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马云乡村教师奖”获得者陈由香:让孩子在经典诵读里成长
乡村教师陈由香是个“传奇人物”。在临海市白水洋镇丁公园小学教书的6年间,她将学校的成绩从全镇垫底,提升至门门功课全镇第一。
她的优质教学,令丁公园小学实现了生源回流,学生数量从最初的十几人,增加到了50多人。
一些家长慕“陈由香老师”大名而来,把孩子从城镇学校转到了这所“村小”,甚至有温岭、天台等地专程转来的学生。
她以“经典诵读”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在同行间引起热议——有人称赞其返璞归真,且卓有成效;也有人存疑,这套方法是否具有推广的可能性?
年初,陈由香赶赴海南三亚,领取了2019年度“马云乡村教师奖”。获得该奖项的乡村教师,全国有100位,浙江省仅5位。
8月底,她接受当地教育部门的人事调动,从丁公园小学校长任上,改调至白水洋镇黄坦小学担任校长。
两所学校相隔不远,仅15分钟车程。丁公园小学的学生们也大多跟随陈校长,“迁徙”到了新学校。原本仅有15名学生的黄坦小学,一时间热闹起来。
荣誉与调动,并未打破陈由香的平静。开学头几日,她一边整理教室、打扫校园、开辟学生宿舍,不慌不忙把各项事务安排妥当。
另一边,她继续开设“经典诵读”课,读《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每天早晨6点,她都准时站在教室里,为学生们领读。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朗朗书声,在宁静的山村里回荡。
陈由香的嗓音洪亮中带着些沙哑,这是她常年带领孩子们诵读,所落下的“职业病”。尽管如此,每日的诵读课,依旧是她与学生相伴的幸福时刻。
领读时,她面带微笑、感情饱满,注重语句间的抑扬顿挫。她读一句,孩子们大声跟一句,古诗的韵味就这样在师生间传递着。
陈由香时不时回想起自己上的第一堂诵读课,那是10年前的秋天,她作为白水洋镇中心小学中高段的语文老师,接手了四年级通学班的一批学生。
此前,她已有10多年教龄。教学实践中的反思与摸索,令她意识到,相比于名师公开课中学到的技巧,似乎“陪伴式教育”更适合她的日常教学。如何陪伴?通过诵读经典。
陈由香让学生人手准备一本注拼音的《论语》,在一节早读课上,她说:“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一起来读古文经典《论语》。”
一番简单介绍后,从“学而篇”起始,陈由香带领孩子们一篇篇朗诵。每堂早读课读一些,直到“尧曰篇”读完,再从头读起,如此一遍遍反复。
“《论语》当中的哲理,小学生能明白多少,这不重要,千百次的诵读,会让这些经典深印在他们脑海里,从而形成积累。”陈由香说,“这是个慢活,急不得。”
每一学期,陈由香都领着学生诵读一本经典,从《论语》《孟子》,到《大学》《中庸》,还有中外的诗歌名篇。学生们也给予她良好的回应——许多孩子能整本书背诵,语文成绩也得到大幅度提高。
陈由香当时班里的学生罗雪珍,目前在绍兴读大学,她至今对陈老师的诵读课记忆犹新:“从白水洋镇中心小学毕业后,我进入临海市外国语学校,在中学阶段,我的语文成绩都是班里拔尖的。”
“试验田”的成功,让陈由香对经典诵读的教法充满信心。
2014年秋,陈由香来到了丁公园小学——一所临海市海拔最高的山村学校。按照教师职称评定的规则,她要在这里支教一年。
一年后,丁公园的村“两委”给白水洋镇中心小学写了封联名信,称“陈老师认真负责,教学成果突出,能否继续留教”。
陈由香选择留了下来,因为她也舍不得山里的孩子。2016年,丁公园小学的老校长退休,她接替成为新校长。
彼时,这所“村小”仅有不到20名学生,他们多是山区的留守儿童,不光学科基础薄弱,也缺乏父母的关爱。迷茫与无助,常常写在孩子们的脸上。
“没有哪个孩子是教不好的,山区孩子同样有个光明的未来。”陈由香说,“成绩和综合素质,我们两手都要抓。”
学校师资缺乏,陈由香一人兼任多年级多学科的老师。复式教育虽累一些,却也给陈由香的教学理念,留了一些空间——她试着将“经典诵读”放到日常教学的核心位置,以诵读的“一元”,带动综合素质的多元发展。
山村孩子起得早,清晨5点多,就有学生相伴着“叽叽喳喳”来到校门口。陈由香把他们带进教室,开始早晨的诵读。教室里陆续有孩子进来,取出书本,加入诵读的队伍。到了6点,人几乎都到齐了,师生整齐的读书声,就盖过窗外的小虫鸣叫。诵读会持续1到2个小时,读完,才开始一天的课堂教学。下午的诵读课,则安排在4点半到5点半。
与在白水洋镇中心小学时一样,每个学期,陈由香都领着孩子们诵读一本经典。寒来暑往,师生从“四书”读到“五经”,再读到“老庄”,连神秘艰深的《周易》都不放过。
教育是个“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过程。孩子们的思维在逐渐成长,从每一堂课、每一次作业、每一次对话中,陈由香都能真切地感受到,“山区的孩子和城区的孩子一样,朝气蓬勃,有着无尽的潜能”。
丁公园小学在成绩上也得以“飞跃”,各门课与综合成绩都是全镇第一。当地家长纷纷刮目相看:“村小”赶超“镇小”,陈校长到底有什么良方?
