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光武帝刘秀的战略定力到底有多强?闲话少说,我们直奔主题。


1、平定河北

公元24年,刘秀打败王郎,计杀谢躬,正式与更始朝决裂,自起炉灶。

自起炉灶后,摆在刘秀面前的问题是,自己应该带着“革命队伍”往哪里去?这是一个战略问题,解决得好,刘秀的事业便有了自己的根据地,有了自己的根本;而若解决得不好,不仅刘秀之前的努力前功尽弃,还可能成为人人打杀的对象。

当时的天下形势是,更始政权据有长安,梁王刘永在睢阳专权,公孙述在巴蜀称王,李宪自立为淮南王,秦丰自号楚黎王,张步起兵琅笽,董宪起兵东海,延岑起兵汉中,田戎起兵夷陵,都设置将帅,攻打掠取各郡县。又有各种名号的队伍如铜马、大肜、高湖、重连、铁胫、大抢、尤来、上江、青犊、五校、檀乡、五幡、五楼、富平、获索等,各自统领部下,总数合计有数百万人,到处抢掠。

面对如此复杂的天下局势,刘秀的战略抉择是:首先平定河北!

在刘秀做出这个战略抉择后,赤眉军进入关中,准备与更始政权争夺长安、洛阳的控制权。

长安、洛阳是龙兴之地,控制长安、洛阳,就有机会进而控制天下。而赤眉军与更始政权争夺长安、洛阳,必然将出现“两虎相争,必有一伤”的局面,这对有志于争夺天下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坐收渔翁之利的绝佳机会。

刘秀也看到了这是个难得的机会,故而派邓禹领兵进入关中,伺机捡漏,他自己则坚持既定的首先平定河北的战略,领兵北上。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而不为所动,这是刘秀的战略定力。


2、缓称帝

明太祖朱元璋与天下群雄争夺天下时,朱升建议他应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坚持这一战略建议,果然打败天下群雄,夺得了天下。朱元璋能坚持“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体现了极高的战略定力。

不过在这方面,刘秀可以当朱元璋的老师。

早在刘縯遇害之后,朱祐就曾对刘秀说:“现在长安(更始政权)政治混乱,您有帝王之相,这是上天的旨意啊。”言下之意就是让刘秀自己称帝打天下,但刘秀没有答应。

后来冯异和寇恂打败更始朝的朱鲔军,兵锋直逼洛阳城下,刘秀自己在平定河北的战事中也取得了极大的战果,形势一片大好。大军到达平谷,以马武为代表的将领们第一次正式恳请刘秀称帝。

称帝,谁不想?只要有条件,大家都想称帝。在此之前,已经称王称帝的,除了更始帝刘玄外,还有梁王刘永、楚黎王秦丰,以及前定安公刘婴在临泾称帝。

但刘秀还是忍住了,他让马武晓谕其他各将领,便率领部队回蓟城。

公元25年四月,公孙述在成都称帝,刘秀军队到达中山,诸将第二次奏请刘秀称帝。刘秀又没有听从,继续率军前进。

大军到达南平棘,诸将领第三次恳请刘秀称帝。刘秀推辞说:“寇贼没有剿灭,四面受敌,何必匆匆称帝呢?将军们请出去吧!”

耿纯再劝,言辞恳切,明言刘秀再不称帝,必将寒了将士之心。刘秀这才表示将考虑称帝,大军到达河北鄗县,正式完成称帝仪式。

在获取无上的帝王权力面前而不迷失,这也是刘秀的战略定力。


3、拒征北匈奴

秦汉时期,匈奴一直中原地区的最大边犯。秦始皇为了抵御匈奴,让蒙恬率三十万大军驻守边疆,修驿道,筑长城,国家都被拖垮了。汉武帝动员全国人力、物力,派卫青、霍去病等多次对匈奴用兵,国力也几乎被耗光。

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匈奴,内斗不断,加之连年灾害,实力大为削弱。

臧宫和马武等将领认为,匈奴贪图利益,没有礼仪和信义,困难时便向汉朝求和,太平时便侵边掳掠。现在他们遇到瘟疫和灾害,赤地千里,民众疲惫困顿不堪,实力抵不过汉朝的一个郡,这是消灭北匈奴的绝佳机会。

因此,他们建议刘秀说:“万里之外的垂死性命,悬在陛下之手。福运不会再来,时机容易丧失,难道应当死守斯文道德而放弃武力吗?现在应当命令将领进驻边塞,悬以重赏,命高句骊、乌桓、鲜卑进攻北匈奴左翼。如果这样,北匈奴的灭亡,不过数年之事。我们担心陛下仁慈恩厚,不忍开战,而参谋之臣又犹豫不决,使名垂青史、流芳万世的功业不能在圣明的今世建立!”

消灭匈奴,威震边疆,流芳百世,名垂青史,做到秦始皇和汉武帝想做而做不到的事,这的确很有诱惑力。

但刘秀更加清楚,东汉刚刚立国,眼前最重要的事情是让老百姓休养生息,恢复国力,而不是好大喜功去征讨北匈奴。

于是他回复臧宫和马武等将领说:“今国无善政,灾变不息,百姓惊惶,人不自保,而复欲远事边外乎!孔子曰:‘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且北狄尚强,而屯田警备,传闻之事,恒多失实。诚能举天下之半以灭大寇,岂非至愿!苟非其时,不如息民。”

在名垂青史的巨大功业面前而不被诱惑,这仍然是刘秀的战略定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