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环球推荐】羊年别再被这十种谎言忽悠了!

2015-05-30 环球经济评论
点击上方 环球经济评论 即可关注

版 权 声 明 ☀

环球经济评论致力于好文精选、精读

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联系

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本文最初发布于2015年3月2日】

马年沪指以七连涨、报收3246.91点完美收官,全年涨幅达59.7%。马年最高点3406.79点,高于2013年全年的最高点,最低点1974.38点,同样高于2013年的最低点。2014年是中国股市真正具有代表意义的沪指在2007年见顶后时隔6年后第一次实现了按年比较的上升,重新步入上升势头。尤其难能可贵的是,马年的最后七根日阳线,是在管理层加大了IPO力度,收紧资本市场杠杆的风声鹤唳之下取得的。

中国股民好不容易在很多年之后总算迎来了一个喜洋洋的羊年春节,这对于坚守在中国股市多年,在各种所谓的利空的喧嚣和恐吓声音中始终对中国股市不离不弃的中国股民而言,无疑是一个非常合理的奖励。另一方面,伴随马年中国股市来之不易的上升局面下的中国股民且行且惊慌的,是各种各样精心编织的所谓利空传闻、数据和理论,使得市场上真正代表散户的有识之士在马年年中黎明前的黑暗时大声疾呼“底部筹码从来不属于散户”。马年广泛传播的这些被解读为利空的数据和传闻,让部分散户在马年最黑暗的时候抛弃了非常难得的筹码。而且可以预期这些所谓的利空2015年还会继续被构陷、传播和发酵,继续成为机构猎杀散户的必杀技。因此,对这些数据和传闻进行回归到经济学本质意义上的审视,就格外重要了。

概括起来,马年股市上升主要伴随着以下这些传闻、数据和理论:

1、中国楼市要崩盘,银行要受连累

这个传闻其实是股市几年熊市中一直存在的刺耳的声音,知名的财经评论人士比如牛刀谢国忠连续唱空中国楼市十年以上,2014年总算闻到了自己好像要说对的味道,更加变本加厉地以中国楼市崩盘为前提,对中国经济即将崩溃的前景进行种种推演。现在回过头想一下,在马年年初,中国股市其实遍地是黄金啊,4倍以下市盈率,1倍以下市净率,8%左右分红率的银行股遍地都是啊。不敢买无非是相信了这群人的忽悠,以为中国楼市很快要崩溃,银行坏账会成堆,所以走宝了。

简单的事实是中国楼市在2014年发生了分化,一线城市价格微跌但仍相当坚挺,如果取消限购,北上广深楼价会立刻恢复上涨;其他大部分城市的下跌也远远没有崩盘的迹象。以中国银行业在长期过度管制的政策环境下形成的经营上的保守风格,这种幅度的下跌要造成银行的损失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以租售比之类西方指标体系为基础预测中国楼市注定要失败,楼价居高不下最重要的还是中国人的文化和心理。最根本的,是中国人太喜欢房子了!丈母娘认为没有房子女儿就不能嫁给你,而没有一个丈母娘会因为没有一双好鞋子而否掉一门婚事;男孩认为租房结婚很没面子,却不会因为没有这样一双鞋子而觉得丢人。于是,在中国人看来,“买房”、“拥有大城市住房”甚至“拥有多套住房”变成了“刚需”,而事实上,“有地方住”才是刚需。所以,中国的高房价是一个无解的事情,限购限不住、限贷堵不住,因为其根本的结,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内心的心结不打开,中国的房价就无解。

中国楼市尤其是人口流入城市的楼市仍是政府调控的一个目标,如果没有限购,北京四环内的新房均价现在应该在10万,即使现在有限购,也会慢慢地涨到10万的。即使是四五线的小县城,楼价本质上也没有什么泡沫,农民工一家三口四口一个月外出务工一年攒个6万8万的,一般县城房价三四十万,甚至比大城市的人的买房负担还小。至于你看到的黑灯率啥的,其实没有任何意义,拥有房子,而不是长期居住这个房子或者租给别人住,本身就是需求。

换个角度看,因为房子毕竟关系到人民的实际刚性需求,楼价继续上升显然在政治上不讨好,政府需要控制房价过快上涨,炒楼资金在楼市很难赚取暴利了,其实对股市是潜在的利好。

2、人民币要贬值,资本要外逃

这个所谓的利空在2014年换了至少三个版本:年初主要是说中国过去几年M2增长太快,人民币泛滥,所以人民币被高估,一定会贬值,资本会外逃;年中主要是说美联储流露出要退出量化宽松的意向,美元停止放水了,所以资本会从中国外逃美国,人民币会贬值;年底主要说美国已经正式在2014年11月退出量化宽松,并且有可能加息,欧洲国家在推行量化宽松,美元对主要外汇狂升,所以人民币有贬值压力,资本要外流。

美国联邦储备局的每一句话都在中国互联网掀起一波以美国退出QE或者美国加息为题的作文狂欢,互联网上科班的经济学家和半吊子的经济学爱好者在这一波波的狂欢中尽情地发泄对央行货币政策的种种不满,尽情地展现自己的渊博知识和忧国忧民情怀。这其实也算是美国软实力的一个展现吧,同时也是中国可怕竞争力的展现,估计跟踪美联储动态的美国人(主要是专业人士)加起来肯定不到中国的十分之一。

