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道中书院·“新四篇研习会”中小学教师专场培训圆满结束(7.12-14信阳)

文宣部 道中书院 2022-05-22

    编者按:继2018年5月17—20日“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校长论坛”成功举办后,道中书院在本部适时举办体制内中小学教师“六小篇”(“新四篇”)专场培训,由冯文举院长亲自全程授课,以协助有意愿的学校更加坚定有效落实“传统文化进校园,经典诵读进课堂”!

   7月12日——14日“新四篇”教师专场(道中书院总第64期)回顾如下:

    7月11日下午,来自全国十个省近三十所学校的四十余位校长老师又一次相聚道中书院本部,最美乡村——郝堂!

    晚饭过后,老师们就开始投入学习了。虽然旅途劳顿,天气炎热,但是抵挡不住老师们求学的热情和诚心!

7月12日,老师们首先开始吃“第一个馒头”——读经,我们把《尊经阁记》读了27遍;接着细细品味“第二个馒头”——研习理论,看《求学六小篇》

    下午3点,冯文举院长就呈上了大家最期盼的“第三个馒头”——专题授课。

    下午第一讲:《如何培养品学兼优的孩子》

精彩语录:

1.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把立德比做种树,比如桃子树,一年结一次果,我们愿意种。有一种果树叫人生果,三千年开花,三千年结果,三千年成熟,近一万年。很多人就不愿意种了。只有老神仙愿意种,因为他长寿,看得长远,有见识。

教育文化好比精神的人参果,有眼光有智慧的人才愿意去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工作是打基础的事,不是因为看见所以相信,而是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2.圣贤不在了,我们没有办法接受圣贤的身教了,我们可以接受圣贤的言教。言教不如身教,是针对活人。但是活人的身教你是赶不上圣贤的言教。今天的人没有这种观念啊!你就永远被时代所限,永远不能跳出这个时代,而沉溺于普通的家庭教育,性情教育,励志教育等,而不知道有更高明的圣贤教育。

3.地球上人类的幼稚期最长,有什么好处?13年,给我们充分打基础的时间,不是给我们盖高楼的。打基础有早和晚,盖高楼没有早和晚。如果你敢在打基础的年龄盖高楼,就影响打基础的深度和广度。不要以眼前的表现来判定一个孩子的终身,不要只顾眼前。

晚上第二讲:《深谈读经教育四字真言——老实大量》上

精彩语录:

老实读经:

1.老老实实遵循古人的智慧,从高度的经典开始。

2.读读读,不求甚解。不是不要理解,是先读后解。即使解,也不是目的,行才是目的。读中有解,读就是解。不懂就可以教,教了才可能懂,教了就有用。理解有知识的理解和智慧的理解。读经典有生命的体会是智慧的理解。

学道就是抓根本,抓大方向,抓核心,求同的。

糊糊涂涂地读不是不负责,反而是最负责任的。我不是让你故意读错,我是为了让你能读下去。买了那么多注解,你读下去了吗?教育不是表现自己,教育不是圣贤教出圣贤,是匹夫匹妇都可以教出圣贤,教育才有意义。一个时代喊什么,喊得越多越缺少越需要,越可贵。糊里糊涂不是真糊涂,而是真精明,是难得糊涂,心里精明,态度糊涂。胡适骂中国人是差不多先生。知识领域不能差不多,智慧领域要差不多。家里夫妻相处要差不多,不是吗?

读经典只管输入,大脑是活的,本身能活学活用。就像酿酒,我们只负责把酒曲,糯米等放进缸里,酒水就自然在出。出酒水用的是天地的力量,不是人为的力量。如果不信任天地的力量,过几天就打开看看,就坏了。

3.不是有了兴趣才去读经典,而是读了就有兴趣。教育能不能遵行孩子的兴趣?读经典——看课外书——玩游戏,对孩子来说玩游戏更有兴趣,就让孩子玩游戏吗?重要的事情不要问孩子喜不喜欢。蹲下身子,才可以和孩子交朋友可以交流?父子之间还不如朋友吗?父子之间有什么不可以说?民主:孩子是民,家长是主,父母要为民作主。西方人,父子都是上帝所造,人人平等。中国人,你是你爹妈所生。生下来就不平等,你再有成就,永远是你爹的孩子,你跟你爹不平等,你孩子跟你不平等,一扯皮,就平等了。中国的伦理讲父慈子孝,敬老爱幼。


7月13日,三个馒头精彩继续,读经,理论研习之后,也进行了两场讲座。

上午第三讲:《深谈读经教育四字真言——老实大量》下

精彩语录:

有人主张:快乐!

