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体科技:盘点2015中国体育科技10大关键词

2015-12-31 国体科技

1

体能+康复

“魔鬼训练”


10月2日,中国男篮70∶57战胜伊朗队,自2005年以来首次在亚锦赛上击败对手,8战连胜成功闯进亚锦赛决赛,这支曾经一直被人吐槽和当做反面教材的球队可算是扬眉吐气了一回。比赛中中国队的体能优势十分明显,而这些变化与全新的体能训练方式有关。

至4月中旬,新一期中国男篮集训队已有6名队员伤退。从去年有“铁腕教头”之称的宫鲁鸣登上帅位后,中国男篮重体能、高强度的训练模式就饱受争议,此番引发更多质疑。

  对此,王卫星笑称,这届中国男篮重体能、训练强度不小是事实,但要说“练伤球员”实属冤枉。目前离队的6名球员均是老伤,其他队员没有一例新伤病。高强度、大运动量训练不科学?王卫星称,中国男篮的高强度训练,恰恰是以科技手段做保障,训练前后的生理、生化指标测试、肌肉状态分析等等,都是制定训练计划的依据。卫星介绍,去年是一批全新的队员,体能训练只能从最基础的开始。海埂集训则更多地与技战术体系挂钩、与实战结合,训练场地也常常从力量房搬进了篮球场。但对于初入国家队的选手,体能训练会以分组的形式区别对待。

2015与体能和康复相关的各类培训、会议、展览、论坛异常火爆,如2015首届全国竞技体育科学化训练培训班、2015年全国运动伤病防控与康复训练培训”、2015北京国际体能大会、北体大国际体能峰会等等,均在本年悉数登场。

  


2

大数据

科学化训练



中国女足过去的体能只能支撑60分钟的比赛,现在世界杯三场小组赛每场都能拼到最后,没有队员出现抽筋等严重体能问题。另外,让人啧啧称奇的是,三场激战之后,现在中国队内竟然没有任何重大伤病号,所有球员都可以上场比赛。

中国女足球员体能状况明显改善,必须要感谢大数据的有力支撑。现在女足每天都做大量数据分析。每堂训练课达到的强度,全是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来确定!在世界杯备战期间,一直进行大数据监控,因此对每个训练项目都很清楚。大数据让训练量化、清晰化,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这些数据涉及球员跑动距离、加速跑、心率和脂肪消耗等,每秒都在变化。早上要对球员进行尿检,测体重。训练课时要收集所有球员的跑动距离、心率、强度和运动量等数据,晚上还要要赶快做分析,把数据交给教练组。最后再做一次球员的尿样分析,如有异常的第二天上午还要复查。每天还要通过分析数据为球员配备营养品。

而在训练场上每次训练,教练组都要给队员穿上带有传感器的特制背心,然后在场边支起信号收集仪,打开GPS分析机,所有球员的训练数据就源源不断地传进了分析机内,形成海量数据。德国男足对大数据收集做得最好,10个球员用3个足球进行训练,10分钟就能产生700万个可供分析的数据点。

而围绕大数据的相关产品陆续面世,如同样适用适用足球项目的FieldWiz、Polar表等都将为运动训练分析带来革命性的改变。

3

可穿戴设备

大胆去想 放心去做



通过智能可穿戴设备,可以更好地感知外部与自身信息,能够在计算机、网络甚至其他人的辅助下更为高效地处理信息,以及更好地实现无缝交流。目前,智能可穿戴设备主要包括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手套、智能服装及鞋、智能首饰等。随着技术进步以及用户需求,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形态与应用热点也在不断变化。由原来的家用产品逐步转移到体育科学化训练中来。为训练大数据作出支持。

