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芮斯画廊参加2020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 I 线上展厅
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
柯芮斯画廊 I 线上展厅
2020年3月18日至25日
柯芮斯画廊携菲利普·帕雷诺(Philippe Parreno)、崔洁、塔拉·玛达尼(Tala Madani)、罗伯特·里德(Robert Reed)、瑞秋·罗斯(Rachel Rose)、索菲·冯·海勒曼(Sophie von Hellermann)等十二位艺术家作品参加2020年线上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
菲利普·帕雷诺(Philippe Parreno)
我的房间是另一个鱼缸(My Room is Another Fish Bowl)
2016
90个丝网印刷聚脂薄膜气球
30个鲑鱼:95 x 188 cm(每个)
30个胡瓜鱼:99 x 220.5 cm(每个)
30个湖拟鲤鱼:100 x 218 cm(每个)
三个版本
菲利普·帕雷诺(1964年生于阿尔及利亚)在2016年受委托创作的《我的房间是另一个鱼缸》曾于泰特现代艺术馆的涡轮大厅展出。这些鱼形聚酯薄膜气球于巨大展览空间中在不同的高度飘浮游离,向人类互动行为及气候变化状况作出反应。这些鱼以连绵、优雅的动态在大型的“建筑鱼缸”内出现;帕雷诺聚焦于观众感知作为叙事性现象的时间的经验,旨在通过鱼类的飘逸运动激活观众视觉之外的感知能力。在涡轮大厅展出的《我的房间是另一个鱼缸》包括三种类鱼:鲑鱼,胡瓜鱼,及湖拟鲤鱼——这些鱼均可见于泰晤士河中,却也都已是濒危物种。
向Plum Nellie致敬(Homage to Plum Nellie)
2000
拼贴(丙烯,纸上油性马克笔,水彩,独版印刷)
有边框尺寸81.3 x 66 x 5.1 cm
作为约瑟夫·亚伯斯学生,罗伯特·里德(1938年生于美国,2014年辞世)以精湛的技艺创造色彩,以绘画作品反映其多年沉浸于几何形式生动构图的人生经验。里德自1969年起于耶鲁大学艺术学院任教;四十余年来,他为无数年轻艺术家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在教育生涯之外,里德直到2014年辞世前仍不断进行绘画、拼贴、版画及构成作品等艺术创作。
塔拉·玛达尼(Tala Madani)
装饰仿真树(Tinsel Tree with Ornaments)
2019
布面油彩
96.5 x 76.2 cm
塔拉·玛达尼(1981年生于伊朗)因其激烈批判当代社会、宗教、政治及性别状况的绘画及影像动画作品而为人所知。在《装饰仿真树》这一幅相对罕见的静物作品中,玛达尼以富代表性的冷静构图、黯淡风格描绘了一个原应饱含节庆气氛的物件,而常见于仿真树的欢快装饰品却被一个个惨白裸体人物代替。
杰拉西莫斯·弗洛雷托斯(Gerasimos Floratos)
被邻居环绕 1/2(Surrounded by neighbours 1/2)
2020
布面油彩、丙烯及拼贴
223.5 x 127 cm
杰拉西莫斯·弗洛雷托斯(1986年生于美国)的绘画及雕塑作品探索了“场域特定”概念的意义,以及“扎根于某地”的概念。其作品中饱含心理图景的具象形象以多样的方式探索绘画空间的边际,探索了全球化世界的心理地理学属性,集体实践构建的社群环境或微生态环境,以及心灵的内部空间等主题。
伊丽莎白·尼尔(Elizabeth Neel)
响鸣的快速颤动(Rapid Buckling of the Loud Song)
2018
布面丙烯
作品完整尺寸:152 x 610 cm
伊丽莎白·尼尔(1975年生于美国)充斥饱满绘画姿态的大尺幅作品层次分明,在画面的负空间中让或透明或浑浊的颜料肆意流淌。她用倾倒、涂刷、印制、卷起及折叠等方式处理颜料,创造了独特的绘画姿态舞蹈动律,反映了人类身体的对称结构,也反映了这身体在不同环境中运动的方式。尼尔在创造多层次镜像图形的过程中使用了一种既含有实用主义意义又貌似癫狂的比喻修辞法,鼓励观众以艺术家异常抽象及富有情感的视角去进行思考。
崔洁
国际空间站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2019
布面丙烯及喷漆
作品完整尺寸:210 x 500 cm
崔洁(1983年生于中国上海)笔触精密而冷静,色彩温暖而富有情感,在进行绘画创作时以众多有现实或幻想意义的图像层次探索不同场域的纷杂视野。她在渲染具体城市、建筑、结构及风景的同时探索附着于风景之上的观看历史,敏锐地指出观看距离、角度、时间的政治意义。对于艺术家来说,当代新全球帝国的空间站就如同古代中国的亭子一般:在古代中国,亭子是丈量土地的节点,中空通透,可用以摄取帝国风景;在当下,太空站是太空人员和物质流动的节点,也可用以摄取太空和地球的风景和信息。
