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马忠先生评李宗刚教授《赵德发研究资料》

马忠 赵德发
2024-09-09

 

            丰富而立体的文学世界

     ——读李宗刚教授《赵德发研究资料》

                           

                               马忠

 

 


       (《赵德发研究资料》,李宗刚编,山东大学出版社2020年9月出版)


       山东是当代文学创作与批评的重镇之一,著名作家赵德发自80年代投身文学创作以来,以“只求耕耘,不问收获”的姿态,不懈努力,不断求索,在不同时期都取得了创作上的骄人成绩,迄今已发表、出版长篇小说9部,长篇纪实文学3部,中篇小说25部,短篇小说100余篇,散文、随笔200余篇,约800万字。他的作品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华文学选刊》《中篇小说选刊》《长篇小说选刊》等选刊及各种选集选载过上百篇(次),获省级以上文学奖30余次,是“山东文学的功勋人物”(张炜语)。

 

       李宗刚先生历时一年多编著的《赵德发研究资料》,作为山东省一流学科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资助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共和国教育与中国当代文学”阶段性成果,于2020年9月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赵德发研究资料》从作家本人的自述,到他人对赵德发的印象、评价,以及学界对其作品的研究等方面,为广大读者和研究者勾勒出一个丰富而立体的赵德发文学世界。正如李宗刚先生在《后记》中所言:“厘清共和国教育与中国当代文学之间的关系,最需要的基础性工作便是搜集和整理当代作家所接受的文学教育与其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 就此而言,赵德发便是新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家,“文革”时期,他接受了基础教育,然后便开始担任民办教师,“他担任民办教师八年,考上了公办教师,而且是中学语文教师,此后开启了文学之梦。这恰如参军之于莫言的重要性一样,当民办教师之于赵德发同样是重要的。”赵德发能够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离不开其民办教师这一身份的转变,而《赵德发研究资料》无疑是一个重要收获。

 

      研究一个作家的创作,离不开对作家本人的研究。透过这部近五十万字的《赵德发研究资料》,不难看出李宗刚先生在资料搜集整理中,注重多角度全方位地构建赵德发的资料,既有作家自身的独白和创作感想,还有其他作家、学者对赵德发及其作品全方位、多角度的描述与评析,这些资料相辅相成,前后呼应,真实地展现出丰满可信的赵德发形象。《赵德发研究资料》分为三编:第一编为作家访谈录,第二编为文学研究资料,第三编为赵德发作品研讨会综述。最后为附录部分。基本将目前所有学术价值较高的赵德发研究材料囊括其中。《赵德发研究资料》编辑的合理逻辑不仅体现在各部分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分析中,也体现在核心主题的高度统一中,有利于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对作家产生清晰的“他者”认识,这种脉络清晰的编排方式保证了阅读的顺畅性和条理性。

 

        《赵德发研究资料》多方面地描绘出赵德发的灵魂肖像和文学大厦。本书把作家自身的创作感想、亲历者的访谈和记述相关联,穿越时光的隧道,走近作家内心,深入解读了赵德发的文学世界,展现了独特的文学史料研究的视角。“作家访谈选”旨在展示作家的创作理念,为后续的作品评论奠定基础。在这一辑中,编者仅选取了《文学世界》副主编、青年评论家王光东,山东理工大学教授、评论家王晓梦,以及日照日报社记者徐晓清,分别采访赵德发的三篇文章——《宽容、文化与叙述》《世心与史心的守望》《追梦四十年——访著名作家赵德发》,通过这些访谈为读者呈现作家的自我文学创作的艰难历程。作家的自述对于直观了解其创作心理与动机,从而更准确和深入地分析其作品有着重要作用,为深入挖掘作家创作的丰富面貌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我们说,一部作家研究资料,作为该作家生平和文学活动的客观记录以及有关研究成果的系统汇编, 应力求完备齐全,基本上能真实地反映作家和有关研究的全貌。《赵德发研究资料》正是这样做的。它广取博采,相当完整和系统地反映了赵德发的文学道路和赵德发研究的成果。在本书的重点“评论文章选”中,收录了39篇对赵德发作品研究的资料,包括对小说创作的整体研究,对单篇作品的评论,以及对作品集的评论等。李宗刚先生通过淘金式的筛选,将对赵德发研究、甚至是当代文学研究都极具启发意义的文章收录其中,这些文章对赵德发的作品有着个性化的深刻理解,极具学术价值。从形式上看,本辑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各类文评,如札记、序等。从主题看,所选文章的分析切入角度极为多元,如有乡土、宗教文化、人与社会的关系等。从来源看,编者做到了文章来源的多样化,《文艺报》《文艺争鸣》等报纸、期刊都有文章入选。该部分在主题和内容上都遵循了严格的逻辑顺序,在编排体例上主要按年代编选,由此可以看作赵德发研究的历史缩影。

