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菊与刀?
如果喜欢,请关注、分享或置顶!
日本=菊与刀?
编者按:从18世纪到19世纪,日本屡次被西方列强侵略。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日本短短几十年从积贫积弱的封建国家变为资本主义强国,并于1931年发动侵华战争。1945年后,战后经济崩溃的日本又用了短短三十年成为世界第二资本主义强国。是什么因素使日本迅速崛起?日本人为何在战争中残忍如同野兽?著名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用菊与刀阐释了日本的两面性。点击文中任意图片,深度了解日本社会和日本人。
当菊与刀都融合在一个民族身上时,我们知道,这是文与武的融合、善与恶的争辩。“菊与刀”三个字承载着大和民族的特性,充分概括了日本民族的矛盾性。日本人将这两种性格发挥到极致,他们可以果断抛弃落后的文明选择先进文明,也可以顽固到死不认错,否认历史;他们可以在资源贫乏的弹丸之地创造很多“美”,也会在他国搞大屠杀,一方面将菊花的高雅展现得淋漓尽致,另一方面却将武士道的残忍带向全亚洲。
法国作家迈斯特尔说:剥开一个俄罗斯人,里面会出现一个鞑靼人。因为曾被蒙古统治240年,今天的俄罗斯人虽然长着西方人的面孔,民族性格却包含很多东方人的特征。而提起日本,人们却不容易用一句话来概括。“既彬彬有礼,又蛮横、傲慢;既倾慕西方文化,又顽固保守;既忠诚、宽厚,又心存叛逆,满腹怨恨”。日本人的身上有很多矛盾对立的特质。独特言行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思维模式、民族性格?1944年,本尼迪克特开始撰写《菊与刀》,以人类学视角解读日本人。通过比较日本人、中国人、美国人、暹逻人,客观描绘出这个民族的众生相,再现了日本人性格形成、文化发展的必然和合理性。本书揭示了日本民族五个非常独特的性格特质,就像五张标签一样,把日本人和世界其他国家区分开来!
▌ “各守本分”与等级制度
日本是一个有着浓厚等级制传统的社会,认为“只要各国拥有绝对的主权,世界就处于无政府状态。日本要建立在日本领导下的等级制度,因为它是唯一真正彻底的等级国家”。按照等级秩序的前提,日本应该扶持落后的中国弟弟。日本与“大东亚”各国属同一人种,赶走英国人和俄国人之后,它还应该把美国赶走,并“占据其所居的地位”,各国应统一于一个用国际等级制固定起来的世界中。于是我们还可以理解,为什么日本在作战时如此嚣张跋扈,战后却如此驯服。因为一开始他们把自己放到国际金字塔关系的顶峰,失败让他们得以认清自己的定位。而无论是何时,他们追求“各安其分”的思维都是不变的。他们希望有一个“万国各安其位”的世界秩序,认为只有这样才会结束纷争,建立安定的秩序。
▌阿Q式的精神胜于物质
日本将其胜利的希望建筑在一个与美国所盛行的不同的基点之上。日本高喊它将赢得精神对物质的胜利。“美国是个大国,军备占优势,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日本人说,“这些情况我们从一开始就已看到了,也估计进去了。”《每日新闻》:“如果我们惧怕这些统计数字的话,战争也就不会爆发了,敌人的丰富资源并不是由这场战争创造出来的。”日本人说精神就是一切,也是永恒的。
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荒木大将在《告日本国民书》中写道:日本的“真心使命”在于宏扬皇道于四海,力量悬殊不足忧,吾等何惧于物质!他们的战术手册上有一句口号:“以吾等之训练对抗敌军数量之优势,以吾等之血肉对抗敌军之钢铁”。这并不是说他们不重视物质,而是说,军舰和大炮不过是永世长存的“日本精神”的表面象征——至少在他们看来是这样的。
▌知羞耻而不知善恶
日本人的道德观是他律的耻感道德而非西方或中国人的那种自律的罪感道德,善恶模糊。对日本人而言,有没有罪不是重点,重点是没被看到。而罪感道德则诉诸于良心与超自然事物,恶行本身就会令行为者痛苦。
为什么没有罪感道德?日本没有西方意义上的善恶观念。西方文化中,世界被认为是善恶两种东西的战场,一个人应当尽量行善避恶。日本泾渭分明的观念,认为人的灵魂中有两种成分,一种是“残暴的灵魂”(荒魂),另一种是温柔的灵魂(和魂),两种东西都是人所需要的,关键是要用到恰当的场合。因此,日本人批评战争的理由并不是认为“战争本身是错的”,而是认识到军国主义不可能实现“荣誉”的目的,因此主动在宪法中摒弃战争,用另一种方法来实现他们的目的。因此,无论是“和魂”还是“荒魂”,都与善恶无关。
