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谦先生对暑期儿童营志愿者老师的讲话
(2012年7月12日,广州维正儿童营开营在即,先生来到儿童营营地广州市番禺区明德广地实验学校,与辅导员、志愿者见面讲话、鼓劲。)
刚才听到大家介绍啊,这个我们的带班的老师啊,要么本来就是体制内学校的老师,要么就是这次师范班的学员,那么这两种来路啊,两类的辅导员、带班的班主任,应该都很能胜任才对啊,所以对这次我们夏令营啊充满信心,非常高兴!
那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我们推广读经啊,在民间推动啊已经有十多年,民间有许多推广读经的地方,有业余班啊、有专业的长期班。业余班的一个礼拜上一次课;那么专业的呢,就是长期的,一年到头,乃至于都是住宿的比较多。那我们现在的暑期班,其实它的生活方式很像私塾。这个暑期班有好处,也有缺点。
暑期班他的好处啊,是它的时间短,精神集中,尤其是很多家长他比较能够放得下,让孩子参加这种班。所谓“放得下”,就是读经这种的教育固然不是现在国家教育的主流,也不是现在社会上社会教育的大家常见的现象。因为社会上一般的教育啊,大部分是以才艺为主,最多是学外语,学外语当中又以英文为主。像我们读经这种模式,在社会上是很陌生的,所以有些家长都还不认识。那我们是希望他能够在某一段时间之内,人生在十三岁之内让他长期、大量的读经,但是家长还不能够很认识,所以就利用暑期这段时间,让一些有机会听到读经的、认同读经的家长,他能够让孩子来参加。因为他还不敢让孩子参加全天候的、整年的,所以想说假期参加一下。有些家长是报着一种试试看的心里,有些家长是不得已,因为是或许他自己愿意让孩子参加长期的全天的读经,但是他家里或许有人反对,如果这样子他就跟家里商量,那就只来一个假期,这样子家里也许比较会同意。所以这叫做不得已的给家长的方便,给小朋友有一个读经的机会。
那么也有不方便的地方,因为我们上课的设定是相当严格的,一般家长都还不大能接受,何况是小朋友呢?因为我们上课的时间长,而且上课的内容单一,乃至于形式也非常的简单朴素,就是一般人所谓的很枯燥,所以有些小朋友好像不适应。等到他渐渐适应、渐渐适应……将要适应的时候,这段时间又结束了,这是我们认为不是很不容易办的原因。
不过,刚才讲的都是一般的观念,所谓一般的观念就是照我们社会上一般的习惯,大概都这样想。但是如果真的依照我们推广的理论来说,其实我们也可以说,这种教育并不会造成任何困扰。比如说家长,家长如果真的爱孩子,想要把他的孩子培养成才,所谓成才不是一定要出人头地,就是他一定要让他的孩子、让一个新生的生命有一个最良好、最尽其可能的长进,这个其实应该用这种教育的模式。一个小学生、一个孩子接受这种教育其实是很轻松愉快的,但是它跟别的教育模式、跟近一百年来整个社会上的教育模式又有相当的差距,所以好像有部分的孩子会感觉到陌生。虽然感觉到陌生,我们想一想,孩子坐在这里读书,就这样,就这样读,或许看着书读,那或许他读熟了,他要看不看,似看非看,他读得更熟了,他就不必看,就这样读,而且是一群人在读,像这样应该不会产生任何的压力,也无所谓的挫折,像这样是很自然的,合乎人性、合乎自然的一种教育,何况我们还穿插着体育,还有适当的下课时间?所以应该不会产生任何困难才对。
但是很多困难都产生在哪里呢?刚才说的,第一个,习惯,孩子习惯不一样,他生活的习惯不一样,他以前的习惯要改变成我们现在的习惯。第二点,要看我们带领的人啊,就是带领老师的态度、带领老师的心意,我们称为教师的“心法”。前几天你们都应该有听过孟(丹梅)老师讲过心法,有没有?老师要有一种很光明的,自己要很有信心的,用这种心灵来鼓舞,来跟孩子的生命站在一起。要不然的话,你如果心存恐惧,那对孩子的一些反应,他生活上的、或情绪上的反应,如果你太过紧张,你不知道这是自然的,你要求太过急躁等等,就会造成你跟孩子心灵的隔阂,甚至是对抗。像这样子你班级如果管不下去,或许就会有比较强硬的方式来想要把情况稳住,其实就是给他压力了。如果这样的话,整个气氛,师生之间这种心灵的贴切感就不够,疏离,所以带起来你觉得很累,孩子感受不到温暖或是亲切,或者不能够跟他的生命打成一片。假如他能够跟他的生命打成一片,读书是很轻松的、很快乐的。