 

       学术研究必须以资料工作为基础,因为任何一个科学结论的得出,都要依赖 “大量的、批判地审查过的、充分地掌握了的历史资料” (恩格斯语)。30多年年来,赵德发凭借自己厚实的创作实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山东乃至中国文坛占有了一席之地,也增强了文学“鲁军”在当代文坛的影响力。《赵德发研究资料》所收录的这些评论文章,纵横交错、编排全面。横向来看,这些评论全面地涵括了赵德发创作的主要特点,由宏观到微观,由整体到个案,精准地呈现了赵德发文学创作的研究现状。纵向来看,所编选的文章,从1990年第1期《山东文学》上刘玉堂的《苦难的温情——读<通腿儿>札记》,到2020年第5期《东岳论丛》上赵秀玲的《乡时代乡村治理创新的形象探索——以赵德发的<经山海>为中心》,时间跨度长达30多年,这个期间正是赵德发文学创作的“井喷期”、“高峰期”和“又一春”。作为一个实力型作家,赵德发坚持若自己的创作理想,始终把关注的目光放在自己的文学王国一一沂蒙山区这片热土上,他的写作姿态是自觉向下的,是作为农民的代言人进行创作的。学界的解读充分体现了对赵德发小说的审美认知。

 

      30多年的创作历程里,赵德发不仅创作了大量非常有分量的长、中、短篇小说,也创作了一大批散文作品和非虚构、对话录作品,而最能体现其创作成就的还是长篇小说。因此,本书“作品研讨会纪要”,主要是选录赵德发长篇小说《缱绻与决绝》《君子梦》《人类世》《经山海》,赵德发传统文化题材作品研讨会,《赵德发文集》学术研讨会等出版新作后学术界为此召开的有关研讨会上的学者发言,以此立体地呈现出赵德发其人其文在同时代评论家心目的真实影像——“以文学为宗教,把写作当修行”的文坛耕耘者。李宗刚先生对赵德发小说研究的观照,既让读者走进了作家赵德发的心灵世界,又多层次多角度地反映了赵德发的小说艺术风格,独特审美价值,彰显出了内涵丰富的赵德发小说美学。

 

        丰富完整的史料是学术研究的根基,对于作家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赵德发研究资料》以新颖严谨的逻辑线索、多维的观察视角以及注重读者审美体验的选材而区别于以往的研究资料合辑。该书既有对作家赵德发作品的“评”也有对其本人的“传”,显示了资料搜集和整理的全面性,对赵德发的个人评价小说作品评论之间建构了一种双向互动互补关系,这也是李宗刚先生在编著这部书时的构思所在。这样的设计不仅精准地展现赵德发的个人世界,而且与他的文学创作相互对应,在为读者展现立体丰富的赵德发形象的同时,也确保了本书的专业性与收藏价值。当然,本书也有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如小说评论纳入过多,而散文、纪实文学评论数量过少,由于数量的不平衡容易使读者忽视赵德发的在这些方面创作及其评价的闪光点。

 

                 刊于2022年2月18日《作家报》

 

作者简介:

马忠,生于七十年代,四川南江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二级。在报刊发表理论、评论文章近200万字。出版有《站在低处说话》《文学批评三种“病”》等著作十几部。曾获首届全国青年产业工人文学大奖评论奖,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赵德发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