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港中心大道:我“见证”了保税区经济的蓬勃发展
天津港保税区成立32周年
空港中心大道
我“见证”了
保税区经济的蓬勃发展
写在前面:
山河流转,日新月异
保税区32年蓬勃发展的历程
留下许多关于奋斗故事的记忆
一个人的成长
一家企业的发展
一片区域的繁荣
皆是保税区一路走来的生动注脚
时光不语
却给出了关于梦想的答案
岁月更替
已演绎出一轮轮的城市蝶变
如今这故事还在继续
是我们亲历,让我们期许
......
5月的空港,阳光明媚,绿树成荫。驱车行驶在中心大道上,几乎每一个路口都能看到一个标志性建筑,有驻区央企、有科研院所、有民营企业、有产业孵化平台……这一幢幢建筑的拔地而起凝练了保税区32年来的发展历程,而中心大道则“亲见”了保税区企业的壮大、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
起于海港,兴于空港,强于临港。1991年5月12日,天津港保税区在天津港港区围网立区;2002年10月,空港经济区获批开发建设,保税区走出围网开疆拓土;2017年12月,临港经济区并入天津港保税区,保税区掀开创新发展新篇章。一条条道路在脚下延伸、一个个项目落地建设,宏伟的蓝图慢慢变为现实……
中心大道是贯穿整个空港经济区的主干道,呈西北—东南走向,南连号称“天津五环”的宁静高速,北接津滨“双城”黄金走廊的津汉公路。沿中心大道向南进发,第一站是西二道的空港商务园西区,中意战略合作桥头堡——中欧(中意)产业园即坐落其中。
今年3月底,中国意大利商会刚刚在产业园里设立其在中国的第八个办公室,为中意企业交流搭建起了重要平台。自2019年天津意大利中小企业产业园落户天津港保税区以来,保税区共引进了9个意资项目,区内意资企业总数已达30家,以高利尔(天津)包装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意企聚集效应显现。
“当年我们招商高利尔时,中心大道这里还是一大片庄稼地和荒地,并没有中心大道,只有土道,进出空港要走中环西路那里。我们就是在那一片荒地上,谈论着高利尔落地建厂,谈成了高利尔落户空港。如今,空港的道路四通八达,许多企业沿着中心大道而建,企业享受着交通的便利,交通带动了经济发展。”天津港保税区中欧(中意)产业园办公室主任郑健说,高利尔天津落户保税区的二十年时间里实现了快速发展,目前企业三期扩建项目也已正式投产运营,将有效赋能企业为中国乃至亚洲市场提供更多新型产品和服务方案。
交通带动产业发展,产业支撑区域经济。2005年,以设立临空产业区和正式申请列入空客项目选址为标志,天津港保税区航空产业启步发展。十几年来,保税区坚持开放型和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三区两港”综合优势,以吸引龙头项目为突破口,突出国际合作特色,推动航空产业快速聚集,目前已形成航空制造、航空维修、航空服务和航空物流四大航空产业集群,成为我国重要的航空产业基地。
今年4月6日,空中客车签署协议在天津港保税区建设A320系列飞机第二条总装线。A320第二条总装线项目投产运营后,将在天津形成两条单通道飞机生产线和一条双通道飞机生产线的整体布局,有力地支撑空中客车公司提升全球产能,更好地满足空客飞机强劲的市场需求。
在与航空工业的合作中,除了共同推动空客项目的顺利实施外,天津港保税区还与航空工业在直升机产业合作中摩擦出绚烂的火花。航空工业直升机所位于中心大道与东四道交口,是中国唯一以直升机型号研制和直升机技术预先研究为使命的大型综合性科研单位。航空工业直升机所的设计、试验手段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引领中国直升机技术不断迈向世界先进水平的同时,助推保税区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就是保税区与航空工业密切合作的最好印证。天津直博会每两年举行一届,与珠海航空航天综合展互为补充、错位发展,已在保税区天津直升机有限责任公司连续举办五届。天津直升机有限责任公司是承载航空工业民用直升机产业建设的重要基地,历经多年发展,国产AC系列直升机相继从这里飞向蓝天,并正在向建立集研发、制造、销售、客户支援、培训、加改装等为一体的民用直升机综合发展平台的目标大踏步迈进。今年9月,第六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将在保税区继续举办,直博会的举办将进一步推动直升机产业在天津滨海新区形成产业聚集效应,为努力将天津打造成中国重要的航空产业基地贡献力量。
“十四五”期间,保税区着力构建“4+2+3”现代工业产业体系,结合区域实际,重点打造智能科技、高端装备、民用航空、生物制造等产业领域。除民用航空产业外,作为保税区引领未来发展“四大产业”之一的生物制造产业,不断集聚创新资源要素,抢占产业创新制高点,产业发展迅速,已初步形成创新人才荟萃、创新主体集聚、创新生态完善、创新成果迸发的生物制造产业体系,实现集群发展。
