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环球视角】中国将开启全球化4.0进程

2015-04-13 环球经济评论
‍‍点击上方 环球经济评论 即可关注

版 权 声 明 ☀

环球经济评论致力于好文精选、精读

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联系

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2005年,著名的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发表了名噪一时的畅销书《地球是平的》。在这本书中,弗里德曼概括了全球化的整个发展历程,大致将全球化划分为三个主要纪元:

第一个纪元是从1492年开始,标志点是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从1492年持续到1800年的时间区域,汤马斯把它叫全球化1.0。这个纪元把世界由大尺寸缩成中尺寸。在这个阶段,推动变革的主要行动者是国家,国家是全球整合的驱动力。第二个纪元从1800年持续到2000年。全球化2.0把世界从中尺寸缩成了小尺寸,这期间推动变革的主要力量是跨国公司。人类进入21世纪到了全球化3.0,也是第三纪元。国家从小缩成了微小,竞争场也变平了,这期间推动变革的主要力量是个人。

1、全球化三段论的更合理划分

我们觉得这本主要为美国推动的互联网革命摇旗呐喊的著作对于全球化纪元的划分值得商榷,从发展中国家的我们的视角来看,全球化进程本质上包含两个必备条件:一个是人与物的全球化流动,即实体互联;另一个则是信息和数据的流动,即信息互联。从这两个维度来划分,全球化进程三段论更合理的划分为:第一阶段从1492年至1850年,这是野蛮的全球化1.0时代,是一些国家对另一些国家进行征服的时代,实体互联主要靠海运,信息互联则主要靠纸介质的信件,流动的主要物品是发达国家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掠夺的资源。第二阶段从1850年至1969年,以第一条海底光缆在国与国之间铺设为标志,这一阶段的实体互联前半段基本靠海运,后半段在1902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之后,逐步走向海运和空运相结合的方式,货物主要依靠海运,人的跨国流动则主要依靠飞机,信息互联则除了依靠传统的邮政以外,还依靠电话和电报等通信手段,这一时期跨国流动的主要物品是各种商品和资源;全球化3.0时代始于1968年,国际互联网始于这一年,美国在美军ARPA网(美国国防部研究计划署)制定的协议的基础上逐步对计算机进行互联,用于数据和信息交换,并逐步将其商业化,这一时期的实体互联仍然依靠海运和空运,信息互联则主要依靠互联网,这一时期跨国流动的主要物品除了商品以外,还包括外包服务。

2、全球化3.0的主要问题

在充满煽情味道的《地球是平的》一书中,弗里德曼描绘了互联网革命带来的这一波全球化浪潮的浪漫图景,将世界推平的十大铲子包括:柏林墙的倒塌和Windows操作系统的建立、Web的出现和网景的上市、工作流软件、虚拟社区、服务外包、离岸生产、供应链、物流内包、互联网搜索服务、数字的、移动的、轻科技的类固醇。新的国际分工合作模式、新的产业、新的生活方式应运而生。互联网革命为全球化浪潮注入了革命性的动力,将整个世界的节奏给提速了。同时互联网技术及应用如此日新月异,以至于我们只是在阅读10年前写的这本书的时候,已经感受到了书中部分内容的恍如隔世的过时,当然这不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的着眼点。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全球化3.0存在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全球化3.0没有缩小全球范围的贫富差距,比如印度,作为最大的软件外包服务接包方,其极端贫穷人口数量仍然高居第一,中国,作为离岸生产的主要基地,最大的全球工厂,极端贫穷人口数量紧随其后。同样地,在西方发达国家,过去的十几年周期性的金融危机成为一个无解的问题,各国反对全球化的持续游行示威已经成为社会撕裂的一道伤疤,同时也使得全球化似乎已经成为一个贬义词。许多学者指出,目前这种形式的全球化,本质上加剧了而不是缩小了全球的贫富差距,全球范围来看,富国的富人受益最大,因为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生产要素,寻找更便宜的人力资源;其次是穷国的富人,因为可以与富国的资本结合,找到更好的市场;然后是穷国的穷人,因为可以获得外国富人给予的工作机会;最惨的是富国的穷人,因为要和穷国的穷人竞争工作机会。

经历了三代的全球化,依然难以抹平的是全球的贫富鸿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南北差距甚至在扩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内部的贫富差距也在扩大。

3、全球化3.0存在问题的根源

究其根源,在于以下四点:

一是高大上的互联网技术以及新经济所能够拉动的经济增长非常有限,产业规模、带动的就业,产业链条都相当有限,以印度为例作为全世界最重要的软件外包承接基地,2012年其软件外包服务业超过1000亿美元,大部分属于出口外包,但这一行业并没有对印度普罗大众的生活产生根本性影响。

