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嗨,发烧的人丨关于胡歌、五号、《如梦之梦》及其他

2015-12-08 吕彦妮 吕彦妮

2013年3月,北京798玫瑰之名,《如梦之梦》排练场。我第一次听到这封信,眼泪哗哗留下来。




这是一封写给叫「五号」的男人的信,那个男人生了一种怪病,找不到病灶和缘由,便也无法得到准确的治疗。

写信的人叫江红,她从台北辗转到巴黎生活;

「五号」走了一条更远的路程,也到了巴黎。

他们认识了,相爱了。

一起去到一座城堡、一个湖边。然后他们回来,他们分开。

然后他们便再也不会分开了。



而这只是有关戏剧《如梦之梦》的一部分而已。

我已经两年没有再看过这个戏,很多事情的印象开始发生变化,也并非忘记了,只是它慢慢与时间、与我的经验重合,发酵出了新的东西。

这是一部体量太大的作品,8个小时,32个演员,饰演1000多个角色,300多套服装,八个方位的演出环境,100年的时空交错,数十个表演场景,12幕戏外加序幕和余音……


我却独独记得封信,和初听时的眼泪。后来又看过大约三次演出,每每到这里,还是禁不住鼻子发酸。

演出后我第一时间采访李宇春,当时问她全剧她最喜欢的台词,她想了许久之后亦说出了这封信中的一段话:

「为什么我们最爱的东西给我们最大的快乐,也给我们最大的痛苦?」


《如梦之梦》扮演「五号」病人的演员之一,是胡歌。

(说是「之一」,是因为剧中共有两位演员一同出演这个角色,一个在病床和轮椅上的「诉说者」,一个是负责「演」医院外面所有戏的。胡歌是后者。)



△这是一次在全剧始终都没有改变过身份的扮演。前文提到,剧中32个演员要饰演100多个角色,意味着许多演员需要转换身份和角色,但是胡歌从始至终全身心饰演「五号」,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线索,正是因为他的患病与不知其因、不知所终,才让他做出了辞职、出走、周游的决定,也由此引出了另外的传奇故事,打开了一扇又一扇门,领人去往梦中之梦……



△定装照。后来,这件棕色外套就一直陪着他,走遍了大半个地球。
在我看来,这是一件「所有人」的衣服。「五号病人」就是这样的一个角色吧,他身上所受的那些无解的苦难,是我们所经历过的一种浓缩和集合。这件衣服看起来很结实,耐磨,也像人性里坚韧的样子。


但是他自己却对服装的一个细节有另外的理解,他曾解释这条围巾的用意:


当然首先是他去巴黎的时候天气很冷,可以御寒,但是另外一点是他经常出汗,因为身体很虚弱,有时候会不自觉地用它擦汗,于是也可以帮忙自己找到很多行动的丰富性。



△也有病床照,没记错的话是出现在下半场。

我记得自己第一次完整看这个戏,在排练场的彩排。坐在模拟的「莲花池」座位的最东边第一排,有一场,就看到胡歌以这样的造型坐在离我不到5米的地方,把自己半个身子裹在被子里,穿着病号服。眼神里的绝望和清澈都看得清清楚楚,身材消瘦神情萧索得就像一个真的生了重病的人。


那是我第一次看到胡歌的舞台剧表现,那之前我只混沌地知道他出演过《仙剑奇侠传》这类的游戏、古装作品,外形清秀,却未曾想他很会演戏。

我截至目前唯一一次与他面对面的接触与交流,也就发生在那个排练场。彩排上半场,「五号」生活的谜团越缠越紧,他从一个前一部分隐忍自然的表现,过渡到了后面的爆发,不露痕迹。

中场休息,外出透气时在人群里和他擦肩而过,我迎上去说:「你演得真好。」他听了有点吃惊有点害羞,笑着只说了两个字:「没有。」

戏剧教会我,放下偏见。



△「五号」的经历简单说来是这样的:在生病前,他就遭遇了家庭巨变,孩子因病离世,妻子人间蒸发,而自己染上怪病,时日无多,于是他决定去环游世界。来到巴黎,遇上一名从中国偷渡而来的女孩江红,二人发生感情。女孩带五号病人见了一位吉卜赛人,这吉卜赛人对他表示他一生中的谜,需要用另一个谜来解释,更告诉他在一个城堡后面,会见到一个「看见自己的湖」,更会在堡内找到一幅法国男人和中国女人的油画。五号病人循著指示,发现一切,城堡的管家告诉他们画中女主人仍然在上海,于是五号病人与江红分手,只身前往上海,寻找他生命中的谜……


在后来央视纪录片频道拍摄的纪录片里,我们看到演员们第一天在排练场聚齐的画面里,胡歌穿着一件绿色的羽绒服戴一个酒红色的毛线帽子,和同组的演员们拿着剧本谈笑风生或细致讨论,一派自由和谐。

操办整个项目的北京央华时代文化负责人、《如梦之梦》制片人王可然说,参演这部剧的几位明星级演员,为此剧的排演和巡演留出了一段专门的时间,他们为此推掉其他工作邀约的「直接经济损失」,「都要以百万级来计算。」

而在接受《杨澜访谈录》采访时,胡歌说起参演这部剧的初衷,简单朴素:


最主要的一点原因是对舞台的感情,学校四年都是在舞台上摸爬滚打,毕业之后再也没有回到舞台。能够跟随赖老师的剧目出演,对自己是一个特别好的学习的机会。



△胡歌与台湾实力派演员徐堰铃合作出演巴黎与城堡的段落


赖声川说过,戏剧排演,是一个「手工艺」,需要一个螺丝一个螺丝的拧紧,一束光一束光的合对,所有的出场、音乐、次序与节奏,是靠分秒计算的。必得一寸一寸地反复斟酌、取舍、练习。

