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揭秘干部吃空饷的原因:导致干部不干事的制度才是问题的根本!

2018-02-08 清江游 新民智库

提醒:点上方新民智库”即可订阅本刊!更多交流请加新民君微信:xinmin105

友情提示  



打开“新民智库”公众号,点击右上角图标,再点“置顶公共号”,即可优先关注本号推送的文章。          投稿及合作QQ :2909098737

长按二维码添加新民君

微信号:xinmin105








为防失联,请火速添加新民君微信并关注新民智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最近权威刊物登出,有些地方党政机关干部吃空饷现象严重,或者叫变相吃空饷现象严重。表现形式就是退二线,不干事照拿薪水,正式退休前一切收入不变。


这极大地影响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影响了党员的形象,影响了在职干部的工作情绪,应该纠正。不过,在下以为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吃空饷只是一种现象。


其实,所谓的退二线现象在我国是一种历史现象,或者说是一种普遍现象。古代有,现代有,当代也有。也许产生的原因各不相同,可表现形式是一样的。


当代我国最早出现退二线的现象并不是文革后,文革前就有。大家一定都知道我国的老革命们凡解放前参加工作或叫参加革命的,都享受离休待遇。但大家也许并不知道的是,这种离休的干部有很多是没有达到现在的那种退休年龄就下来了,五十多岁就不再上班,有的甚至不到五十岁,就是所谓的退二线,他们的退二线连表面上的那种虚职都是没有的,就是在家休息。


也就是说,退二线在新中国早已有之,不是现在的发明创造。不过,那个时候也有相反的情况,有些同志因各种原因在年事已高的情况下仍在工作,这些人既不离休也不退休,这叫革命需要吧;也有一种情况,就是离休后又重返工作岗位的,只是这两种情况大多是一种例外中的例外。


文革后,同样出现过大规模地退二线的情况。一种是中央级的退二线都进顾问委员会;一种是地方上的大多是在本单位退二线当顾问。那个时候,这些老革命们曾有一句口头禅,“顾上就问一问,顾不上就不问了”。


当然都是不上班,薪水还是照拿的。只是当时的那薪水不高,且没有各种各样的补贴或其它的什么收入,在职不在职没有好处多少的差别。而过去的退二线和现在的退二线最大的不同是收入有了差别,影响也不同,用时髦的说法,过去是正能量的影响,现在似乎是负能量的影响。



现在的这种退二线什么开始的呢?


改革开放后这种情况实际上一直存在,开始只是一种个别现象。一些老同志离开领导岗位,让位给年轻同志,而本人又没有达到退休年龄,退二线后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上班的自然是较少的,多数也是有事来无事走。


但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些年,这种退二线的现象成为很多地方的一种普遍现象。与历史上的退二线情况相比,这种让位有了别样的滋味,只是不上班照拿薪水没有改变。


可时代的发展让这种现象显得与社会的发展极不合拍,纳不到和谐中,特别是与机关工作的要求、与基层组织建设、与履行好党员干部的职责不合拍,故而被冠以吃空饷的恶名。


事实呢?拿钱不干活还就是吃空饷啊!


虽说吃空饷历代有之,可名声不佳尤以当代为甚。当然,最大的不合拍是与制度规定不合拍。建国几十年了,退休制度应该是基本完善的,不按制度办事这算什么?很多地方毕竟没有这种退二线吃空饷现象的,这不论有多普遍还是不正常的,也是违规的。


具体来看,这种退二线的现象说是普遍性的,但更多地出现在我国各地的县级机关、市级机关中,省级机关虽说有耳闻,但似乎不太普遍。至于中央机关在下孤陋寡闻,没有听说中央机关有类似的现象。当然,这种吃空饷的现象并不是一直平安无事。


记得前些年某省某市的吃空饷曾被揭露出,盖因其规模较大,被媒体曝光后当时的领导进行过大张旗鼓的纠正,曾下正式文件要求所有吃空饷的归队,上班,出不出力就不知道了,但至少是在纠正这种现象。可领导总是在换,换的还很勤,有些地方新领导上任后很多吃空饷又变相产生,一些地方吃空饷又死灰复燃,吃空饷依旧。



细究这种吃空饷的现象,开始主要出现在市级的县处级的领导岗位上,县级的局科级领导岗位上,后来延伸到市级的科级岗位,县级的股级岗位,甚至是一般科员岗位。


当然,大家最为关注的是县处科局两级领导岗位的吃空饷现象。因它被认为是属官场腐败的产物,且出现最早,持续最久。


令人惊讶的是,这种出现最早、最为普遍的吃空饷现象竟然也最坚挺。就是那次大规模地纠正也未改变它的存在。


表面上看似乎改了,实际还是变形式变花样退到二线不干事,是事实上的吃空饷。而对这种现象的漠然视之,放纵不管,恐怕比这种现象本身还令人不解。为什么呢?吃空饷背后的问题可能更大。    


当代吃空饷的现象,有人说是官场腐败的衍生物,有人说领导个人为安插自己人强制要求下属退二线,也有人说是官场天花板所致,还有说是机关臃肿的产物,有些人则确属主动要求退二线的。