二是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普遍落后,全球化3.0时代采用国际互联网作为信息和数据互联方式,大大提升了信息互联的效率,但实体的互联却没有同步提升,人流和物流仍受限于旧的海运和空运。按中国人的理解,“要想富,先修路”、“火车一响,黄金万两”,但苦于资金匮乏,发展中国家大多无法启动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这些都决定了发展中国家发展受限于基础设施短板。

三是无论是离岸制造还是服务外包,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资本像猎犬一样寻找着更低的成本洼地,找到了则像蝗虫般扑过去,风卷残云地大吃一顿,然后继续寻找新的洼地,循环往复,发展中国家如果不在此过程中迅速积累自身的财富,迅速形成自身的内需市场,迅速建设自己的基础设施提升自己的基础配套,一旦资本撤离,留给发展中国家的就是一个烂摊子。

四是1945“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建立以来,美国就一直是国际金融体系的绝对霸主。通过打造以美元中心的货币体系,美国稳居全球金融食物链顶端,而IMF和世界银行成为其推行美元霸权的重要工具。美国醉心于通过简单的货币投放和货币紧缩循环来剪世界的羊毛,维持美国人透支未来的生活方式。

所谓互联网革命的局限性,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美国国内实际上在2001年已经感受过一次,当年5月正是加州的一次大面积停电,引爆了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导火索,这一事件加上之后发生的911事件,使得纳斯达克指数当年直接从5000多点雪崩式地降至1000多点。

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霸主,美国并不是不知道问题所在,只是在习惯了享受铸币税之后,美国不愿意做基础设施建设这类的脏活累活,试想一下,美国自己的基础设施尚且没有动力去更新和完善,又哪里有动力去帮助别的国家做这些呢?

4、全球化必须升级,中国责无旁贷

全球化3.0阶段,美国主导的体系之下,互联网是主旋律,服务外包和离岸生产是主旋律,发展中国家最饥渴的基础建设需求得不到满足,发展中国家拼命叫喊:“老大,感谢您给我们带来了互联网革命,让我们精神上联上了,可是我们肉体上连不上啊,能不能借点钱把肉体也连上?”。这一呼喊得到了美国以外的大部分国家的响应,因为这些国家的资本家相信,发展中国家的这一需求蕴含着商机。因此在2010年,美国欧洲主导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谈判决定稍微增加发展中国家的股份及话语权,以反映屌丝们的需求,而不止是美国的高大上需求。美国政府虽然在这一谈判中赞成此项决定,但美国国会多年来一直以各种理由拒绝予以批准致使,美国主导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两大基石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无法通过自身的改革反映发展中国家的呼声。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有这样一个1980年代才开始参与国际分工,处于全球金融产业链末端的屌丝,名字叫中国,几十年来紧紧跟随美国老大哥的脚步,是个最乖的学生,几十年来省吃俭用,稍有积蓄,就用来购买美国国债,让自己赚的钱回到美国,再由美国人投资和消费,自己积蓄努力工作省吃俭用,原想跟着美国老大慢慢混,大哥吃肉自己总能吃上点骨头。但亲眼目睹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的一次次搁浅之后,尤其在自身积累了4万亿美元的庞大外汇储备的情况下,中国偷偷地盘算着为自己,为发展中国家也为世界做点什么。

中国首先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倡议,提议全世界众多国家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同时设立丝绸之路基金,倡议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这些倡议因为切合了发展中国家的需求,立即得到了众多的亚洲屌丝的响应,因为自己想做但没有钱做的事情有人牵头准备发动众筹资金来做了,这等好事哪有不积极参与的道理?亚洲土豪比如沙特也一早闻到了商机,这投资,怎么着也肯定要比买美国国债获得的回报高吧。再后来众多的美国盟国包括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韩国纷纷加入,由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官僚作风,这些国家资本跟着美国吃不上啥肉,手头的没地方投的钱也只好用来买美国国债,还得周期性地被美国用加息降息量化宽松等眼花缭乱的拙劣把戏剪羊毛。

美国的立场值得玩味,先是强烈反对,明确地以环保标准等等为理由公开表达不看好,最后惨遭众多盟友,尤其是铁哥们英国背叛之后改变口风,表达合作意愿。但美国赖以维持其地位的软实力在亚投行问题上被严重损害了,世界突然间明白,其实美国也没有想象中的强大。

就这样,到目前为止,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达到了出人意料之外的50多个,覆盖五大洲,具备了成为另一个世界银行或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条件。

