郑月娥的支持率高达73.8%。


“我爱香港”


带着如此的高民望,林郑月娥于2012年7月跻身梁振英班底,出任排名仅次于特首的政务司司长。


甫一上任,林郑就迎头撞上闹得沸沸扬扬的“反国教”风波。


港府原本计划在中小学推行德育和国民教育课,出人意料的是,部分深受西方意识形态思维影响的人,反过来硬指这一课程是“洗脑课”,要求政府撤回科目。而他们所谓的“洗脑”,只是因为在该教材的众多教学参考资料中,提到了“中国模式”。



林郑当时正是民望最高的官员,也是媒体的宠儿。不少人希望她缄口不言、明哲保身,也有人想看到她吃饭砸锅、“为民出头”。但是,不顾大局、爱惜羽毛并非林郑作风。她直言政府撤回科目不合适,在接受访问时更是一度落泪,但自己已“将个人的诚信和公信力押到现届政府”。她还表示,如果不这样做,“是对不起香港市民”。


2015年,香港部分公共屋邨(相当于内地的保障房,住着全港54%的居民)爆发食用水含铅超标事件。政府高度重视并立即成立了独立调查委员会,但一些泛民派却依旧不依不饶,利用居民对公共屋邨普遍老旧失修、租金昂贵的不满,提出全民验血等不合理要求,试图将事情闹大。


食品安全向来最牵动百姓人心,港府的处理工作举步维艰,甚至有两名官员在向居民进行解释时被迫喝下“铅水”。



向来敢做敢言的林郑在立法会上拍案而起,炮轰泛民议员将事件政治化:


“前人说,人到无求品自高,今天我说官到无求胆自大。我有胆承认我们的制度有不足、不善之处,但我有点无奈是,尽管政府已承诺全面彻查,并成立了极具公信力的独立调查委员会,泛民议员仍然穷追猛打。”


“我们已经发出内部指示,提醒官员不能接受屈辱。因为他们不但代表自己,更代表特区政府的尊严。”


这番话语惊四座,出人意料。她也表示,预料上述言论会“被扭曲、被抹黑、引来人身攻击”,但她“有胆承认制度不足,督促各部门跟进善后,今天也有胆冒着被批评护短的风险,为公务员讨回公道”。


2014年爆发的“占中”,令香港陷入不安与彷徨。以林郑为首的5名特区官员同学生代表进行了一次全程公开的对话。由于对方仍然提出违法诉求,对话并未取得进展。而林郑在此间表现出维护“一国两制”原则和《基本法》权威的坚定,掷地有声:


“世界各地的民主制度,都建立在宪制基础之上。香港是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的民主选举制度,必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和香港基本法来规定。”


林郑月娥是“政改三人组”成员之一


在2016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为了表彰林郑月娥一直以来对香港社会作出的贡献,特别颁发了香港嘉奖制度下的最高荣誉——大紫荆勋章。


时任香港特首梁振英为林郑月娥颁发“大紫荆勋章”

这或许可以解释,在昨天的一项民调中,林郑月娥被最多民众认为符合行政长官的4个条件——爱国爱港、有管治能力、中央信任、港人拥护。约45%的受访者认为林郑月娥最符合这4个条件。


而用林郑自己的话来说,强硬也好,感性也罢,都是“因为爱香港”。 


 祝贺林郑,祝福香港,祝愿未来!


来源:新华网/青岛妇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