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篇→是啊,我像当初一样喜欢悲伤
↑
↓
↓
(陕西)南南千雪
▎ ·《一些叶子停留在巨石上》
那些形状各异的叶子
被风挤在一处
它们赤身裸体躺在巨石上
也一定是躺在它们自己的孤独里
我不能揣摸这些叶子一生莫测的命运
俏上枝头时
在时间的旷野里
它们被春天爱抚过
被星光照耀过
而现在它们呈现的样子
卷曲而干燥
看起来像是失败的阴户
终有一天和所有人一样
变成别人记忆里的死灰
赵卫峰→ 南南千雪似乎肉食性诗人,题材的选择对她简直不是问题,随心所欲,随手拈来,且消化能力强,很像美国诗人描述的那种“胃”;不妨说这样的诗人与诗与生活是合体的少见的。在表达方面,她的铺排仍然得心应手,她能不断换位,像个经验的诗歌厨师,能视原料制作多种风味的诗作。也许,她能多注意“字斟句酌”、“精雕细刻”,效果会更好。如这首,我在想,若我是作者,一些字词是否欠精准,最后两句是不是蛇足般多余呢?
↓
(湖北)哑哑
▎ ·《我像当初一样喜欢悲伤》
我想在某个小酒馆
过一夜
和一两个女人
喝些酒抽些烟
有一句没一句
我想我还是
很喜欢悲伤的
那些和我
喝过酒的女人
你们都嫁人了
你们过得
并不好
你们现在
都关机了
你们走在
生活的正道上
赵卫峰→ 这诗的表情是种孤独所致的沮丧感。整体看,它一气呵成,简扼,易接受和理解,虽然有些直白像情感类通俗歌曲。正道是什么斜道又是什么?不必说,留白与结尾撞在一起,这样的收尾像静夜刹车,暗响一声,没了,余音却丝丝缕缕,向可能的地方漫延。“悲伤”是人类显著和特征的情绪反应。从不悲伤不会悲伤不知悲伤的人是植物人。能够悲伤懂得悲伤的身心是韧性的,也是诗的。
这诗来自网络偶然浏览,当时推荐给了《特区文学》。数年后才知作者是位年轻漂亮的80后,从桂省到鄂省,早已为妻为母,不再写诗了,过诗意生活了,“走在生活的正道上”了…
↓
(广东)比娜
▎ ·《堵车》
外面已放晴,眼睛接近黄昏
地铁里的爱人,像撒网的渔人,就要归来
车流络绎不绝
夜幕的钟声就要来临
我坐在餐椅上,侧耳倾听
木门之外的风吹草动
高跟鞋吹起一地波浪,我的爱人
他姗姗来迟
隔壁的防盗门,有人开门,锁门
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十分钟过去了
我的爱人,他让我坐立不安
晚上七点半,夜市的烟火,熏烧匆匆归来脚印
我的爱人,他说,司机跟别人打架了
堵了两条街的车
插翅难飞
赵卫峰→ 较好地将情感、生活与现实融会的这诗内容平易亲切,很有认同感。“堵车”的经历与感觉众皆有之,比娜的表达,却似偶然地反映制度文化、现代环境对人精神限制或影响,以及个体情感在其中的波动与被动。
在表层的“日常”关注与介入之外,这诗似也可谓另类角度的情诗。暗藏的节拍,一点点堆砌悬念与紧张氛围,不仅有动感的戏剧效果,更使“情感”的展现丰富,也巧妙地抹去了此诗“散文化”的缺陷。
↓
(福建)冰儿
▎ ·《夜泳》
从水面起身,有无法安慰的满足
上升与下沉之间风光无限,
我更珍视潮水退下的这一刻
仿佛一次持续奔跑中的停顿,
在心跳与海浪节拍的完美结合中
抚摸被延长的海岸线,思忖是否再一次冒险
惟有我看见,一个清清爽爽的身子,
如何在月光下展示内心:
微微颤栗,毫无保留
