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去病不去法——牟学心得

冯文举 道中书院 2022-05-22

今天看《心体与性体》(分论一)附录之《佛家体用义之衡定》,牟先生谈到一般人所谓的“心理的纠结”,依佛家是一切阿赖耶识、无明识念所起之皱皱(无明插入,风动水起),在儒家,是阳明所谓“动于意”、“动于气”,是明道所说“私意”(不顺理之私),是杨简所说“意必固我”之“意”,也是刘蕺山所谓“两在而异情”之“念”,并不是本心所存之真意。念非本心,而要成本心,在佛家工夫,是在苦业意识下生灭与不生灭之对翻,凭借真如空性、无分别智,以寂灭之,此是步步消除或转化,而使之澈底净尽。在唯识宗,凭念转念,实是以念引年,永无了期,难免艰困、幻妄、纠结。即使了解一个空理,于自己生命之清澈终不相干。
而在儒家,须凭内在道德性之本心以及本心所自给之普遍法则以转化之,同样是净化,但这是前向的道德创造之净化。此转化,气、意、念之动则为顺理的,且有本心天理以贯之、贞定之,如此,意而无意、念而无念,皆是本心天理之具体的呈现、分殊的表现,即依念而现。念来源于无明,而无明是无根的,本心是有本的,一旦本心自觉,无明力微弱,则无艰困之感,亦无克念之幻妄、刮骨疗毒之纠结。
体用义在儒家方有超越的辩证的必然性,在佛家只天台宗笼统的可说。(此辩证,牟先生称为曲线的诡谲。)
近几年读牟先生书,于今天始有惊喜、酣畅之感,亦猛然警觉,因为它解决了多年困扰吾人生命大命题,始明儒家工夫之简易、难得。生命之艰困、纠结,皆因智慧没打开,感恩!于此为识。(2014-11-13)


附:忽忆起乌以风《问学补记》亦有一条,与牟先生说法类似,录下
 (马一浮)先生答曹子起书,有“以习去习,终去不尽”之说。当时予茫然不得其解,花甲之后,忧患之中时加体会:何以“以习去习,终去不尽”?体思日久,方知习是在后天由熏染而获得的增上缘,人性中是无根的。以习去习,正是出一窠臼、入一窠臼,辗转增上,永无了期,如何能去得尽?须是自性发露,然后习染剥落,私欲退听,人才能有自主分。

心就是本,就是力量 (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