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道中海外线上宣导】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同胞惺相惜,经声遍四海

宣导中心 道中书院 2022-05-22

01


“六小篇”海外场概况



——主办方代表杨敏老师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同胞惺相惜,经声遍四海。

    在全世界被疫情笼罩的紧张气氛下,在许多国家的民众都被迫居家足不出户的特殊时期里,又恰逢海外四天公众假期,道中书院派出院长助理陈亿挺老师在线给海外各国的读经老师做了四天的读经师资培训,给大家注入了满满的精神能量,也打下了扎实的读经理论基础。

    这次培训由中国和海外七个国家(新西兰、澳洲、美国、加拿大、斐济、柬埔寨、韩国)的读经师资共101人共同在线学习。这些海外的读经老师大部分是留学生身份去到海外留学,因为深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的使命和责任,多年来一直坚持做着公益的经典推广和公益的读经课程,影响了海外很多的家庭和孩子。

     其中在新西兰奥克兰地区,因为当地读经师资多年的共同努力,当地各区的图书馆在每周末免费提供一个场地给大家用来读经。经过了十多年时间,很多当年的留学生都建立了自己的家庭,有了孩子以后更加认识到读经教育对孩子的重要,一直矢志不渝地在坚持推动着经典在海外的传播和推广。




    很多人因为没有机会定期回国,或是每次回国都行程匆忙,想要参加正规的读经师资培训总是很难成行。本来这次春节期间有一些老师想要借着回国时来道中参加培训,没想到一场疫情打乱了大家的计划。

    当大家有了一个共同的想法,想要在公众假期期间参加在线的师资培训,就在计划培训的几天前与道中取得联系并沟通,因为是第一次的六小篇在线培训,又是海外这么多国家,道中书院之前也没有这样的先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咨询,没想到道中鼎力相助,大力支持,派出一员大将全程给我们做了一次为期四天的师资培训。在此也是深表感恩和敬意!

     在培训前几天我们几位老师就进行了多次网络会议,详细商讨培训的流程、学习的宗旨,选出其中二十位资深读经老师作为辅导老师,一对五进行辅导。陈亿挺老师还特别用心将需要研读的理论内容提前整理发给了我们阅读。因为事关这么多国家的读经推广大计,这么多位老师的满心期待,我们深深感觉责任使命重大,要让每一颗种子老师都能深深扎根,成活、发芽、茁壮成长。

     我们每天的培训从新西兰时间上午八点,中国时间上午四点开始,虽然每天凌晨三点半就要起床,但是丝毫不觉得辛苦,这也得益于在道中培训时磨炼了心志,养成了早起读经的习惯。第一天正式开始时的相见欢环节,我们还有幸邀请到了道中书院的冯院长来旁听了各国代表的发言。各国代表讲述了他们在海外与经典结缘的经历,在所在国家推动经典诵读的经验,还有自己对参加这次培训的期许。大家对能在线参加这样的培训都非常感恩和激动。

     第一天陈老师给我们讲了读经教育的概论和读经教育的基本原理,虽然因为网络原因中间断线了几次,但是大家学习的积极和热情丝毫不受影响,没有一个人抱怨,更没有一个人半途离开。第一次带动这样的六小篇培训,自己亲自带读了几遍《尊经阁记》,嗓子快要冒烟的当下,想到了自己之前参加六小篇培训的老师,薛春黎老师,经声一响,震天动地,体会到了一个六小篇老师的艰辛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内心光明的力量。

     第二天我们及时调整了授课方式,从视频会议改为直播课,陈亿挺老师给我们讲了读经教育与古今中外各类主流思想的辨析以及读经的心法与实务。整个直播课的过程都十分顺畅,从大家诵读经典的声音中,感受到大家渐入佳境,精神越发的喜悦和饱满。一遍遍重复地诵读《尊经阁记》,让大家开始觉得有一点煎熬和躁动,但是最终大家还是一起突破了这样的过程每天坐在窗前,从黎明前的一片漆黑,寂静无声到晨曦微光,朝霞满天,再到最后的红日当空,光芒万丈,每一天心中都有说不出的感动和喜悦。





      第三天早上上课时,大家一致通过唱起了国歌,因为陈亿挺老师在前一天讲课时提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居安思危的民族,国歌中唱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就是体现了这样的民族精神。101人同时在线唱起国歌,即使是在线上,每一个人也深深地受到了心灵的震撼和感动!当天陈亿挺老师给我们讲了读经教育的纵深发展、横向发展和读经的三好学生。当天的学习结束后大家都展开了热烈的思想交流和讨论,晚上共搜集了大家提出的28个问题。没有问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虽然参加了好几次的六小篇培训,还是第一次遇到学员有这么多的问题,可见大家在听课时都做了认真的聆听和思考。当天大家读经更加起劲,我们的《尊经阁记》读到了75遍。

      第四天,也是最后一天,大家也是心有灵犀,共同想到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我歌论语》。连着唱了两遍仍然意犹未尽。紧接着各位老师一个接一个在线领读《尊经阁记》,经过75遍之后大家读的越来越有感觉,越来越欢快和喜悦。很多老师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体验,都很赞叹原来经典可以这样读,原来读经的快乐是要从老实大量中去体会的。陈老师给我们讲了零基础的宣导解析,新儒家和文礼书院。因为那28个问题悬而未决,陈亿挺老师又安排直播人员临时增加了一讲,百问千答。陈老师耐心细致地足足讲了两个半小时,把所有的问题都讲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令大家都心悦诚服。

     大家在满心的喜悦和依依不舍中结束了这四天的培训,虽然是一次在线培训,但是看起来效果也颇为理想。相信这一定会是一个美好的开始,陈亿挺老师儒雅的君子风范和诲人不倦的儒者精神给每一位老师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启发了每一位老师对读经教育与人性开发的思考。