关于M2问题,攻击央行过度放水在中国互联网也是一件非常时髦的事情,但问题是很多攻击者连M2存量和增量都没弄清楚,就在那里拉开阵势骂。说到放水,没有任何一国政府能戒除通过放水来稀释人民财富的冲动,因为铸币权是一项重要的国家主权。截至2012年底,我国广义货币量M2余额为97.42万亿元,居世界第一,约占全球货币供应总量的1/4,是美国的1.5倍,英国的4.9倍,日本的1.7倍,比整个欧元区的货币供应量还多出20多万亿元。2013年3月末,中国M2为103.61万亿元,首次突破100万亿大关。截至2013年12月底,中国M2规模达到110.65万亿,较2000年增长超7倍。2000-2013年间,中国M2数量以平均17.8%的增长率在增加,最高速度为4万亿刺激下的2009年M2增速几乎接近30%(29.4%),但美国在2011年前的过去20年期间,M2的平均增长速度为4.9%,远低于中国的17.8%。

从数字上看起来中国好像是在过度放水,但其实更深层的背景有三个:一是中国经济实际GDP增长在2011年前的二十年间高达10.4%,美国在同一期间实际GDP增长只有2%左右;二是外资流入导致外汇占款急速增长,同时期外汇储备增加了近3万亿美元,增加的外汇占款达20万亿;三是中国人注重积蓄和投资,美国人相对乐于消费,比如说美国人挣的钱都花去旅游了,旅游固然增加了其个人价值,但这个钱没有沉淀为资产,中国人则省吃俭用地把钱存银行或者投资买房子艺术品等,这些钱没有实际被消耗,而是沉淀为资产,需要货币进行对应。将上述因素考虑进去后,与中国实际GDP增长相比,中国货币政策总体而言不算过度放水。在不同文化背景和发展阶段之下,简单比较货币总量,然后指责中国放水太多,进而推断人民币贬值,是没有道理的。有的文章更夸张地直接拿2011年85万亿的M2总量除以1991年约2万亿M2总量,然后说过去二十年中国通货膨胀超过40倍,这当然与事实不符,而且也和大部分人的体验不相符,因为本质上2011年的85万亿与1991年对应的不是同样多的财富。

从人民币实际走势来看,马年全年人民币除了对美元微跌3%左右以外,对全球主要货币基本保持单边上升走势。在综合反映美元对全球主要货币汇率的美元指数全年从80暴增至94的情形下,人民币基本可以说是全球除美元以外最坚挺的货币。人民币的空头乃至中国经济的空头在2014年4月至6月,2015年初两波下跌走势中一次次地高呼人民币连续6天跌停或者9天7跌停,殊不知这种叫喊就像篮球解说员高呼易建联全场怒摘两个篮板一样无病呻吟。在当前人民币定价机制下,也许全年会有连续100天跌停,但只要中国人民银行愿意,全年下来人民币可以不跌反升。

本质上美国的金融政策无论是2014年的QE退出还是即将到来的2015年加息,都改变不了贸易失衡导致的中国外汇储备增长,就算部分或全部被中国居民和中国企业海外消费和海外投资所抵消,也难以像消耗纯粹的资源出口国俄罗斯的外汇储备那样消耗掉中国所拥有的史无前例的巨额外汇储备,中国人民银行有的是空间维持人民币的基本稳定。

中国经济已到了不能不作结构性调整的瓶颈,让人民币贬值刺激经济是走回头路。通过过去多年的努力,中国已经与主要贸易伙伴基本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外汇储备增长不应该继续成为中国人民银行的追求。人行此时不调低人民币中间价并无不妥,市场若继续积极推低人民币,央行甚至正好可以借机测试一下近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威力,中国也正好趁此机会减低过高的外汇储备。

去年中国资本项目出现逆差960亿美元,导致热钱大量流出中国之说甚嚣尘上。不过,须知去年全年中国经常项目顺差为2138亿美元,而单是去年第四季,贸易顺差就有1499亿美元,相信大部分中国贸易伙伴都不会同意人民币需要贬值。资本项目逆差也反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上升得快,外国进入直接投资少,但市场现在完全忽略,中国将来可吸引到的金融投资不会再是“热钱”,充其量是“暖钱”,不会“跑得快”;因此,人民币应逢低买入。

因应美元2015年潜在的加息,丰乳肥臀的中国人民银行也有的是利率和汇率手段在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情况下释放流动性奶足自己的孩子,搞红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同时在稳定的汇率下继续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人民币的存款保证金率举世第一而且遥遥领先,利率方面与美国欧洲当前近乎0的利率相比,中国利率也是高高在上,即使美元加息,人民币减息,人民币贬值预期成立,人民币与美元的实际利率差以及其反映的社会平均回报,也足以让跃跃欲试的国内美元党纠结和犹豫。

3、中国经济下滑,要步入通缩,对股市不利

这种唱空论调基本都是引用PMI数据和CPI数据来说事,但只要稍微查询一下PMI过去两年的历史数据就可以看出,与其说PMI与经济景气相关不如说它与石油价格相关,PMI数据七八月分开始的下跌几乎与NYMEX石油期货价格七八月份开始的暴跌直至腰斩如影随形。这个其实也不奇怪,中国是世界制造业大国,而石油是现代工业的血液,石油价格的下跌会传导至大部分工业材料的采购价格上。所以包括石油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急剧走低必然导致PMI的下跌。问题是作为能源及其他资源的净输入国,难道石油价格下跌不是我们希望的吗?难道我们应该为了PMI上升而祈祷世界油价上升?以获得一个良好的PMI数字安慰自己经济景气很好?这种想法不是荒唐吗?但一大堆鹦鹉学舌的经济学家全年每个月就围绕着这个数字絮絮叨叨地唱空中国经济和中国股市,这劲头似足了国务院假日办一帮子鸟人拿着全年那十几个公共假日装模作样地研究来研究去。只是市场在下半年给这些人狠狠地甩了几个耳光,马年的牛市基本上就是在石油价格暴跌,PMI指数越来越难看的2014年下半年激烈地展开。

