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在影像里重逢:寻找建桥铆工
回
忆
小小的铆钉为何能成就南京长江大桥百年大计?1960年代,在大桥施工现场,惊险的高空抛物屡屡上演,烧得通红的铆钉一甩一抛,工人们稳稳接住刷两下,火光飞舞如同精彩的杂技表演,行云流水间,150多万颗铆钉将大桥的钢桁梁紧紧联结,这是能工巧匠的中国智慧,为当时建桥留下了不可思议的细节。央视节目组寻访到了画面中连接大桥骨架的铆工,讲述150万颗铆钉背后那段火热的故事。
▼▼▼
片中的铆工有左大道等人
他们采用的铆接技术并非首创,但铆工们在工作中赋予这项技术个人的技巧以及高度的负责,这让他们焊接的钢梁承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整个南京长江大桥的建造中,从设计师、工程师到普通工人,数以万计的人们投身这项伟大的工程中。
▼▼▼
魏则玉(原二公司党委副书记)
当年20出头,刚参加工作就进了铆工学习班,当了一名喂钉手,因为工作出色,性格开朗,后来又从生产一线到了管理岗位,退休前是中铁大桥局二公司党委副书记。虽然魏则玉本人没出现在纪录片《南京长江大桥》的画面里,但镜头里的那些面孔,他一眼就可以认出,他们当年可是吃住在一起的工友,甚至连彼此的对象什么脾气都很清楚。
左大道(原铆工)
当年建南京长江大桥汇集了全国最好的铆工,大桥完工后,工人们各自奔赴新的工地,左师傅接着参加建造了九江桥、芜湖桥等好几座长江大桥,直到退休才回到老家如皋与老伴团聚。
△工人铆接钢梁场景
“别人一听说我是修过南京长江大桥的,立刻就感觉不一样了,好像特别受人尊重,我们自己也很骄傲。”左大道说。
默默奉献的大桥英雄
我们绝对不会忘!
央视九套拍摄的南京长江大桥视频在中国警方在线、南京市委宣传部、光明网、南京日报、南京发布等媒体转载。其中,中国警方在线阅读量高达7万,得到全国公安系统转载。南京市委宣传部约转发得到南京各区宣传部转发。
观后感
看影片时,我对工人们在大桥钢架上抛接传递烧红的铆钉,然后快速插进钉孔,完成铆接的画面印象十分深刻。整套动作像杂技般惊险又流畅,虽然工人们配合默契,一看就知道是长期演练的结果,但还是忍不住为他们担心,万一失手怎么办?他们这么做是因为什么呢?我以前没有看过《南京长江大桥》的纪录片,所以不太了解。在央视来拍摄这部纪录片时,我有幸采访到了魏则玉书记。他说:“是因为要用最快的速度将铆钉传递过去,加快铆钉时间。”
2016年,南京长江大桥正式进入维护检修阶段。但是通过不断地检测最后发现,当年建设的大桥现在几乎完好无损。正如魏则玉书记在影片里说到的:“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一定要做到对得起祖国、对得起人民,经得起后代的检验。”
(姜洋)
10月24日20时,沪杭甬改建工程项目团支部成员早早就聚集在大会议室,满眼期待望着大屏幕。身为大桥人,这是无比骄傲与自豪的时刻。“南京长江大桥”五个大字出现在屏幕上的时候,会议室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左大道在那部纪录片里让人印象深刻,接近20个出镜铆工中,只有他一个人给了两个镜头。纪录片导演王相武和两位摄影师已经离世,我们猜测,当年这个25岁的小伙看上去健康帅气的形象和认真投入的劲头打动了他们。
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一代人,我们传承先辈的优良传统,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不断学习创新,振兴我们的企业,报效我们的国家,甘为铺路石!
(马松)
难以想象这宏伟的南京长江大桥,竟然是五十多年前建造出来的!改革开放初期,资金有限,技术有限, 中铁大桥局的工人们,靠着自己的毅力,凭着自己的智慧,相互配合,在这条蜿蜒的长江上,建起了咱们中国人自己的桥,这种工匠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郑茹)
看到老一辈大桥人凭借精益求精的精神建成南京长江大桥时,身为新一代大桥人的我无比骄傲、自豪。看完影片后,我增强了学习的动力,日后,我们一定发扬老一辈建桥人的工匠精神,建造更多的大桥。
(逄喜刚)
50多年前,在苏联专家纷纷撤离、国内施工技术水平有限的情况下,为了跨越长江天堑,我国的桥梁工程师们呕心沥血,用一颗颗铆钉、一块块钢板,铸造出了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公铁两用大桥——南京长江大桥。
在今天看来,这样的工程建设依然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因为这一方面成功挑战了当时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也为国人争了一口长气。“争气桥”的名字对于南京长江大桥来说,实至名归。
(华雷)
来源:网 络
编辑:任思昱
审核:王海芳
扫码关注,精彩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