▌恩义是不可承担之重
日本人不喜欠恩,有恩必还,“虽死不能报万一”。甚至把中国人的道德箴言看成是中国人劣根性的表现,认为日本人的道德状况本身已经完满。但是,他们又认为人一出生便欠下债务:与生俱来的、无条件的、无法履行完毕的义务。履行义务的对象有两类,一类是天皇——“忠”,另一类是父母——“孝”。“忠”是最高的,而中国古代的“准自然法”把“仁”放到了“忠”的上头。对君王的“忠”并非无条件的,君王必须要施“仁政”,因此再麻木不仁的君王也至少要假装自己符合这样的条件,而且往往会失败。但在日本是绝对没有这样的说法的。
打扮成“花魁道中”(古代高级妓女)的现代人
在报恩中,日本人不计牺牲。“实际上,日本人正是这样一个奇特的民族,他们把我们所理解的牺牲看成是理所当然的”。在他们的价值位阶中,个人是最次的。在战争中,日本军队对军医和药品配置之少令人难以想象,危险时刻他们甚至干脆杀掉伤病员。
▌自我革新的精神
日本人超强的学习和领悟能力也在书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在介绍明治维新的一章中,这个民族突然从精神至上变得精明、强干和务实,无论是在经济、政治、社会风俗抑或是宗教领域,改革的力度都是空前的。日本人的学习从来都不是盲目的,他们将在欧洲和英国学习到的立法经验、工业发展方式等与本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后再进行移植。斯宾塞在给伊藤博文的信中写道:日本社会中存在着任何一个国家都无与伦比的经济腾飞基础,那就是民众对“长辈”的尊重和服从,对天皇权威的绝对忠诚,这是一笔可贵的资源,日本将在明治政府的领导下稳步前进。斯宾塞无疑是有先见之明的,正因为等级制度的森严,因为对天皇的绝对服从,让明治政府可以借助天皇和幕府家族的力量大刀阔斧推进改革进程。
明治维新无疑是成功的,它将日本在东亚的地位推向一个高峰,从来都是充满忧患意识的民族,缺乏资源、领土狭小的民族却获得了处在飞速发展中的经济成就,这让日本人欣喜若狂。当他们回头看一看这时的古老中国,仍然处在腐朽和堕落之中,无法再担当领导东亚的重任了。按照日本人的逻辑,是时候要帮助这个曾经在历史上把先进文化输入日本的民族了,他们要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想法应运而生,他们要重新建立起一个强大的中国,先要征服她再来改造她,日本人觉得这是对中国最好的“报偿”,这是在尽他们祖祖辈辈都在遵从的“义务”。
日本给我们及周围国家带来过沉痛的危害,这是日本人的“刀”。它也产生过领先世界的科技文明,这是日本人的“菊”。和中国的“道统”不同,日本人的思维里没有那么多儒家礼仪的限制,也没有一些基本的人性规律,所以什么事都可以做到极致。但真正限制他们的是官方宣传的价值观,而畸形的荣誉使得他们可以剖腹、屠杀,甚至做任何违背道义的事情。自古以来,我们周围都有着“道统”---一张无形的双手推动我们做符合道义的事情,但在欧美先进的科技文明冲击下一触即溃。而日本很快进行明治维新,果断抛弃旧文明,接受新思想,转变之快令人震惊,这里,有很多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即有恶疾时要有快的手术刀,用钝刀,会越割越痛。
等级制度、天皇、野心、冒险精神、各得其所、各安其分、忠、孝、情义、自重与克制……这些词语贯穿日本人的一生,为他们构建起行为准则、思维方式和宗教信仰。日本就是这样一个民族,有时近乎疯狂与无耻,有时又温婉恬静可爱,矛盾在日本人的性格中处处可见,不足为奇。
《菊与刀》,一本在人类学上获得极高评价的著作,向世界敞开了了解日本的大门。本尼迪克特是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作为一个从没在东方文化生活过的西方人,她准确把握了东西方文化中的细微不同,并把这种影响对民族气质的形成以及这种民族气质会对战争带来的影响作出了精辟的论述。虽然距离这本书最初写成已经60多年了,世界格局也有了巨大的变化,本书依然是研究日本文化的首选文献。
点击下图,进入《菊与刀》
觉得本文不错?
想获取更多新锐思想?
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关注千字文华
为防失联,请加千字君微信:13520557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