     这次疫情让我们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就能全面控制疫情的蔓延,同时还能向正处在危难之中的世界多国给予医疗支持和帮助,这奇迹的背后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支撑和写照!道中对海外读经培训的支持和帮助正如国家对海外疫情严重国家的支持和帮助,上下一贯,都共同展现出了大国的风范和担当。

     这次读经培训也让我们感受到,虽然海外的许多读经老师在很多年前就接触到了经典,但是将读经教育做得最专业最系统的还是在经典的源头——华夏的大地上,将读经师资培训做的最专业还是在源头的源头华夏的中原,河南的道中书院。这次培训让我们海外的同胞感受到了中华文明源头活水的力量。木有根,水有源,人有本。落叶终要归根,每个人也都要回归自己良知的源头,才能找到真正的祥和与安宁。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无论今天世界的局面如何变幻,外在的境遇如何困顿,守住内心不变的节操和志向,永远追随光明,永远感恩天地造化,永远力行圣贤之道,就是我们作为一个读经人,一个读经老师,一个读经宣导员,呈现给这个世界,最美好的姿态。







02


讲师授课精彩语录



1. 人身难得。人生要有本有源,有方向有目标,才不怕坎坷。疫情是全世界人类的一个大坎坷。家庭里也有很多问题、矛盾,很多人不知道如何与家人相处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在这样一个疫情面前,我们该如何定住我们自己?外在疫情可以通过正确的措施防护,但内心的精神疫情如何解除?然而危险中也有机遇,这是我们全人类自我反省的机缘。我们人生所学何事?为什么而活?我们需要很多物质吗?幸福真的和物质有关吗?如果我们宝贵的时间、精力、金钱都花在不必要的物质上面,岂不是因小失大、买椟还珠?我们一辈子就是要找一个永远不叹气的事情做,到老依然对得起自己和子孙。要立人立己,要对自己的生命有帮助有长进,对国家民族和人类未来、下一代都有帮助。

2. 王阳明:“圣人处此,当复何为?”孟子:“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我们推广读经也是抱着孔子同样的志愿,让更多有缘人行在道上,行在道中,听闻圣教。

3. 只要认同中华文化、历史、精神的,无关海内外,都可以称作中国人。今天的中国人和几千年前的中国人还是一脉相承的,没有断过。因为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的大圣人,把中国文化从远古、先秦,进行系统严密的画龙点睛,赋予活力和生命力。“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开启了中国文化的长江大河。我们很荣幸生在这样的国土上。

4. 人不爱学习,就封闭,就和时代有隔阂,光明进不来;封闭了内心就会向下堕落。而好学让人心胸开阔、敞亮,精神是向上的。至少一个君子他向往的生命是要自我长进的。

5. 孔子:“君子先难而后获”。先苦后甜,现在孩子吃苦耐劳的能力远远不如父辈。我们今天的教育更需要吃苦、严格,这是他们一辈子最宝贵的财富。如果从小没有吃苦,长大遇到苦难就很难过去。如果一个人从小吃苦,长大就能经历大风大浪,也能珍惜来之不易的富贵,否则人还是容易迷失迷茫。

6. 《论语》开篇第一个字就是“学”,人生的“学”就匹配天道的“生”。人不学不知道,人不学不知义。不断学习才能自我和谐乃至于和天地宇宙和谐,任何时候都能稳如泰山,即使面临全球疫情,也能正气于内。

7. 与经典相伴,内心正能量和善念满满,内心充实饱满,则“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任何时候都能够做好本分,不为外界所动,不惧疫情。行有余力,还能给更多还没有读经的朋友信心,打造文化免疫力、防护墻,抵御疫情。

8. 希望每个人都有强大的文化、精神免疫力,来抵抗消融一切非理性的失望、迷茫,而给予每个人希望和信心。而且海外华人正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最前沿,具备天时地利人和,希望能携手,让下一代真的成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大使,让儒释道西各方文化能够互相交流。




9. 修养是贯穿在我们生命中的,对于自己就是改毛病去脾气,也是不断的在和众生广结善缘,当我们的道运有所成长的时候,我们的家运也会有所改变。

10. 画龙点睛,画龙是要学生自己画,老师在适当的时候点睛,才能让这条龙腾飞。龙没有画好,画个小蚯蚓,老师再怎么点睛,都没有办法让它飞。

11. 性善论,是打开读经教育最重要的一把钥匙,读经教育是先天之教,这是不容置疑的。“推动读经,就是要回复本性之自然。”做教育是开发哪一方面?所教何事?人会痛苦,是因为现实性把我们的清明的良知而掩盖了,教育的根本是开发我们的良知本心。

12. 我们选择教材,既要有智慧又要有知识,智慧为主,知识为辅。陆象山说纵使我不识字,也要堂堂正正做个人。人应该从良知去做堂堂正正的人,我们的父辈为人厚道朴实,在乡里德高望重,说明智慧可以独立存在,解决人安身立命的问题;知识解决人生活的问题。我们不仅要活着,还要活得有尊严,这就是智慧的学问。

13. 有德就有生发、生机。天地之道就是生生不息,教育就是立德树人。德不是死的,是活的,而且能够滋润才华。人只有内功深厚,十八般武艺才有用,否则只是花拳绣腿。有德,以德养才,厚德载物,最后一样可以德才兼备。

14. 形而上可以笼罩形而下,但是形而下没有办法包括形而上,要用理想转化现实。读经的孩子不是为了和社会接轨,而是要洞见社会,开辟新的轨道,来引领社会风气,而不是跟着社会风气一起往下走。

15. 于孩子而言,学文言文和白话文没有区别。从小读《论语》的孩子和读《唐诗》的孩子是不一样的。我们是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呢?还是腰上呢?还是脚上呢?教育要站在最高的起点。四书五经是真经大经。