CPI指数同样受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传导而走低,但CPI指数走低的更深的意味是物价下降使得市场利率具备下调的空间,而真实利率走低是国际公认的资本市场走强的利好因素。CPI下降,防止通缩将成为央行2015年货币政策的一项重要目标,普遍预计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将有2次降息,3次以上的降准,央行充足奶水的滋养下中国股票市场将茁壮成长。

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也是唱空者的一大题材,每个月的经济数据一公布,空头就又要拿来说事,可是7.5%左右不正是政府的年度经济增长目标吗?

初步核算,201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364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但这是中国经济规模迅速扩大之后的一个新常态,中国不需要一直惦记着以前每年增长十个八个百分点,毕竟现在的体量已经很不一样。值得高兴的是2014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8.0%,这一数字高于国内生产总值(GDP)7.4%的增速。2014年服务业占GDP比重显著上升,以移动互联网为主要内容的新产品、新行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全年网上零售额27898亿元,同比增长49.7%,快递业务量增长51.9%。P2P(网贷)高速增长,电信消费、信息消费增长较快,这些都昭示着中国经济正在进行成功的转型。

这些转型由以下三个方面驱动:

一是竞争作用与马太效应。利润率不断下降,行业龙头越来越强大,小企业要么转型,要么消亡。十几年前,家电行业繁荣的时候,新飞冰箱广告做得好,美菱冰箱保鲜做得好,还有小天鹅洗衣机,荣事达洗衣机,澳柯玛冰柜,一大票的品牌百花齐放,如今,就只剩下海尔,美的,格力三大家了。在一个成熟的行业里,最终存活下来的企业不会超过三个。身处于非竞争优势的一方,煎熬的感觉将会始终伴随着你。同理,在如今的房地产行业,你将不断听到小公司资金链断裂并破产的传闻。这不是崩溃,只是行业在走向集中的结果。从2010--2013年,万科的销售额从1080亿元增长到1709亿元,利润从70亿增长到150亿元,盈利能力越来越强。一线龙头的增长速度远远超出行业平均水平,他们所抢走的,正是区域性小地产公司的生存饭碗。

二是技术的力量。有些行业在走向衰亡,新兴的行业在茁壮成长。我们这个时代,正在上演的两场技术革命,是互联网-智能硬件对传统行业的替换,以及清洁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替换。平面媒体在衰落,唱片音乐在衰落,固话在衰落,诺基亚索尼在衰落,煤炭在衰落。衰落的另一面,则是互联网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的兴起。游戏行业的繁荣,正是互联网行业高速发展的写照。网络游戏行业从2001年开始爆发,每年30%以上的高速增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用户进来,难道是要说明,中国经济从新世纪以来一直在崩溃吗? 2010--2013年,中国网游出口额从2亿美元增长至10亿美元,整整翻了5倍,这正是竞争力不断强大和繁荣的体现。煤炭的衰落,这是不言而喻的。2009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30.6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占比70.3%,石油占比18.0%,天然气占比3.9%,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占比7.8%。到了2013年,这个数字转变为能源消费总量37.6亿吨标准煤,煤炭占比65.7%,石油占比18.9%,天然气占比5.5%,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占比9.8%。四年时间,煤炭占比下降了5个百分点,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取代了他的位置,而总的能源消耗量仍在稳定增长。技术的力量,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的淘汰了传统的落后产品,而萧条的幻觉,只存在于这些传统行业从业者的惶恐中。

三是政府的意志。政府的政策变化,对投资和消费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同样也充满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尤其是在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当下。基建的大规模投资,这是过去20年中国政府最伟光正的决策,成体系的高效率交通网络和电网设施,大大提升了中国制造的竞争力,带动了庞大的钢铁水泥化工房地产家具建材上下游产业链。可以说,一子活,整盘棋都活了。即使如此,转型依旧存在。从2007年开始,东部沿海的基建投资就一直在减少,西部和内陆地区的投入在高速增长,高速公路的增速放缓,高铁和地铁的投资力度空前。投资的方向变了,依赖于旧资源的人们自然就感觉日子难过了。但事实上,除非政府没钱了,否则这把我党赖以成名的尚方宝剑在未来仍会到处挥舞,只是招式变了,你不一定看的出来。奢侈品行业。习大上台,反腐屠刀高举。茅台过冬,官车过冬,出国豪华游过冬,高端餐饮过冬,晚会演艺圈过冬,东莞娱乐圈过冬,官场人人自危。这场冬天要多久没人知道,但这只是特权阶层和奢侈品的冬天,和整体经济无关。

换个角度来看,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需要的不是和自己比加速了还是减速了,而是和世界主要经济体进行对比,相比之下,哪怕中国2015年只有7%的年度增长,也丝毫不影响中国经济对于全球资本和资源的吸引力,因为世界上根本就找不到第二个与中国有类似规模的市场,还能获得如此高的平均资本回报。对于因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下滑而看空中国股市的人,我们只需要反问一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很快,数据很漂亮的前几年,中国股市涨了吗?