在位于西七道与中心大道交口的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里,科学家们在这里曾经取得了人工合成淀粉方面重大颠覆性、原创性突破——国际上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为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生产的工业车间制造“打开了一扇窗”。这一成果使淀粉生产的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向工业车间生产模式转变成为可能,并为二氧化碳原料合成复杂分子开辟新的技术路线。被国内外领域专家认为这“不仅对未来的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具有革命性的影响,而且对全球生物制造产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如今,入选“202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的“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科研项目又有新进展:人工合成淀粉研究中心在研发团队所在单位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成立,20余位青年科学家即将加入;规模化测试装置已在调试运行,将进行人工淀粉合成逐级放大测试。
与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相邻的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是由中国科学院与天津市人民政府联手布局、共同打造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核心研发基地预计今年年中达到整体竣工条件。中心将汇聚百余个创新创业团队,开展合成生物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为产业发展提供源头技术供给,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培育和发展提供创新服务。
科技型企业是区域发展的源动力,科技创新能力决定区域发展速度。与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一道之隔的是一家正向着百年民族科技企业阔步前进的民营企业——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恒银科技于2008年底从北京迁入空港经济区,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沿着中心大道建成了恒银金融科技园。如今的恒银科技已经发展成为一家集金融自助设备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也是国内领先的智慧银行解决方案提供商。
作为一家科技型企业,技术是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过去一年,恒银科技集智攻关,推动产品研发取得了新突破,完成基于国产芯片二代机芯的研发和量产,并配合市场反馈,不断巡检优化,提升机芯及相关算法的可用性,完成多种货币的识别算法研发,为货币算法快速生成储备了关键技术。在2022年滨海新区领军民营企业专项贡献百强榜单的科技创新40强中,保税区共有13家企业上榜,恒银科技位列榜单第一。
“中心大道贯穿整个空港,就像是区域的‘脊梁’,恒银科技坐落在大道沿线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有时候客户来洽谈业务,下了飞机十几分钟就能到达公司,四通八达的交通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江浩然说。
近年来,保税区综合运用区位、政策、环境等优势资源,大力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内生动力,推动民营经济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2022年,保税区民营经济贡献了五成税收、六成就业、七成高新技术企业、八成“四上”企业、九成市场主体。截至目前,保税区民营市场主体已达到3.1万余家。保税区已成为天津市、滨海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是民营经济成长发展的沃土,民营经济也已成为保税区稳增长、促转型的主力军。
经过近20年的高速发展,如今空港的中心大道已串联起航空航天、生物制造、高新技术、智能科技等现代产业,这些产业正形成竞相发展、相得益彰之势。中心大道也一路见证着保税区经济的蓬勃发展。
写在后面
回首来路 无限感慨
展望未来 信心满怀
天津港保税区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 共同缔造”理念,按照“海空并重、新实结合、产城融合”发展思路,持续巩固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肩负起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行动的重担,奋力打造一流港口经济示范区,当好高质量发展主力军,为新区、全市发展大盘做好“主支撑”。
初心不改,接续奋斗,大道如虹,
天津港保税区经济发展也是气势如虹!
往期推荐
“一把手”访谈 | 洪世聪:如何确保延续经济运行良好发展势头?天津港保税区今年这样干……
支撑引领勇担当 | 坚定外企在华投资信心 保税区加强与外资经贸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