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高考结束:怀念民国的大师?

2017-06-11 人生如股 环球经济评论

-点击上方  环球经济评论 即可关注

特别声明:转载本公众号声明原创的文章,必须注明出处为公众号环球经济评论,并在醒目位置转发本公众号的二维码,违者必究!


高考在炎炎夏日之中落幕了,又是一个对于中国教育,尤其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吐槽季。在这个学位不值钱,学位房却很值钱,清华北大毕业生买不起学位房的混乱年代,对于高等教育的反思,也貌似走上了迷途。


1

民国标杆


批评者无非是说中国高等教育屌丝化,培养了一群屌丝,而不是社会精英。许多论者称: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激发了公众对于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精英式大学的憧憬,顺带地踩一下现在这个专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教育体制。

比如联合早报就发表了郑永年标题为中国知识分子的悲歌的文章,声称: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称中国还没有建立起近代大学,这话是很有道理的。可以补充的是,不仅没有建立起近代型大学,而且也远远落后于传统书院制度。实际上,无论是近代大学还是传统书院,重要的并不是大学制度或者书院制度本身,而是大学和书院的主体,即知识人。


把中国当前的大学教育,贬低至不如传统书院的,其实大部分是人文学科的学者。主要的理由,无非是当前大学的思想不够自由,培养不出具有独立思想和人格的大师。


当然一说起大师,这些学者,几乎无一例外地怀念所谓大师璀璨的民国教育的黄金时代。民国的高等教育,成为了当前人文学科领域学者心目中的标杆。


但是,民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真的是值得怀念,而且能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的标杆和榜样吗?


2

比例失调


从中国教育的发展而言,民国时代是一个转折点。中国教育在民国时代,由之乎者也式的传统书院,全面转型向西方现代教育接轨。所谓的新学,由晚清时代教会学校的星星之火,至民国逐渐成为主流教育模式。


白鹿原里,民国北伐战争时代,上过洋学堂的新学校校长鹿兆鹏就劝在宗族祠堂里开私塾的教书先生白孝文说:现在外面世界变化很大,你不让娃们学习科学,学习新的知识,将来娃们要吃亏的,会害了娃们。


但是,正如白鹿原所描述的那样,民国时代兵荒马乱的,天灾人祸不绝,一会是军阀混战,一会国共撕逼,一会土匪横行,一会大旱成灾一会瘟疫流行。具体到高等教育,在这种大环境下,中央政府从未做出系统的规划并付诸实施。所以早期中国大学的发展是各行其是——国立大学、私立大学、教会大学各唱各的戏,也可以说是漫无目的。


最大的问题,是民国时期的理工科大学生比例出奇地低,根据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1931年全国专科以上在校学生数仅为44167名,而整个民国时期理工科大学生的比例从未超过10%。


中国清朝以来的堕落,最大的问题是错过了科技革命导致生产力落后直接导致被动挨打,几乎亡国亡种。推翻清朝皇权统治之后,最需要在科技领域奋起直追的民国大学,竟然将原本就可怜巴巴的大学教学资源,大部分用来培养人文学科的大学生,三十年代理工科大学生的数量竟然只有区区数千人,要知道民国时期中国人口已经数亿。


新学虽然改变了传统书院基本只教国学经典,不学科学的模式,但是大学教育中理工科教学资源如此匮乏,也就难怪民国教育,最终无法扭转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了。


3

人文大师


盘点一下所谓大师璀璨的民国时代的那些大师,基本可以说绝大部分都是人文学科的学者,比如:胡适、徐志摩、陈寅恪、朱自清钱钟书等等。


具体说这些人的社会贡献吧,他们所做的大部分学术上的贡献,属于国学西化,比如文言文向现代文转型,国学与西学比较等等。这些贡献固然很重要,但也不能因为民国历史离当下近一点,知道的人多一些,就过分拔高。


比如将进酒和再别康桥,出师表和荷塘月色,哪个能继续传承千年?那些所谓大师不过就是历朝历代留在历史书上的读书人在民国时代的表现。今天我们依然记得李白、杜甫,千年后,谁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徐志摩,记得陆小曼?但是千年之后,我相信后人依然记得李白,记得杜甫。


民国人文大师能有这些成就,也许只是生对了时代,当然只是学术而言的黄金时代,而不是真正的黄金时代,哪怕是这些大师的自身际遇,很多也很悲催。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比如说朱自清就是饿死的。


4

理工预科


有人要说,民国培养的理工科大师也很多很牛啊,比如杨振宁李振道丁肇中竺可桢等等。但是仔细追究一下,这些人的学术成就,大多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学有所成的:


