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生如罗素,死如沙鼠

2017-10-01 佚名 千字文华

本文看点

1.罗素是一个无神论者,他的哲学无法解决“死后的归宿”,但他的人生很有意义。

2.我渴望任何一个国家、种族或主义,都屈服于每一个生命个体的价值、自由与尊严之下。


生如罗素,死如沙鼠


文:佚名 | 编辑:千字君


我为了什么而活?


对很多无神论者来说,“人生的意义”似乎是个漫无目的、毫无意义的问题。因为,每当被问到:“你为什么而活?”他们往往倒果为因:“为了物质享受、为了吃饭喝水、为了赚钱养家……”倘若再被追问,或许就只有一种无奈甚至无赖的搪塞了:“来都来了……”


但是,对于一个信仰耶稣和永生的基督徒来说,生命的意义是简洁而明确的。每当我在聚会中,听到弟兄姊妹们高声祷告:“主啊!你全然可爱!愿你得着我的一生!”我就明确地知晓,他们是“向主而活” [作者注:live to,比“为主而活”(live for)更顺从、更卑微]


我们若活着,是向主活;若死了,是向主死。 罗 14:8(恢复本《圣经》)


罗素是一个无神论者,但他的人生是很有意义的。他在自传的序言(《我为了什么而活》)中如此写到: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感情。这些感情如阵阵巨风,吹拂在我动荡不定的生涯中,有时甚至吹过深-沉痛苦的海洋,直抵绝望的边缘……(Bertrand Russell :What I have lived for)


因为经历了这些,因此他认为自己的人生是“值得活的”,“值得重来一次”。这是一个无神论者的人生意义,然而作为一名基督徒的我,也坚信这三点关乎爱和真理,且绝不会与神的旨意相悖。因此,我愿意如罗素一般,将以上三点纳入我生命的意义。


我愿意花费毕生的时间和心力,去追求知识、爱情,去平息我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


我可以卑微如尘土,但决不可扭曲如蛆虫。——曼德拉《漫漫自由路》


我将如何死去?


对有神论者来说,肉体的消亡意味着另一种生命形式的开始。但对于无神论者而言,“死”比“生”更没有意义。


罗素用以上三点解决了他人生的目的,但他却无法解决最低层次的神学——死后的归宿。在以逻辑否认了上帝和永生的多年之后,罗素写下了这段话:


如此看来,科学更使我们相信世界漫无目的,毫无意义。置身于这样的世界,从今往后,我们的理想必须寻到安身之处,如果还能寻得到的话。人是原因的产物,不晓得末后的结局;人的出生、成长、希望与惧怕,爱与信念,只不过是原子的偶然排列组合;激情、英雄气概、深邃的思想与强烈的感受都不能留住生命使之逃离死亡;世世代代的劳苦,所有的热情,所有的灵感,所有辉煌的才华注定要在太阳系茫茫的死亡中消逝,人类成就的殿堂终归要埋在宇宙废墟的瓦砾中。所有这一切,即便不是无可非议,也是真实确凿,任何哲学都无法否认。[Bertrand Russell, 'A Free Man's Worship,' in Why I am Not a Christian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57), pp. 106-107.]


因为婚恋、财富和思想成就,罗素被奉为“人生大赢家”


王小波是个天才,他毕生致力于追求自由和快乐,他也曾这样写道:我很怕死,确切地说我怕的是死后的毫无感觉,我渴望自己能有永存的感觉――哪怕这感觉是疼(王小波《2010》)。


简言之,无神论者永远无法克服对死亡的恐惧。


基督徒是不该担心死后归宿的,神已经确信无疑地告诉我:不必等到死后验证,信而受浸就必然得救。但是我仍然害怕——害怕死亡的方式。或许我的信仰的确不够坚定和虔诚,但我至少应该先做一个诚实的人。


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死于一场意外、一次大笑、一幕话剧现场,甚至是一此性爱。尽管这些死法不太体面,甚至会给活着的人造成很多尴尬,可一旦想到那预知死期的恐惧,以及临死之前的痛楚,我心里总禁不住生出这些自私的希望――然而这只能是希望,我的死法多半没那么刺激。


一个士兵用枪扎他的肋旁,便有血和水流出来。——约19:34


有一个故事,是用来告诫人们“不要杞人忧天”的。在非洲撒哈拉有一种沙鼠,在缺少食物的旱季到来之前,它们会囤积大量的草根,即使储备已经足够食用,沙鼠仍要拼命地将草根运往洞穴,只有当储备超出所需的数倍,沙鼠方能心安。医学家曾想以沙鼠代替白鼠做实验,因为沙鼠比白鼠个大,更能准确反应药物特性。但由于身在笼中的沙鼠不能囤积到足够的草粮,于是它们总是习惯性地焦躁不安,最终因忧虑而早夭。


我渴望真理,然而真理是人类永远不可能到达的彼岸——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我渴望爱情,但我深信爱情必须基于“灵魂的相互渴望,肉体的相互吸引”。这注定了我只可能和一些灵魂产生爱情,也注定了我的爱情必须联结于生命。因此,我“享受着爱情带来的狂喜,也承受着失去它时的煎熬”。


倪柝声夫妇


我渴望这个国家走向自由法治,我渴望世间无苦难,人人享太平。我渴望任何一个国家、种族或主义,都屈服于每一个生命个体的自由、价值与尊严之下。但是极权下那些卑微的生命和人性,却总让我满含绝望的泪水。


我将会怎样死去?对无知的恐惧、对爱情的苦寻、对生命苦难的无可排遣的焦虑,会令我如这沙鼠一般死去。


注:本文经作者授权,标题、图片、导语系千字君所加。点击文内图片可进入“信仰与人生”专题。转载请注明编者及出处(千字文华)。ps:千字君与三联书店合作,隆重推出一款极具“分量”的文玩——文房七宝(含迅先生手书“讀書無禁區”黄铜镇尺),厚重不落俗的中秋好礼,欢迎点击文末图片鉴赏,购买。版权、合作请联系13520557294。



  • 无论你持有何种信仰

  • 无论你如何看待死亡

  • 惟愿你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



延伸阅读


要改变一个一个的人 | 何光沪

美好社会从何而来?丨熊培云

人是靠思想站立起来的丨黄小平

一幅油画的背后,是几千万人的悲怆

为了每个人眼中那尊严的眼神 | 刘军宁

真正独立思考的人,是精神上的君主丨叔本华

最重要的智慧在于探索人作为存在的意义丨刘军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