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 | 天津港保税区:奋笔书写创新发展的时代答卷
十年,见证一棵树苗长成大树的生命之旅;
十年,见证一个区域砥砺奋进的蝶变历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津港保税区紧紧围绕天津“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积极抢抓共建“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机遇,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创新,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凭借敢为天下先的奋斗精神,保税区努力担负更多国家使命和战略任务,构建“三区两港”的空间布局,管辖2类4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在政策、资金、产业、人才等方面形成了优势叠加、要素聚集的发展态势。凝聚集群创新力量
四大产业引领发展
10月14日,空客天津传来好消息,一架由空客天津完成总装的A320NEO飞机交付中国东方航空,并使用5%的可持续航空燃料从天津飞往西安,空中客车单通道飞机开启在中国的绿色之旅。今年54岁的杨世宏是空客A320系列飞机亚洲总装线的设备工程师,他说“十几年来我和空客共成长,感受着祖国的强大,保税区日新月异的变化。”经过十多年的长足发展,空客天津A320总装线实现转产A320NEO机型,A320总装线生产能力拓展至A321机型,空客天津宽体飞机完成和交付中心于2017年正式启用,并于2021年将生产能力拓展至A350飞机。
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所实验室内,研究员蔡韬及团队成员正在进行“人工合成淀粉”的后续研究。去年九月,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所的科学家们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重大颠覆性、原创性突破——国际上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为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生产的工业车间制造“打开了一扇窗”。十年来,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所承担各类科研项目700余项,在生物医药、化工产业、纺织、发酵等领域与20多个省市200余家企业以技术许可、技术转让、技术开发等多种模式达成合作,涉及企业合作项目和转移转化成果300余项,申请专利运营率达25.3%,授权专利运营率44.5%。
保税区利用创新资源要素,抢占产业制高点,集聚了GE医疗、瑞普生物、正天医疗、纳通防护、华鸿科技、华大基因等一批生物制造产业重点企业。同时,全力推进生物制造谷建设,实施“平台沃土”计划,建立“新型研发机构+科研院所+科创园区+创新企业”多层次创新载体,打造生物制造研发与创新的良好环境。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逐渐成为全球共识,氢能产业正在成为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竞相发展的新兴产业。保税区代表滨海新区获得国家首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成员资质,目前天津市首条燃料电池重卡示范路线已开始运营,氢能叉车已应用到北京、上海、广东等地,保税区已然成为天津市氢能发展的排头兵。
“原料气经PSA装置提纯净化后,成功产出纯度大于99.999%、符合氢燃料电池用氢指标要求的产品氢气。”新氢能源公司总经理聂家波介绍,由国家电投与渤化集团、临港控股在保税区合资成立的新氢能源公司,于今年建成投产,年产能为1600吨,预计年效益1000余万元。
天津市氢能示范产业园选址保税区临港区域,项目总投资10.09亿元,主要建设氢能产业技术孵化平台、氢能产业生产装备平台、氢能物流园等,吸引了新氢动力、氢璞创能、杭叉集团等一大批国内优秀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企业落户发展。
事要去做才能成就事业,路要去走才能开辟通途。“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的产业发展路径日渐清晰,加快构建高质量绿色发展新格局,天津港保税区创新驱动的脚步从未停止。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大好项目纷至沓来
今年9月,中策橡胶(天津)有限公司农业子午胎和斜交工程胎车间扩建项目在保税区正式开工,这是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策橡胶集团落子保税区5个月后的再次增资之举。“随着中策橡胶整体核心制造基地建设推进,必将带动整个行业、产业链蓬勃发展,实现地方经济和企业经营互利共赢。”中策天津总经理王先宁表示。
保税区始终坚持“项目为王”,将招商引资作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高位推动一大批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落地生根。霍尼韦尔、博格华纳、埃驰、施洛特等重点外资企业,以及新松集团、中海油能源发展、恒瑞医药等在行业内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企业均已在保税区布局,在丰富区域产业链的同时,逐渐成为保税区强化高质量发展的硬核支撑。