16. 平常才是道,从平常中见精彩。没有任何外在的花哨,读经就是以生命来启发生命,以智慧来启发智慧。




17. 每背一本经典都是攀登一座文化的高峰。任何事开始时都会枯燥、无聊,但是要有信心,苦尽甘会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读经带来的内在喜悦,外在快乐的生命状态,是任何物质都替代不了的。

18. 包本背诵,是新时代教育打造人才的非常重要方式,是吃苦的教育,有脑力、心力和体力的多重锻炼;需要孩子、家长、老师三方的配合,把他们都拧成一股绳,来完成一件事情,便能感受到家校共育的能量。

19. 道就叫智慧,术叫知识。知识是日新月异的,今天的知识远远超过古代,但智慧呢?却远远不如孔孟。智慧拥有了就不会衰退,不像现实的知识,会衰退。圣贤从凡人,超凡入圣,这智慧是无法嫁接的,我们要达到这样的智慧,我们要从头到尾自己去走一遍,才会有这样的智慧,得到了就不会失去。

20.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学问要多多益善,博学多闻,这是一般人的常识;那人生更高层次的智慧如何追求?往外是增加,向内就是损,往内返回,返本归根,要内观,损之又损,以至于无,无为而无所不为;庄子说:“嗜欲深者天机浅”,要把对外在物质的追求减损化掉,追求多了就障碍对道的体悟。生活越简单朴素,心思就越灵敏。

21.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是要传道的。而道集中体现在经典里面,只有通过读经才能够了解道,其他学科有道才能充满活力,才能重新恢复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古人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除了海外游子,国内很多人都是飘荡的浮萍,没有根。我们敢说:我在哪里,中国文化就在哪里吗?我们要把生命无限放大,顶天立地,上通千古,生命长养,心胸开朗,格局宏大,这是我们读经的意义。

22. 《大学》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始终是时间观念,而终始是价值观念。我们要先知道目标和目的地,才能去行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知是先知道的,要有真知,这样才能有真行。

23. 读经推广的意义与价值:让每一个与我擦肩而过的人,都能够拓展自己的生命价值。

24. 我们今天还是用“懂了才教”的方式来教语文,还是把语文当成知识来教,还是没有认识到语文的本质。文以载道,语文是智慧的学问。我们今天推广读经,是为了让语文重新回到智慧的本色上去。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要想把理工科学好,语文一定要好。要想把语文学好一定要读经,读经是学好一切的抓手。要让语文回归正道,就是要诵读经典。经典是所有文化的核心,是常理常道,永恒不变的。

25. 纵贯人类历史,不读经的历史很短,读经的历史是很长的,读经才是教育的主流,才是常道。经是天经地义的常理常道,好像日月星辰的自然运转。西方的古典绅士教育也是读经的,人类不读经的历史是很短暂的,只有一、二百年,而读经的历史是几千年,那才是主流。

26. 孔子讲的话是每一个人的心声,我们读经典就是要找回失落的最真、最美、最善的自己,恢复良知良能之至善。

27. 康德说,人类理性有两种使用,一是实践理性(道德理性),成就道德伦理价值;二是思辨理性(知识理性),成就逻辑数学科学。实践理性优先于思辨理性。一个人首先面对自己,其次行有余力,再面对万事万物,否则面对万事万物都会不得其正。

28. 中国人不怕任何艰难险阻,“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钱穆在中日战火中写《国史大纲》,中国的民族精神就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菜根谭》:“士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方有万变不穷之妙用”。一个孩子能够从枯燥的经典当中读出趣味,还有什么事情孩子做不了呢?

29. 先难而后获。很多人都是没有坚持到底,最后功亏一篑。经典不仅进课堂课表,更要进脑进心,激发我们民族的忧患意识,吃苦的精神。

30. 学生有没有兴趣取决于学生有没有读100遍,老师读经有没有兴趣,家长有没有兴趣,如果老师家长都没有兴趣,那学生也不会有兴趣。

31. 从小读经就是在升级优化我们的大脑,以后就可以高维度思考问题,这是对人性非常有信心,有信心就会没有花样的读经,所有的方法都是外在的,我们老实读经就是在培养内功,最后达到“摘花飞叶可伤人”的境界。很多东西看似平常,但自有意义在其中。

32. 一个人的人生要么从他律走向自律,或是从自律走到自律,终点都是自律。道德是以良知天理为判断的标准;规矩要讲,但是要拿捏有度,要恰到好处,该如何就如何。就像空气一样的,打散在空气中。读经则像一日三餐,要固定花时间去消化。

33. 敢于严格的老师是一个负责的老师,是有道德勇气的,是要承受一些误解的,不严格哪有人才?只要有现实性,就需要他律道德。人性中有恶就需要严格。




34. 人的知识过多容易形成知识障。要先从心开始,在大眼光的笼罩之下,再了解小,这样知识才不会泛滥。

35. 经典是天地的大情感,要用最平常的心去体贴圣人的心,要切己体察,弟子问处便作自己问,圣人答处便作今日耳闻,自然有得,虽孔孟复生,不过以此教人。

36. 朱子认为人心是只存有但不活动,是现实的、气化之心,需要外在的东西辅助,通过格物、致知来推动。王阳明认为人心即存有即活动,“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良心会不由自主地推动人类做出相应的符合道德的行为。

37. 经典是圣人德慧、智慧的流行,字字珠玑,没有任何糟粕,是不会有偏差的,是几千年的人类都是这么实践过来的。

38. 杜威认为教育要适应于生活,也就是读书是为了吃饭;但是古代人认为读书志在圣贤。职业教育是为了生活的,为了养家糊口,这种教育不是人文教育、更不是智慧生命教育。

