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磊孟非火锅店闭店:警惕那些“我们可以做的事情”
我看微博,黄磊孟非火锅店闭店,这家店刚开业时,凭着俩人的名气也火了一阵,但新鲜劲过后,生意就不好了。明星开店,有生意做得很好的,但是少数,大多数都是昙花一现。
一般情况下,我们觉得明星有那么大的名气,做任何生意肯定能够做好,其实,不是这样。很多时候,真不是有资源就能把事情做好的,新浪微博、微信,当年有很多竞争对手,也有钱、有资源,但都没有做起来。
这样的事情,放在我们个人身上很普遍,被别人一鼓动,就觉得自己可以做很多事情。
前几天的文章中,我和大家分享过,有时候听了很多建议,我们觉得自己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结果反而更焦虑了。
我们永远要记住一个人时间和精力有限,可以做的事情很少,一件事情做好已经很不容易了。我们看到那些做了很多事情的人,一定要看看她是如何做到的,不能只看结果。
我和大家分享一件,一开始我认为自己可以做,但却找了朋友一起做的事情。
2016年时,我看懂懂的文章(微信公众号:懂懂日记)提到写作是一个大市场,未来很多人会需要,事实证明是如此,我们做了两年的写作课了,发现大家学习写作的热情越来越高涨,也意识到写作能力是人人需要的底层能力。
从这篇文章中,我受到了启发,就想要么我开写作课,因为我也写了那么久了,分享一些写作经验应该可以的,并且我微信公众号有这么多粉丝,大家也相信我,招生不愁,我也能讲,这事我应该能做好。
我思考了几天后,并没有马上做这件事情,而是找了我的好朋友夏苏末一起来合作。
为什么选择她来做这件事情?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
苏末写作有十多年了,2005年开始在《爱人》、《女友》这些杂志发表文章,2012年帮着出版社写书,2014年做图书策划。
无论写作能力,还是策划能力,如何投稿、如何和编辑打交道,她都有丰富的经验,这样她就可以给写作课学员很多投稿的技巧和资源,帮她们更好地变现。
2014年年底,她出了自己的书,是素人,卖了十几万册。大家对比一下就明白了,我有50万用户,并且还跑了很多线下活动,书目前卖了4万了,成绩属于不错的,那么,可见苏末写得多好。
还有,她认识出版社很多专业编辑,找他们给学员修改稿子,既能修改结构,还能修改错别字、语法问题。
就这样,我们分工明确,我只做我擅长的,写作课全权交给苏末来做,我们已经做了20期,口碑越来越好。
还孵化了两个新号:「写作进化论」、「这很辣妈」,里面大部分稿件都来自于我们写作课学员,只要选中都给稿费,很多学员,课程结束了,学费也赚回去了。
我们依托于写作课,还开辟了一块公关公司供稿的业务,写的好的学员,我们只要有这样的机会,都会介绍。我和苏末招人,也大都从写作课学员来。这样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我们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一直在迭代,比如我们的编辑老师冯老师,之前运营过一个200多万的大号,又去上了插坐学院12天的线下新媒体课程,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原来由我来讲,现在变成了更专业的冯老师。
我还讲一节课,分享我的一些写作经验,给大家借鉴。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如果这件事情,全部课程我一个人来讲,答疑我来做,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基本上做1-2期,我可能就放弃了。我还有其他很多事情,根本没有办法坚持的。一件事情做好,需要一个人投入更多精力的。
我只能做我更擅长的事情,我做销售和市场出身,写作是爱好,让我出去谈事情,拿资源,一点问题都没有,让我做运营的事情,就有点难为我了。
大家也能看出来,微信公众号中,和人打交到的,我都能做得不错,比如留言回复,每当发文章后,我可喜欢回复留言了,因为和大家聊天。
我喜欢见很多朋友,一起聊天。恰好,我喜欢写作,把聊天的很多内容写出来,也算是做有价值的事情了。
但是我拿来资源,牵上线,后续对接真不是我了,都是团队小伙伴了,要不然我会很头大。我很清楚哪些事情,我做不到太好,不会想当然觉得简单,自己就去做了。
前段时间,我和大家分享,我考下了保险经纪人,一起学习的几个朋友都劝我,兼职去做保险。他们觉得我可以,也学习了很多,又有这么多粉丝,肯定不愁业务的。
大家觉得我能做这件事情吗?