最终,所有的效果呈现在舞台上,一点点分毫之差,都会被无限放大。

于表演,也是一样。感情投放多寡、动作幅度收放,每一点细节都会演员的发挥至关重要。是极大的考验,也是一次重要的自我试炼和认同。


胡歌可以意识到舞台于自己而言的意义,便是他知道自己拥有什么,缺乏什么。




△《如梦之梦》特别的舞台设计,打破了以往全部的观戏经验。舞台分为东西南北四面,还有上下楼层之分,行动线复杂,视线角度繁多。对演员来讲,亦是严苛的挑战。需要牢记所有的上下场口,时间点,位置与行动线。


置身于一个这般复杂的故事、伤感的氛围和事关人之存在诸多重大、终极问题的困局中,胡歌的表演丝缕清晰,入情入理。使人看过去,深信这是一个训练有素的好演员。

更是直接打消了外界此前的议论与质疑,关于「明星」参演戏剧演出的品质与「噱头」之说。有趣的是,在曾经采访时聊到这个话题时,胡歌的回答是这样的:


可能大家觉得,明星天天罩着光环,但是「明星」对我来说是一个包袱,参加各种商业活动,面对长枪短炮……回到剧场,就完全卸下了这个包袱。

但是讽刺的是,如果我不是明星,可能就没有这个机会。




他似乎对扮演一直有一种疏离的亲密感。

今年早些时候为杂志拍摄视频时他就有过这样一段自述:

「我时常穿梭于影像和现实的世界里,有时候我是一个符号,被别人叫做不是胡歌的名字;有时候我扮演着胡歌。戏里的我,戏外的我。胡歌是谁呢。我,又是谁呢。」

这令我想起《如梦之梦》中有一段台词,这样说:


其实我们一辈子就好像一出戏,这戏剧是我们自己编的。戏中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是我们自己在决定。


《如梦之梦》用8个小时的时间为我们呈现了一个迷宫般的人生。媒体大多喜爱以这个所谓的「超长」时长来作为一个宣传点。但是这两年重新回想那一次看戏经历,8个小时,加上三次中场休息,也不过是从下午2点到晚上12点;或是两个晚上,分别从7点到12点。这时间,在我们人生的漫漫路上,实在太不值一提的。

《如梦之梦》的存在是否有一些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告诉我们呢?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这两年我总在一些倏忽的时刻想起剧中的某一个画面、瞬间:和人擦肩而过时的感觉、等待一个人时的闲散、飞机起飞和落地前的恐惧、一个陌生人的搭讪……我会想起舞台上那个四方循环的走道,想起「五号」的人群里逆向走着寻找自己的爱人,想起江红在法国的某个清晨做个一个关于煎蛋的梦,喔,不对,是一个煎蛋的七条轨道……

生命中一粒小小的沙,也许就会把我们送去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还有那个湖,那个可以照见自己的湖。我似乎,还没有找到。



同样参演了此剧的金士杰说过,戏剧像一个没落的贵族,整个大时代已经飞速升空,戏剧还老老实实地在剧场里生长着。「你来,坐在陌生人中间,黑暗里,看,看完了自己走路回家。」希望这一切美和好,还有因为观看而必须面对自己的勇气与难处,它也能同样给你。


顺便说一句。胡歌扮演的这个角色,在《如梦之梦》20年前的版本里,就是由金士杰扮演的。在今年12月和明年1月份相继在北京和上海上演的《如梦之梦》里,胡歌将确认会继续出演「五号病人」,而金士杰、许晴、孙强、闫楠等也如一,著名的表演艺术家卢燕也将登台扮演老年顾香兰,我刚刚查了一下,她已经88岁高龄了。向她致敬!


▼▼▼

《如梦之梦》



12月24日至27日

北京保利剧院


2016年2月19日至21日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



(部分剧照摄影:李晏 傅博)

-完-


▼▼▼

彩蛋



△一张「老」照片,拍于2013年1月,《如梦之梦》第一次开放媒体探班,演员们表演了剧中片段。直到演出结束经人介绍,我才认出那是胡歌(图左蓝色毛衣)。因为他实在没有在排练场表现出任何与旁人的不同,相反更加安静、谦逊。

胡歌同「五号」病人一起,在剧中经历了那么不寻常的命运,却又像个素人一样藏身于世间,不极悲切,又满怀的伤。那么虔诚。


戏剧真好,你站在台上就不用再害怕被误解,你做什么都是你,你是透明的。




写下你感兴趣的名字

听他们说



刘嘉玲丨赖声川丨江一燕丨周迅丨河正宇丨诺玛阿美丨林青霞丨曹禺丨战马丨张爱玲丨诺一丨舒淇丨烈日灼心丨邓超丨王亚彬丨李米的猜想丨井柏然丨孙冕丨侧台故事丨螺丝在拧紧丨李媛丨钦差大臣丨肿瘤君丨宁泽涛丨黄渤丨白百何丨马伊琍丨朱琳丨张震丨陈奕迅丨窦靖童丨十月书单丨林奕华丨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丨李健丨窦唯丨赫伯特·弗里茨丨铃木忠志丨沈林丨托马斯·奥斯特玛雅丨史航丨董子健丨林兆华丨陈柏霖丨彼得·布鲁克丨金士杰丨王翀丨黄磊丨王安忆丨刘雯丨侯莹丨剧院魅影丨李易峰丨小小食杂铺丨时一修丨青山周平







文字均为原创。图片来自网络(具体可参见水印)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转载联系作者或本帐号。

微博:@吕彦妮Lvyanni

工作联络:Lvyanni@vip.sina.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