瑞秋·罗斯(Rachel Rose)
十五生(Fifteenth Born)
2019
玻璃,石头
15.9 x 24.4 x 20.6 cm
瑞秋·罗斯(1986年生于纽约)探索早于生命诞生之前即发生的时间。“生”系列雕塑展现了艺术家对作为形状及炼金象征物的卵的长期兴趣。此系列中的每一件标记了顺序号码的作品主题均包括一个吹制玻璃卵状结构,以及与其相依偎的卵状或碎片状石块。事实上,“生”系列仅使用了在两种不同状态及时间维度的同一种元素——沙。玻璃是沙制的,而沙不过就是粉碎了的石材。吹制玻璃在顷刻间即可成型,而岩石则需要上千年的时间生长;玻璃并不是固体的,而是一种缓慢运动着的流体,是一种流动的石。对罗斯而言,“生”系列汇聚的两种材料呈现了卵这一观念性物件的生命潜能。
萨宾娜·莫里茨(Sabine Moritz)
当哺乳动物来到海洋之时(When the mammals came into the ocean)
2018
纸上油彩
150 x 150 cm
萨宾娜·莫里茨(1969年生于德国)的艺术作品是记忆的具象化体现。她不断在创作中回溯对其影响至深的童年场景:她的一部分作品完全基于记忆创作,而在另一部分作品中,她通过研究照片、新闻剪报、家族影集等图像探究自身视觉记忆的强度。其绘画作品投射了时间在个人层面及集体层面的深邃流逝过程。
索菲·冯·海勒曼(Sophie von Hellermann)
美国精神(American Spirits)
2020
布面丙烯
200 x 190 cm
索菲·冯·海勒曼(1975年生于慕尼黑)往往基于当下事件或古典神话、文学作品等开展富有流动姿态的绘画创作。在以理查德·鲍尔斯的《过度故事》为基础创作的《美国精神》作品中,抗议的人们将一棵北美红杉围住,尝试以自己的身体保护树木不被砍伐。对于艺术家来说,平衡构图中的巨大树干即是中心,而四周的年轻人们不可避免地将成为环境历史及视觉历史中轻盈缥缈的元素,尽管他们尝试牢牢站住脚,并以色彩鲜艳的羽毛装饰自身——像是在飞行途中散落羽毛的鸟一般。
具贞娥(Koo Jeong A)
三件作品:身体口头意义(3 Works: Body Oral Meaning)
2013
纸面水彩
有边框尺寸: 161.5 x 246 x 6.5 cm
具贞娥 (1967年生于韩国)以其《意识扩散》(2013)研究项目为基础创作的大尺幅纸上水彩作品系列描绘了各式巨石结构。具贞娥曾以《意识扩散》参加“REAL DMZ PROJECT 2013”展览,此作品探索了南北韩交界处非军事区的紧张态势,是一组由大小不一玄武岩组成的装置。铁原郡居民从非军区和平广场附近采集了这些石块,而具贞娥又从居民手中获得这些玄武岩。具贞娥通过《三件作品:身体口头意义》探索地球的能量运动过程,将火山岩视作是联通地域的能量力场,塑造了一个重新连接南北韩国的通道。具贞娥的作品被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和伦敦泰特现代艺术馆等公众收藏机构广泛收藏。
克里斯蒂娜·夸尔斯(Christina Quarles)
未命名(说实在的)(Untitled (But Really))
2018
纸面水墨
33.02 x 48.26 cm
克里斯蒂娜·夸尔斯(1985年生于美国)的身份属性复杂:父亲是黑人,母亲是白人,而夸尔斯本人是一名同性恋者。她曾系统而深入地研修批判种族理论课程,也在进行绘画创作时有意识地探索身份政治在当下的复杂意义。夸尔斯画面中的各色人物往往在超现实主义式的飘浮环境中与彼此及周遭事物蜿蜒融合,而这些人物本身也是带有复合属性的:某个形象的手臂可能来自一个纤细男性模特,胸脯来自一位臃肿中年女性,头颅则来自另一位男性……夸尔斯的画面也常让人想起霍克尼或马蒂斯等画家的色彩及构图方式。
玛丽·兰斯登(Mary Ramsden)
伪铸 (false cast)
2019
油彩,聚酯纤维
200 x 150 cm
在玛丽·兰斯登(1984年生于北约克郡)创作的抽象绘画中,形态多变的形式不断与果敢、富有绘画姿态的笔触相融合。兰斯登的艺术实践证实了这一点:绘画仍然是一个需要我们紧密关注的激进艺术语言。她拒绝以历史性解读或联想式解读开展创作,而其描绘物件的复杂方式远远超越了作品构图整体性的幻象。兰斯登绘画中常见的主题,即是艺术家不断在形式层面及创作方法层面探索的“边缘”。
柯芮斯画廊由琵拉·柯芮斯女士在2008年于英国伦敦创立。柯芮斯画廊与著名艺术家及新晋艺术家开展紧密合作,并集中关注女性艺术家的实践。
www.pilarcorrias.com
info@pilarcorrias.com
instagram: pilarcorriasgallery
54 Eastcastle Street
London W1W 8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