显然不能。先不说,保险是一件多么专业的事情,一个个客户,要花费时间来跟进。那我有没有时间去写作,应该很少了。
还有,我的身份变成保险人,大家会觉得我专业吗?会不会有职业冲突?
说实话,如果去从事保险行业,增加一份很可观的收入,诱惑很大的,但我知道,我可以学习保险知识,做一点小科普,我做不了这件事情。
这里面涉及一个定位问题,比如对于明星,我们觉得他们拍电视、电影,是他们的专业,但做菜真不是他们的专业。
我有一个好朋友,投资人,投资了一家工厂,原来做山楂的,出口日本,他决定做自己的品牌,在朋友圈发了一下,他想朋友圈5000人,消费能力这么强,应该可以卖出去很多,结果没有卖很多,很多朋友来问他:“你是不是落魄了,遇到什么困难了?”
结果,他找了一个做水果微商的,一晚上卖出了几百份。这里面的逻辑很有意思,所以很多事情,你能不能做,是很容易判断的。
我们做事情,一定要找出和自己匹配的,并且坚持。哪怕要开拓新事业,也在相关方面做,要么找到合适的合伙人,警惕自己可以做很多事情,要不然什么都做不好。
最后,我有几点摸索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分析“市场”没什么意义,
还不如分析自己。
市场上的机会真的很多,每个月,我都听说很多机会,但都适合自己吗?不一定。你一定要根据自己的优缺点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或工作,任何领域都有机会。
分析自己擅长什么,而不是看别人说什么。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选择对了,就成功了一半。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做好一件事情已然不容易。
我们能做好一件事情已经很不容易了,何况2件、3件呢?贪多是人性的弱点,我们要克服。
目前,我们团队里,我只专注于写作了,商务、运营基本上不管了。哪怕就写作这件事情,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这上面了。因为写只是一个方面,要读书,要采访,要去体验。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想做很多事情,写作也能写,但明显觉得写不好,现在专注了,就感觉好多了。
做与自己相关的跨界。
我们警惕做很多事情,这不意味着我们只做一件事情,而不接触新事物,做相应的变通。
大家看我合作写作课,出书,做分享,本质上都是我写作相关的事情。还有,我去做一些项目,拿资源,本身也是我擅长的。
这个过程中,也收集素材了,这样的项目,都不是像开店那样,非要一天天,各种事情运营,而更多是沟通,也是和我能力相关的。
任泉是演员,也做投资、开店做得很好,虽然不是他的专业,但是他做生意后,现在几乎淡出影视圈。成功是因为自己清楚要什么,把自己的身份调整成了商人,集中精力去做商业,成功是必然。
不管怎样,一件事情先做好,跨界就会容易很多。我们看《奇葩说》的几位导师,我喜欢的薛兆丰老师,经济学教授,借助得到平台,专栏卖了30万份,也是他专业的一个延展,他去参加节目,也是专业的应用。
所以,我们要警惕那些看起来能做、看似简单的事情。一些事情能不能做好,和你的“基因”有关,有些人就适合创业,有的人就适合在企业做一份工作。
不管做什么,你都要找到和你匹配的,不要贪多。
希望我们都克服一些人性的弱点,减少我们的损失,聚焦于能做好的事情上。
- END -
小米说:
双12要到了,有两个好消息告诉大家,我的新书《行动变现》参与了京东图书满100减40活动。
有买书计划的朋友推荐现在购买,非常划算,还可以凑单满减,长按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进入购买页面。
双12,「小mi福利社」也给大家带来了满满的福利,现在点击下方卡片即可进店,领取专属红包,还有一大波折扣产品和更多玩法,点击下方卡片进店了解哦▼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参与京东图书满减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