4、中国买油买贵了,所以石油下跌中国经济要倒霉

地球人都知道,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中国是包括石油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最大的获利者;俄罗斯、委内瑞拉这类石油输出国,是石油价格暴跌的直接受害者;同样对美国而言,由于石油价格的腰斩导致了美国新兴的页岩气井无法覆盖开采成本,三分之一的气井已经停产,作为美国2008年金融海啸以来经济复苏主要支撑之一的页岩气革命面临夭折。只有中国,作为原油进口依赖度达到60%以上的能源消耗国,石油及其他大宗商品的下跌对中国有百利而无一害。

可是当石油价格在2014年下半年开始启动暴跌后,神一般的唱空出来了:中国政府最近一两年来和俄罗斯签订的长期石油采购协议和天然气采购协议按当时的市场价格购买,买得太高了,所以中国亏大了。质疑者甚至包括知名的财经评论人士,但是中俄这种几十年的长期石油交易协议会把价格写死成当时的市场价格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事实上协议中的交易价格实际上是个价格公式,价格公式的参数之一就是国际石油的当前价格。

这类质疑在政府几次对汽油调低价格的同时调高消费税率时达到顶峰,但税是政府收的,和成本其实没有啥关系。政府的目的是为了抑制汽油消费,比如说买车冲动。尽管我们在互联网上拿这点来调侃,但政府也有政府的道理,毕竟中国是能源稀缺的国家。

事实是以当前的油价计算,中国每年光是在石油进口方面可以节省1000亿美元以上,加上铁矿石等其他大宗商品的下跌,中国每年节省的外汇支出难以计算。这些已经在一月的进出口数据中露出端倪,一月份中国顺差创纪录地达到600亿美元。除了直接利益以外,中国还在石油暴跌过程中获得了地缘政治的好处,在石油交易中使用人民币而不是美元也被多个产油国提出,人民币的国际化地位很可能借此得以提升。

5、沪港通会导致资金外流,对A股不利

沪港通是马年中国股市的一件大事。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4月10日的博鳌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李克强指出,将着重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其中扩大服务业包括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是重要方面。并称此后将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上海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进一步促进中国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和健康发展。同时将在与国际市场更深度的融合中,不断提升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

沪港通提出后,由于香港9月底发生了占中,发生了几次比原计划的推迟,到11月17日正式启动,在此期间,股市的空头也不断利用这个明显的利好中国资本市场的举措,硬是把这说成利空,理论是香港红筹股比A股整体便宜,所以开放沪港通后资金会舍大陆奔香港。

事实证明,11月17日沪港通开放以来至2月10日,沪股通已累计净流入超过1000亿,相比之下港股通累计净流入只有239亿元,可以说沪港通的实践结果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期。资本市场决定性因素还是资本,其实就像大陆股市里的A股B股同权不同价一样,相对于市场规模的活跃资本的数量,是市场估值的重要因素。中国证监会以及决策高层应该通过沪港通的实施,增加对于中国股市的信心,中国资本市场有足够魅力在开放中壮大。

6、因为和很多国家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这些国家货币贬值,中国吃大亏

当卢布对美元暴跌时,空头抛出了中俄货币互换协议导致中国巨亏的质疑,质疑者实际上连货币互换协议是什么都没有弄明白。

货币互换其实是货币掉期(SWAP),货币互换的目的是为防止汇率变动风险造成的损失以及降低融资成本。交易双方根据互补的需要,以商定的筹资本金和利率为基础,进行债务或投资的本金交换并结清利息。

互换双方一般是金融机构或企业,按照事先商定的汇率,交换不同币种、相同数额的本金并定期结算利息,协议到期后再互换回初始交易时的本金。由于美元走强,不只是卢布大幅走低遭受重挫,土耳其里拉、哥伦比亚比索兑美元汇率也跌至纪录低点。南非兰特、马来西亚林吉特、巴西雷亚尔、印尼盾等也都触及几年来的新低。

之所以签订货币互换协议,是为了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可以不通过美元,而是通过其他非美元国家进行双方的货币结算。比如购买俄罗斯的石油,我国可以用人民币结算,并不一定要用美元了。货币互换的目的是为防止汇率变动风险造成的损失以及降低融资成本。

所以,货币互换协议只有实际发起和动用,才会互换一笔资金到对方账户上去。现在只是签了协议,备用性质,并没有发生债权债务关系。

7、中国缺乏创新,美国有创新,所以资本要从中国流向美国

美国毫无疑问是世界第一的创新大国,美利坚合众国的创立本身就是人类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创新,目前美国式的现代国家治理体制仍然是人类的最高典范。现代文明所享受的技术创新成果,大部分由美国人所创造,比如:电话、手机、互联网、地球同步卫星转播、全球定位系统,涵盖了我们现在使用的所有通讯手段;电视机、收音机、录音机、录像机、微波炉、洗衣机、空调、冰箱,涵盖了现代家庭使用的几乎所有电器;三极管、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芯片,涵盖了电脑里面的几乎所有东西;操作系统、计算机语言、编译器、各类应用软件、游戏,涵盖了全球大部分电脑必备的系统软件、开发平台和浏览器等;四轮汽车、飞机、液体火箭、航天飞机、登月、登陆火星、宇宙探索等,涵盖了人类几乎所有的现代交通工具;胶卷、摄像机、激光、现代排版印刷、数码相机、复印机,涵盖了光学影印的大部分技术;塑料、尼龙、不粘锅等现代石油化工;发电机、输电网、原子能、页岩气开发等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美国在其建国后短短二百多年时间里取得的所有这些创新成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将人类文明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反观中国,在最近的两百年时间里长期处于体制腐朽,外侮内患之中,对人类现代文明创新鲜有贡献。近代以来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整体上扮演着科技和文化上的追赶者的角色。