且不管属那种情况,即使它们都是吃空饷的原因,仍没有反映出其背后的真正问题,那就是“干部不干事、干事不积极”的问题,吃空饷的背后是不干事啊!吃空饷的本质是不干事,干事就不叫吃空饷,这才是问题的所在。


我们消除吃空饷的目的是要让干部干事,积极干事。用过去的话说,从党章的角度来要求,是要为人民服好务啊。


在下不否认,当前出现的吃空饷现象从官场、官员的角度来讲,买官卖官的驱动力是一个重要因素;这种现象也确实可以称为是腐败的衍生物,是一种典型的官场腐败。


不过,吃空饷的背后的干部不干事事实上危害更大。


在下认为吃空饷是个危害,但从更高的角度来看这一现象,最终的危害是在干部不干事上,不积极干事上。吃空饷只是不干事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可见,消除吃空饷的关键是要消除干部不干事的现象。


干部不干事在官场出现吃空饷的现象后似乎也无人问责了,似乎成为很多地方机关都存在的现象。消除这一现象恐怕不是反腐败所能解决的。



在下以为,无论是吃空饷还是干部不干事,解决它还是要从制度本身说起。换言之,我国的公务员制度设立以来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至少制度存在不严谨的地方,制度似乎也有虚设的内容,也有不明确的内容,也可能还存在其它方面的一些问题。


否则,为什么明明退休的年龄规定的如此清楚,规定没有退二线一说,而很多地方还是搞退二线或变相玩退二线,吃空饷?结果让不干事风行?


我们应该注意到,吃空饷与干部不干事涉及到的量是不同的。


一个涉及的是少数,一个涉及的是多数。吃空饷与官场的买官卖官不管有什么样的联系,它涉及的仍是少数干部。按照我国如今官场的制度,所有各级官员都有到顶的限制。即所谓的“天花板”,而基层尤甚。基层官员无论工作如何,只要挤不上更高一阶,就自然到顶,占着位子的他们这时年龄并不大。


在这种状况下,就出现两种可能性,一种是他或她可能工作不积极,干等瞎混,也就是不干事,这与腐败显然没有什么直接联系;而另一种可能性就是有干部要找捷径,企图越过正常的渠道得到提拔,挤上更高一阶。


但作为想提拔的干部来说,这事的主动权在上级领导那,这自然催生出干部“投资”领导的现象,就是买官,后面当然是卖官。当买官卖官成为一种选择时,这种选择就需要一个基本的前提-空缺。我国当代没有清王朝那个候缺的制度,等空缺不仅需要耐心,还需要机会。


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这很自然地会刺激领导制造空缺的积极性。提谁也是提啊。


从另一角度讲,也有一种情况,那就是作为某一层次的领导,他也非常需要拢住一帮小兄弟为他服务,即使是从工作角度出发,也需要手下有一帮子人,选对人用好人是领导的基本工作之一。


而选人在能获得报酬和得到名声的抉择中,某些领导似乎都选前者。特别是买官卖官形成某种市场后,清廉对他们来说似乎没有什么大用,他们还要瞄着上一级的职位,官场的情况上下有共性。


当这种双方的选择成为一种常态后,制造空缺就成为很多领导的长期做法。而当这种做法普遍化后,就会让人们看到需要有人吃空饷来腾位,这就是很多人以为腐败是吃空饷的主要原因。


但由于各级官员都有天花板的存在,提拔之惠只能是少数,多数干部怎么办呢?多数干部还是那种得不到提拔可能处在干等瞎混的情况,也就是不干事。他们吃不吃空饷无所谓,问题是他们很可能沦为不干事的一帮,显然这与吃空饷关系不大。



没有腐败,不吃空饷他们还是在干等瞎混。换言之,吃空饷只是干部不干事的一种表现。这其中的微妙之处在于,即使不吃空饷,干部在得不到提拔时,他的工作积极性同样没有,吃空饷不干事,不吃空饷也不干事,这才是问题所在。


而关键的是是,这帮人是多数。可见,在多数与少数的比较上,更需要关注多数的问题,也就是解决干部不干事的问题。


我国的干部制度改革开放后出现了重大变化,主要是取消了级别制,让干部头顶上出现天花板。还有某种不成文的规定,干部到了一定的年龄虽离退休尚远,无论工作如何,限制其被提拔,提拔成为例外。


早有人疑问,这与“任人唯贤”是相悖的吧?或者说在实践中“贤”远不如年龄重要。问题还在于各级官员的提拔都有年龄的限制,结果在上一档是年轻的人,可在下一档就是年老,基层就出现了可笑的三十多岁老同志的说法,业绩与年龄相比也得让位。


当一个干部即使不被腾位可年龄达到某一阶段时,他就再也没有被提拔的机会,也就是他的待遇不可能再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他工作上会怎样呢?吃不吃空饷在这看来并不是主要问题吧?而没有提拔一定不能提高待遇算是官场公平吗?在不公平的情况下,任谁恐怕也不会尽心尽力地站好每一班岗?甚至正常的岗也站不好。或者说最后几年的工作就是混了。说好听点是船到码头车到站,说难听点,那他是被官场淘汰的一员。


需要提醒的是,绝大多数干部似乎都面临这种结果。疑问是,没有腐败,没有买官卖官他们会有积极性吗?确切讲,假定把前面的那种找捷径的一连串过程去掉,绝大多数的干部还不是都要到顶?还不是都不能提高待遇,还不是都没有积极性?换个说法,就是在现今的制度下,无论有无腐败,绝大多数干部都得被“压住”。


什么意思?所有官员都不腐败,到顶被压住的情况也是不可避免的。而压住意味着干部的所有一切也都被压住,这包括待遇。同样工作几十年,出现了股级待遇,科级待遇,处级待遇的不同。面对待遇被压住,他哪来的积极性?



