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蔡仁厚《中国哲学史大纲》,加深文化自信
王彬彬:体制推广读经要找契合点。
很佩服冯老师安排理论研习的顺序。先看最难的《逻辑新引》,再看《中国哲学史大纲》就不觉得很难了,再看《教育学》就更加轻松了。
读了《中国哲学史大纲》这本书之后,感觉也并非想象中那样难理解,特别是读过王财贵教授的读经教育理论之后再来看这本书,感觉印象特别深刻,中国哲学史里面关于各个时代的主流思潮,读经教育理论里面都有提到过,所以再看这些形而上、比较抽象的理论就比较清晰明了。读《教育学》相比之下就更轻松了,毕竟是知识的学问,不需要过分用大脑去思考的,关于教育的条条框框都讲得很清楚,对体制教育也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所以我们以后去体制内推广读经的时候一定要找到与他们的切合点,站在关怀教育的立场上,提升他们对读经的认识,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广读经。
刘永华:读《中国哲学史大纲》加深文化自信
蔡仁厚写的这本《中国哲学史大纲》我算是硬着头皮读完了,甚至有些地方还读的很兴奋。虽然看的只是中国哲学史大纲,但已深深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读进去才会有切身的感受,才会被冲击与震撼到。
三天时间看完《教育学》这本书,虽然自己是教育学专业毕业的,但惭愧得是几年大学下来貌似从来没像现在这么认真的看过这本书,各种理论也没有深入研究过。现在用辩证的眼光去认真去思考的话,就会发现每种理论虽都有可取之处但都存在局限性,甚至有的已经不适合当今时代。自己越深入的读经越能体会到习大大所说的文化自信,这种自信是由心发出的,是古圣先贤开启的,是坚如磐石不可动摇的。
道中书院是个道场,上半年来的时候,我就看见了自己心里的道,所以这次回来道中,是想更清晰地找到自己的道。虽然家里不是很同意我来,毕竟离开家那么远,而且我也想留在道中书院,我很喜欢这里,所以我把堂主和家长安排的学堂全部推掉,一门心思想回道中。因为离家太远,妈妈不太高兴,我知道他们是担心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我认为道中是我心的方向,希望家人可以理解我。我人生有两个很重要的转折点,不是中考高考而是16岁退学读经,18岁来道中书院,我在最美的年纪做着最美的事,那就是读经。记得以前在学堂,老师问我们读经是什么感觉,我说我真的很幸运可以接触到经典,所以这一辈子,只要能让我读经,就够了。
马林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虚心学习,只求此生不虚度
初看《中国哲学史大纲》感觉写此书之人太厉害了,完全看不懂,高度概括从先秦到近代文化发展史,运用一二句话总括一家思想核心,别说有没有作者写文之功底,我连看文就相当吃力。随着阅读深入,慢慢理解作者之写此书之用意,就像“英雄传”一样,了解古今中国大师们文韬武略,越看心里的敬佩之意油然而生,古人之智慧之境界望尘莫及呀!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越学越觉得自己之渺小,六祖慧能,王阳明,陆象山,朱熹,牟宗三等,若不知道此等人,不了解中国之大儒,对不起自己来此世一遭,收起此泛滥之心,虚心学习,只求此生不虚度。
微信名:道中書院
共學適道|守先待後
微信ID:daozhongdu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