但是也应该看到,最近的几十年,当中国真正把大门打开,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并以全面积极的心态参与世界经济合作与分工以后,中国在现代科技创新成果利用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新世纪到来前后,中国已经逐步成长为世界工厂。例如,2011年,中国制造的个人电脑(PC)、空调、太阳能电池和手机分别在当年的全球总产量中占到了90%、80%、74%和70%。。但与此同时,中国也落了个不好的名声——肮脏、嘈杂、拥挤以及各种感官上的不和谐景象。就像那种一到下午6点就迫不及待地想要打卡离开的地方。而且就像工厂的楼层普遍不高一样,中国通常处于全球供应链上的最后一个环节——制造和组装环节——大概也是最无趣的环节。一般来说,创新都发生在世界其他地方。

但在全球供应链的下游业务中,一些中国产业正出人意料地开发出创新产品和服务。福布斯最近发表了一篇文章,列举了八个中国产业在满足人们需求以及推动创新方面做得比世界其他地方更为老牌的竞争对手要更好:

一是微支付为代表的互联网盈利模式的创新。互联网是美国人的发明,但互联网思维,核心思想:通过免费吸引用户使用互联网服务,然后通过植入广告增值服务等进行用户流量套现,羊毛出在羊身上或者猪身上,本质上是在中国被实践出来的。腾讯公司作为中国最成功互联网企业之一,就是在无数笔微型交易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现在的帝国。现在这一创新模式正成为国际标准被模仿。

二是电子商务创新。美国是电子商务的鼻祖,中国作为电子商务领域原本的追赶者,却取得了创造性的成果。阿里巴巴在全世界第一次真正通过平台化运营模式对电商鼻祖亚马逊的自营模式和eBay的平台化模式进行颠覆和创新,实现了巨额的利润,而美国的电商无论是自营的亚马逊还是平台化的eBay都仍在盈利线上下挣扎。一个最简单的现象是在中国通过互联网,在互联网下单或者团购,客户可以从订酒店,看电影,娱乐,吃饭等获取可观的折扣,而在美国订酒店在网上预订和在前台直接入住,价格基本没有任何折扣。这一现象说明草根的中国电子商务企业做了很多只专注于技术创新的高大上的互联网企业不愿意做的脏活和累活,去和一家一家的商户进行折扣谈判,这是中国电子商务企业盈利的最根本原因。对于历经市场经济洗礼的中国企业而言,不盈利是最大的不道德,美国的体制是鼓励创新容忍企业因为创新而暂时不盈利,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鼓励了创新但另一方面可能纵容了懒惰,从而制造资本泡沫。

三是快递服务。中国的快递服务灵活、快速而且非常便宜,中国人甚至会使用快递向同城好友送一份刚烤出来的曲奇饼干,几千公里外的螃蟹龙虾可以通过互联网下单由快递在一两天内寄达,收到的还是活的。服务质优价廉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业内竞争激烈,由于网购业务繁忙,快递需求量巨大,以及中国劳动力价格低廉。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将目光投向国外,号准市场脉搏的中国快递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纷纷提供国际递送服务而价格仅为联合包裹服务(UPS)和DHL快递的几分之一。

四是在线投资产品。在中国,银行业仍然受到严格监管,但一些在线投资新平台为传统银行系统没有覆盖的人群提供了投资选择。这些服务中最为知名、规模最大的要数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余额宝,自2013年6月份上线以来,该服务迅速成为中国最大的货币基金,并跻身全球最大货币基金之列。该平台允许网络用户利用支付宝账户中的余额进行投资,收益率大致在5%左右。腾讯、百度、新浪和其他科技公司也纷纷推出了竞争产品。这些服务大多没有设置投资门槛,不像中国各大银行所推出的许多投资产品,通常设有1000元人民币的最低申购金额。由于数字平台的运营成本较低,这些服务有能力迎合之前被传统银行所忽略的低收入客户或农村客户。

五是廉价智能手机。相较于西方社会,智能手机在中国人的事业和社交生活中处于更中心的位置。虽然苹果和三星公司(Samsung)在中国仍然大受欢迎,但许多人正转而使用更廉价的国产品牌,用几分之一的价格获得同样花哨的功能。在诸多中国廉价手机品牌中,小米是最成功的一个。小米使用限时销售的手段来制造噱头,然后通过让大多数产品走网络销售渠道以及从软件而非手机销售中获得营收来保持低价。该公司计划在2014年售出6,000万台智能手机,这一目标较2013年的1,870万台销量和2012年的720万台销量有明显提高。小米的成功启发了众多追随者,其中包括酷派、Oppo和一加手机。联想是中国经验更丰富的电子产品制造商并收购了IBM的PC业务,该品牌的廉价手机在印度尼西亚、印度和俄罗斯等市场上销售情况良好。

