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风采】兰海东:冥冥中仿佛注定了要走上这条路
兰海东,女,1989年1月生,河南信阳人。
内蒙古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曾任北京宣传教育服务中心编辑、河南省信阳市新县党校教师。2014年“论语一百”黄河营营员。参加过北京千人行书院读经教育师资培训,道中书院初阶一期、中阶一期、高阶一班学员。多次参加读经教育实践(上海蓝箭儿童读经夏令营孟子班主教、道中书院“六小篇”研习营湖北咸宁分营、河南许昌分营主教、成人读经漯河夏令营进阶五班辅导员)。2016年9月,道中书院师资培训教师。
兰海东:冥冥中仿佛注定了要走上这条路
学习最开心的时候,还是晚上的理论研习。慢慢的,脑子开始清楚起来,思考能力也增强了,教授一句看似简单的话,我也可以拓展成自己的一段理解。以前那对我来说就是一句半信半疑的理论,现在也开始明白了。比如教授说,在十三岁之前一定要把高度的语文储存到孩子的脑海中,虽然他现在不懂,但是他一直在酝酿,将来自然会懂。刚开始我也不理解到底什么是酝酿,回想一下我学语文的经历,发现此言不虚,而且是教育的常道啊。在我小的时候,老妈会每天给我念一首唐诗,虽然现在都没什么印象了。一年级刚学会了写字,就逼着我每天写日记。而且还听过胎教音乐,虽然不是经典的声音。小时候没费多大力气的培养应该给我打下了基础。上小学和初一,我的学习一直名列前茅,记忆力非常好,作文也经常被当成范文来读。初二历史考试也总是满分,感觉学习也没有费太大力气。作文是需要灵感的,而我总会在最后关头冒出很好的创意。思维是无法用科学解释的,中国文化很广博,可选择的余地何止千千万,为什么我在此刻选择了这个词汇这种表达而不是另外一种?我也没有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不过就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而且老爸老妈都是学理工出身的,何以培养出我这样“偏文”的孩子呢?头脑的运作真是太奇妙了。后来我也养成了习惯,经常自动自发写文章,只可惜小时候没有读经典,格局不够大。而表姐虽然学习非常刻苦,但作文却总觉得有些吃力。真的是要把握教育的时机,有教就有,没有教就没有。学英语也只是需要多背诵经典文章就可以了。重复就是力量,之前风靡全国的疯狂英语对提高口语能力很有效,就是看到了重复的巨大效用。当然重复的内容必须选择经典这种有高度文化内涵和智慧的文章。我考四六级之前,用暑假一个月背诵了公认很经典的《新概念三》的十几篇文章,也没有多么熟练,考试前做了几套历年真题,就顺利过关了。因为语言学习更多靠语感,而不是语法分析。
教授讲的理,总是正过来说,随后又反过来说,从两方面看事物,就不会太偏激,思维也不容易钻牛角尖,智慧也从这里升起,面对事情会转念了,慢慢更加心平气和了。之前看人只会看到一个点,缺乏整体和发展的眼光,思维是单一的、片面的、静止的,现在渐渐有了一点宏观性,也学会看到事物的另一面。开始看唐君毅先生的那篇《孔子与人格境界》,觉得不怎么好把握,再看一遍就能从宏观上去体贴他的主要思想,不再纠结于个别词句的意思,这种思考能力在默默中酝酿,也没觉得很痛苦很费劲。
但读经的时候我一直没觉出太多快乐,是不是从小习惯了看书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很快有共鸣和提升,而读经因为接触不够多,效果一下子看不出来?冯老师有一个比喻,你吃了三个馒头感觉饱了,但你却只感谢第三个,忘了如果没有前两个馒头,你也不会饱啊。想起秋令营班长说,他这一百遍一点都没有偷懒,我被触动了。我能这么自信得说吗?不能!于是这七天我努力把注意力集中在经书上,一觉察到走神就把念头拉回来,尽量大声读,希望可以开阔我的心胸,让我更自信。我想纵使我还没找到快乐,但读经是根本,我应该好好利用每一堂课,努力做到问心无愧。况且人生还有一种深度的快乐,现在没感觉到,不代表没有,只是心还没有静下来。也许是要让自己吃一点苦,严格一点。功夫还是要老老实实做的。有这样的意识,对我真是一件很难得的事。
现在人们总是需要新鲜事物来刺激,其实不需要那么多花样。也许,在这儿学习,我需要收起一部分活泼的心灵,比如总想学舞蹈啊看些身心灵成长的文章啊,因为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必须学会做减法。要保证最重要的经典学好了读好了,本把握住了,其它的就好办了。所以,我现在做一件事情,会先衡量一下,这是必须做的吗?可以留到以后吗?不会再像以前那样随心所欲了,开始更有理性。
读经的时候,想起很多往事,有机会把从小到大的经历反省一遍,开始理直气壮得对社会上的一些流行观点进行反思,这就发展出了一些独立思考的能力。有些理论真得是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就像教授说的读经教育是有笼罩性,智慧也分层级。比如治病,我感觉西医的思路是发现哪儿有问题就把症状给消灭,而中医会找到根源,从整体上来调理和化解不适,让经络畅通;更有身心灵的疗法,认为身体和心灵密切相关,身体的不适是心里积压的情绪引起的,要疏导情绪;还有王凤仪老先生的性病理疗从道德上来改过等各种方法,都有道理,要看每一个机缘是什么,你适合什么,哪一个更高明了。
