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乌镇戏剧节 大师课笔记丨托马斯·奥斯特玛雅:你们每个人都好像在比赛,这是错的。

2015-10-21 吕彦妮 吕彦妮


这两天,让我最感到吃惊和不适应的是,你们每个人都好像在比赛,时时刻刻都在想,我要做最强的,最快的,最好的,带着这样的想法和理念在排练,在学习,是不好的。


乌镇戏剧节“戏剧小课堂”第四位讲师,是来自柏林的托马斯·奥斯特玛雅。他用两堂课6小时的时间,讲解和演示了一出关于“表演的本质”的训导。



托马斯·奥斯特玛雅是当今最欧洲炙手可热的导演之一,代表作包括《娜拉》、《火脸》、《哈姆雷特》、《理查三世》。其中新作《理查三世》前几年在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演出时,一票难求。

他在柏林艺术前沿阵地邵宾纳剧院(Schaubuehne)执掌“艺术总监”一职位已经超过十年,成为了剧院断代期后一跃而起的艺术先锋。更为令人惊诧的是,他坐到这一位置的时候还不满40岁。

孟京辉这样形容这一切:“太疯狂。他能30岁出头就得到欧洲导演大奖,要知道,一般其他人都是七八十岁的人才会得。”



△位于柏林的邵宾纳剧院


2006年,托马斯·奥斯特玛雅曾被“大导”林兆华邀请到北京举办工作坊,那一次,孟京辉参加了。“那个时候还没有太多人知道他,当时的题目是《梅耶荷德的表演方法》,我在研究生时课题的就是梅耶荷德,所以有一点格外亲切的联系。”



△《娜拉》剧照


托马斯·奥斯特玛雅静静地走进昭明书院,小心留意不要让自己的皮鞋接触木地板时发出太大的声响。


他坐定,停顿了一下,观察坐在对面的20余位同学,然后开口问的第一个问题是:


大家其中有谁是经受过训练的演员呢?


而后指着一个戴着黑色头巾的男孩问:“你是练过京剧吗?”

当听闻大家只有一半是经受过专业表演训练,其他学员甚至有导演、制作人时,他倒吸一口凉气:“你是第一个上我课的制作人。”

然后他又一连问了好几个问题。


你们谁看过我的演出?

谁想真的参与到训练中?

最想学到的东西是什么,想得到什么?


还和一个刚刚辞职的前真人秀编导发生了以下的对话:

你过去是做什么的?

真人秀节目编导。

呃……但是我这两天要讲的内容全部是虚构的,不是真实的,你确定要听吗?

哎呀,真人秀也很假的……


一番相识之后他郑重说明:“我们两天的课程里要做的训练,是艺术体系中很小的部分。所有的训练都有关表演。除了表演,不会谈其他的。”

并有言在先表示,自己对课程的结果丝毫不感兴趣,“我们只管训练和学习。我甚至不管你们的技巧是好还是坏,这也不是面试,不要刻意给我展示才华、才艺。”


后来的两天(六个小时)课程里证实了他最早的这番话。他用几种基础的身体和表演训练反复强调着一个朴素的道理:沟通,是创造艺术最重要的途径,它能够使一个作品最终成形。沟通不仅限于人与人之间,还有人与空间,人与物。


托马斯·奥斯特玛雅在课堂上提出了很多问题:拿到一个角色的时候,你怎么样真正理解那个人物?准确地找到那个人物之后,又要怎么在一场又一场重复的表演中去保持这种感性?



△《哈姆雷特》剧照。

“演员的工作就是塑造富于感情的角色,如果我们的本职工作和感性无关的话,完全可以在台上立一个雕塑,让雕塑彼此交换文本和信息。我们在现实主义的舞台表演中,最重要的是如何找到感性的存在。”


他以“简单”的训练开始了对演员“沟通”能力的训练。


两个人面对面,仔细观察彼此的样貌、五观、饰物、着装、身体状态,然后用直觉寻找一个词汇来形容彼此。当一个人说出这个词,另一个人要练习去肯定或者否定,并在重复连续的对话间根据彼此的语气、情绪变化,改变自己的反应。


这组“观察与反应”的练习从第一堂课一直延续到第二堂课。在后来的“升级版”练习中,他会挑选一对组合在所有同学的面前表演,托马斯·奥斯特玛雅则根据他们的表现随时打断、提出问题、解答并且解释其中的原因。他会细心观察每一个反应的正误,细致到会意识到每一次回应的状态差异,及时给予指正和说明,严谨至严厉。


除此之外,他还指导大家进行了4-5套循序渐进的训练。全部事关“观察与反应”。练习一边完成自己的行动,一边观察和关照周围人的存在。在空间内寻找同频的呼吸和移动。


课后,我问托马斯·奥斯特玛雅,你总能准确指出演员(学生)某一个反应的真假,这种自我检查的能力,演员能在慢慢的磨炼中拥有吗?他想了想撇撇嘴:

“不能,所以他们需要一个好导演。”



