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4月27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头条 | 新闻专业主义,滋养关系还是毁坏关系?

余远环 南友圈 2018-09-28


财新传媒刚发一份招聘,总编辑王烁写的《年轻人想来财新 总编辑这样劝退他们》,其中一句“专业新闻工作不会滋养关系,而是会毁坏关系”触动了很多媒体人。


比如新京报、财新和南方系,一直坚持新闻专业主义,曾经让多少新闻学院的学子热血沸腾,但王烁这句话,包涵五味杂陈的现实感情。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新闻专业主义发源于媒介的社会责任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芝加哥学派代表哈钦斯(RobertM.Hutchins)为首的出版自由委员会,发表了《一个自由和负责的报业》声明,强调了新闻应遵守专业主义。


90年代新闻专业主义引入到中国。


市场报的兴起,曾经也有10几年的黄金时间,影响深远。


但近些年,言论的管控,过去新闻专业主义筑起的一切,像是一道草糊的篱笆,什么也挡不住。


这一点不可深谈。


新闻媒体一度被认为是社会公器。


图片来源于网络


记者的天职是探索真相,对于时代和社会局势有自己的认知,时刻保持中立和好奇,是成为一名合格记者的要义。


虽然无冕之王是称不上,但在很多人眼里,记者认识的人多,关系网络广阔,似乎要找什么关系都有。


必须承认,有些记者确实是,他们八面玲珑,甚至通过这些关系,赚了很多的钱,特别是财经类记者。


比如有的记者消息灵通,时常能拿到内部政策或上市公司内幕信息,在股市中提前杀入,快进快出,准确率极高。有的记者和机构投资经理打成一片,称兄道弟,同进同退,同样在股市大赚一把。


而那些胆大的,甚至会和财经公关公司联手,做局拟上市公司。


拟上市公司多少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只要记者掌握了部分材料,发给拟上市公司,公关公司就能做成一个利益的闭环——记者要的是钱,公关公司要的是大客户,拟上市公司需要化解负面。


当然,这些记者肯定是少数,而且随时有进去的可能,他们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专业新闻记者。


但就像仰望星空的人,总以为星星就是晶莹透亮的宝石一样,人们总觉得记者神通广大,人脉广阔,那只不过是眯着一条缝看世界而已。


真正秉持新闻专业主义的记者,不会滋养关系,只会毁坏关系——因为报道的独立性和现实存在严重的冲突。


新闻专业主义,要求新闻工作者只对事实负责,只要是事实,就能站得住脚。但是关系中的人——公司老总、利益方乃至政府官员,从来不这样看。


长期的习惯,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领导,把舆论监督、深度报道看成“找麻烦”。


当记者到这些地方或部门采访,必然遭到限制和阻挠。


他们惯于用“软”和“硬”的手段,好酒好菜好话磨你,如果不行,就敷衍搪塞,乃至收买抹黑,或暴力干涉。


新京报原社长戴自更曾经说过:“‘定州血案’的采访,记者采访时一直被公权机关盯梢,并且收到死亡威胁;腾格里沙漠污染,当地有关部门以攻为守,给上级单位写材料,说新京报记者是被‘国外有关非政府组织’收买去报道的,意在抹黑国家和政府;‘泰安上访病人被当做精神病人’的稿子,幸好记者深入调查所掌握的材料相当扎实,没有任何硬伤,才让报社、包括我本人躲过了一场巨大的灾难——当地的反弹和诬告,让我领教了什么是黑白颠倒。”


看到么,这样的新闻报道,有何滋养关系可言,而这才是新闻专业主义的操守。


因此王烁说:“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这却是不断受挫的过程。”


新闻报道保持独立性,保持零度感情,受挫是必然的。


但改变也是有目共睹的,一篇报道改变一群人的命运,一篇报道促进一个政策的出台,一篇报道搅动一个地方的官场,也是常见的。比如当年南都的《青年孙志刚之死》《起底安元鼑》,中青报的《一个退休高官的生意经》等,还有最近兽爷的《疫苗之王》,莫不如此。


新闻专业主义要求记者只对事实负责,要求的是零度感情的中立。


因此,关系的干净,是一个记者的基本底线。


同时,要求记者专业知识要厚实,这在财经新闻表现最为明显——如果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就无法跟被访者对话,采访无法深入,只能浮于表面,到时候只能被访者说什么、你写什么,说的是真是假,不知道从何验证。碰上别有用心的,被带到沟里都不奇怪。


过去几年,媒体的新闻专业主义确实受到了挑战。


民间话语体系的崛起,颠覆了“舆论一律”的传播格局。


这是一个“后真相”时代,2016年,牛津词典年度词选择的是“Post-Truth”,即“后真相”。


图片来源于网络


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主要的新闻来源,个人信仰更能够影响舆论。


未来已来,一切都在改变,不过一些最基本的东西,是不会改变的,当信息过剩,沙浪淘金,更需要专业主义的价值。


财新现在做内容付费,读者愿意内容的付费,恰恰能说明专业主义的价值,在商业维度上变得更加凸显。


自媒体时代,受众逐渐向传播者转型,但新闻场域的专业门槛并没有消失,正如李良荣教授说的:“信息不再是稀缺资源,思想才是稀缺资源。”


因此,新闻专业操守和伦理责任显得尤为重要。


具体到个人,如果你不在媒体机构,而是在自媒体。


与传统媒体相比,自媒体少了很多制约,有更多的自由权、独立权,更有实现新闻专业理想的土壤和条件。


微博、微信等渠道的应用,有助于信息共享、沟通,让报道更加客观,更加理性,达到哈贝马斯所述的“公共领域”的延伸,如果在文体上,能像兽爷那样更贴近化、趣味性,行云流水而丝丝入扣,这样的新闻专业主义的文章,就更容易凸现出来。


END

感谢关注南友圈(微信号:nanyouquan)

如果觉得文章不错,记得点个赞鼓励哦~


封面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 | 麟懿


媒话说

后台回复关键词【兽爷】  告诉你兽爷是谁


往期精选

头条 | 性侵舆论风暴中的媒体人

头条 | 曾光明离职快手:媒体人究竟心安何处?

头条 | 他出品了《我不是药神》:一个媒体人的转型样本

头条 | 没被时代撂倒,南友圈CEO半年信给创业者的启示

头条 | 前南友李铁“盖得排行”完成五千万融资

头条丨前南友陈乐创业“五六点教育”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


南友 | 雪球D轮融资1.2亿美元,方三文离IPO又近了一步

南友 | 跨越半个地球去留学!对话《容闳传》作者黄晓东

南友 | 中国“第一狗仔”卓伟消失这一年

南友丨王景春:36年来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摄影

南友丨傅剑锋离职腾讯下一站:东方IC首席执行官


观察 | 媒体转型下半场:你是离开还是留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