这只新生的小兽,此刻因害怕而安静,
因敏感而着迷
当波浪撤退,陆地消失,露水轻轻托起世界
片刻之欢成就一个永恒的仙境,仿佛向世人宣告
只有两个人的游泳,才能这样放纵悲欣托付生死
第二次,我称他父亲,他呼我母亲
彼此充满感激
赵卫峰→ “悲喜交加”之诗,最能体现情感度,正如纪伯伦曾说,唯有极乐与深哀才能体现我们的真实。居于中国七零后诗歌边缘却优异存在的冰儿之诗动辄大包大揽,理性感性并行,所想所感,既带有传统意味的神性与幽玄,又常裹挟自在的情色气息,明表暗里,虚实互补,这种以内功方式推动身心,推出自我独特体验与理解——的特色,且不说成功与否,这种实验与坚持本身就很难得。
↓
(上海)然希
▎ ·《一月一日》
之后我才让你出现
让你成为缓慢的事业
为什么
仍会有人相信
这不是冬天
那面墙
它注视我
它体内的土地
一定有过忧伤
为什么
我沉默的邻居
从不敲门
他使用我的
台阶和上面的光线
他熟悉我的外套
却总是看不到房间
赵卫峰→ 像对话、亦像自语、默思、日记、一次千里之外的无线耳语,甚至像QQ,一次“向左走向右走”式的缅怀或摄录……而那面墙,它注视我;而我的邻居,他使用我的台阶和上面的光线……这类语句言之有物,又言犹未尽,每一句都可以有所联想。这诗显然不是然希诗作中最完好的,却也保持了其一贯的轻捷。
《相信》
然希
“最甜的事物
是看不见的。”
他站在三角洲上
问候没有午睡的人
南方的竹林,正在赞美
乌鸦,晚霞。棕色的沉默
他把手伸进港口
海水涌出。一条鱼
惊动了整个水底
↓
(北京)李成恩
▎ ·《陌生传》
在炉子上烧红的激情
能端到桌子上享用吗?
一个雨夜探访的朋友
该如何劝说她人生的变故?
我与朋友在书房里静坐
偶尔交谈
偶尔看一眼对方
她的脸瘦了
她的人生看不清了
好像她来历不明
难道她是从《圣经》里
来布道的?
她的脸或明或暗
陌生得如十年前
我们在机场的偶遇
赵卫峰→ 李成恩的诗作通常不好解读。友人雨夜探访,因身心受困而寻找合适的耳朵,这现象常见。叙与听,结果没过程重要。耳朵有时只是发言方的一种调谐工具,人之在世,总是被动,耳朵就更是了。此诗之功显然不仅是题材的拓展,诗歌对此类反复而多发的生活现象的介入,不宜主观,旁敲侧击之态最佳,这让诗人在竭力掀开以往诗歌题材限制的同时,难度倍增。由此,此诗在语言欠精细、形式较简单等方面的不足已可忽略。
↓
(广西)吕小春秋
▎ ·《那时》
那时,还没有电视,手机和电脑
收音机和录音机都还是稀罕玩意
那时,夜里拿个勺子
随便往天空一勺,都会勺出一蓝星星
月亮掉进井里,猴子还结队打捞。
那时,姑娘都很腼腆
小伙也很忠诚。
人们习惯在河边洗衣
井沿打水。
说起远方,多数人还比较忧伤。
那时,勤俭尚称美德
节约也不遭人嘲笑。
那时啊,爷爷还没种进土里
爸爸妈妈
也没外出打工。孩子们
哭着跑进家门
话语虽然粗糙
但一粒一粒,都是粮食
饱暖又和美。
赵卫峰→ 当代文化文艺里的怀旧似乎与社会转型和出版宣传相关,缅怀往昔,人之常情,吕小春秋此诗罗列似乎随意,其实遣词造句颇为用心,不单是简单的怀念往事、故人和逝去的岁月,而是提示可能的“遗失的美好”:那时姑娘都很腼腆小伙也很忠诚,那时勤俭尚称美德节约也不遭人嘲笑……现在呢,都变了都在变!其实“怀旧”的基础是经济的变化。
看到此诗时我有点疑虑:没有同样经历的80后90后怎么看?诗歌如何跨时或更具普遍意味?想起前辈亦曾有诗——