六是高铁。中国高速铁路系统的设计并非那么原创。中国的高铁系统效仿了日本、欧洲及世界其他地方的案例,并且通过与一些跨国公司达成一系列技术转让协议掌握了其中的要诀。但中国铁路网的铺展延伸,加上所获得的高额补贴,使得高铁出行能够为数亿中国人的经济能力所接受,从而使整个系统实现了改造升级。中国拥有全球最长的高速铁路(250公里以上的时速),到2014年底中国高铁线路总长达到了16000公里,超过了世界高铁总里程的一半。无论从平均造价和工程效率来看,中国高铁都大幅领先世界,成为中国创造的一张闪亮名片。从日本、德国等国技术的追随者到技术的领先者,中国高铁实现了华丽的屌丝逆袭。中国在这一领域展现了一种崭新的创新模式:通过其庞大的市场展现出的应用前景对全世界无法在其他国家推广的技术进行整合、吸收并在中国市场上通过实践大幅提升技术实施的效率及大幅度降低技术实施成本。在复杂的超级工程中整合世界资源和技术的能力,将很有可能成为中国在技术创新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只有中国有这样大的市场和完整供应体系,也只有中国有这样的强大的国家意志进行这类大规模的超级工程创新。

七是水力发电。如今,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水力发电生产商,装机容量超过250吉瓦,并且全球最大的25家水电站中中国有11家赫然在列。随着水电站在中国已无处可建,中国国企正日益将目光投向国外。据非政府组织国际河流组织(International Rivers)称,自2000年起,中国银行和企业已经在74个国家参与了330座大坝的建设,尤其是在非洲与东南亚。无论你对大坝的建造持何看法,不可否认,中国将水力发电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

八是DNA排序。一个完整基因组的测序成本已从2003年的30亿美元降到了如今的几千美元。这一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可归功于中国生物科技公司——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BGI),该公司的测序能力约占全球基因测序总能力的一半左右。华大基因所做的DNA测序比包括哈佛大学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在内的世界上其他任何机构都要多。该公司已经绘制出了癌症细胞、植物、昆虫、人类和大熊猫的基因组。现在,华大基因正致力于测算2000多个自闭症儿童家庭的基因组。华大基因的目标是将这项操作的成本压低到1,000美元以下,这样基因组测序就能被纳入常规医疗服务。

以上具体的创新实例可以看出中国近几十年来所展现的日新月异的发展的背后,是中国在进行的默默的创新,这些低调的创新被发展的喧嚣所遮盖,让很多人质疑中国的发展缺乏创新含量,因而不具备可持续性。从本质上来看,中国已经走出了一条模仿加微创新的道路,不是追求颠覆性的高大上的创新,而是挖掘满足最草根的需求,从最草根的实际出发通过整合世界先进的技术、资源和中国市场经济体系中完整的灵活的供应链体系实现创新。

在企业组织形式方面,西方的职业经理人制在企业发展中实际上遇到了障碍:股权极度分散的情形下,职业经理人制与中国国营企业实际上一样低效。在中国大放异彩的民营企业大多采用中国特色的事业合伙人制,通过股权维系骨干员工,实现共赢。

在制度创新方面,本质上中国是美国最好的学生。在主要经济体中,中国目前的经济制度相比之下最接近古典的自由市场经济,美国介于自由市场经济与福利社会主义之间,欧洲几乎彻底沦陷为福利社会主义。因此相比之下,中国经济前景最好,美国其次,欧洲最差。无巧不成书的是,在中国埋头经济建设,中国人狂热追求经济自由的这个时代,西方世界常常表现得过于政治化。每一个经历过过度政治化的中国人都应该知道相比之下,中国仍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中的制度更具竞争力,习李新政所进行的改革很可能为中国确立一套具备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式国家治理制度。

8、中国股市杠杆太高了,将来一定会跌得很惨

融资融券交易(securities margin trading)又称“证券信用交易”或保证金交易,是指投资者向具有融资融券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提供担保物,借入资金买入证券(融资交易)或借入证券并卖出(融券交易)的行为。包括券商对投资者的融资、融券和金融机构对券商的融资、融券。从世界范围来看,融资融券制度是一项基本的信用交易制度。中国股市自2010年03月31日引进融资融券业务以来在2014年前的几年时间里由于股市处于熊市,两融业务总体并不大,自2013年底,两融余额(多数是融资)仅为3456亿,随着2014年A股的强势崛起,两融余额规模迅速扩大,并于2014年底突破10000亿元。

随着两融余额的迅速增长,尤其是2014年12月9日两市创下12000多亿元的全球股市日成交记录,各种针对两融的批评成为了空头恐吓市场的刺耳声音,说中国股市是杠杆上的牛市,中国股市成交量是宇宙天量等等。在这不绝于耳的刺耳喧嚣之中,原本非常正常的证监会2014年11月对于两融业务的例行检查结果被空头利用,酝酿成了中国股市最惨烈的2015年1月19日踩踏事件,虽然证监会后来澄清并非收紧两融,只是查处违规。但苍蝇不盯无缝的蛋,证监会能被空头用作枪手对市场实施血洗,本质还是由于中国证监会对于两融业务心态上的恐高和证券监督管理水平有限双重原因。如果证监会管理水平高的话,什么是违规什么是不违规就不会朝令夕改,随时改变规则。而且例行检查应该无论证券市场是否过热都应该采用同样的标准定期展开,而不是自己觉得恐惧了再改变规则去进行骚扰式检查。

撇开证监会责任不谈,我们来分析一下中国股市的两融余额10000亿是否过高,截止至2014年底,中国股市总市值为37万亿,两融余额约占总市值的2.9%,在美国股市这一比例当前约为2.4%,空头由此指责中国股市过于投机,杠杆率过高。