“从最开始设计‘百亿千人’目标,到这次产业园的建立,天津市、滨海新区、保税区等各级政府部门对我们的支持可以用无微不至去形容。”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全球供应链负责人关伟表示。日前,ICT行业首家“零碳工厂”、代表联想集团最高智能制造水平的联想(天津)智慧创新服务产业园在保税区正式投产,该项目从签约至开工历时59天,从开工到投产历时340天,充分展现了联想的“天津速度”。项目达产后预计将实现年产量300万台,年产值超百亿元。
依托自贸区先行先试政策优势,过去十年,保税区金融创新项目亮点频出,贸易总量迈上万亿新台阶。期间,中铁资本等项目的落户使空港保险产业园进一步壮大;北京人寿等项目让保税区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大大提升;德龙新型贸易集采平台、DHL华北营运中心等贸易项目的入区发展,为保税区扩大贸易规模打下坚实基础。
“以多年来为企业提供的精准服务和保税区优良的营商环境为根基,我们与利纳马集团建立起稳定的互信合作状态,这也为我们争取新项目落地提供了重要加分项。”保税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之一,利纳马集团于2011年在保税区投资成立全资子公司—利纳马(天津)有限公司。得益于天津大力扶持制造业产业发展,利纳马天津2021年产值突破4亿元,在全球60多家工厂里名列前茅。2022年利纳马集团决定投资9000万美元,建设斯凯杰科高空作业平台亚太区制造基地项目,受益于保税区“首席营商环境专员”制度,企业拿地之后“即时”开工,缩短开发建设周期、降低运营成本。
营商环境是区域发展的重要软实力,也是核心竞争力。目前,保税区全力承接437项市级权力下放事项,实现“保税事保税办”。全国首创最简告知承诺审批改革,服务12个行业22个类别企业。全市首创“拿地即开工”政策、“企业开办+银行开户”、“3+1”一体化服务新模式、企业开办场景式“智慧秒批”等,实现企业注册到开户4小时内办结,极大节省企业开办成本。
栽得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天津港保税区以项目之“进”支撑发展之“稳”,抓住机遇、久久为功,在全面提升区域招商引资新格局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产城融合加速布局
宜业宜居活力新城
随着经济建设不断发展,保税区加速布局产城融合示范区,以城市聚产、以产业聚人、以功能留人为目标,积极打造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智慧航空都市区。天津市首个百亿级“工改工”城市更新项目——天津港保税区海港区域城市更新项目也进展迅速。聚焦打通集疏港堵点、搭建跨境交易服务场景和建设智慧低碳综合保税园区等具体目标,着力提升天津国际贸易能级,促进天津口岸经济转型升级和滨海新区港产城融合发展,以海港区域城市更新为抓手,努力打造产城融合的“天津样板”。
生态环境是城市发展的根基。十年来,保税区不断在绿色生态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区域绿化面积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5%以上,进一步增强了公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凭借“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自然风景,空港景观湖获得天津市“最美河湖”荣誉称号。2021年,总面积是天津水上公园1.3倍的空港生态绿廊项目全面投用。通过人工生态修复技术,临港湿地公园如今已成为一座以修复海河入海口生态环境、保护鸟类栖息地为目的兼具景观效果的生态湿地公园,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做出贡献。
十年来,保税区在医疗、教育、商业、交通等方面持续发力,着力提升城市功能配套建设水平。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空港医院和天津市肿瘤医院空港医院相继开诊,区域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七所幼儿园和四所学校已经建成投用,美丽“滨城”建设“十大工程”——空港东七道学校、空港第五幼儿园也正在加紧施工,保税区与市属优质教育资源紧密合作,探索出一种区域教育事业发展的新模式;不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体育中心和文化中心成为居民文化休闲的重要载体;打造以亚洲最大的单体商业建筑SM、新燕莎奥特莱斯等为核心的高端现代商圈,为区内居民和企业职工提供了高品质的生活环境。
十年励精图治,十年奋发有为。保税区始终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前进方向,坚持创新驱动,加快产业升级转型,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提升配套设施,不断推进产城融合,谱写了不断创新、锐意进取、坚韧求索的新篇章。大潮激荡,奋斗的脚步永不停歇,立足新征程,保税人将以劈波斩浪的信心、勇立潮头的决心,乘势而上、谋势而动,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奋勇争先、勇毅前行,加快打造宜业宜居生态活力国际新城!
来源:津滨海、网易天津
往期回顾
航空产业迈入“钻石十年”
全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海洋经济产业集群
集聚创新力量 生物制造产业引领未来发展
全力加速 打造全国氢能产业发展高地
构建新发展格局 走好新赶考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