39. 中国人很少佩服别人聪明,而更重视德性。厚道的人比聪明人更受欢迎。西方人注重开发智力,觉得大脑想问题;中国人认为心想事成,心是根本。

40. 华德福把人的能力、潜力分得很精细,对老师的要求非常高,没有专业训练的老师不能够去教孩子。但是很多问题不是人能够操控的,教育是赞天地之化育,精致久了就容易支离破碎,人不容易大气。读经只需要读,其余是老天的力量;生命的奥秘好像酿酒,准备好东西放在坛子里就好,其余不是靠我们。绵绵密密用功,轻轻松松等待。我们只能做我们能做的事情,尽人事听天命而已,缺憾还诸天地。

41. 如何解决黑暗?外在的方式是无法解决的。太阳在我们的心中,是我们的心性,明心见性,是我们内在的光明。教育的本质是启发我们的内在光明,驱散黑暗。孟母三迁最终到了学区房,就是孟子通过读经,驱散了内心的黑暗。一般人是物质外在决定了乐,而颜回处在温饱线下,依旧悦乐。心理学只能认知一般人的问题,用不到圣贤身上。

42. 孟子:“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人上可以通天性、神性,下可以通物性,还可以接受教育,让生命向上提升。教育开发人性,其实就是开发超越性、先天本性。后天之性不用开发也会,反而需要节制。

43. 孟子、荀子出发点不一样,但都是为了成圣成贤。要么从善到善,要么从恶到善,善到善是很简易的,恶到善是绕路的、辛苦翻转的。

44. 恶没有本,恶是善的缺乏;阴影本没有,光照不到才有阴影。善是绝对的善,不是善恶相对的善。孟子如何证明1%的善即使是坏人都有?孟子:“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这种情况是没有因果的,没有任何条件的,这就是超越性,是人真正的本性。好人就像刚买的灯泡很亮,坏人就好像厨房使用久了的灯泡,被油污遮住了,但是本质是一样的。所以孟子告诉我们,即使是坏人也会有良知作用的时候。

45. 孟子说性善,但不否认有恶人。他认为一个人顺着真情实感而发,是可以成为善人的,但若没成为善人,只是违反了本心本性、违反了初心。就像一个小偷刚开始偷盗的时候,他的心也是很难受的,只是后来偷久了麻木了,还会给自己的行为找冠冕堂皇的理由来自我麻痺,来自欺欺人;但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也还是知道这样是不对的。




46. 教学心法:深通人性,深信人性;心想事成,心诚则灵。心,不是物理的心,也不是心理学的心,中国人说的心是共性,是理,是每个人都有、每个人都一样的,是人的良心、本心、道心。

47. 相信其结果必然印证你的相信,怀疑其结果必然印证你的怀疑,正所谓心想事成。人有恻隐之心,证明人的善性是本自具足的。应该如何做,每个人内心中都有一把秤。在一个叛逆的孩子内心深处也是有想改变的一点,我们是否感受到?是否相信他的善性?还是以偏见去度测?就像白纸上点一个黑点,我们一般都会看到黑,而看不到多的白,因为人都有求全责备的心。

48. 相信祝福,理得心安。自我相信,相信孩子、老师都有光明性。如果没有这个信心如何让孩子受教。祝福是正能量的,担心是负能量的。孩子不仅是我们个人的,更是国家民族的、乃至是是天地宇宙的。父母的见识决定了孩子的高度,父母大气,孩子也不会小气。

49. 心不安是因为理不得,所以家长也要读经成长。很多问题都是自己想出来的,为什么要读100遍?会不会很枯燥?其实是因为我们没有这样读过经,我们父母要做读经的过来人,大人除了读经还要了解为什么要读经,要明白读经教育的理论。

50. 父母重道,就是为孩子树立榜样,这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会影响到孩子。亲子是以爱为主,师生是以敬为主的。父母教育的波动性很大,而老师更容易激发人的光明性。

51. 要用理想开出现实,思想决定行动,人的见识决定行为,我们办学更是如此。我们就是因为有缘接触经典,解决了自身的困惑,而我们所出现的问题,身边很多人也会有同样的问题,这是这个时代的共业。所以我们发心发愿希望更多人能从经典中找到人生的根本方向,树立正确的三观。如何保证这种发心?就要理念通透。如果我们理念不通透,没有智慧,就无法对学生负责人,虽然我们不够,但是希望一代更比一代强。

52. 我有挫折,但永远没有挫折感。很多不顺的事情是必然的,所以黑暗和光明要统统接纳,不可能有一个没有坏人的社会,但我们可以做一个君子。

53. 任何人都没有义务对我们好,人家对我们不好是应该的,所以人家对我们好一点点就要很感恩;我对别人好是应该的,对别人不好是不应该的。总之,不论别人对我们好不好,我们都要对别人好!因为我们无法决定别人对我们好不好,我们只能决定我们对别人好不好。

54. 任何书至少读100遍,要读到于我心有戚戚焉。每个人契入经典的点不同,只要学到其中一两句就能受用终生。《论语》懂得一句,就懂得全部了。

55. 管理是为了不管理,让每个人能自我管理;管理是为了保证教学的自然实施,如果把心思都花在管理上,就没有心来教学。要用教学带动管理,读经十六字真言:如如不动、经声不断、用志不分、滴水不漏。老师从上课到下课就是读经,完全不说任何其他的废话。

56. 《朱子家训》“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圣人著书立说是为了教化世人,所谓文以载道,“文武之政,布在方策”。读书就要从书中读出背后作者的生命和那颗活泼泼的心灵。




57. 我们一般人认为天才是少数,大部分人都是庸才。铃木镇一先生认为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只是天才降生在庸俗的家庭,被庸俗的父母用庸俗的方法培养成为庸俗的人。再到幼儿园、小学,又被庸俗的老师用庸俗的方法教了十三年,不是庸才也会被教成庸才。我们有没有用教育的道理来教孩子?我们有没有在孩子是天才的时期,用天才的方法教天才的内容?我们总是想孩子懂不懂,懂了才去教。其实教了才可能会懂,懂了才能懂一辈子,越长大越深刻。

