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没有经济学思维的人还不能称为现代人丨冯学荣

2017-03-11 冯学荣 千字文华

喜欢就点击“千字文华

带您领略浩瀚无边的思想世界

点击文内任一图片订购冯学荣新书


没有经济学思维的人还不能称为现代人

>>>文/冯学荣<<<


为什么说穷人是高福利的最大受害者?为什么说市场是最公平最道德的秩序?为什么最善良的动机往往带来最糟糕的后果?……这些日常生活都浸透着什么经济学常识?推荐冯学荣老师的一篇文章,供您参考。ps:支持原创思想,欢迎点击任一图片,订购冯学荣新书,赞赏鼓励原创。


我们每天看电视读报纸,耳闻目睹大量的经济信息,然而同样一则信息,从普通人耳朵听起来,和从“经济学耳朵”听起来,往往理解不一样。

 

我们举例说物价涨跌,我们知道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最主要的是“供求关系”,例如我们平时听说燕郊的房价最近涨得很快,那么在一个普通老百姓听起来,他第一反应就是“贵”,然而从一双经济学耳朵听起来,一个地方房价最近涨的特别快,那么意味着最近到那个地方买房子的人多了,听者不用去实地考察,就可以知道那里最近房产交易很旺,为什么呢?因为供不应求则涨价,供过于求则降价,反过来推,涨价意味着供不应求,降价意味着供过于求,这是基本的经济规律。同理,当一个城市的酒店价格突然飙升时,假如我们具备了经济学的大脑,那么我们闭着眼睛就能回答:这是因为周末、节日,或者城市正在举办大型的商品展会,反过来,每到周末和节日,酒店的价格就一定会涨,为什么?因为住的人多了,供不应求,价格就上调。

 

懂了这个道理,那么当你有一天从朋友那里听到“周杰伦在中山公园举办免费见面会”,你正确的反应是什么?正确的反应是“千万不要去”,为什么?因为门票价格为零,需求无限大,供不应求,必然人满为患,可能会踩死人,所以你千万不要去。这就是为什么说你要练就一双“经济学耳朵”,因为它能帮助你在日常生活中,始终保持警惕,避免愚蠢的决策。

 

贝克汉姆造访同济大学,引发踩踏事故

 

再说一个不中听的。我们平时经常说,小明年薪十万,小红年薪二十万,这些数字在一双经济学耳朵听起来,意味着什么呢?其实就意味着这些人对社会所作出的贡献。小明年薪十万,小红年薪二十万,那么意味着小红为社会作出的贡献,大体上是小明的两倍,一个人的收入大体上反映了他为社会作出的贡献,收入越高,贡献越大,再如我们听说王老板一年挣两个亿,那么意味着他一年至少为社会创造了两个亿的财富。所以我们鼓励青年人多挣钱,你挣钱越多,贡献就越大(违法犯罪除外),在一双经济学耳朵听起来,挣钱其实是一件无比光荣的事情。我们平时说国家栋梁,谁是国家栋梁?其实商人就是国家栋梁,这里暂且加个“之一”。

 

我们平时听说谁失业,每个月领1500元失业保险金,还有听说谁抽中了经济适用房。从一双经济学耳朵听起来,这些不是好消息,而是坏消息,因为失业保险金是鼓励懒人不工作,鼓励一个人不工作,就是毁灭财富。同理,给不富之家分派经济适用房,也是一种鼓励懒人的行为。说句难听的话,一 46 32119 46 14940 0 0 1483 0 0:00:21 0:00:10 0:00:11 3467人不努力,就能住上新房子,试问TA日后还有什么上进的动力?所以我们说这些所谓的“福利”,其实都是在培养堕落。羊毛出在羊身上,高福利必然以高税收为前提。因此,在高福利的环境下,穷人永远没有动力和条件合法致富,整个社会的生产也必然走向全面衰落。

 

挪威监狱

 

还有我们平时所经常听到的“免费”二字,从老百姓耳朵听起来,就是天上掉下的馅饼。然而从一双经济学耳朵听起来,就能很敏锐地觉察到:没有免费这回事,一定有人掏钱,不是甲掏钱,就是乙掏钱,不是乙掏钱,就是丙掏钱。总之,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所有看似“免费”的东西,都是有人掏钱的。例如说深圳市福田区图书馆,免费读书,是不是占了便宜?没有。因为图书馆是你纳税建立的,假如撤废这个图书馆,理论上是要向你退税的。你买房、经商、打工、消费、买车……无时无刻都在交税,所以说没有免费的公共设施,从本质上而言,一切都是付费的。再举例说某知名牌子的手机,赞助了某一档的电视节目,令你可以免费收看这档电视节目,可是它果真“免费”吗?不免费。赞助费作为手机的生产成本,最终会转嫁到手机的实际价格上,假如你受广告影响,买了这台手机,那么你就为电视节目付费了。如果你终生都不买这款手机,那么是谁为你付费呢?是购买这款手机的其他人,为你支付了电视节目制作费。

 

再说交易。我们平时看到在街头卖袜子的小贩挣了800元,在老百姓的耳朵听起来是“小贩挣了顾客800元”,可是在经济学耳朵听起来,就是“小贩创造了800元财富”,这个800元的财富不但是小贩挣到了,而且买他袜子的顾客也挣到了,dT>0,这条公式是什么意思?交易创造财富。

 

再说人口。我们说印度人口众多,这在老百姓听起来,意味着“吃饭压力大”,可是在经济学耳朵听起来,其实它是“有发展潜力”的意思。为什么?因为在正常情况下,人在一生中所创造的财富,远远大于其消费,所以人口众多其实是经济繁荣的基本条件,而不是什么发展的障碍。


 关于“人口”的争论,将在中国长期地持续下去

 

还有我们经常听到的“政府应该管一管”,(注:这里的“政府”泛指人类公共管理机构,并不特指任何国家的政府)遇到什么看不惯的事,都有人呼吁政府出来“管一管”,这从经济学耳朵听起来,就是“增加政府权力”的意思。然而,政府管得越多,它的权力就越大,权力膨胀最终的后果,就是公民的自由空间不断缩小。所以我们说提倡大社会、小政府,一个什么都管的超级大政府,对公民来说,不但是不必要的,而且还是危险的。


经济学:现代人的刚需

每天学一点经济常识

小编为您推荐

冯学荣老师新书

《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常识》

支持原创 购书打赏



独家定制版

《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

    常识》

49

加入购物车



注:本文系冯学荣原创、千字文华出品,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千字文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目前正公开约稿,并招募优秀的作者和内容编辑,欢迎您自荐或荐才,薪酬从优!转载、投稿及合作请联系13520557294。ps:点击文内任一图片都可以带您进入有温度有态度的思想世界。



千字文华

微信号:qzwh15

一站式思想服务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