我们都知道,如今的干部制度是改革开放后设计师主张的。这种干部制度表面上是向世界普遍的公务员制度靠拢,但却只吸取了世界上公务员制度的部分内容。


换个说法,就是现在的干部制度仍有很大的缺陷。特别是在干部正常提拔上、在干部待遇的提高上根本无法保证公正、公平、公开,(这是在下一家之言)但至少是有不合理的地方。


在选任官员与事务官员的待遇上也明显不公平。选任官员待遇不断提高且不能降低,而事务官员待遇则被压住。世界上普遍存在的事务性官员的待遇是不断提高、选任官员卸任待遇立刻改变的情况我国没有采纳。这种制度在现实中造成一种干部非要过独木桥、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的现象。


正是这一现象在前,才导致后面出现买官卖官,才导致吃空饷的现象,更是要导致干部不干事。这一缺陷导致干部在提升无望的情况下出现工作不力的现象,也可以说即使真的出工也不会出力,不吃空饷也不会出力。吃空饷还真算是官场的小巫吧?


如今官场贪官的产生、贪官多,很多人在探讨原因时,似乎都不大重视干部选拔制度的失当,忽略了干部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


在下曾提出,所有的干部提拔都应像考公务员那样,进考场。基本技能不过关的,不能提拔。但这只是把住无能、不会干事的那些人,不干事的呢?人们普遍会问,在正常的官场环境下,工作差别并不大,为什么有人被提拔,而有人不得提拔?


不得提拔的待遇就被压住了,这里面公平何在?如果不只是追究那些贪官的上升过程,我们能发现什么?问题并不在我们的干部制度能不能保证清廉的干部上来,而在无论提拔谁,保证公平、公正的待遇都是很难的。这也许绝对化了,但至少能说明这里存在一些问题。而这里的核心问题就是“干部的待遇”。


改革开放后的干部制度与过去相比,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那就是只有升才有待遇的提高,不升就没有待遇的提高。而这待遇的差别实大是太大了。


同样工作几十年,这差别大到很难让人承认这是公平的。对这一问题在机关工资改革中还真的都涉及过,上层设计者们也想过一些办法,甚至从国务院这一级还专门出台过有关文件来解决待遇不公的现象。遗憾的是,大家还是只看到有试点,有文件,却没有真的实行,即使是国务院的文件也没有实行。真是只见搭楼梯,不见响声来。



在下重点想说的是,吃空饷不是基层存在的主要问题,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需要他们到位,更需要他们真干,否则不吃空饷也没用。干部的待遇问题才是此中的关键。如果我们对比一下过去的干部级别制,是不是很容易发现问题的所在?


过去的级别制与现在的制度相比,哪一个更导致惰性呢?哪一个更导致腐败呢?恐怕并不难判断。当一个干部无论工作到什么年龄,他都可以提高待遇,这过程是没有顶的,他的工作积极性就不会消失。即使在基层他也可从股级升到科级、处级的待遇。


同样,挤独木桥的现象也不可能出现。那么,也就不需要制造空缺,也不会形成买官卖官的市场。当买官上去的与不买官上去的待遇一样时,那谁还会去买官呢?


而相反的情况就是现在我们面临的情况,一年涨十几块钱,几年涨几十块钱还有到顶的限制,而工作几十年可能始终是股级,科级。在基层升到处级待遇真不知是祖上谁烧过高香啊。如是,这积极性从哪来?过去一个干部的待遇靠制度,现在一个干部的待遇靠什么?靠提升,也叫靠抢位。


设计师以为抢位能调动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他想的是要让所有的猫都去比逮老鼠,但他又把奖励限制在一只猫身上,结果这不是在比逮老鼠,因为逮住老鼠的和没有逮住老鼠的实际上结果是一样的,只有一只逮住老鼠的猫才能得到奖励。


这就出现了反作用。一个是这种积极性可能用歪,就是出现腐败。大家都逮住老鼠了,谁得啊?一个是更多的干部因此会失去积极性。挤不上去他怎么还会有积极性?狠不得去吃空饷,或许还能在其它方面发点小财呢,如炒股呀,靠过去的人缘捞点额外收入呀。


总之,消除吃空饷是远远不够的,消除其背后的不干事更重要。而改变基层干部的待遇不仅是解决吃空饷的关键,更是解决干部不干事、提高干部工作积极性的关键。 





感  谢  阅  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