58. 语文分为语和文。语不用学。文分为文言文、白话文。以前古人书是刻在竹简上,要精简、优美、准确,是高度升华的语言,不能像我们白话一堆嗯嗯啊啊的语气词、废话等。中国有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汉字、文言系统,口语每隔30年会大变一次,例如:“暖男”、“小鲜肉”等新词汇,爷爷奶奶听不懂,那就有代沟就无法传下去。文言有助于文化的保存与流传。不论时间与空间如何变化,文言的系统是不会改变的,永远有活力的,所以我们今天还能读懂两三千年前文言文。

59. 学了文言文,白话文和文言文都好;学了白话文,两个都不好。要想学好语文,必须从文言文开始,文言文好白话文更好,这就是教育的洞见。

60. 为什么大人读经不易?因为我们已经事先读了很多的知识、观点。古人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只要开阔心胸,培养整全的心灵、思维,部分才会用得恰到好处。读经洗心革面、脱胎换骨,要读得死去活来,把假我死去,把真我展现。

61. 为什么经典要读不是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见是感应的意思。“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就是去感应天地。

62. 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但用学知识的方式来学经典,就不容易得道。从局部到整体就不容易开阔心胸。我们现在人斤斤计较就是因为从字词句开始学,而古人是以读书来开阔心胸,整本的读,因此能有整全的心灵;从整体到片面,至广大,至精微。

63. 学不见道,枉费功夫。觉(jiào)和觉(jué)都是我,从jiào到jué就是道。道在我心中,吾心即是道。感官既是见道之门,故要调动多种感官来读经。

64. 我们教导别人读经而不解经,因为解经有可能误导别人,但读经永远不会错,是圣贤直接在教导。我们要敢讲,要勇,见义勇为,该做的就要去做,倡导读经,本就是读书人的本分,没尽本分就会有缺憾。







03


百问千答精选




1.如果错过了早期的开发期,小孩在10至13岁之间,刚进入叛逆期,当现实性大于光明性的时候,孩子该怎么教育?


     东西方人都以十二三岁作为分水岭,十三岁前输入,十三岁后输出。大致是小学毕业进初中,身体、思维发育都有很大的变化;到了所谓的叛逆期,就像是盆栽长到了天花板,然后你说盆栽叛逆了。是因为天花板没有和盆栽一起长。如果天花板也永远在长,就永远没有叛逆,是我们父母没有成长,没有跟上孩子的脚步,停止了成长。所以要从父母处找问题,是因为父母没有值得孩子学习的地方,没有值得孩子佩服的地方。

已经出现叛逆,第一父母要自我改变,要读经,要营造一个环境,让他去读经的环境去熏陶。很多问题是父母放大了,其实没有那么大,现实性是本身存在的,既要读经,又要严格管教。父母尊师重道,老师严格管教,滴水不漏读经加外在的惩戒加持,齐头并进,绵绵密密用功,轻轻松松期待。所以需要好的环境,需要严谨的教学和严格的管理,宽严相济。读经典就是请圣贤来教我们的孩子,最后用他自己的光明来化解无明习性,最后回归于正道。


2. 请问读100遍的根据在哪里?请问是不是说历代的皇帝都是读经100遍?


     其一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董遇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其二《朱子读书法》:“荀子说‘诵数以贯之’,见得古人诵书,亦记遍数。乃知横渠教人读书必须成诵,真道学第一义。遍数已足,而未成诵,必欲成诵。遍数未足,虽已成诵,必满遍数。但百遍时,自是强五十遍;二百遍时,自是强一百遍。”其三《康熙起居注》记载康熙小时候读经先朗诵120遍,再背诵120遍。

    要把一本书读熟,要读很多遍,100是一个圆满的数字。开车也是要熟,煮饭也要熟,水要烧一百度,是日常生活中的常数。要通过量化的指标来看学生的用心程度,所以这个东西是不能去掉的。没有这个标准如何常规教学?所以我们需要这样一个参照。


3.海外的小孩每天读多长时间的经比较合适?


     这取决于父母的见识,我们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才,就读多长时间经典。读的遍数越多,字数越多,时间越多,对生命开发的越充分。不是私自硬背,而是熟读成诵。要坚持,日积月累,水滴石穿,每天至少一个小时,越多越好。如果海外有学堂,送到学堂更好。


4.用什么方法带动13岁以上的孩子读经?他们虽然年龄大,但国学基础非常弱。只读不解,读经100遍,还适合他们吗?如何培养他们读经的兴趣?


     大孩子还是一样的,十年读经、十年解经、十年行经。因为没有读过经,所以还是要从当下读经开始,步骤不能变的。边读边解的方法效率低。一定要先读经打基础,然后再解经、行经。需要各方的加持,老师、同学、家长,需要这种氛围。如果在家里没有,要营造带动这种氛围。

    用读经的方式培养读经的兴趣,读多了,读熟了,他有成就了,他就有兴趣了,过程中一定是苦乐交织的。孩子有没有兴趣,取决于老师、家长有没有兴趣。我们能否用热情、信心来带领、协助他们度过难关?就像爬山一样,如果是缆车上去,没有体会爬山之苦,怎么会体会爬山之乐呢?这叫苦尽甘来。无论什么事都有难关的,我们要帮助他度过难关的。登到山顶就有成就感,有成就感就会维持兴趣;没有成就感就没有兴趣。

    这是考验老师、家长,没有别的办法,就是读。当所有人都有怨气的时候,我们能不能坚持下去?一个学生看老师有坚定的信心,就会有信心去坚持。所以老师要坚定,要如如不动,你认为他可以,他一定可以。如果你有怀疑,你的怀疑就会证明你的怀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自觉的时候来说的,在13岁以前,是我们要培养他的兴趣的,是给予的教育时期。


5. 海外接触很多孩子包本后与一般孩子沟通有问题,再接续在海外读经很困难。是不是包本也是一种方法,不是每个人都合适?还是有它的弊端?


