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读经教育就是新儒家内圣在外王开出的表现,读经典就是生命不甘沉沦而觉醒后的奋进!
道中书院牟学四入门精进班(第二期)近期开班,冯文举院长精心设计课程,除了对《牟学四入门》的深入研读,道中书院青年才俊集体分享,更特邀朱永杰老师全程授课!
道中书院传承新儒家文化,书院师生皆对牟著有很深的向往,守先待后,共学适道。开班首讲:道中书院院长助理陈亿挺老师——《儒家的三期发展》
现场速记如下:
(1)表述心性义理——使儒释道三教的智慧系统,焕然复明于世。著《才性与玄理》《佛性与般若》《心体与性体》《从陆象山到刘蕺山》分别讲论魏晋玄学、南北朝隋唐佛学、宋明理学,以专书对三教作通盘之表述者,先生是古今第一人。(2)发挥外王新义——解答中国文化中的政道与事功的问题。著新外王三书《道德的理想主义》《历史哲学》《政道与治道》,是真能贯彻晚明顾、黄、王三大儒之心愿遗志,而开出外王事功之新途径者。自古迄今,亦不作第二人想。(3)疏导中国哲学——畅通中国哲学史演进发展的关节。著《中国哲学的特质》《中国哲学十九讲》。(4)消纳西方哲学——译注三大批判,融摄康德哲学。以《现象与物自身》消化第一批判《纯粹理性之批判》,以《圆善论》消化第二批判《实践理性之批判》,以《真善美之分别说与合一说》消化第三批判《判断力之批判》。以一人之力,全译康德三大批判,先生乃二百年来世界第一人。(5)会通中西哲学——疏导中西哲学会通的道路。著《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四因说演讲录》。
牟学入门二期第二讲:道中书院副院长王欢锋老师——《端正文化心态,挺立健全人格——从精研牟著开始》
现场速记如下:
1.人生的苦恼来自于文化的缺乏,百年来的经典教育断层导致了我们现代的教育整体缺乏了文化教养,进而也导致了我们这几代人文化心态不健全,人格不挺立。因此今天给大家分享这样一个主题《端正文化心态,挺立健全人格——从研读牟著开始》。天地生万物,人与动物的区别就是人有文化教养,而动物没有,人的心灵要有文化的浸润,有了文化的浸润人才方才为人。2.人的所有文化表现都是从人的心灵开发出来,最后又回归于人性。近百年来中国历史上出现两种文化心态:义和团心态(打倒西方文化)、五四心态(打倒中国文化,全盘西化),这两种文化心态都是不健康的,因为违背孔门的教导:道并行而不相悖,万物并育而不相害。3.人的心灵架构,佛家也提出来过,就是一心开二门:智心(实践理性)与识心(思辨理性)。4.由智心开出真如门(真谛),成就生命的学问,智慧的学问。由识心开出生灭门(俗谛),成就知识的学问,科技的学问。5.人性中有忧患意识转出道德意识,道德意识分为自律道德系统和他律道德系统。人性中也有非道德意识,展现出来是道家(矜持造作)、佛家(苦业意识)和耶教(怖栗意识)。6.儒家由忧患意识转向到道德意识,从正面担负起生命的责任。牟学入门二期第三讲:道中书院讲师团团长薛春黎老师——《沉沦之途与生命的奋进》
现场速记如下:
1.为人为学三层进路:立本体;开工夫;证境界。体贴自己的良知,良知是本体。不从本体开出来的工夫,不是真工夫。不能开出工夫的本体不是真本体。2.从根源处努力。努力本身并不可贵,可贵的是我们从哪个地方努力,努力的动机。我们的努力要走向哪里?3.王教授说精进的源头要单纯。工夫最终还要回到精进的源头,精进的源头是一。源头是良知,性善。从这个地方才能说,我是真我,工夫是真工夫。
10.看完文学的艺术后,感性层次上能激发人的内心无限的、暖暖的感动,此乃感性之美;科技层面的东西让人感觉内心不起波澜,有一种冰清玉洁的冷静的美感,此乃理性之美。
11.第一层是先要为自己,《论语》讲要克己:克己之私,节己之欲;为己之真心,就是修为自己。生命的奋进,首先是为自己。接着推己及人,扩而充之到四海之民。12.做工夫,两种工夫:本体的工夫,由良知本体显发,扬善;助缘的工夫,严格管理,惩恶,打掉习气动物性,勇士断腕。养心为大,心为大体,口腹四肢为小体。先立乎其大。15.仁之觉醒,生命的实感,存在的呼应,《诗经》里说: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维天之命,於穆不已,呼应“天行健”;文王之德之纯,纯亦不已,呼应“君子以自强不息”。
