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企业调研行 | 高质量发展篇——数字赋能 海油工程大国重器探潜“中国深度”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五月的春风,温暖而宜人,我们迎来了属于劳动者的节日——五一国际劳动节。今天,让我们以最真挚的敬意,向那些默默奉献、辛勤劳动的劳动者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企业调研行


开栏语




今年以来,天津港保税区紧紧围绕落实全市“十项行动”特别是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行动,深学深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推进科技创新、产业焕新、城市更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善作善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提供强劲动力。

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持续策划推出《企业调研行》栏目,通过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倾听企业心声,挖掘特色亮点,细数发展历程,彰显企业新绩。栏目全面聚焦新质生产力这一主题,以区域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陆续推出系列企业调研行报道,从民用航空、海工装备、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绿色发展等多维度开展宣传,推广企业优秀成果与案例,唱响天津港保税区高质量发展之歌。








高质量发展篇


数字赋能
海油工程大国重器探潜“中国深度”



“走,看看我新收的小徒弟去。”走在前方身穿橙色工服的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制造分公司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刘海林说的小徒弟非人非物,乃是近几年“红透半边天”的“大明星”——智能焊接机器人。

海油工程是中国海油海上油气田开发产业链上专业工程服务公司,是中国唯一集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工程设计、陆地制造和海上安装、调试、维修以及液化天然气为一体的大型工程总承包公司,是东南亚地区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海洋油气工程 EPCI 总承包商之一。

中国的海洋面积相当于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海洋在国家经济发展格局中的作用尤为重要。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下,位于天津港保税区临港区域的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制造基地,是一座以5G等技术“武装”起来的智能工厂,工厂攻克10项“行业首次”技术,研发应用智能设备400余台套,主要生产海洋油气平台等装备。智能化设备遇见海洋石油工程,会产生怎样奇妙的化学反应呢?记者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中实地走访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制造基地,看到了新质生产力如何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全自动焊接机器人的“学霸养成记”

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制造基地的一个工厂角落,全身白漆的全自动焊接机器人正伸出长而弯曲的机械手臂,上面连接着一把焊接枪,在旁边的是它的“师傅”刘海林。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制造分公司原创开发操作系统能顺畅完成人机互动,让人机“师徒”之间流利“对话”。

“这个全自动焊接机器人徒弟非常聪明,通过不断教授调试,它将会不断迭代自主升级学习人类给予它的指令,能够实现代替人工操作。”刘海林非常满意这个徒弟,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人工智能语言与人类语言不同,需要经过程序员这个“翻译官”将人类自然语言翻译成二进制机器语言进行“沟通”。

一个能够二十四小时无休,如同海绵一样快速汲取知识丰富自身,不断学习进化的人工智能成为“同事”,对普通焊接工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刚开始工人们对此心存疑虑,但是随着使用熟练使用智能设备切实地提升了工作效率,改善了工作环境,现在工人们的学习热情越来越高涨,对智能设备的使用意愿已经大大提高。”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制造分公司副总经理王金源说道,“以前需要人工核实线下手填纸质报表,现在通过下发订单,手持相关设备,勾选确定每日需要完成的工作,就能实时在系统中展示出来。”



数字化建设加精益化管理,打出“王炸牌”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近年来,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制造基地对研发工作的投入力度显著增强,预计2024年的研发经费将达到 6500 万元。在研发团队方面汇聚了集团层面的专家 2 名、所属单位专家 15 名,以及 81 名高级职称的专业人才。这些投入重点聚焦于多个前沿领域,包括海洋工程智能生产技术、柔性制造智能机器人应用以及 5G 技术的深度融合等。目前,智能预制生产线、高效总装生产物流线、智能生产异构系统数据聚合、5G+AR 在生产中的应用等方面进展良好,取得了技术突破,荣获国家 3A 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证书等多项荣誉。

“油气数字化转型”这个词最近在全球能源行业都颇为火热,中国工程院专家提到,从油气勘探与生产到供应链管理,数智化发展已经催生出一系列创新成果,不断为行业带来更高效、可持续和安全的生产运营方式。数字化建设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必然选择,精益化管理模式推动数字化水平提升。海油工程研发“数字孪生”系统,打通现实与虚拟世界的桥梁,为产品的可视化提供解决方案。“数字孪生”作为装备系统的数字映射系统,能对产品进行“全身扫描”,生成一个完全和产品一比一,真实的立体三维模型,方便交付后业主对产品随时监控,随时“体检”。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制造基地利用数字化建设和精益化管理两条腿走路,两张王炸出牌。通过全面构建“装配式设计、产品化制造、模块化安装”模式,打破了海洋工程领域“离散型”制造的特点,有力推动我国海洋装备制造从传统 “人力工厂”向现代化“智能工厂”跨越。


绿色“智造”铺就国际化发展之路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深化与沿线国家的区域合作关系,这就像吹起了冲锋的号角,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之路提供强大动力。海油工程自始至终坚持走国际化道路,始终思索如何走好国际化道路。海外布局以中东和南美市场为主,同时寻求东南亚、北美和非洲市场的突破。

巨大的机遇面前,海油工程的国际化道路也面临地缘政治、货币、资金等风险。“为应对挑战,我们将提升国际化水平,建立国际资源池,推动智能化转型,利用综保区政策和激活码头活力,数字化赋能提升建造板块数智化程度,实现全产业链智能化交付,打造竞争优势。”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制造分公司党委副书记王磊表示。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海油工程智造业务正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未来计划实现从数字制造到智能制造的华丽转身。在高端装备领域,海油工程聚焦于构建智能化海洋油气生产设施与高端装备的标杆工厂。在绿色环保领域,海油工程以创建绿色工厂为核心,运用前沿的绿色建筑技术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资源配置,推广绿色设计与绿色采购,推动产品的绿色转型。同时,通过淘汰落后设备、建立资源回收体系,优化用能结构,构建全面绿色制造体系,实现低碳绿色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2024年4月初,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提前完成并网以来设定的2200万千瓦时一年阶段发电任务。海油工程制造生产的“海油观澜号”是我国第一个,工作海域距离海岸线100公里以上,水深超过100米的浮式风电平台,创国内多项建造纪录。





从浅水到超水深,从传统工厂到智能制造,从订单式非标准建造到标准化产品化……海油工程完成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国内最大作业水深FPSO“海洋石油119”、全球首个十万吨级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亚洲首例圆筒型FPSO“海葵一号”等深海重器,推动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迈入超深水时代。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智能制造正在成为制造业增长的强力引擎,天津港保税区也将继续落实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特别是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行动,增强“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的发展理念,全力推动区内制造业企业从“制造”向“智造”转型升级。依海而生,向海图强。随着一个个海上“大国重器”的不断突破,中国企业正不断汇聚新质动能,为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转载须注明来源:天津港保税区天津空港经济区


往期推荐

一图读懂 | 2024天津港保税区高质量发展勇争先

一图读懂 | 2023天津港保税区高质量发展新图鉴

春节我在岗 | 海上巨龙 跨海连岛施工忙

新春走基层 | 中粮佳悦满负荷生产保供应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天津港保税区天津空港经济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