     人都有这个潜力,包本是老实大量的结果,不是强迫的结果,因为你读的很熟,他就会说出来。包本是一种吃苦的磨炼心志的教育。要让孩子对吃苦有刻骨铭心的感受,所以父母要下得了这种决心。老鹰教导小鹰,就是要把它从悬崖推下去。我们做父母有没有老鹰这种狠心?严格是对的,但有一个前提,就是要用光明的东西做引导,不然就会产生心理阴影。在读经光明的基础上,再进行严格,如果有问题,是父母老师对于心法的理解有偏差。


    读经成圣贤的概率比较大,是见道之门,是非常重要的路。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我们不能讲特殊的教育方式,而是讲一种共性,人都是有这个潜力的,我们只是用这个方法把他“逼”出来。人的脑神经差的不是很大,但是后天的教育造成了巨大的差别。所以每个人都能包本,我们要有信心,包本可以化掉他的无明。


6. 如果孩子不喜欢读、不想参加读经班,家长想要他参加,并且在读经过程中叫他跟着读,他就哭,要不就避开,怎么办?


     小孩子就可以逼迫他,要拿出做父母的威严,他还小,如果按照他自己的想法来做,是不成熟不理性的。孩子是多变的,是不能民主听孩子的。西方民主是政治概念,但是有上帝做保障。西方人讲孩子是上帝所生的,所以父子之间可以称兄道弟,而中国人讲伦常的,是讲孝顺的。狼爸:孩子们是民,我是主,我要为民做主。不坚持,孩子未来可能会抱怨父母的“不坚持”与“民主”。所以有的时候父母不要太照顾孩子的面子。父母是大人,我们应该有思考力,不要让孩子重蹈我们的覆辙,有时候强迫一下,也无关大雅。人受挫的能力是很大的,不要小看孩子,不要把孩子当成温室的花朵。要通过读书一遍遍的雕琢,磨砺他们受挫的能力,表面是在读文字,实际上内在是有吸收的。孩子没有受得了受不了,是父母是否舍得,这取决于父母的心态和坚持。


7. 在读经过程中,如果按诵读量要求,经常逼得太很,又会影响亲子关系。如何平衡好这个关系?


     尽其可能的老实大量,要有一个完整的计划,每天在家里一小时,周末可以三小时,在学校肯定是要多读。平时锻炼小火慢炖,到暑假寒假来包本。以读经的方式来庆祝节日。我们很难举出很多我们从小读了哪些书,但是包本读经的孩子,可以很自豪地说,我读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易经》《诗经》《老子》《庄子》等等。

     如果怕会影响关系,我们可以易子而教,如果孩子不读经了,妈妈不要逼孩子去,要自己以身作则。让别人来教,会依理而行。每天要保证基本的读经量,上课就是要严格,下课可以轻松活泼。身份要去自由转换。


8. 包本的孩子,之后全记住的比率是什么情况?有数据吗?包本到致用的转化程度?


   包本也会忘的,所以还要每天温经。按日月星期来制定目标,一定要有温经的。包本是通过训练,让人的记忆力保持在最好的状态。忘的是形式,记得的是后面的精神。包本是把经典融入我们的生命骨血之中。


9. 是专心读一本经典,读完一本再读另外一本。还是同时进行多部经典?可以用iPad或者现在科技给孩子读经典吗?


     贪多嚼不烂,费时费力。要专一读一本书,读完一本再读另一本,小孩最好要大量读经包本,大人可以一本读100遍。可以用读经机,来当背景音乐,但是要以读为主轴,听的很熟还是要读出来的。读才能跟心相感触,读是要心无旁骛的。读的过程中,心也会有所成长,会解决无聊、不喜欢等问题。


10. 我们海外的孩子中文底子比较薄,在没有产生悦乐之前,只能暂时强压式的进行老实大量读经学习是吗?还是说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想强压式的,说明对人性还没有信心。他会躁动,是因为习气再发作,不是他的本来面目,我们是用启发内在的方式来启发他内心的需求。我们用自己读经的方式来带动他读经。良知在人心中,需要人来弘扬的。老实大量读经一次就是在启发我们自己一次,就会让我们更有能量。通过读经的方式来增加他的中文能力,同时让他接触文化、识字、口语各种功能。用这样的方式来训练他们。读着读着,中文就会提高了,就是一个字——学。学要学道,学在正道上面。所以悦乐读经是老实大量读经的结果,会让他内心充实饱满。你玩了一个花样,他很快就没有兴趣了,然后你就要再想一个花样,这样慢慢的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满足他了。不要随便引发孩子浅层的快乐,要挖掘他深度的快乐。


11. 如果已经对读经产生有一定排斥感的孩子要如何去引导?


     易子而教,要让他佩服的人来教他。因为你老是说他反感的话,你要像菩萨一样来度众生,要化为凡夫的样子来度众生。虽然表面看是凡人,但是内心是不同的,要懂得善巧,要走进孩子的心中。一个家庭中,如果读过同一本书,就会有心灵的纽带。我们要建立我们共同的话语,用经典来维系家族的共同传承,在此之上才能去追求时髦的东西。第一要我们自己读经,我们就要多去了解理论,只要你真的想让孩子读经,你一定会想各种方法来达成的,如果你不想,你就会想出很多理由来搪塞。相信即结果。这个起点在于人的一念真诚。遇到任何情况都要去读经、学习。第一,就着问题解决问题;第二,放着问题,存疑,提升自己,当我们程度高的时候,很多问题都不是问题,而且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求一个结果的。


12. 如果不是集中培训式的,在平时孩子还有课业,是否有科学性的建议孩子或是成人每天至少读几遍?