所以希望我们老师能够把读经跟人的心灵的一种联系性能够参透,这里必须有一个参,用一个佛教的修行方式,要“参”,参的意思啊就是深深的去思考、默默的去体会,就是我常说的,你要有一种无穷的信心,要有一种无穷的热情,你就在暗中、从心里面想,你跟他站在一起,你爱他,你相信他,用这种方式来鼓舞他,乃至于鼓舞整个班的气氛。这是最难培训的一种精神状态,这种精神状态是很难培训的,也就是说要做到这样子的老师是不容易的。那么,大家有的是在学校当老师,有的参加过读经的培训,参加过读经的培训的人,自己已经读了几个月了,乃至于读了更久的经典,应该你对读经的认识会很深、很透,那有的是参加好几期营队,也是如此,那如果在学校里边教学的老师而能够参与读经,可见是对教育是有反省能力的,因此我们这批班主任、这批辅导员应该都是能够胜任才对。
那么依照我们在社会上的推广暑期班甚至寒期班,暑期班的一个多月,在社会上私塾办的暑期班大概都是四十天左右,有的到四十五天,所以我们这种“论语一百”的这种班天数是比较少的,是只有三十天。那依照一般的私塾办理的结果呢,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反应、有共同的倾向:就是这些参加的小朋友,到了营队结束的时候,他们大概有一半,一半到80% ,这个小朋友是希望再继续留下来继续读经,因为他认为他在这里读书是最快乐的,比在学校里面还快乐,这很奇怪哦!大家都不大…这样讲让别人听到是不大相信的,但确实如此。那我们中心啊,我们中心本来最主要的工作不是办这个暑期班、寒期班,本来不是为这个办中心,是要对全社会全世界的推广。不过呢,为了要做各种的、各层面的推广,各种的经验都必须有,而且呢,要做一个类似可以拿得出来的示范,那么像这样子我们中心就必须来办。因为社会上也来,我们中心也办,其实是多给出一些机会之外,还有一种想要办一个标准模式的意思。
我们各位啊,你就在这个很有重大意义的这种策划当中,你参与了我们这样子的团队,这个我希望啊大家除了做一般的老师之外,还要对于读经的理论的认识,对于为什么要推动读经,以及读经跟所谓的儿童心理它的关系,希望能够多加认识。所以你不是做三十天的某一件工作,而是在这里有一个更深的意义,在那里等待着你去证实它,这种教育是可行的,它是让儿童不仅是进步,而且是愉快的,还有呢,教学是相长的,是可以让家长放心的,要希望能证成这一点。而这个证成不是通过你的特别的努力,而是要以平常的心,你只是把你的爱心拿出来,只是把你的诚恳的心拿出来,依照教育的原理,这样子一步一步做,这样子来证实。假如要让你用更多的心力,然后用更多的技巧,然后更疲累的来把这个事情做好,那像这样子我们就不能推广了。所以请大家一方面当然要尽心尽力,但另外一方面呢,要非常的平正愉悦,要有一种愉快的心来做这件事,不要太过呆板、不要太过严肃。我相信大家都能够做到。尤其我们这个环境非常好,比去年应该好多了,去年在哪里,知道吗?去年在白羊沟,(众笑。先生笑)有参加过去年的举手!白羊沟那个地方,其实也很可爱,你如果换一个角度想也很可爱,它那里确实是很偏僻啊,而且各方面、物质条件都很缺乏,生活比较艰苦;在这个地方,外在的条件应该都是很充分的,现在就看我们的内心了,所以硬体都很好,就看我们的软体了。我相信一定能做得很好。