《从前慢》
木心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
(江苏)清荷铃子
▎ ·《被一条狗看到洗澡》
它看得出神,然后有点着急
待我将身体和灵魂洗得够彻底以后
我也给它洗了洗澡
并刷了刷牙
我并不担心它向人类说什么
而是防止它向其它狗群说些狗话
其实我的担心也是多余的
待我将自己陷进柔软的沙发
钉子一样,越钉越深的时候
它翘着小尾巴,白毛毛球一样跑来
轻轻地,小心细致地
舔着我的脚
我想
它一定发现了一种美
赵卫峰→ 题材与内容的拓展是值得肯定的。这首褒多于贬的诗作者是女性,它在一个影响力较大的博客展示时,诗人李衔夏评说:这首诗如果出自女诗人之手,就比较动人,如果出自男诗人,就有点恶心。哦,有时一首诗的性别差异、阅读接受程度……是从作者的性别身份开始的?如果真是这样,这诗的题材与内容的拓展其实也就并无创新之处,而只是“男性视野里”的小小薯片。
与往不同的是,肉体的美好及其诱惑的表达如今已少了太多限制和禁忌,宽容的当下,是否意味着随心所欲呢。假如先这此诗归为日常之情色框图,日常的点滴与审美在混淆中被强调和放大了,身体、欲望、自恋等泛文学的东西被随意垒造,那么,“女性意识”难免作为文本表现的策略而被强化,这就显得媚俗。
这,当然并非这个或那个诗人或一首几首诗的问题。这种“伪装成纯文学的伪文学”是消费时代之大势所趋?这种诗,内容与动机都“太现实”了,太直接了,其立意即便可以肯定,却仍失败于表达。表达的失败使诗陷入俗套。
“媚俗艺术是有‘效率’的艺术,是当今社会可消费的文化侧面,也是消费主义的美学与伦理学胜利的最直接表现之一。从起源上说,媚俗艺术是作为中产阶级趣味及其特有的闲暇享乐主义的表现而出现的”(卡林内斯库),更普遍意义的生命状态的探究若停滞于对自我身心的庸常玩味,先锋的内涵就会耽搁于精神的T台被忽略。去年冒出的“颓荡”写作是否亦有此嫌疑?是否,《火车钻过山洞》似乎也属这一类精神T台上的媚俗之作吗?——
《火车钻过山洞》
(重庆)周冬梅
前些年,老家像个寡妇
冷清忧怨,无人问津
自从有了火车站
红裙子,白衬衣
以及怒放的青春扑面而来
扰了大山这个牛鼻子老道的清修
现在,牛鼻子被火车牵着走了
别看火车慢
却拉动了经济
拉动了老家这个寡妇的内分泌
每一次火车钻进山洞
她都能获得颤栗的闪电
和久违的快感
↓
(海南)颜小烟
▎ ·《向晚》
那么多的凉,从暮色中滴落
天空隐去。细风吹过窗户,
扶桑的呼吸有些急促。
卷起的叶子,在水中微微化开
在植物失去光泽的声音里
青木瓜的悲伤,淡淡的、软软的。
这个时刻,我坐在院子里
听见一些细小的时光轻轻地滑过
仿佛一片无辜的叶子,泪水
盈满眼眶。
赵卫峰→ 向晚,是静、中静后面的感伤以及自得。在今日熙熙攘攘的诗歌超市,低调的笙音往往会更贴心走心。颜小烟正是沿着这样的曲径淡静而至,敏感善感的心扉于无声处发出低分贝律动。她仿佛习惯静坐与假寐,一次诗便是一次小心翼翼的回望与想像,喜忧参半,就是这样,诗就这样能反映出诗人内心秩序的讲究,知性、细腻气质或气息跃然,这,或许亦可唤作某种诗歌教养。教养如诗,当然也是很个人化的东西。
以上原文载于《特区文学》《海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