首先比较中国的金融杠杆不能只拿中国股市与美国股市进行比较,因为美国拥有一个成熟的品种期权的资本市场,除了股票市场以外,由各类的期货、期权、债券组成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这些金融衍生工具本身带有高杠杆,有些产品类型的杠杆比例高得吓人。美国人在股票市场的投资持有周期相对较长,寻求一夜暴富的投机者主要参与带杠杆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美国的金融市场杠杆在这一轮牛市后已经达到了创历史记录的高度,衡量美国证券市场杠杆的保证金债务占GDP比例目前为2.91%。而中国没有创设太多的金融衍生产品,没有形成成规模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因此不管投资还是投机基本集中在股市,以美国的杠杆比例计算,中国2014年63万亿元的GDP,唯美国马首是瞻的中国空头是否认为1.8万亿元的保证金债务才是合理的?中国的金融市场杠杆比例是否还有与美国接轨的空间?证监会不考虑中国实际,难道要一边打压股票市场合理的融资炒股,一边以美国为榜样去创设更多杠杆高得多的衍生产品,去引诱以散户为主的中国投资者上钩?

其次,具体分析下2014年中国股市是否处于底部?管理层及市场都应该有清晰的判断:2014年初中国4倍市盈率,1倍以下市净率的,7%以上的分红率的银行股难道就值这个价?美国银行当前市盈率可是30倍以上哦。在这种清晰的低估判断以及上升预期下,为什么合法的融资买股要受不那么合法的滋扰呢?如果像空头妖魔化的那样邪恶,证监会为什么要推行融资融券呢?两融业务的目的难道不是帮助发现和纠正市场低估或者高估的偏差吗?

另外,从国民性而言,与大陆同文同种的台湾,股票市场高点时两融余额占总市值的比例曾经高达5.5%,从文化的角度来说,这种比较是否相对与美国进行比较更合理?管理层如果完全不考虑中国国民特性,唯美国是瞻,中国股市很可能会陷入前几年中国楼市调控那样的泥淖,目标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最后留下一地鸡毛。

大胆预测,2015年融资融券业务还将健康发展,合理合法的融资不会也不应该被妖魔化,借钱炒股与借钱买房一样,成为新常态。

9、中国要反腐,所以经济要倒退

因为反腐,所以实体经济会下滑,所以中国股市会继续衰下去,这是整个马年期间空头们反复对投资者进行洗脑的一套理论,事实上这套理论根本不值一驳。正如中纪委网站所指出的那样,一些人只看到“腐败经济”的虚假繁荣,“崽花爷钱不心疼”,养成大手大脚花公家钱的恶习,却忽视了腐败毒瘤对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的巨大阻力;只看到腐败助推下局部经济领域泛起的泡沫,却忽视了经济长远健康发展所需要的公正廉洁社会环境。

另外一个奇葩理论是,当前反腐只是治标不治本,所以会越反越腐。关于这一点,王岐山自己也说过要通过治标为治本争取时间。其实本质上,制度都是人制定和执行的,等着直接治本,所以现在不去治标?可是如果满山老虎,遍地苍蝇,谁会真心去制定制度反腐呢?现在要进行的制度改革是深水区的改革,因此只有坚持反腐才能为改革清除既得利益集团盘踞所造成的制度惰性,为改革扫除障碍。

中国实体经济的暂时困难主要由于其正处于转型期:一是内需和外需的结构,让内需在拉动经济增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具体到内需的结构,投资和消费的比例结构的调整,主要是要拉动消费;三是将经济增长由过度依靠人口红利推动转型为由全要素生产率(即对资本和劳动力的使用效率)提升带动。

这一转型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国将在这一转型过程中迎来一轮经济增速的换档期,年经济增长从8%调低至7%,但必须注意的是这是以比过去大得多的经济总量作为基数在增长,而且这一增长速度在主要经济体中仍属名列前茅的高速增长。具体到出口方面,由于中国人口红利及廉价劳动力因素的消退,中国要维持出口大国的地位,必须寻求在国际产业链中合作中地位的转型,中国对自己的定位从原来的世界工厂向世界包工头转型,载体是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中国各项工程建设能力包括水利电力化学工程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等等基础建设工程能力的对外输出,所有这些能力在中国近30年快速发展中已经被证明在成本管理和进度管理上领先于世界的能力在中国已经过剩,但将在中国国家外交战略的支持下寻找到海外拓展空间,中国也将从被投资国转型为投资国。

中国在上述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陷入暂时的经济低迷,这种低迷不是反腐和改革带来的,恰恰需要反腐和改革为转型提供动力。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反腐后清风正气的中国社会环境将为转型提速,甚至为实体经济恢复快速增长助力。

具体到股票市场,反腐及改革将给中国股市带来长期的利好,一是通过包装上市,恶意套现等手段在股票市场上掠夺投资者财富的行为将受到制约;二是大量国有企业的运行成本下降将提升其业绩;三是老鼠仓,恶意坐庄这类行为将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

中国股市也给了反腐损害股市论一个清晰的回答,大老虎徐才厚2014年6月30日被公告开除党籍,周永康2014年7月29日被公告立案调查,恰好马年A股下半年真正展开上升行情,是时间上的行情还是反腐点燃了牛市呢?