日益更新换代的运动手环、只能手表,小编不用提醒大家就能叫出N+1种:iWatch、小米、三星、华为,阿迪等。而Polar、FieldWiz等体育专业级的智能穿戴设备也疯狂的涌入体育科技界,它们为科学化训练、大数据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监督训练情况,调节训练状态。智能穿戴设备能够实时的传递给使用者自身的训练运动参数,例如心跳、血压、能量消耗等,目前的智能穿戴设备可以对使用者的活动参数进行监督,并及时将使用者的实时运动参数传输到智能穿戴设备上。因此在进行大强度的训练时,使用者可以随时监测自己的心跳、血压等信息。在训练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这些参数,对自己的训练情况 进行调节,使得参训者在进行训练时能够随时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对自己的训练情况有着较为全面的认识。

4

健身物联网

万物互联时代


2012年中国第一个物联网五年规划《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计划》由工信部颁发,近几年各行各业都在开发酝酿自己的物联网产品,而体育行业也不例外,首先试水的就是健身物联网产业。

今年8月29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科学健身专家指导系统和服务平台的关键技术研究》下设课题《基于物联网技术远程健身数据采集设备和相关组件的研发》在北京召开检查会议。

在会上山东体育学院副院长毛德伟教授汇报了健身物联网适配器和网关的研发情况,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李祥臣研究员汇报了物联网技术远程健身云计算中心的开发情况。会上对试验中的健身物联网进行了实时演示,与上海五角场社区健身房进行了远程实时连接,现场连接顺畅,能够实时监测跑步者的运动情况,收集跑步数据。本课题成功研制了支持跑步机、健身车、力量训练器3种健身物联终端的适配器和通信网关,开发了信息开放共享的健身云计算中心,建立了统一标准的服务接口体系,实现了个人健身数据随时随地实时采集、海量数据存储、高效加工和处理。

国家体科所洪平处长表示,健身物联网是打通健身产业的一条大动脉。这条大动脉将健身器材制造商、健身群众、健身俱乐部、体质测评中心、科学健身指导专家,以及医疗、康复、养老和健康保险机构等方方面面连接起来,将改造传统健身业态,建立健身行业新型商业模式,增加健身参与人群,促进健身产业良性发展,一旦技术成熟并投入产业化应用,有望迎来健身产业新一轮的爆发。

5

十科大

盛况空前


2015年11月6日,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在浙江杭州隆重召开。大会不仅秉承原有的规划安排,这次还大规模的把体育科技展作为大会第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四年一次的全国体育科学大会是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主办的国内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内容最丰富,最具广泛性、综合性和权威性的体育科学盛会,也是汇集和转化优秀体育科技创新成果,展示体育科技工作者智慧和才华,为体育运动实践提供智力和科技支撑的最高和最大的平台,一直为国内外体育科技界所关注和重视。

国内外知名体育科技专家出席了会议。来自全国各体育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近2000名体育科技工作者齐聚一堂,共同围绕我国体育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重大问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讨。

本届大会产生了一批高水平、创新性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将为今后我国体育运动实践提供科学指导和科技支撑,并将对我国体育事业和体育科技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6

科技成果转化

体育知识产权


11月28日,由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主办,上海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国家大学科技园承办的2015年全国体育科技成果展示会在上海体育学院风雨篮球场隆重开幕!

国家首个体育知识产权交易协议成功签订

开幕式上,上海体育国家大学科技园总经理张忠与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总经理方建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该协议的签订,预示着体育科技成果的产权交易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体育产权的交易保驾护航。实现了国内体育知识产权交易合约零的突破。该合约的签订,注定将会成为日后体育产业发展的浓墨重彩。

国内首个体育知识产权交易项目成功交易

合约签订仪式结束后,上海体育学院科研处处长吴雪萍与尚体健康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海龙就体育科技项目的交易进行展示,并成为了上海体育国家大学科技园与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后的第一个交易项目。实现了国内体育知识产权交易从无到有的跨越。

7

国民体质

是好?是坏?