16.牟先生说:讲文化,要有情怀;讲学,背后要有理性的架构表现,思辨理性的发用是必须的。17.证境界。圣人是人之中的佼佼者。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要平天下,先平自己。要平自己,当平心。18.牟先生说学习与读书:一要凝聚心志;二要透露真性情;三要尊师重道。目的:做真人。生命通达学问通达,学问通达生命通达。
19.尊师重道的本质:师生之间的慧命相续。20.做学问,要有文献的工夫(多读经典);要有一点洞见的智慧(生命的感应);要有逻辑(思考力))。21.牟宗三先生38岁的《自立铭》:体念民艰,常感骨肉流离之痛;收敛精神,常发精诚恻怛之仁。敬慎其事,宜思勿忝厥职;勿悖祖训,宜念完成孝思。理以养心,培刚大正直之气;孛以生慧,聚古今成败之识。闲邪存诚,勿落好行小惠言不及义之讥;常有所思,庶免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之陋。忠于律己,於穆不已,凭实践引发天趣;恕以待人,团聚友朋,以共业引发公心。须信己立立人,必本历史文化;任凭邪说横行,不背民族国家。22.牟先生说:索性我读了一点圣人书,渐渐走向圣贤之道,不至沉沦。读经典就是生命不甘沉沦而觉醒后的奋进!诸君好好读经吧!牟学入门二期第四讲:道中书院宣导讲师胡小芳老师——《我读牟著:心返境转,“分定”安然》
1.我们来道中书院学习,在书院师生的夹持下,动力十足,而回到现实生活,就很容易懈怠。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生命还没真正的觉醒。
2.牟学班的学习是不是感觉“艰难”,特别是《中国哲学的特质》《中国哲学十九讲》,其实天下没有难的道理,只是陌生而已。
3. 我在高阶班就看了《牟学四入门》,但是没有什么感觉。后来在阜阳,接触了朱永杰老师,真实的看到学问在他身上的体现。在生活中能够碰到季谦先生、冯老师、朱老师这样的人不容易,要去亲近,要去珍惜。
4.我来分享,并没有准备什么,但是也随时准备着,所谓“物来顺应,廓然大公”。我们讲的是生命的学问,所以不需要专门准备,就是生命真实的体现。
7.《圆善论》读完后,就记得两个字“分定”,记住才有懂的可能。《孟子》:“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分定”,你的本分注定如此,本该如此!这两字在一路宣导中带来满满的力量。
8.教育的目的是开发人性,最终都能自我教育。道中书院的背后是孔孟的精神展现。
10.要想更好的契入哲学,契入孔孟的生命,要有一个好的底子。有了生命的沉淀,就能更好的契入牟学,那就需要多读经典,见道,时刻在道上。
11.经典中记载的是天地人生的道理,是圣贤的智慧凝结,亲近经典,亲近圣贤是用来唤醒自己,启发良知,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
12.随时返回自己的本心本性,感悟真实的生命。孟子:“今人乍见孺子将入於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於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恻隐之感,不忍心孺子落井,实实在在,那就是“情”,情者,实也,那是本心活动的外在表现。读经典,读牟学,就是在人性那一点几希处着力,去存养和扩充自己的良知。
13.《理则学》中说:内涵越小,外延越大。
14.“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动,竦动,警觉,必须在心有对抗处警觉,要有忧患意识,也要踏实地在事上磨练,在现实的限制中不断奋斗,精进不息,这也是人之为之的尊严所在。
15.做学问、做事都一样,没有讨巧的地方,只有一条路:老实、大量!但老实大量的方向不一样,结果不一样。
4月16日,牟学入门精进班(第二期)第五讲:道中书院特约讲师朱永杰老师——《当代新儒家的理性成就》
1.什么是儒家,什么是新儒家,什么叫当代新儒家?三者有什么区别?我们要了解其中分际。
2.中国社会的思想文化发展。有核心表现,有外围,有主干,有枝叶。所谓的九流十家,其中道儒法墨,成系统。
儒道都是针对周文疲敝,根源于人性。
区别:儒肯定礼乐制度,道否定;儒正面看人生,道负面看。
儒道是主干核心,把握住儒道的核心,就把握了中国文化。
