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30岁,这是你最需要奋斗的10年

2017-07-08 杨熹文 请尊重一个姑娘的努力

7月读书主题[女人修炼]

每周六跟着熹文一起阅读

从女孩到女人

完成优雅过度

2017年还剩下175天

这事2017年我们一起读过的第38本书


你今年二十几岁,是一个勤奋认真的孩子,带着毫不起眼的背景,到家乡外的城市闯荡,你每日从三人合租的居民楼出发,挤地铁去为老板奉献10小时的生命,下班后顺路买菜,8点后都在同人争厨房抢厕所。你的周末非常繁忙,只有少量时间伫足商场,那么多好看的衣裳等着年轻的你试穿,你皱皱眉还是存进银行五百块 。


你会偶尔因本地同事的资源充沛感到不公,也常常和家乡催婚的爸妈赌气,90%的时间你都能打起精神,告诉自己并非依赖别人才能施展野心,然而却有那么一个瞬间,你熬夜做的方案被老板轻易否决掉,老家的闺蜜告诉你她的婚宴在三个月后,同租的姑娘欢呼“我爸终于同意给我买房了!”房东敲响门“我要卖房你月底搬走吧”。外面下起雨,出租屋阴冷,你鼻子一酸,觉得日子怎么被自己过得如此糟糕? 


那晚上你咬紧被子,崩溃大哭一场,凌晨时眼睛浮肿困意全无,双手凉在腰际,你忽然就想不通人生,“生活会不会一直这样糟糕,还是30岁我会成为另外一个人?



这样的崩溃,在很多人的二十几岁都上演过。事实上,这是很多普通年轻人的必经之路。


在我25岁的时候,这种情形更是频繁地发生:异乡漂泊,人脉稀薄,起点低,贫穷,孤独,无助……我发现这世界不是教科书中描述得那般美好,它并不常常承认勤奋,却总是以不公现象挑战你的底线,每天早上起来,我都要在不公平的世界中,以勤奋弥补输掉的前半部分人生,有时黑夜痛哭,然后双手凉在腰际,靠缝隙间出生的零星进步取暖。


很庆幸自己活得十分理智,大概因为童年就知道爬出底层的重要,十几个目标写在贴在墙壁的纸张上,让我睁开眼睛就一跃而起。是谁说,七年才能完成一个人的重生?那么多人证明,若你愿疾速前进,三年已是另一番人生——人生,果真是持续努力的结果。


亦舒的《我的前半生》被改编成电视剧,那拼搏的几年尤其爱她,手机里下了全套小说,忽然醒来的半夜就把手探向枕头下面,自觉去抓她的文字。白天被人狠狠地歧视,晚上我狠狠补习功课,亦舒为笔下女子写下他们的人生,“她活得清楚,从不允许自己糊涂。


我数着流去的年龄,小心安排自己的人生,世界是如此急功近利,越来越不相信光明的立场,没有人告诉我“20-30岁,这是你人生最需要奋斗的10年”,到底是为什么啊?我一面忍住生活辛苦,一 面从人生验证此番真理。


时日至今,我可以很坦白地告诉你,在我自己,也包括我所见证过的人生中,但凡甘愿在20—30岁付出很多努力的人,哪怕背景再单薄,都收获了梦想,以及额外附带的运气。



20—30岁,这是你最需要奋斗的10年。这10年,你也许在上海立志成为精算师,也许在北京许愿年薪50万,实现梦想的路途,虽各有各的崎岖,步骤却大致相同, 无论你在哪里,20-30岁,都需要提升以下方面的能力:


*花时间培养一项技能,无论这份技能是写作,演讲,心理学,一门语言还是别的什么……即便在当下无法被派上用场,也要时刻保证自己“有事所成”,每一样现有的技能,都是未来你的筹码,机会,连接世界的途径。举个身边的例子,一自学演讲多年的朋友已经在网上创立了自己的补习班,已小有成绩,有时不是机会不肯青睐你,而是在为机会做准备的途中,你不愿多付出10%的努力。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律的人往往更有条件实现梦想,居住空间的整洁确保了好心情和高效率,个人生活的良好规律提供了追求梦想的基础。不要小瞧一个人的自律,25+之后的个人精神状态渐渐开始依靠你的生活内容了,你的生活质量反过来也取决于你的精神状态。再读村上春树的文字,“肉体是每个人的神殿,不管里面供奉着的是什么,都应该好好保持它的强韧、美丽和清洁。”深以为是。


*读书,旅行,扩建人脉网络。限制你发展的,永远不会是其他因素,只会是穷思维。穷思维是如何形成的呢?抗拒新事物,不愿跳出舒适圈,抵触不同的圈子。这是最好的年代,有网络作连结,读书看世界同陌生人建立联系都变得前所未有地容易。我给自己的目标是每周读2本书,看2部电影,和朋友见面,今年又增加了一项:每年去一个国家。人生是个持续积累知识的过程,只有持续输入,输出才能赋予你更开阔的眼界。


*再也不要因为爱一个人而舍弃全部了,真正的爱情不是“你一定要来我的城市”,或者“你不喜欢我上班那我就辞职喽”,而是无论何时,都要共同进步,以家庭为单位奋斗,但决不忽视自我价值。这件事对于奔三的女孩子尤其重要,人们常说,一个男人的增值期在20-45岁之间,但是对于女人来说,我们只有这20-30岁之间的十年,甚至更少。



今天又到了荐书周末,为大家推荐的书,是我的书《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又一个毕业季过去,很多正在为工作奔忙的姑娘们向我吐槽社会各处“大写的不公”。作为一个背景平凡的姑娘,野路数就是我简历上的全部内容,这一本书包含了我的出国,留学,工作,移民,住房车,还有部分感情的故事,这条路无一不是靠个人勤奋弥补社会不公,整本书是我对青春的缅怀,也是对奋斗的忠实记录。


我发现在我接触过的年轻读者中,大家普遍对自己的认同较低,总是在迟疑着“我这么普通,真的可以有梦想吗”,也许当你读到我的平凡,就知道自己的伟大。It all starts from a dream,说真的,我相信每个人的生活,最终都配得上他的努力。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这是熹文姐给你的一剂热血,伴你剽悍闯天下。


--Not The End--


姑娘好物:《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杨熹文

好物功效迷茫人生路上的一剂鸡血。

购买方式: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或扫如上二维码查看商品详情亦或扫如下二维码去熹文的店里淘更多好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