 竺可桢,伊利诺伊大学本科,哈佛博士;李政道,西南联大本科,芝加哥大学博士;杨振宁,西南联大本科,芝加哥大学博士;丁肇中,密歇根大学本科、博士;钱学森,交通大学本科,麻省理工大学硕士,加州理工博士;钱伟长,清华本科、多伦多大学硕士、博士;童第周,复旦本科,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博士;李四光,伯明翰大学硕士;梁思成,宾夕法尼亚大学本科、硕士;华罗庚,剑桥大学博士;苏步青,日本东北大学博士;邓稼先,西南联大本科,普渡大学博士。


如果按当下对于高等教育时髦的吐槽来说的话,在理工科领域,民国时期的中国高校,充其量只能算西方高校的预科班。


不管怎样,跟民国大那些人文大师相比,民国时期教育体系培养的理工科大师,还算是为中国这个国家的现代化做出了贡献,比如两弹一星,就基本上由美国人替中国培养出来的:钱学森、钱伟长、邓稼先都是在美国学成回国的。


这个道理告诉我们,不管环境多恶劣,哪怕中国落后很多,都没有问题,以中国人的聪明,总可以追上来,重要的是要保持开放,而不是闭关锁国。


5

精英教育


中国当前的大学教育与民国时期的大学教育相比,不同的人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如前所述,人文学科的学者倾向于贬低当前大学教育抬高民国时期的大学教育。同时,不同标准,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憧憬民国高教的,大部分人采用的标准是精英教育的标准。从精英教育的标准来看,大学教育应该培养大师,而不是工匠或者屌丝。大学作为知识分子的集散地,必须有话语权,学术上要自由,大学的治理要教授治校,减少政府行政干预。从这个标准来看,民国的高教也许真的比当下的高教要略好一些。


但民国教育体系也许是一些人的天堂,却绝对不是多数人的天堂:在一个识字率只有10%的数亿人口的国度,每年培养那么一丁点的大学生,而且大部分还是只会空谈做不了实事的人文科大学生,怎么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民国的悲催命运,基本上从教育体系就注定了。


另外,在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之下,要走上读大学这条独木桥,当然家里得由足够的财力才能承担起,因此能上大学的,大多都是天朝民国时期的婆罗门高种姓人群。


从大众教育的角度,培养适用的人才的角度来看,当前高教可以甩民国教育不知道多少条大街。无论是学科配置,办学条件还是办学规模,当前的高等教育,都处于全球前列。对照民国时期的中国高等教育,现在的中国高校,侧重于理工科大学生的培养,理工科学生占比超过60%。


在理工科高等教育方面,中国从一定程度而言,甚至要优于全球公认最牛逼的高教大国美国。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美国坐拥全球最好的教育体系,以及三亿的人口基数,却长期依赖外国码农。在就业率原本就不足的情况下,这些岗位,原本应该由本国学生填补。


反观中国,高校成为了庞大的技术工程师工厂,为中国的迅速工业化、城镇化及现代化奠定了人才基础。中国的基础设施工程能力,就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活广告。


6

公平第一


由于中国当前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本质,过多地拿精英教育甚至贵族教育的标准为尺子来衡量中国教育,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比如前一段有人晒出美国一百多年前的大学宿舍,然后狂踩现在的大学生宿舍条件还不如别人一百多年前的大学宿舍。



但是,这类对比本身没有多大意义,就拿学费来对比吧,美国的常青藤学校,动辄每年数万美元的学费,中国的清华北大,却十几年来如一日地保持数千元一年的学费。这就好比很多人拿出美国的医院的照片,说美国的医院多豪华多舒适,却全然不对比美国和中国医院的医疗收费的差距。


关键就是作为普罗大众,我们需要美国那样的高校吗?需要那种所谓自由的高校,所谓教授治校,招生完全自主,基本取决于校友推荐和捐款的高校?设施豪华但学费昂贵,非普通人能承担起的高校?还是希望在官府控制之下,有相对公平的录取制度,学费相对低廉,但能学到一技之长的高校?


大部分人毫无疑问会选择现在的教育制度,所谓自由主义,很多时候只是精英权贵的套路:自由主义的最极端形式,其实就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大部分人,还是更愿意选择将自由主义折中掉一部分的政府管制的教育体制,因为起码还有一定程度的公平。


所以,吐槽归吐槽,但还是要为中国高考制度,以及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喝彩。希望中国高校继续为在工业化道路上快速前进的祖国,培养能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的人才,无论是工程师还是社会治理人才。


有关中国教育,欢迎阅读:【1】【128】【129】【137】【136】


原创不易,转发就是鼓励!

(长按二维码,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找最受欢迎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