1.这种讲法对不对?对,但是要分清楚快乐的层次。给一个玩具,快乐了,拿走就不快乐了。这个快乐不是真快乐,是外在的快乐,不是自己能把握的。快乐有内外之分,真的快乐,是高度的快乐不是低度的快乐,是真的不是假的,是内在的不是外在的。是极乐,至乐!古人说,至乐莫若读书,书是指四书。

2.真正的快乐伴随着痛苦,苦乐相伴,挑战极限。学习的结果一定快乐,学习的过程不一定快乐。给孩子快乐童年,难道让孩子读经就不快乐?有哪个大人物是玩玩玩,玩出来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3.孩子现在不吃苦了,苦不是坏事,知道苦,知道生活不容易,知道珍惜,知道幸福来之不易。

让孩子读经就是经历苦的过程,打掉动物性,挖掘出内心的光明的过程,褪皮的过程,浴火重生的过程。西方的现代名校,过去的绅士教育,贵族教育也是苦的,康熙教皇子,也是要吃苦的。

下午第四讲:《从孟子的性善论谈读经教育的心法》上

精彩语录:

1.空调坏了,是要去穷空调的理。你念阿弥陀佛有用吗?没用,因为你和空调没有共性。教育是人面对人,人与人有共性,共性首先在哪里?在老师这里,我们这里。将心比心,将谁的心,比谁的心?将我的心比你的心。

你冷不冷,我不用问你,我心里感受就可以。我说的不是自然的冷暖,是人情的冷暖。

2.烂熟于心,什么叫烂?你也烂了,书也烂也,你们俩混在一起了,分不清谁是谁了。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一思考就是知识,不用思考就蹦出来了,是智慧。不思而得,才是智慧。

3.教育的三个原则:时机,内容,方法。

时机:最重要,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幼稚期:智慧的学习,老实大量诵读,多熏陶,打基础。成熟期:知识的学习,循序渐进,就是平常的学习方式,盖高楼。

内容:知识+智慧

方法:知识用学知识的方式,智慧用学智慧的方式。我们知识的学习大体是对的,但是比西方学得早、深。今天的误区就是用数学的方法学习语文。人生不只有知识,还有智慧。知识是表现,智慧是本质。掌握工具的目的,是运用,运用知识的能力就是智慧。

4.不重视弟子规,不是反对弟子规,弟子规怎能反对呢?但是要明白怎样才能守规矩。守规矩不是告诉他规矩就能遵守,而是要启发内心的光明,让他内在有仁德更重要。弟子规严格上讲属于礼教。论语上讲: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弟子规有用,但是不要看得太重就可以了。弟子规总则在论语,源头在论语,读论语抓住根本,核心。仁德是核心,外在形式可以各种表现方式,可以鞠躬,也可以招招手,微笑一下。

晚上,我们把《求学六小篇》“新四篇”中剩下的篇目全部看完了。

7月14日,早上5点40分,冯院长就开讲了。

第五讲:《从孟子的性善论谈读经教育的心法》下

第六讲:《新儒家义理》

精彩语录:

1.孟子也承认人有恶,但再恶的人也有善的因,也有百分之一的善。关于人性的问题,孔子认为人性当然是善的,只是孔子没有直接地说,没有直白地像孟子这样去证明。孔子只说:性相近,习相远也。孟子曰:“矢人岂不仁於函人哉?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巫匠亦然,故术不可不慎也。”孔子也有证明。

2.宰予讲礼的表现,孔子指出礼的核心,点出礼的核心是仁德,就在于安与不安之间。孔子说丧礼,孟子说葬礼。上古时期的礼,父母过世是不葬的。看到父母的尸体在野外被动物要咬食腐烂,额头直冒汗。不是额头冒汗,是心冒汗哪!为什么冒汗?旁边也没有人,不葬也不是不符合礼。于是用席子将父母裹好,下葬,叫入土为安。谁安?孝子的心安。

3.要启发出内心1%的善,要找到最光明的善。越小的光明要用最强的光明来启发。集是火把,史是星星,子是月亮,经是太阳。大道至简,抓住核心。读经典是启发心中的仁、善。把1%扩充到100%的工夫,仁熟是圣,义精是神,精熟是工夫。精熟=老实大量。本体+功夫=果位。

         经过三天紧张充实的学习生活,每一位老师都收获满满,对教育有了全新的思考和认识。参加本次读经教育“新四篇”中小学教师专场培训的老师大部分是接下来参加暑期教师班的学员,大家劲头十足,对学习充满期待!


微信名:道中書院



共學適道|守先待後


微信ID:daozhongdujing




冯文举老师亲授“六五文集新四篇研习会”(7.27-7.29),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