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展讯 I 罗伯特·里德:紫红·耐里与银河日志系列
罗伯特·里德, 《银河日志:罗斯希尔大道》 (Galactic Journal: Rose Hill Drive),2005,布面丙烯、油性马克笔,152.4 x 121.9 cm,图片致谢罗伯特·里德遗产委员会及柯芮斯画廊
罗伯特·里德:紫红·耐里与银河日志系列
柯芮斯画廊伦敦东堡街空间及萨维尔街空间
2022.6.9 - 2022.7.9
柯芮斯画廊荣誉呈现罗伯特·里德(Robert Reed, 1938 - 2014)个展,于2022年6月9日至7月9日在伦敦东堡街空间及萨维尔街空间同时呈现艺术家的多幅绘画作品。
罗伯特·里德, 《紫红·耐里,无题》 (Plum Nellie, Untitled),1972,布面水性丙烯,180.3 x 129.5 cm,图片致谢罗伯特·里德遗产委员会及柯芮斯画廊
此次展览将展出罗伯特·里德六大创作体系中的两个作品系列:“紫红·耐里”(Plum Nellie)以及“银河日志”(Galactic Journal)系列。始于1970年代初的“紫红·耐里”系列涵盖了大型油画、小型独版版画、素描及拼贴等多种创作,以饶有趣味的对位构图描绘了严谨的图像形式。
里德曾在1973年于纽约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举办的同名个展中展出一系列“紫红·耐里”大型绘画作品。在学生时代参加耶鲁大学诺尔弗克驻留创作项目(Norfolk programme)时,里德首次尝试户外风景绘画,对他来说,“紫红·耐里”进一步发展了风景绘画经验为其带来的灵感。
“紫红·耐里”是里德于美国南部成长时学会的俚语;当地的老一辈人常用“plum nellie”表示“快要到了、到眼前了”的意思。里德回忆起他某日在为画作调和颜料、尝试为作品命名时,开始喃喃自语:“还没到呢,还早,快到眼前了……”
对于我来说这些作品是风景画…… 在绘画中运动时,我的笔触总是以对风景空间的回应为基础的。
—— 罗伯特·里德
罗伯特·里德, 《紫红·耐里 I》 (Plum Nellie I),1972,布面水性丙烯,213.4 x 365.8 cm,双联作,图片致谢罗伯特·里德遗产委员会及柯芮斯画廊
罗伯特·里德在1990年代及2000年代初创作了“银河日志”系列作品。此系列有着极富动感的画面,充斥着圆形、球体及纽带状元素,以果断的笔触呈现了图表式的构图。灵动的色彩及形式让人联想起在扩展与收缩之间达到微妙平衡的宇宙景观。里德曾指出,“银河日志”作品“全部与我在过去、现在及未来希望获得的经验有关…… 这对于我来说就是一种日志形式…… 其中满满的全是个人体验。”
罗伯特·里德, 《银河日志:华盛顿公园(洗车和停车)》 (Galactic Journal: Washington Park [Wash and Park]),1999,布面丙烯、油性马克笔,213.4 x 365.8 cm,图片致谢罗伯特·里德遗产委员会及柯芮斯画廊
罗伯特·里德于美国康乃狄格州纽黑文市(New Haven, Connecticut)度过了他的大半生,作为一名抽象画家,他以生机盎然的几何形式转译其个人生活经验。他曾受教于约瑟夫· 阿尔伯斯(Josef Albers,1888 - 1976),自1969年始任教于耶鲁大学艺术学院,成为该学院首个非裔终身教授,且持续担任教职直至2014年辞世。里德为不同世代的年轻艺术家群体均带来了巨大且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名全职教授,罗伯特·里德笔耕不辍,持续创作绘画、拼贴、版画及“建构”(constructions)作品。风景式的“紫红·耐里”及轨道式的“银河日志”均大量使用了艺术家多年来发展的、极具个人色彩的图像体系,为挖掘艺术家个人经验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的自传式素材。展览中的许多作品均隐含密码式的色彩印记;对于艺术家来说,这些暗码旨在“组织碎片、通路、文化性和宇宙性的符号及象征、童年视觉及场址记忆,并把所有这一切掷于艺术生涯的图像染缸中去。”
如欲进一步了解相关艺术家及作品的购藏信息,或需要媒体相关资料,请直接发送消息至本微信公众号,画廊工作人员会尽快与您联络。
罗伯特·里德
罗伯特·里德曾师从抽象主义画家、包豪斯设计大师约瑟夫· 阿尔伯斯,他将自己的个人生活经历融入充满几何感的动感构图中。自1969年始,里德任教于耶鲁大学艺术学院长达45年之久,为其之后的艺术家群体带来了巨大且深远的影响。
里德曾于以下机构举办个展:柯芮斯画廊,伦敦(2019);帕尔默美术馆,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费城(2019);耶鲁大学艺术学院,纽黑文,康乃狄格州(2015);马丁美术馆,贝勒大学,德克萨斯州(2013);形式主义人行道诗会,迈阿密(2011);以及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纽约(1973)。其作品曾被收录于纽约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新馆开馆展“美国难得一见”(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