11月25日下午,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公布《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公报中称,为系统掌握我国国民体质现状和变化规律,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2015年11月25日在北京公布。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国民体质总体水平有所增长,但成年男性体质水平有所降低。

同时发布的《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有所改善,但依旧存在不少问题。

2014年全国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等级以上的人数百分比为89.6%。3至6岁幼儿达到“合格”等级以上的百分比为93.6%,20至39岁成年人为89.0%,40至59岁成年人为88.1%,60至69岁老年人为87.1%。男性达到“合格”等级以上的百分比为88.2%,女性为91.1%。城镇人群达到“合格”等级以上的百分比为91.1%,乡村为87.2%。

本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是中国第四次国民体质监测,2014年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10个部门在全国31个省(区、市)联合进行,采用分层随机整群的抽样原则,共抽取531849人,监测结果分别形成《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及《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

8

创新创业

将众创落实到实处


10月31日至11月2日,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产业分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管理分会主办的全国体育院校大学生体育产业创新创业策划大赛,在天津体育学院举行。全国49所院校报送的近200项作品参加了本次比赛。

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从国家层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做出了系统设计、全面部署。结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此次全国体育院校大学生体育产业创新创业策划大赛,紧扣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需求,联系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实际,将创新创业融入专业教育,是推动体育院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激发体育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的一次有益尝试。大赛及相关系列活动的开展,为营造体育院校尊重知识、崇尚创造的创新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之梦提供了引擎与助力。

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经济司,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政府合作办公室,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天津市教委、天津市体育局负责人出席了本次大会。国内部分知名体育企业负责人、各参赛院校负责人和参赛师生代表参加。

9


互联网+体育

融合、渗透


在互联网的推动下,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日益紧密,这使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为制造业发展创造了新机遇,“工业4.0时代”正向我们走来。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工业4.0”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工厂高度智能化,流水线实现工业化、无人化和无灯化,甚至能够实现机器人生产。

去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以及相关措施等产业新政,对体育产业发展进程和模式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使体育消费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然而,民众体育运动参与不足、健身消费理念不够等问题制约了产业发展。体育产业从业者正试图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全民健身、科学健身,从而撬动商机。从体育用品制造业2015年推出的新产品来看,企业对于产品吸引力及用户黏性的研究狠下工夫,其中紧跟“互联网+”的潮流是提升吸引力,增加客户黏性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互联网诞生至今刚满25年,但给日常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甚至颠覆了人们的思维,改变了生活方式。互联网的有效应用是体育产业发展的新机遇。互联网的云计算、大数据对体育产业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与互联网相关的创新科研产品以及智能可穿戴等设备的逐渐走俏,代表着人们对于运动的要求正迈向下一个台阶,体育运动的社交作用将更加明显,也客观表明国内制造业竞争优势从简单粗放低成本附加值,向更高层次设计研发价值快速升级。

10

智慧场馆

新方向



国家的全民体育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关系到全民族身体素质、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实现中国梦,我们需要更完善、更先进、更加以人为本的体育健身管理经营模式。在一次针对体育场馆运营信息化服务商易思普的访谈中,让我们真实感受到从智能场馆和科技化管理维度的体育健身事业美好愿景。

  智慧场馆,是公共体育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它既代表着最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与体育产业经营理念的实际应用,如:云计算、移动互联技术、身份识别技术、WEB2.0等等;同时,智慧场馆又是多维的立体化的体系架构,它涵盖了体育场馆经营理念革新、资源优化、管理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建立与完善等多方面的内容。易思普“智慧场馆”概念的提出,吸引了国家奥体中心、深圳大运会、南京奥体中心、安徽奥体中心、万科集团、金地集团等多家国家级省级体育场馆的积极参与,并得到众多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的一致认可。随着智慧场馆不断的推进和建设,将对国内推动体育健身管理经营模式转变和体育场馆服务品质提升产生深远的影响。

  建设一个高度智能化、集成性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很多场馆运营管理者的梦想和追求。仅仅提高工作效率是远远不够的,借助于IT技术,将信息技术与管理进行融合,打通业务流程,提升服务品质,堵住管理漏洞,杜绝数据落地造成的损失,从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支撑企业变革和转型,以此全面带动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才是智慧场馆真正的梦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