依照以前的经验啊,要结营的时候,都会跟你的学生啊大家依依不舍、抱头痛哭…这样子。而且这个学生啊会永远的一辈子记得你,记得他曾经参加过这个营队,而且想起来是很愉悦的。虽然他也是很辛苦,这个月是他在学校求学以来可能算是最辛苦的一个月,但这个辛苦呢是非常充实的。人的生命一充实啊,他就有一种愉悦,所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那个“说”,假如你的生命不充实,你心灵是空虚的、虚的,空虚是痛苦的,充实才会愉悦,那有愉悦之感呢,那这种愉悦从内心出来的愉悦是一种幸福,有一种幸福感。你就考察考察,你带的学生,有没有日渐的从一开始然后慢慢的慢慢的…看到他的脸上有一种愉悦、幸福,甚至有光辉出现;那假如有,你教学是一种享受,你自己会觉得你不仅对得起孩子,最对得起的是你自己!大家都要有这种感觉——充实、饱满、光辉、幸福,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那如果一开始的时候因为孩子不大适应,不大适应这种生活,他离开家想家,等等,这一定都会有的。有带过这种班的都已经有经验,没有带过的可能也都有人告诉你,这个开头两三天情况是比较多的,你一定要非常的平和,非常的稳定、稳重,这样子,然后要有爱心,安慰他、劝导他。大概一般的孩子,大概三天之后就好了,就定下来了;最慢的大概在我看,很少超过一个礼拜的、五六天的;那有的孩子呢,一来就好,这个一来就好,大概是对他家长都没什么情感吧,(先生笑)其实也不是!他的适应力很强,这样子。那你不能够一概而论啊,所以你总是要准备那两三天的时间,事情比较多的,但是你不要恐慌,尤其这次有这么多人,这次团队最完整了,这个你的资质也最高,人数也最多,我们这个硬体、外在环境,我们许总提供这么好的环境,环境也最好!这次也一定办得最好,我先预祝大家教学成功!大家一定要幸福愉快!(热烈鼓掌)
接下去有没有问题?嗯,这种话要一讲再讲,因为你们一定听过很多遍,不仅是看以前的文章啊,或是演讲啊,或是最近的培训啊,大家日常互相之间的交流啊,这些话一定常讲,但是还要再讲,因为这是一个方向,这个方向往哪里去,那一讲再讲,那每讲一遍就进一步,每讲一遍就进一步。或者说每讲一遍它的真实性就增多,这并不是只有了解就好了,这是一种体悟,一种在实践中真正的、真正的呈现,它是一个是生命的真实,它不只是理论的一种建构,不是这样,它是生命的真实,能够从教学中感受到,你的生命与学生的生命是一体的、同在的,是感应的。而且你与学生的生命的这种感应,又跟经典跟文化跟圣贤是一体的、是感应的,那个时候啊真的是人生非常难得的一种自我的认识,你认识的那个自我,这个自我呢是一种有很深远的、很深远很高明的意义的自我,乃至于当时是忘我的,你的生命是广大的。这是一种非常难得的一种机会,你随时要去体贴。所以你的智慧高,你随时都可以体贴的:在一个学生的念书的声音中体贴;在一个学生忽然抬起头来,你跟他的眼神接触中,你体贴到了;在你巡堂得时候,看到一个学生、听到一个学生在那里念书的姿态、表情,你体贴到了;在这个地方教书,忽然你抬头看看窗外婆娑的树影,你体贴到了。一定要体贴这种生命的,乃至于是天地宇宙的实在感,其实就是经典教我们的。所以你把教学的这个工作活动,跟你教学的对象、跟你的学生以及你教学的内容这个经典,能够把它融为一体,你的生命就是一种成长。所以,我早上也跟“论语一百”的辅导员们说,好像这个月的工作是一种奉献,那么其实呢,也应该把它当做成长的机会。大家在这个地方,确实可以应该有很深的体悟。尤其是你教的是孩子,当你教孩子教一个月之后啊,很可能你自己就会感觉到很惭愧,你以后就会赶快用功读书了,(众笑)因为这个后生可畏啊,(先生笑)你就体会出来了,真的后生可畏,这样子,这样子也很好。
文字整理:(师范班)宋瑞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