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8年2月18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压弯树枝的反弹”:狂飙突进的民族主义丨马立诚

2017-03-11 马立诚 千字文华

喜欢就点击“千字文华

带您领略浩瀚无边的思想世界

点击文内任一图片进入先知书店


“压弯树枝的反弹”

——狂飙突进的民族主义

>>>文/马立诚<<<


在今天的中国,处处都有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然而这样汹涌澎湃的民族主义,是否存在实质的精神内涵呢?爱国者们一直引以为傲的“中华民族”,又是源自何处呢?推荐马立诚老师的一篇文章,供您参考。PS:如喜欢马立诚老师的文章,欢迎点击任一图片购买马老师亲笔签名书,支持好思想传播。


我手里有两个黄色的棉布钱包,是在北京最热闹的旅游景点——什刹海酒吧街的摊上买的。一个钱包上印着:“中国人必须领导一切”;另一个印着:“全世界必须说中文”。生产这样的商品,是为了刺激眼球赚钱。不知别的国家是否出售这种商品,印象中没有。这两个钱包,给下面几位学者的话作了生动注脚。


许纪霖在2010年8月号的《读书》杂志上说,最近10年中国出现了民族主义狂飙,从反西方与反启蒙出发,发展为崇拜国家的政治保守主义。


资中筠在2010年7月5日的《经济观察报》上说,现在国家主义或是极端民族主义特别严重,以国家主义牺牲国民福祉满足虚荣,推向极致就会导致法西斯主义。


徐友渔在2010年7月号的《领导文萃》杂志上说,民族主义是近年来中国社会最为喧嚣的声音。一些人打着“爱国”旗号坑蒙拐骗恣意妄为,鼓吹民族主义已经成为作秀、捞钱和升官的伎俩。民族主义的各种口号,没有独立的、内在的、与中国人民真正利益相关的价值。



2010年9月18日,《新京报》发表易中天与李泽厚关于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的对话,两位直接提出中国已经出现纳粹思潮,应当警惕。李泽厚说:“中国龙主宰世界”的民族主义一旦和民粹主义结合,就非常危险,它将对外发动战争,对内厉行专*制。民族主义加民粹主义,正好是“国家社*会主义”,即纳粹。这是当前中国往何处去的最危险的一个方向,大讲“中国模式”就有这个危险。易中天说:现在要是有人提出和日本、美国干一仗,他们都群情激昂,都愿意。


上世纪90年代初,苏东剧变,以两大阵营划分世界的格局寿终正寝,两大阵营各自坚持的意识形态丧失了理论和实践意义。当代世界出现了两个截然相反的趋势,一是全球化加速,民族和国家的界限逐渐消融(如欧盟);二是民族主义趁势而起,呼啸登台。


德国学者梅志尼在《世界主义与民族国家》一书中说:“民族必须具备的条件应该是一种自然特性,这种自然特性从血缘中产生。”民族主义是以血缘为基础的排他性族际情感,本质上具有非理性特点,而且缺乏价值内核。民族主义有如万花筒,旋转一次,就会看到不同的景象。


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有时,它是一种思想化合剂,发挥凝聚整合功能,抵御外辱,保卫本民族的正当权益;有时,它又变成海洛因,使吸食者陷入梦想般的狂热之中,导致分裂、战乱和倒退。正如王逸舟所说:“它还可以有多种变形,一切视具体的条件和场合而定。”


无论您是否认同

都无法回避其重要性

千字君为您推荐

《民族主义》

读懂民族主义的前世今生



先知书店荐书

    《民族主义》42

加入购物车


有些鼓吹民族主义的人,可能没有意识到现代民族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用英国学者盖尔纳的话来说,就是民族的地理边界与国家的边界要互相重叠。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族一国。


庞大的苏联分为15个国家,俄罗斯境内的车臣又要求独立建国。塞尔维亚境内的科索沃独立。加拿大魁北克省法兰西民族后裔要求独立,西班牙北部巴斯克族要求独立,土耳其东部和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族要求独立,斯里兰卡北部泰米尔族要求独立……这些诉求都是基于一族一国的原则。毋庸置疑,这个趋势对我国也造成了威胁。就此来看,鼓吹民族主义的人,同时也在刺激少数民族一族一国的政治诉求。


为取得民族独立,车臣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爆发两场惨烈的战争


我国宪法的序言是这样使用民族主义概念的:“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显然,这里是从批评的角度使用民族主义这一概念的。