奥斯特玛雅说,今次在乌镇的训练课程,是他为自己剧团的演员专门设置的,并非德国戏剧院校学生所能学到的。而且,这并非一个“入门”训练,事实上,他们“每次登台前都要做一遍”。


托马斯·奥斯特玛雅的课后总结


这两天,让我最感到吃惊和不适应的是,你们每个人都好像在比赛,时时刻刻都在想,我要做最强的,最快的,最好的,带着这样的想法和理念在排练、学习,是不好的。

你们总是关注自己做的是对的,与其这样,还不如去想,我做错了什么。这个训练是和别人无关的,而是要考虑自己从中检查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


人的情绪像光谱,范围很大,这边是绝望的哭泣,那边是兴奋的大笑……中间的空间很大。但是大家的表现非常有限。真正人类的感情很宽,更大,更丰富。中间有软弱、敏感、怀疑、不安、危机、恐惧……或者其他,所有这些,大家并没有表现出来,因为大家都想着,在台上不能露怯。


观众买票进剧场看戏,是想看到人类宽广的表达和情绪,而不仅仅是一些大哭大笑的结果。



△《理查三世》剧照。

一个真正好的戏剧场景,就是把人物一次一次推向危机、磨难的境地。作为演员,如果没有经历过危机和困境,就创造不出新的东西。身处绝境,才会跨越边界。绝境中,必须找到新的工具、技法。如果没有,你就会永远停留在这个困境中。这是对每一个艺术家而言的真理。”



△《哈姆雷特》中经典的“王子吃土”


你们要永远记得,要在一个场景中找到最困难的情况,在喜剧中也会是一样的,一个滑稽人物,只能在被推向绝望边缘地时候,观众才会觉得好笑。一个人不断地摔在地上,观众觉得好好笑,但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又一个危机和难题,他得一直站不住,如果他只摔一次,戏剧是不存在的。


睁开你的眼睛,从外面汲取灵感,经验,你所寻找的答案不在你自己身上,答案在外面。在其他艺术形式和媒介中,也可能来自于真实的生活中,或者来自于身边的人,答案会存在于所有的外界元素中。

西方传统观念,是非常强调个人主义的,告诫你,可以自己在内心中寻找答案,通过自己的努力,适者生存。但我认为这种对个人主义的强调,会造成抑郁,体力枯竭,也会造成困境。一个最直接的现象和例子就是现在大家都盯着手机,一直刷一直刷,一路走一路看。封闭、局限。这是我们所处的时代给人类带来的非常严峻的挑战。

我们在手机上的交流是理智的、成人的。有时候会试着找寻另外一个层面,借助笑脸,符号,试着转换到一个“孩童一般”感性地层次,给理智的信息带来一些情感的部分,但是无论如何,这样的交流和沟通,没有办法和人与人之间复杂的交流相比。



△《针锋相对》剧照



△《海达·高布尔》剧照


课堂上,有一个托马斯·奥斯特玛雅和同学之间意义重大的交流。

他问那个最初吸引他注意力的“像京剧演员”的男孩,他惯常的工作方式是什么。男孩说,自己会写人物小传,并且在每次上台前都在侧幕安静地呆一会儿,想想自己的角色,梳理一下角色的人生。

奥斯特玛雅听后问他:

“你今天早上来课堂之前,有想过作为自己的那个人之前经历了什么吗?”

男孩诚实回答,没有。

“这就对了。塑造角色时,如果你开始想我要演的这个人是谁的时候,其实你已经离题了。你可以将写人物先传这些方法作为一种帮助,但是当你开始表演的时候,这些是应该摒弃的。”

那些闭合的,自己和自己的交流,是无效的。

“就比如,我问你,你现在在做什么?”他忽然问。

“我在听啊。”男孩马上接下话。

“对!这就是对的,这就是你应该在台上做的事情,你听,然后反应,这才是真正生活中应该发生的事情。你判断,反应,然后适应。”



△《理查三世》剧照。


表演是一种过程,而不是情绪。

作为演员,你身上并没有一个按扭,说有什么情绪,马上就会表现出来。



写下你感兴趣的名字
听他们说


刘嘉玲丨赖声川丨江一燕丨周迅丨河正宇丨诺玛阿美丨林青霞丨曹禺丨战马丨张爱玲丨诺一丨舒淇丨烈日灼心丨邓超丨王亚彬丨李米的猜想丨井柏然丨孙冕侧台故事丨螺丝在拧紧丨李媛丨钦差大臣丨肿瘤君丨宁泽涛丨黄渤丨白百何丨马伊琍丨朱琳丨张震丨陈奕迅丨窦靖童丨十月书单丨林奕华丨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丨李健丨窦唯丨赫伯特·弗里茨丨铃木忠志丨沈林






文字均为原创。图片来自网络

欢迎转载,抄袭必究。

转载联系作者或本帐号。

微博:@吕彦妮Lvyanni

工作联络:Lvyanni@vip.sina.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