    因人而异,要么以时间做为标准,每天分段至少是一个小时。家庭、朋友间共读时间。儿童和儿童在一起,大人和大人在一起。


13. 通过网络和孩子们上读经课,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线下最好,如果是网络,最好就是读经打卡。开头先说:今天是某年某月某日,某某某读《论语》第几遍,共几遍, 然后录音打卡。这样相互督促、共学适道。


14. 海外教育的理念是快乐教育,鼓励为主。而包本背诵是枯燥的,1-2小时只是读诵,很多孩子坚持不下来,甚至可能放弃读经。这也是推广中遇到的瓶颈。该如何解决?



     快乐教育严重低估了人的动物性,高估了人的自律性。人是需要约束的,如果没有动物性就不需要教育了。一般的贵族绅士教育都是要读经典的,都是严格的。现在的教育忽略了很多人文教育,人文是没落的。从人的超越性和现实性两面深度剖析鼓舞与严格的方法论依据。


15. 海外孩子语言环境不同,在英文环境下,如何带动读经教育?很多对中文接受度高的孩子,几乎都有将孩子送回国学习的经验。但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有这样的机会送回国去学习中文。在本地生本地长的孩子还是多数,那对于这些孩子该如何因材施教呢?


      就着当地的语言,来学习当地的经典。但是一定要记得学英文经典的过程中,要创造中文的环境来浸泡式的熏陶中文。父母在家一定要多讲中文,常和国内的家人用中文打电话沟通,放假可以回国接触中文环境,多几种语言,多几倍聪明。一定要学中文,中文对人的大脑有特别的开发作用。要两面兼备,多读多说多听。 


16. 孩子13岁前只读经不学或少学知识(数学等科目)这种方法真的可行吗?


     十三岁之前大量读经,但是还是要学习百数以内的加减法。数学来自来哪里?来自于人类内心的逻辑。1+1=2是人类逻辑心灵的自我规定,代数是步位相,几何是展布相。这些在人的心中本来就有的,在十二三岁之后迅速发展。所以一个从小没有上过学的老人也知道1+1=2。多运用,人也可以掌握窍门。我们学很深的数理化,我们上不能发明创造,下不能用到生活中去,我们学那么难的数学干嘛?要从小读经,发展天才,然后长大着重培养(如民国的大数学家们)。我们小时候可以学浅的长大再学深的。 


17. 在海外的小孩,觉得自己是本地人,为什么要学中文?学读经?


     第一、人禽之辨,了解人之所以为人。做人就要读经,读经就是教人做人的。       

     第二、夷夏之辨,了解中国之所以为中国。我们不管在哪里,但是我们的根都在中国,我们就要学中文,了解中国文化。 


18. 怎样使孩子在写作业时不浪费时间?本来能用半个小时写完,但他要用2个小时写完。怎样让小孩子写作业不马虎?


    要提高效率,就是要变聪明,变聪明最好的方式就是读经,老实大量读经,定力和专注力的培养自在其中,磨刀不误砍柴工,高度笼罩低度,这样就会很容易了。




04


学员心得精选





无待犹兴,再造轨道


——邓彬老师

 

      这么系统而深刻的读经宣导,感觉一直是自己所需要的,所缺少的,在前一晚,准备自我介绍内容的时候,我还在算着时间,接触读经到底多久了,前前后后加起来也有八年了,在新西兰我上过很多课,接触过很多学生和家长,也读过很多经典,四天的培训,“老实大量”是陈老师反反复复强调的,反省了一下自己,既没有老实也没有大量,自然也不会让经典成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自然感受不到强大的圣言力量,自然不会体会到圣人的真实生命。培训结束,我想着要清零,人要常常把自己清零,常常把自己清空,不能装得太满,清零之后,自己才会有更大的进步空间;清零之后,自己才会有满满的动力;清零之后,笃定的信念不减反增,感谢这样可以让自己清零的机缘。

     四天下来感受很多,笔记也记了很多页。信息量很大,需要时间来消化来吸收,也需要时间来整理自己的思绪。对陈老师说的一句话印象尤其深刻,如余音绕梁。陈老师说:“有人问如果孩子们只是读经,以后进入社会无法与社会接轨怎么办?那如果社会一直在沉沦在败落,还要与之接轨吗?要再造一条轨道,一条光明的轨道,带着大家走向光明,不可以吗?”陈老师说这话的时候铿锵有力,隔着屏幕都震憾力十足。我也听闻过全日制读经,也为这些孩子们的未来担忧过,也想过他们日后进入社会,会不会格格不入。原来如此,是要“再造一条轨道,带着大家走向光明”。

     的确如此,“人之初,性本善。”人人都有良能良知,良知良能是本自具足的,只是被蒙蔽被染着,人们最终会为自己犯下的罪、过错而羞愧和忏悔,并承受其带来的果。如果社会已经不能改变,就从我开始“老实大量”读经典,启发自己的光明性,启发众人的光明性,让大家都可以走向光明。为这样坚定的信心,超脱的智慧,莫大的勇气,无畏的仁德而赞叹!这也回答了曾经遇到的很多问题,在海外我们的孩子读经典到底有没有用呢?读经典把孩子教得如此善良,以后会不会被人欺负呢?问题在于作为家长有没有让自己的孩子去再造一条轨道的智仁勇?这一点让我豁然开朗。

     四天的课上下来,陈老师每一节课都充满浩然正气,能量满满,句句珠玑,和我同一组的老师们都是带动读经班的老师,大家都收获很大,我们也约好了要补回来,把100遍补回来,把四书五经全部都要读一百遍。我为有如此志同道合的同仁而感到幸运感到骄傲,十年前的我们决定了今天的我们能有这样培训和学习的机会,而今天真正“老实大量”的去读经典,才能决定十年后更加出类拔萃的我们。