3.两汉:经世致用,注重事功。魏晋,对两汉的理性反抗,大谈道家玄学。玄,指道的双重性:无性,有性。无:无限妙用。有,定用。玄,深。隋唐,佛教的发展达到高峰。中国主流文化儒道两家,与佛家很好的交汇。
4. 为什么佛教在中国能发展得那么好?道家的无与佛家的空,可沟通。道家,化掉造作与执着。佛,从缘起性空说起,人生苦空无我,要去无明。般若学,讲空理。中国的文化心灵,很好融合了佛,并开宗立派。天台宗、禅宗(当下即是)。
5.宋明时期,儒家心性之学。机缘:受佛老表现的光彩刺激。但佛教的教义,决定了归宗他的人不需要对现实的家国天下负责任。不关心现实并不影响他的教义,因为他就是要去掉现实的牵扯。混乱期,五代十国。部分知识分子开始觉醒,反省。重新看待人生,重新建立人的主体性。宋明儒学:立人极。
6.清朝入关,统治中国三百年,最堕落时期,来源于政治高压。异族统治,少数统治多数,无安全感。知识分子不能再做高明的超越的包含治国平天下情怀的学问,只能讲考据训诂的小学。中国思想文化向下堕落。
7.民国时期,显学是以科学民主为主的西方文化,中国心性之学遇到冲击。科学本身没问题,但不能用科学否定另一种学问,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道德之学。科学不能笼罩一切,应用于客观世界知识,不能应用于主观道德。要把科学的位置摆正,各安其位,各得其所。
8.满清三百年的统治,导致中国知识分子的肤浅。面对外来文化的态度,保守主义者,保住守住中国固有的文化。但如果没有把握住文化的本源所在,这种保守是习惯性的保守,最后努力白费。第二种态度:西化的态度。代表人物:胡适之。学习美国自由主义,用一方打倒另一方,主张全盘西化。另一种,激进的态度,革命。
9.最后一种,当代新儒家,返本开新。从中国现有文化的表现,回归到根源去思考。面对西方的文化成就开新,开出科学和民主。这是面对外来文化应该有的态度。代表人物:熊十力,马一浮,梁漱溟,张君劢。牟宗三(学问最为完整的,最可靠扎实的),唐君毅,徐复观。做哲学的工夫,就是做文化疏导的工夫。
10.孔子,外在的形式有其根源——仁。人而不仁,如礼何?指出人之所以为人的特质(人禽之辨),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特质(夷夏之辨)。
11.孟子,用性善论证实人禽之辨。建立理性架构,十字打开,更无隐遁。用四端之心,开出纵贯线;以不忍人之心而有不忍人之政,开横贯线。荀子:用外在规范,达到让人成圣成贤。孟子:重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圣王之道。孟子,从正面说,重视无限性。荀子,从负面说,重视有限性。人既是有限又是无限。
12.先秦道家,针对周文疲敝,负面说。老子,化掉执着,以无为本。属于境界形态的形而上学。
13.牟宗三先生用词精确,能很好表达词语背后的内涵和意义。
14.魏晋玄学,对两汉经学的理性评定(反抗)。课题,汇通孔老。目的,给道家争地位。王弼,以无汇通孔老。王弼:圣人体无。予欲无言,把无展现在生命当中。无是不可言说的。郭象向秀,迹冥论。人生的表现皆有所本。迹和本是一体的。老庄重视“忘”的工夫。忘,对功业不要起执着,回到心灵的无限之状态。在圣人身上得到体现。对人生的归宗,还是以儒家圣人为标准。
15.宋明新儒家。缘起,对五代十国社会混乱的反省。对社会有所感觉,对时代有感受感触。感触大者为大人。你有感了,有没有动?课题,围绕成德之教,贞定人性尊严。牟:挺立道德主体,建立价值之源,莫过于儒。假如不肯定人,那么价值该往哪里落实?
16.没有很好的思想文化做纲领,那政治制度是无根的。民主制度,背后的精神是人权自由平等。
18.民主,人民当家做主。在遇到问题时,以宪法作为标准。宪法是客观合理的。宪法谁来制定?人民代表。民主制度是最后的政治形态。
20.哲学的重要性:从根源上汇通思想文化,使人类理性表现都为人所用,正德利用厚生,一切文化的表现都是人类理性“所谓”。
21.消除文化系统之间的冲突,人类理性在表现自己的过程中各有不同,价值不同,使各个文化系统各安其位,各得其所,物尽其用。
编辑:(助教)吴伟宏
审核:(教务长)守真
相关图文
1.原来学哲学、牟著就是把我们的人生建立一个大的钢骨结构,从高处看
微信名:道中書院
共學適道|守先待後
微信ID:daozhongdujing
道中书院·牟学入门精进班招生公告,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