“大量经典诵读,在培养孩子们语感的同时,也提升了孩子们的专注度。”陈由香说,学生成绩上去,她丝毫不感到意外,“从毕业生们进入初高中后,给我带回的反馈来看,经典诵读的正向作用,越往后越明显,他们在小学时,吸收了足够多的养分,为他们日后的思辨与表达,夯实了基础。”
陈由香担任校长期间,丁公园小学实现了生源回流,学生数量翻了两倍有余。这在乡村学校逐渐“空心化”的当下,是个罕见的样本。
校园生活不止上课,还有吃饭、课间与午休。吃饭时,陈由香带领孩子们说一段感恩词: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食堂师傅。
饭后,孩子们排队洗碗筷,浑水洗一遍,清水洗一遍,再整齐放好。食堂的阿姨会把这些碗筷重新清洗、消毒。
课间教室、校园的打扫,均由学生来合作完成。“今天哪位同学愿意打扫厕所?”陈由香问起时,孩子们一哄而上,把手举得老高。“我我我!”他们知道,陈老师会对打扫厕所的学生特别表扬,每个人都想听表扬的话。
陈由香鼓励孩子们在睡前泛读一些课外书。学校里有许多好心的组织、个人捐赠的优质儿童书籍,读这些书,对孩子们增长知识与见闻大有裨益。
“教育充满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陈由香说,“吃饭、睡觉,都是一种教育,从中培养孩子们独立自主的品格。”
六年级学生陶宇航,之前在温岭九龙学校读书,产生了厌学情绪,变得暴躁、易怒。一年前,他跟随学校到丁公园小学体验生活,由此喜欢上了这所山区学校与陈由香的教学风格。
“我儿子主动提出,要去陈校长的学校读书,我们很惊讶,但尊重他的想法,把他转学到这里。”陶航宇的妈妈谢雪华说,“起初我很忐忑,但陈校长安慰我说,‘没事,孩子在这里很好,成绩也没落下’,我才安下心来。”
真正让妈妈安心的,是儿子回家后的表现。“他脾气变得温和,在家主动干家务,甚至做早餐给我们吃。”谢雪华说。
也有家长听闻陈由香“经典诵读”式教育,想把孩子从国学私塾学校,转到她的班中。陈由香做起家长的工作:我们是乡村的公立学校,经典诵读只是一把钥匙,为学生打开一道学习的门,孩子们所接受的,仍是现代化、多学科的教育。
“让教育回归原点,同时要注意,不能把孩子带入井里,成为井底之蛙。”陈由香说。
长期在山村执教,陈由香无法顾及家庭,因此,她干脆将一对双胞胎儿子放在了自己学校。她的丈夫李安,是白水洋派出所的社区民警,出了名的好脾气。他了解妻子“一心扑在教育上”的性格,凡工作之余,就上山替妻子“搭把手”,烧饭烧菜,督促学生们洗漱、睡觉……
这个暑假,陈由香只休息了6个下午,她与学生们紧锣密鼓地准备一场赛事。8月23日到24日,“浙江诗词大会”决赛在杭州举行,陈由香带着全体学生参赛。最终,有10位同学晋级了全省30强,李欣怡同学获得了特等奖、季军。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们不输给任何人。”从杭州回台州的路上,陈由香给孩子们打气。
“下回,我们会拿第一!”有孩子喊了一句,接着,车厢里响起了欢快的掌声。
左为李欣怡(采访对象提供)
她为什么教得这么好
作者:黄保才
陈由香获“马云乡村教师奖”,实至名归。因为她扎根大山,全身心扑在岗位上,践行着爱的教育,开出烂漫花朵,结就丰硕果实。
这位临海海拔最高小学的“全科”老师,对教书育人事业的热爱,纯粹、真挚、执着,不带一丝功利。她做到了有教无类,倾注所有时间、心力和智慧,像园丁浇灌花木,扶掖每一个幼小生命茁壮成长。只要是她的学生,不管天性、禀赋差异,她一个都不放弃,并且做到因材施教,努力让他们心智健全、羽翼丰满。
