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可笑!对于大国战略博弈,中国专家为何总是钻到钱眼里看问题?

2017-12-02 张志坤 新民智库

 提醒:点上方新民智库”即可订阅本刊!更多交流请加新民君微信:xinmin104

友情提示  



打开“新民智库”公众号,点击右上角图标,再点“置顶公共号”,即可优先关注本号推送的文章。          投稿及合作QQ :2909098737


长按二维码添加新民君

微信号:xinmin104










本号再次“入狱”一周,为防失联,请火速添加新民君微信并关注《新民学报》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一个时期以来,澳大利亚对中国的态度相当恶劣,最近更赤裸裸地公布了什么“外交白皮书”,宣告把中国当做战略假想敌。据报道,日前澳大利亚发布了14年来第一个外交白皮书,这份白皮书主要阐述了三层意思:

  一是给中国及中澳关系定性。白皮书说,中国在领土争端问题上越来越咄咄逼人,正在挑战美国自二结束战以来作为地区主要大国的地位,同澳大利亚的民主价值观有潜在的冲突;

  二是对澳大利亚做战略定位。白皮书说,澳大利亚将深化同地区民主国家的关系,深化同东盟国家的关系,以此应对中国;

  三是积极呼应美国的印太战略。澳大利亚呼吁美国在亚洲维持更强有力的存在,并与地区民主国家加强关系,抗衡中国的崛起,据报道,美国最新推出的 “印太”概念,在这里出现达120次之多。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在这个代表澳大利亚战略取向的政治文件下,中澳战略关系已经变得十分冷酷与无情。至于澳大利亚的政客们各种反华、防华、遏华的言论,则更是司空见惯了

  这让许多中国人感到很迷惑、很不解。在很多中国人的印象中,澳大利亚是中国移民、留学、投资的热土,中澳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经贸关系,中国是澳大利亚第一大贸易伙伴,长期以来,澳大利亚一直从中国获取巨额的经济利润,而中国并没有在任何方面任何问题上伤害到澳大利亚。就是这样一个国家,为什么要对中国抱有深深的敌意呢?

  在这种情况下,又有中国“专家”、“学者”出来说话了。他们解释说,对澳大利亚我们有个误解,其实,中国在澳大利亚的经济权重不够,我们只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美国才是澳大利亚最大的经济伙伴,美国在澳大利亚的投资存量是一万亿美元,而中国在澳大利亚的投资存量是2000亿澳元。俨然找到了澳大利亚在中美之间向背取舍的深层原因。

  凡事都归咎于经济原因,这大概是当代中国国际关系领域众多“专家”、“学者”惯用的手法与逻辑,他们不但对中澳战略关系做经济解读,而且几乎对一切战略关系也都以经贸联系为圭臬,经济数字的高低大小成了这些人评价与评判战略性质水平的基本标尺。

  事情真的就是这样吗?

  笔者以为,这真的是一种十分可笑、可怜与可悲的现象。

  人类社会国家战略关系发展演变的历史告诉我们,经济因素是战略关系中的一个因素,但远不具有决定性作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确定自己战略取舍的时候,曾把政治、军事、安全以及经济、文化、宗教、民族等各种不同元素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但从没有哪个国家哪个民族曾把经济当做首要原因,更没有谁把经济关系当成决定性的要素。

    战略取舍并不是经济关系所能左右、所能决定,这是一条基本的战略常识,如果有谁仅仅长着一颗经济脑袋,那么他在战略问题上就一定是一个白痴。澳大利亚之所以如此这般积极投靠美国敌视中国,决定性的原因是民族和文化的,而不是什么中国在澳大利亚经济权重高低多寡的问题。

  但遗憾的是,当今中国却有一些“专家”、“学者”总爱钻进钱眼里看问题,他们可能是改革开放培养起来的经济动物,眼睛里只有钱,于是将“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逻辑庸俗地演变为一切都以钱来衡量,即便是国际关系与国家战略关系也要如此,于是,一切复杂深刻的战略难题就一概迎刃而解。

   譬如,中美关系为什么是最重要的关系,为什么谁也离不开谁?答案是,因为有密切的经贸联系;中英关系为什么达到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因为双边贸易额大幅度增长;澳大利亚为什么还对中国坏对美国好,因为中国在澳大利亚的经济存在不如美国,等等。这样一来,结论与战略努力方向也就一目了然了——要改变澳大利亚当前的战略向背,中国就需要加大对澳大利亚的经济投入。

  既然这样,我们不妨试问:如果有朝一日中国在澳大利亚的经济存在超过美国,那么澳大利亚是不是就要再发一个白皮书,呼吁中国在亚太维持强有力的存在,而遏制美国在这里的战略霸权与军事扩张呢?

  显然,连三岁小孩儿都知道,这根本不可能,别说中国在澳大利亚的经济存在超过美国澳大利亚不会这样干,就算中国把自己的外汇储备全部白送给澳大利亚,也根本改变不了澳大利亚对中国的战略态度。所以,中澳关系,说到底也只能是经济上互惠互利的关系,而这样的关系根本没有任何战略稳定性,在更大更高层面战略关系下,可以说是无足轻重、不堪一击!

  一个人如果眼睛里只有钱那是很悲哀的,“专家”、“学者”如果只有经济思维,那也很片面、很幼稚,战略问题尤其如此。“一切向钱看”必然导致战略上沉沦,不仅要导致精神意志沉沦,而且必将连累到哲学逻辑也一并沉沦,导致在关键与要害问题上缺少起码的远见与基本的预见性。

   笔者以为,长期以来,当代中国国际关系领域许多智库之所以都当事后诸葛亮,原因概在于此,所谓一叶障目是也。




感  谢  阅  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