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应之方哲萱赵伯毅道中书院师资班演讲(元月3日)
3日上午,道中书院迎来了元旦中原读经盛会开讲以来的第四位名师——上海孟母堂的创办者周应之老师,与师资班学员座谈。
周老师看到大家在雾霾中求学,内心觉得很沉重,随机便开始鼓励同学们更应该用良知去冲破心中的雾霾来做学问。周老师谈到,如何让一个人的良知更加完整?《诗经》教人温柔敦厚,《尚书》教人疏通知远,《礼记》教人恭俭庄敬,《易经》教人洁净精微,《乐》教人易良广博,《春秋》教人属辞比事。如果一个人不是一个完整的人,他的良知就不可能完整的呈现。六经体现了孔子六大人格的完美。读懂六经便能很好地体贴圣人之道,将良知更完整地呈现出来。
谈到自己的文化和教育理想时,周老师希望用东方文化之心开出东方文化之气象。作为一个文化使者,应该清晰地传达儒家文化面貌,而六经就是整全的儒家面貌。提及“诗礼春秋”服装品牌创立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让人们的外在更加贴近自己的传统。
随后,周老师聊到在孟母堂带大孩子的经验, 之后周老师也额外地分享在韩国安东的儒行之旅。看到韩国人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他很受感动和启发, “继绝学,行教化,崇礼乐,守宗庙。”周老师在结束时为学员们分享了这句话,期待大家今后成为一个真正的儒者。
下午,又有幸请到了苏州乐谦学堂堂主、《读经》杂志创办人方哲萱老师来跟学员们亲切座谈。方老师提到早期推广汉服是为了让中国人的外在美,如今推广读经是内在美,而且只有一个人内在有气质,才能穿出汉服的韵味。也感叹在汉服圈推广读经难,在读经圈推广汉服易。
方老师回忆第一次接触读经教育,看的《一场演讲,百年震撼》,王教授讲的一句话至今令她记忆犹新,也深深地使她折服――“我之所以来复兴中华文化,不仅因为我是中国人,即使我是美国人,我也要来复兴中华文化,纵使我是外星人,我也要来复兴中国文化”。方老师也坦言十年来对王教授、对读经教育没有动摇过,不改初心!
谈到办学堂的关键要素:第一、理论通透;第二、堂主应具备智仁勇三达德:对教育的洞见,对现实的耐烦,对道义的担当;第三、理性对待问题,该放弃的一定要放弃。
方老师透露到王教授讲话特别精彩之处:其一饭桌上随意答疑,精简而精彩;其二路上师友之间的切磋;其三讲《论语》,至少500小时,包含《孟子》《易传》《老子》《庄子》等等一起讲完了,因为都有教授对生命的体贴与体证。所以只听教授讲读经教育,而没听教授讲《论语》,是人生一种遗憾。对书院同学的寄语:期望每个学员都回到自己的家乡,成为当地的读经领军人物,推动当地的读经风气!俗话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建议学员互换家乡,共同开垦读经荒地!
晚上,书院迎来了爱读经泰华耕读书院赵伯毅院长。赵老师未开讲,先开唱,以牟先生的《儒家圆教咏》为引子,以“念兹在兹说读经”为主题,一路开讲,边讲边唱,声音浑厚古朴摄入心扉。伯毅老师本场演讲可谓是妙趣横生,妙语连珠,诙谐幽默,又哲理深厚,由此足以见出伯毅老师深厚的哲思功底。
在谈到读经宣导时,伯毅老师风趣的说:有人说读经圈的人爱给人洗脑,我觉得要改成启蒙,我们是给人启蒙,读经就是人性的启蒙。读经宣导最主要的是要有诚意,依照良知去宣导,宣导的第二境界是截断众流,最高境界是随波逐流,以不宣导为宣导,无差别宣导。
提到办学的经验伯毅老师更是风趣幽默,他说开办学堂的第一点是要有信心,有足够的信心,就像你蹬自行车一样,你骑上去之后,这个车轱辘一定要转,前轱辘不转后轱辘转。
提到具体的办学经验,伯毅老师说,关于管理层的东西其实,都是调整自己的性格,教育工作到最后其实就是面对自己。
(2016/1/3崔娟娟、陈亿挺、王欢锋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