说她是“全科”老师,名副其实。因为在一所只有几十个学生的深山小学,条件简陋,师资匮乏,语文、数学、英语、科学,这些科目全由她一个人教,而且还是复式教学——譬如二三年级学生同坐一间教室,她给二年级孩子上一节课,让他们自习一节课,紧接着给三年级孩子上课。40年前,我的小学也是这么过来的,孰知进入21世纪第三个十年,山里小学的教学况味,依然如此不堪。
对陈由香来说,这反倒为她探索以经典诵读引领素质教育的理念,提供了不受干扰的条件。她用沙哑的嗓音为孩子们领读《论语》《诗经》,不像一般学校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而是每天早中晚加起来读三四个小时,一学期一学期坚持不懈地读。“好读书,不求甚解”,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样读经典,让孩子们读出了对读书的兴趣,读出了对学习的专注力,读出了对生命意义的思索。事实胜于雄辩。支教第一年,陈由香所任教的五六年级6门主课,其中5门就取得了全镇第一名。如此简单而务实的经典诵读法,将孩子们带入全新的学习境界,引上成长的康庄大道。
有人质疑陈由香教学法的复制推广价值,是有一定道理的。她的成功,得益于山里娃没有城里孩子眼花缭乱的诱惑,得益于她遴选的经典的魅力,得益于她是“全科”老师,小学主课一肩挑。假如一门课一老师,学生除语文外其他科目成绩不好,指不定任课老师抱怨,都是经典诵读占了孩子学习时间所致。陈由香的本领,在于不仅语文,其他科目也都很优秀。她的教学真经,在当下城里小学还真不好念。从这个角度看,陈由香的经典诵读教学法,独一无二。
生于1977年、毕业于临海师范学校的陈由香,矢志当一名乡村教师。多年来,她苦心孤诣,因地制宜,孜孜以求独特有效的教书育人方法、路径。她与山里孩子朝夕相处、共同成长,成了一名“最美乡村教师”。这“最美”,不仅美在她勇于创新,坚持不懈,真情领读经典的可贵师心,更美在她有一颗“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爱之心。在一所袖珍山里小学,兼校长和任课老师的她,就是几十个孩子的“妈妈”,悉心照顾众多住校学生的吃喝拉撒,自己忙不过来,就让当民警的丈夫做帮手。她践行“生活本身就是教育”的理念,言传身教,以孩子容易接受的方式,把他们吃饭、睡觉也当作教育机会,愣是把一群又一群山里娃,锻造成自信、自强、自立、自爱,奋发向上、崇学向善的品学兼优学子。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知为什么,面对四十三四、已添华发的乡村女教师陈由香,记者脑海里突然冒出这两句诗。大概,没有比这两句诗能更贴切地形容那些默默耕耘教坛的老师们了吧!
她为什么教得这么好?用心而已。
编辑:吴世渊
审核:朱敏雪
监制:张莉贝
声明:本稿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链接:
2.陈由香校长参加道中书院·2020年“星光大道·群英会”直播网课图文
5.经典诵读·明师种子计划之“星光闪耀”2020暑期特招宣导班图文
7.天地变化草木蕃,让你所在的城市书声琅琅、经声四起!何不发愿,做此一人!
微信名:道中書院
共學適道|守先待後
微信ID:daozhongdu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