展望2015年,预期中的巨虎被打很可能构成2015年股票市场的一个里程碑事件,消息被正式公布前后,股市将有可能迎来一波波澜壮阔的行情。

10、 注册制及IPO对股市不利

马年股市的一个常态是上半年每次股市稍有启动,空头就开始叫嚷注册制要加速,2014年IPO要重启。2014年证监会第一次对全年IPO节奏给出了清晰计划即全年不超过100家之后,空头仍利用每个月发行申购期间短暂的资金紧张局面,制造一轮轮的血洗,制造一次又一次的空头陷阱。但是每一次新股申购后都是紧随一轮上升,散户的筹码就这样被主力一次又一次地骗走。

关于注册制,新股发行对于股市的影响,应该从证券市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出发进行分析。

从历史来看,美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崛起,有两大支柱:自由经济与资本市场。自由市场的经济体制促进了物资、人才和资金的迅捷交换。美国金融体制从一开始也遵循了类似的原则,资本市场和华尔街一直在美国经济体系中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使得资本以最快的速度流动,各种生产要素也得以证券化并以最快的速度交换,在美国经济崛起的每一个里程碑中,无论是重工业化,还是高科技浪潮,我们都可以看得到资本市场的身影。华尔街在推动美国崛起进程中的作用是无法替代也不能低估的,在某种意义上,美国之所以能够崛起,根本原因在于其掌握了包括资本市场在内的先进的经济文明,有其必然性。

1913年美国股市和银行的存款比例大概是1:1,就是说美国大概有一半的资源配置在资本市场,一半的资源配置在银行。2014年年之后这个比例变成2.6:1(24.5万亿美元的股票市值,9.2万亿美元的存款),也就是说,美国70%的资源是通过市场来配置的,只有30%通过商业银行来配置。很多大的商业银行,像纽约银行,存贷业务的收入在所有业务中的占比已经不到20%,而JP摩根、花旗银行等则早就转向了投资银行。这其实也是一种必然,在资本市场上,每一个投资者都可以对所有标的进行投资,每一个融资方都可以向所有的投资者进行融资,所以资本市场相对来说代表着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

具体到中国,中国要崛起,必须向美国学习,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比银行高得多的效率,大力发展证券市场,引导资金从银行专向证券市场,以证券市场的发展高效地撬动中国经济转型及腾飞,从这个角度看中国证券市场是中国梦实现的关键。

当前中国证券市场与美国相比,仍处于证券化程度比较低的阶段。2014年美国GDP17万亿美元,股市总市值24.5万亿美元,占GDP比值约为144%;中国GDP约为63万亿元,股市市值37万亿元,仅为0.59。2014年中国银行存款总量约为114万亿,股市和银行存款比例仅有可怜的1:3,而美国这一比例为2.6:1,两者相差近8倍。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证券市场,其对社会资源配置的作用远远没有发挥出来,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空间巨大。注册制改革的推行最终目标是把更多的实体经济推向证券市场,在证券市场中与资本进行匹配,发挥银行难以发挥的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经济的发展。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未来十年的趋势是以印刷股票代替印刷钞票。

明白这一点,就应该知道证券市场发行制度的改革其实最终目的是做大做强,而不是反过来,因此注册制改革不是洪水猛兽。将证券发行审核制改革为注册制本质是市场化,将政府权力交给市场决定,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精神。注册制并不意味着不加节制,不经筛选的IPO,而是将筛选机制更多地交给市场以及离市场更近的证券交易所。美国实行的就是注册制,但证券交易所一样要权衡和评估IPO发行规模,节奏及资本市场的承受能力。从这个角度看,注册制是重大利好而不是利空。同时证券市场对于中国崛起,中国梦的实现至关重要,因此证监会在控制股票发行节奏方面,不会故意挫伤证券市场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人气,发行节奏会在市场承受能力范围之内。

以上所有这些在2014年被制造的利空谎言,伴随着广大中国A股投资者走过了马年的牛市,也可以肯定在2015年在这些故事的基础上,利空还将继续被炮制,但是无论编织怎样的理由,都改变不了四点:

一是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中国经济2008年金融危机至今,基本面在全球范围内最好,美国其次,欧洲最差,但在证券市场表现来看,美国欧洲股市连创新高,均在山顶上,而中国股市还在半山腰上;

二是中国不是通常意义的新兴市场国家,而是与美国经济总量等量齐观的超级经济大国,从名义经济总量来看中国经济是美国的60%,消除汇率及物价因素后的实际经济总量来看,中国已经超过美国,二战以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正在被中国创造。新兴市场的崩溃,日本当年广场协定后的衰败,纷纷被剪羊毛的国家,凡此等等,都与中国无关。相反世界必须适应中国的新角色,中国是与美国一起剪羊毛的小伙伴,而不是想当然地把中国当成将被剪羊毛的对象;

三是中国社会平均利率在走低,货币政策处于宽松周期,2015年预计将有2次降息和3次以上的降准,货币宽松意味着证券市场的水涨船高,这是放之四海的真理;

四是中国的改革在推进,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家意志,所有人都不能与这个趋势为敌,混合所有制的改革将既需要一个健康发达的证券市场的支持,同时也将长远地改善大部分上市公司的业绩,从而利好中国证券市场。

基于这些,羊年的股市,风继续吹:货币宽松之风、转型改革之风、人民币国际化之风、资本市场开放之风,我们对羊年的中国股市充满信心,你可以选择踏空或者分享中国成长的盛宴,你若阳光,中国便不会黑暗。

而我们,一个草根的经济学研究团队,将每天和你在一起,度过刚刚拉开帷幕但即将波澜壮阔展开的中国证券市场的每一天。

转载自:通导经济学苑

微信号:tdjingjixueyuan

图片来源:互联网

环球经济评论分享各类财经评论、热点评说、生活感悟、理财技巧等☀

您的任何宝贵意见可通过微信发给我们

我们将不断完善我们的公众号,为您打造更好的服务平台




(长按二维码,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