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亚工匠”张发结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精美天涯

共创精美天涯,同享新闻资讯

 



小编寄语

当你从事某一件事情时,有的人是因为责任,有的人是因为养家,有的人是因为度日,而当你将这件事情坚持了十年、二十年,甚至是走到人生的终点,那只能,是因为热爱了。张发结老人对于木工,就是这样的一种情结,还在青年时的他第一次拿起刨刀,于是,他就再也没有“放下”过了。



2月1日下午,三亚举办了首届“三亚工匠”颁奖典礼,九位来自不同领域的获奖者因为他们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持之以恒、守正创新的工匠精神而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张发结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是天涯区南海社区的木工制作人,也是疍家文化四位传承人之一,如今77岁的他仍然担任着疍家文化陈列馆的解说员,出于好奇,小编去到了老人工作的地方。


爱不忍释是开始




穿着朴素的夹克,笑起来微眯着双眼,尽管一眼就能看出年迈,但仍然精神矍铄的为游客讲解着渔船的发展史,小编刚一走进陈列馆看到的就是这样的张发结。


张发结老人是疍家人,疍家人靠海吃海,渔船,是他们不可或缺的工具。从小就接触渔船的老人,不仅对捕鱼有着一身的本领,也对渔船摸得一清二楚。谈及是如何接触到木工这项活儿,张发结老人告诉小编,“我们这边以前家家户户都有渔船,东西用久了,总是会出毛病的。一般这种时候大家会找木匠来修补,我也总爱在一旁看,看得多了就忍不住想自己试试。”说到这儿张爷爷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我算是自己进的这行的门,琢磨久了我就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修补。可能看我总爱往他们那边扎堆,木工们也会指导我,教我一些法门。”


开始有些技术基础的张发结不仅包揽了修补家里渔船的活,因为喜欢,他也开始动手做起了其他的东西——衣柜、床铺、桌子、凳子等等。因为白天出去打渔,于是他总是在回来后的夜晚翻出废旧的木料,拿起工具认真的打磨技术。别人休息时是打牌玩耍,张发结的休息是练习打榫、开槽。为了不浪费木材,他的每一次动手,都会在脑海中反复演练无数次。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张发结老人对木工发自内心的热爱,就成为了指引他学习这项技艺的灯塔,尽管踽踽独行,但好在这一路他走下来了。


经过长时间的钻研,功夫不负有心人,张发结的技艺愈发成熟,对于每一块木板的位置,每一根钉子的长度,如何架构,如何定型,他都了然于胸。渐渐地,不管是张发结打造的渔船,还是家具,都比别人做的质量更为上乘,越来越多的人邀请他来为自家的渔船把关或者改造。把爱好,变成了主业,这份快乐对于那时的张发结来说,激励了他想要更进一步的念头。


1967年,年纪轻轻的张发结带着自己的手艺去到了广西。

磨砥刻厉是过程



“我刚过去的时候,他们那边的渔船跟我们这边的不一样,他们是最老式的那种,船底尖,速度虽快,但不平稳,装载量也不大。所以我就想啊,我可以把我们的技术教给他们。”去到广西不久,张发结就发现了那边渔船在结构上的不合理,但那时初来乍到年纪尚轻的他并不能获得当地人的信任,见此境况,张发结潜心打造,他加宽了船底,降低了速度,使渔船的出行更为平稳,装载量也更大,这艘与众不同的渔船一出海,就让当地的渔民们见识到了张发结的技艺,也成功的让当地人们接纳了他。


取得了信任的张发结没有就此止步,渔民们对他的热忱,让他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手艺为大家做实事,帮助渔民,成为了他常常思考的问题。


待的时间久了,张发结发现,渔民们出海的渔船因为容易进水,常会发生事故。经过了解,原来是渔民们打造渔船时,所使用的钉子与钉孔并不完全契合,加之磨损,造成空隙增大,久而久之,酿成了沉船的后果。后来,张发结建议当地造船的木匠们修造渔船时,先用麻布套住钉子,再把钉子连麻布一块钉进木板,这样就减轻钉子和木板相互磨损,也降低了渔船进水的可能性。


现在社会进步,越来越少有人选择纯手工打造的家具,机械加工带来样式的繁复,外形的美观,吸引着年轻人们的青睐。“家里人现在图方便,就在家具店里买的床啊沙发啊什么的,这些东西就是看着好看,其实质量什么的都不过硬。”张发结老人一边说一边摇了摇头,“就之前新买的床,小孩子回家在上面跳啊跳的,就给跳坏了。然后还是我给修补好了,而且这些家具为了美观有些结构做的不好,我那次就把家里这些买的家具都给改造了一下,用起来也更放心了。”

竿头日进是未来



2014年,由政府牵头,集结了一批像张发结这样技术过硬的疍家人共同打造了位于南边海路的疍家文化陈列馆。回忆陈列馆的筹备,张发结老人沉声说道:“那会儿做这个是真的靠喜欢啊,我们刚开始的前三个月都没有工资,每天还要赶工时做渔船的模型。这种模型看起来小又简单,其实做起来更难,需要细致的打磨,而且用的木料都是很好的材料,要尽量减少损废。”说到渔船的打造,张发结老人似乎又回到了风华正茂的年代,骨子里对木工手艺的喜爱,让他在面对木料时永远抱着一腔热血。


如今年过七旬的张发结仍然像年轻时一样,一有空闲就拿起刨刀,去钻研去琢磨。不爱打牌,不去闲聊,不在展馆时,他就给自己泡一杯茶,做一些小玩意儿给家里小孩子当玩具。


“其实家里人都想让我多休息,觉得我这样太累了,但他们不懂,做这些我不觉得累啊,活到老学到老,木工我还要学的很多呢。”张发结老人怡然自得的样子让人觉得质朴又可爱,“我现在就喜欢一边做这些,一边唱我们疍家的渔歌,我唱给你听啊。”说着,张发结老当益壮的歌声响彻在了陈列馆里,一艘艘渔船模型旁荡起了疍家的乐符...

很多人认为工匠只是一种机械复杂的工作者,但其实,“工匠”意味深远,他是一个时代的气质,是一种信仰、一份信念。张发结是“三亚工匠”中的一人,更是用自己的热爱撑起“匠人精神”的一根支柱,正如说书人会逝去,但故事会永远流传。


编辑:天小涯

欢迎关注“精美天涯”

天涯资讯第一平台 领略天涯魅力

中共三亚市天涯区委宣传部

投稿邮箱:tianyaxwb@163.com 

邮件格式:作者姓名+稿件标题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多多点赞与转发

让太阳拥抱你

记得这是一个在你身边的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