5、高铁是下一代国际互联网

一带一路是一个全球化4.0的进程,实体互联的升级改造将成为一带一路的主要投资方向,而中国国内已经形成的目前达到1.6万公里而且还在迅速增长之中的高铁网络将首先向东亚和东南亚延伸,然后向欧洲延伸,未来几十年将甚至向非洲和美洲延伸,把世界连成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岛。

由于经济性方面具有民航无法比拟的优势(详细参考转载自通导经济学苑的《中国高铁七宗罪》),同时运量庞大对经济的拉动远远大于民航,而且在研高铁时速高达600公里,时速1000公里的列车也在预研状态,在试验平台上跑的列车时速已经达到500公里,可以预计未来20年,高铁列车时速600公里将不是梦想。时速600公里更经济更接地气的高铁完全可能在亚洲大陆取代更高大上更昂贵时速800公里的民航飞机,如同信息的国际互联网曾经激发的沟通通信需求一样,激发亚洲大陆的人流物流大规模流动。

与信息国际互联网为载体推动的全球化3.0不一样的是,高铁的传导效应将有效地缩短贫富差距,推进亚洲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在愉快的人员和物流交往中走向共同富裕。就像武广高铁2008年开通后,我们在中国看到的那样:武汉与广州的差距明显缩小了,武汉光谷从人烟稀疏变为高楼林立的中央商务区,三月的武汉,樱花节被天才地创造出来,吸引了大量的广东人去武汉过周末;广州工作,长沙或者武汉置业,广州工作,长沙武汉度周末,也成为很多南漂族的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整个亚洲的生活方式将会因为高铁而发生深刻变化,屌丝们精英们都可能在异地找到新的发展机会,甚至屌丝们“穿越大半个亚洲或者大半个地球去睡你”也许将会成为新常态,当然搭乘的肯定是高铁。新的商业模式也将孕育,世界大同也许会在高铁巨龙的推动下成为现实。

6、互联网思维构建下一代实体国际互联网

在美国人主导的全球化3.0时代,即便在美国人主推的互联网革命这一领域,中国人也是非常好的学生,在商业互联网盈利模式创新方面,中国远远优于自己的老师美国,同类的互联网企业,中国公司的盈利状况远远优于美国。究其原因在于美国互联网企业相对专注于高大上的技术研发,不屑去做打通传统行业的脏活累活,比如在美国通过互联网订酒店基本上与自己去前台订获得的折扣是一样的,而中国则大部分情况下可以获得额外折扣。可以说互联网虽然是美国人发明,但互联网思维却是中国人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在构建推销高铁网络这个下一代实体国际互联网的过程中,互联网思维非常值得借,有高人总结了互联网思维的九个大招:

一是用户思维,得屌丝者得天下,高铁首先要争取的是屌丝国家,东南亚屌丝是最优争取对象,比如新马高铁,无论如何必须拿下,由于这两个屌丝存在着和中国互联互通的需求,中国还是很有胜算的,放弃选择中国投标人有可能意味着失去和中国互联互通的机会进而失去滚滚的中国客流和滚滚财源。

二是简约思维,泰国的高铁换大米计划之所以流产,主要原因还是不够简约,还好,现在分开来一项一项谈,就是一个好的方向。

三是极致思维,把安全做到极致,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

四是迭代思维,高铁的提速就是一个迭代开发的过程。

五是流量思维,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抓住客户,羊毛可以出在猪身上,比如修高铁可以不赚钱,但亚投行运作起来,用户先拉进来,后面的可能的获利包括人民币的国际化等等。

六是社会化思维,李总理成为高铁推销员,就是最好的社会化思维。

七是大数据思维,这个将来运营起来一定要做到。

八是平台思维,把国际性的高铁网络当成一个平台,上面跑的就不止是列车了,各项增值服务都要加上去。

九是跨界思维,高铁站旁边的土地开发,等等,都是未来的中铁国际公司应该考虑的盈利点。

2015年极有可能是一个值得载入史册的年份,这一年年底,以亚投行正式成立并运作第一个项目为标志,中国将开启全球化4.0进程,在这一进程中,新的经济规则将被重新定义,新的全球秩序将重构,新的全球治理模式将开始探索,全球性的实体互联互通将成为国际性议题,中国高铁网络将开始连接世界的征程。下一代实体国际互联网的构建,将永久性地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商业形态,乃至地缘政治格局。我们期待着中国在2015年打掉终极大老虎走向现代化国家治理转型的道路,同时自信地迈向国际舞台,参与全球治理新模式的构建。


本文由环球经济评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号:huanqiujjpl

图片来源:互联网


环球经济评论分享各类财经评论、热点评说、生活感悟、理财技巧等☀

您的任何宝贵意见可通过微信发给我们

我们将不断完善我们的公众号,为您打造更好的服务平台

(长按二维码,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