英国学者伯林说,民族主义是民族意识的一种“发炎红肿”状态,导致民族主义发生的通常是创伤感和耻辱感。民族主义常常是一种受自卑感折磨的人的过度反应,类似压弯的树枝反弹(伯林《扭曲的人性之材》,249页)。“对自己实有的或是想象的美德的夸大,而对别人的荣誉、快乐和成功则充满了怨恨和敌意。实际上,18世纪的德国人对于西方人(尤其是法国人)的感觉,就具有这一特征。”


美国学者格林菲尔德在《民族主义:走向现代的五条道路》一书中说,自16世纪至今,先后在英国、法国、俄国、美国、德国等国家发育兴起并遍及世界的民族主义,在演进过程中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16世纪在英国兴起时,民族主义原本是一场全体人民把权力从皇室夺回到大众所有的运动。最初的民族主义高扬的是“主权在民”原则,人民不再是低微的奴才,而是整体提升为享有权利的公民。这样一个民族的范围由国家疆域确定,包含全体人民,不分肤色语言,人人平等,而且强调个体主义。格林菲尔德把这种原生态的民族主义概括为基于自由主义-个体主义原则之上的“公民民族主义”。


可是,民族主义一路周游下来,发生了变化。除美国继承了英国那种个体主义的民族主义之外,在德、俄等国,民族主义逐渐丧失了个体主义原则,转变为集体主义原则。人民变成空洞的概念,个人的选择自由和批判精神消失了。民族主义与民主之间,丧失了曾有过的血肉联系和等同关系。民族主义转变为威权主义甚至是极权主义,领袖高度专制,一切强调服从。只要打出维护本民族利益的旗号,无论是践踏人权、煽动仇恨、铲除异己,还是策划分裂、杀人放火甚至发动战争,都是“天然正确”、不容置疑和批判的。这一点,二战之前德国民族主义膨胀很能说明问题。


德国在巴黎和会饱受宰割与屈辱,为希特勒的上台和开战埋下伏笔

 

格林菲尔德的研究成果,或许可以诠释上述学者对民族主义崛起的担忧。


还有一条,16世纪的英国以国家疆域来确定民族界限,后来逐渐转变为以血缘、语言来确定民族界限。这样就出现了不与国家边界重叠的民族边界,从而导致了忠诚于本民族和忠诚于国家之间的冲突,使人类陷入了困境。


马克思和恩格斯反对民族主义,他们赞成全球范围的阶级斗争。《GCD宣言》说:“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随着工业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条件趋于一致,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分隔和对立日益消失。无产阶级的统治将使它们更快地消失”,“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一消失,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就会随之消失。”——“工人没有祖国”。


在我国,民族概念是从西方引进的。“民”和“族”两个字在古代文献中都有,但一般指百姓和宗族,没有近代的民族意义,二期两国自没有结合起来使用。谈到民族问题时,常用“蛮”“夷”“洋人”等词。“民族”一词最早是梁启超在1902年发表《东籍月旦》一文时,从日文直接引进的。1903年,梁启超又从德国学者布伦奇里那里引进了民族定义:同居一地,同一血统,同其肢体形状,同其语言,同其文字,同其宗教,同其风俗,同其生计。这个定义,在很长时间里被中国学界使用。


“中华”一词由康有为创造,“民族”一词由梁启超从日语引进


清末,梁启超在同革命派论战时,反对排满,主张满汉一家。他从这个概念出发,又提出汉满蒙回藏各族合为一个大民族。康有为建议给这个大民族共同体命名为“中华”。康有为说,我国“自古皆称中国。今东西国称我皆曰支那……或即中华之转(音)也。今定国号,固于外称,顺乎文史,莫若用中华二字。”“中华民族”这一民族共同体的概念自此诞生。


中国问题症结何在?如何破解?

八种思潮  八张药方,如何选择?

小编为您推荐

马立诚老师抗鼎之作

《最近四十年中国社会思潮》

亲笔签名版



限量签名本

  《最近四十年中国社会

    思潮》59

加入购物车



注:本文编选自马立诚《最近四十年中国社会思潮》第六章《压弯的树枝:狂飙突进的民族主义》(P156~P160),原标题为“一把双刃剑”,推送时由小编做了技术处理。千字文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目前正公开约稿,并招募优秀的作者和内容编辑,欢迎您自荐或荐才,转载、投稿及合作请联系13520557294。ps:点击文内任一图片都可以带您进入有温度有态度的思想世界。



千字文华

微信号:qzwh15

一站式思想服务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