     最后非常非常感恩这一次学习的机会,感谢所有促成此次培训的老师们,感谢陈亿挺老师的倾囊相授和诲人不倦,感谢每一位参与的老师,一场超过百人的线上培训对于我们来说都是第一次,是战战兢兢的,是激动万分的,也是记忆深刻的。前辈说危机当中有转机,转机过后有好时机。我相信经过这次培训,我们在新西兰的读经教育,定会迎来一个崭新的好时机。




相信人性,启发人性


——乔琳老师

 

      首先非常感谢陈亿挺老师为我们海外读经老师量身定制的四天读经培训专场,为师生和家长全面深入的阐述了读经教育的理念和意义。对于我来说,这是读经教育对我的一次洗礼。作为一位15岁孩子的家长,更是从方方面面获益良多,特别是在读经教育能够启发人性通达天性,和相信人性的力量能够感召光明这两方面。

     一方面,我之前只是了解到读经教育能够帮助构建孩子良好的知识体系,夯实中文基础,培养良好的记忆力,对孩子将来能够有效地输出奠定些基础等等,这些都是基于知识层面,都是从外在和表象上去理解和看待读经教育。可以说我从来没有认真深入地思考过读经的真正目的,也没有认真投入地老实大量读经过,虽然接触读经教育很早,但也只是个过客。这次的培训让我重新认识了读经教育,它不仅能在知识层面保证孩子们大量的输入,更重要的是能够跨越甚至超越这个层面,在孩子心性方面开启智慧。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体会到,读圣贤经典,读的是文字,传的是心法,需要通过读经、解经和行经的过程来实现一个人心性的开启和提升,而这个过程本身比学了多少知识都重要。

      另一方面,在带动他人读经的过程中,自己首先要发心纯正,理论通透,正气满满。当一个人正气满满时才能感召身边的家人和朋友们,为他们带来正的能量。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己意念纯正,深信天心人性,才能感召家人朋友悦乐读经,良性互动。这股相信的力量会改变我之前对读经的消极态度,遇到困难就不想坚持的想法。

     最后,我想感谢促成这次培训的所有老师和我的家人们。我很感恩自己能够在挫折中学会了感恩和成长,而这些又都是读经带给我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经典的陪伴能够帮助一个人成长为真正的人。我们将继续亲近圣人的经典教化,使经典沁润滋养我们的生活,立己立人,达人达己。

 


听闻经典,勤而行之




——简于宁老师

 

     很开心在这四天中可以有机会来参加陈亿挺老师的授课,这一次的课程安排规划背后,真的有许许多多的人默默的付出和安排,在这疫情散播的当下还可以有一个清静的地方来精进学习,真的深深地觉得自己非常的幸运。

     在这四天中陈老师安排了许许多多丰富的内容,我印象最深的,以及我觉得最适用且目前可以着手的有以下几点:

     1. 因为自己本身也是在海外学习带动儿童读经的老师之一,如果想要更有力、有信心地去推动,我想有三点是很重要的,分别是:A. 师资的素质,包括对读经的热忱以及有多大的力量可以去推动,可以去说动家长。我想教师们在背后一定要比其他人下更多的工夫,要热爱经典,并且可以熟读并从中体会读经的好处与了解到底为什么要推动读经。B. 家长的信念建设,这一部份与教师的素质培训是不能分开的,有一个深深体会读经妙处的老师,才能够更有力地让家长去体会以及坚信,今天让孩子读经是完全正确的。儿童读经不仅是针对儿童,我们也需要让家长明白并相信,最理想的是让家长也能读经,他体会了读经的好处,了解了经典的内容,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和鼓励孩子。C.儿童坚持读经,这一部份又与前两部分不可分开。有时候只要我们多坚持多鼓励、不要轻易放弃,那孩子就多一分的希望以及力量。

     2. 营造读经的环境,最好的学习就是提供孩子一个环境让他可以随时地吸取他所需要的营养,而营造读经的环境是我个人觉得很重要但却没有做到的。因此在听完这几天的授课后,我深深的觉得应该要有所改变,将每日读经放进每日行程里,从半小时、一小时、两小时慢慢增加。打造全家读经的环境,让大人小孩一同学习,当我们因为读经而生活有了变化时,也更容易产生信心去告诉身边的家人和朋友们为什么要读经。

    3. 及早读经、老实读经、大量读经、悦乐读经这四部分以及读经的方法对我来说都很实用,当我们让孩子越早接触读经时,才能在孩子小的时候为他提供很好的养份,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孩子在未来的人生路上可以时时有良师相伴。

    真的有好多好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有满满的信心和动力,接下来就要付诸行动,然后再慢慢观察落实后的变化!

 


文以载道,以文会友


——林子桢老师

 

今朝有缘逢盛会,先铭天恩之广大;次感道中之倾囊,再谢幕后之辛勤。

四日佳光时飞逝,横纵发展宏图详;读经之义深体会,原理实务细思量。

教育本源启善性,圣言贤文载道德;时机内容方法重,弘道宣导自身扛。

老实大量是基石,十年岁月为厚积;解经行经有次第,廿年光阴将薄发。

白驹虽过良辰错,及时亦可硕果丰;卅载飞梭功夫显,苦尽甘来悦乐得。

游子离家身旅异,炎黄之血一脉传;经香书韵扬海外,万灵一家道统承。




05


线上师友点赞留言






编辑:(线上推广部)韦江玲

审核:(宣导中心)陈亿挺

相关文章链接

1.冯文举:从孟子性善之旨浅谈中华文化复兴之基础在读经教育(在香港孟子学院成立典礼上的演讲)

2.道中书院海外宣导第一站(日本),2017年五月

3.道中书院海外宣导第二站(菲律宾):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全球诵经典,世界大同时!



微信名:道中書院



共學適道|守先待後


微信ID:daozhongdujing




道中书院·2020年春季招生总公告,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