越学习越觉得,能坐在这里读经学习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太难得了,冥冥中仿佛注定了要走上这条路。我没有一读经就坚定不移,欣喜若狂,但内心却一直向往安静而有成长的生活。在社会上体验了一年多没有滋养的生活,当我终于排除一些障碍再次推开经典的大门,我开始一步一步一点一滴把智慧引发出来,把担当和志向引发出来,记起我是炎黄子孙,我有责任把中华民族的智慧传承下去。
这个午后,我坐在书桌前,阳光照射进来,觉得好幸福,岁月静好,虽然出去依然会遇到风雨,但已经有了一些力量在心中。(2015/10/16)
兰海东:观《阿甘正传》有感
第三次看这部电影,对阿甘的精神有了更多的体悟,真是非常佩服他,也折服于这里面表现出来的生命智慧。
从表面上看,阿甘智商低于正常水平,但他却获得了很多正常人难以企及的成功。他简简单单只会跑,跑进大学、跑进全美明星足球队,跑得在越南战场上救出了所有战友;他只会遵守命令,做教官让他做的事,但他装枪的速度比所有战友都快出很多;他学乒乓球,就记住了别人教给他的一句话“打乒乓球的关键是要眼睛不离开球”,一直练一直练,打到代表美国去访问中国;他没有什么大的追求,只是为了信守承诺去捕虾,却开了公司,成了百万富翁;他对钱不怎么看重,却成了亿万富翁。但他知道一个人是用不完那么多钱的,就捐给了需要的人,还免费替别人干活。他不追名不求利,名利都降临在他身上。他在珍妮离开他后去跑步,每一次都跑远一点再跑远一点,只是跑,跑成了许多人心中的天才,也无意间给很多人提供了灵感。人说他是实干家,拥有解决所有问题的答案。其实他只是想跑了,人们偏不相信他什么都不为。当他累了,不想跑了,他就回家了,他的追随者们问:“我们怎么办?”一个从小被视为傻瓜被人欺负的人,成为人们眼中最优秀的人。其实他只是做了他该做的会做的事,唯一的不同就是,他一步步脚踏实地把事情做到了极致。恰恰是阿甘的“傻”使他没有佛家所说的“所知障”。他学到一点点就努力去践行。所以与其说他“傻”,不如说他默可能是无意识地按照生命的道理来做事。所以说常人以为有缺陷的他恰恰是最幸运的。
其实阿甘也很有智慧。电影有一个细节:小时候他第一次坐校车,司机问他叫什么,他跟司机说“妈妈不让我跟陌生人说话”。但他立即想到一个办法,他问司机叫什么,司机回答了以后,他说“那我们现在不是陌生人了”。而当他送他的儿子坐校车的时候,本来已经脱口而出“不要”了,但是转念一想,只说:“你要知道我爱你,等你放学回家的时候我会在这里等你”。这难道不是最懂教育智慧的吗?他改进了妈妈以前给他的教育,他懂得以爱去替换担心。因为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不是担心,而是爱和祝福。
阿甘的一生是幸福的。他后来终于等到了自己爱的人,有了小阿甘。从一个有先天缺陷的孩子成长成这样真是太不容易了。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的母亲,他的母亲很有智慧,懂得呵护他的心灵。当他的腿需要借助铁架站起来时,她母亲告诉他这是一双魔法腿,并很郑重地告诉他他和任何人都没有什么不一样。如果人家叫他傻瓜,他也会按妈妈教给他的至理名言反驳说“傻瓜是做傻事的人”。在她重病快去世的时候,她说:“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我注定要成为你的妈妈,我也尽力做到最好。我相信你能实现你的命运,你要凭着上帝所给予的做到最好。”阿甘问妈妈他的命运是什么,妈妈说“这要靠你自己去弄明白。人生是一盒各式各样的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会是什么。”是啊,生命是一个奥秘,没有什么固定模式和最好路线。现在,我内心有很坚定的声音:我不会勉强自己去成为别人希望看到的我,我努力做自己愿意做的事,而不是其他人让我做的事。我立志,不管别人怎么看我、是否可以看到我的价值,我都愿意看见我自己、爱我自己、支持我去成为我自己。因为我没有什么不够好,我本来就是圆满无缺的。那些表面上看起来的缺陷和不足,也许恰恰就是上天给我们最好的礼物。通过这个礼物,我们才能完成我们自己的使命。这个使命是独一无二的,为我们量身定做的。它不因任何外在条件的转变而褪色。我找到它、实现它,完成我独有的人生旅程,这种人生必然是精彩和有意义的。
细细品味,这部电影有太多值得体悟和践行的哲理。我们看到很多人的蜕变,看到专注的力量,看到守诺的价值,也领悟生命的辩证法。看这样的电影,时喜时泣,收获岂是一星半点!(2015/11/6 兰海东)
道中书院·2015年秋季师资班招生公告(补充版),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