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展讯 I 萨宾娜·莫里茨 I 肌肤之下 I 干涸之心
萨宾娜·莫里茨,《雨 III》(Rain III),2022,布面油画,装框:204 x 204 x 6 cm,未装框:200 x 200 cm
萨宾娜·莫里茨
肌肤之下 | 柯芮斯画廊萨维尔街空间
2023.4.27 - 6.17
干涸之心 | 柯芮斯画廊东堡街空间
2023.4.27 - 6.3
柯芮斯画廊在伦敦的两个画廊空间内荣誉呈现萨宾娜·莫里茨(Sabine Moritz)的最新个展,展出艺术家新近创作的绘画作品。“肌肤之下(Under the Skin)”及“干涸之心(Heart of Drought)”关注外部与内部世界的表里关系,以绘画对连绵发展的当下历史做出反应。
萨宾娜·莫里茨,《干涸之心 II》(Heart of Drought II),2023,布面油画,装框:200 x 174 x 6 cm,未装框:200 x 170 cm
莫里茨探索记忆的动态机制——记忆是如何生成的,又是如何不断变形、重组的。艺术家将这主题视为其创作的核心。她在画面上呈现重复性和差异性,为观者制造不确定性,质询记忆与过去历史之间是否仅有纯粹的再现—被再现关系。莫里茨在构图、绘制作品的过程中采取无意识姿态,以创造被其称为“碎片美(fragmented beauty)”的画面。在最新系列绘画中,艺术家剖析对美与希望的关注,决绝地探索美的意义,抵抗当今世界中弥漫的绝望情绪。
萨宾娜·莫里茨,《麦哲伦》(Magellan),2023,布面油画,装框:204 x 204 x 6 cm ,未装框:200 x 200 cm
莫里茨在创作时不断为画面添加颜色和线条层次,时而完全覆盖先前的笔触,时而果断刮去颜料,直到作品形成稳定的完成形态。以此方法制造的每个丰富画面均与其他作品相互联系,却不一定维持了和谐的整体关系——色彩与形状在画面之间时有碰撞。然而,就像是交响乐的每一部分均有重大整体性意义一样,其绘画的多个独立元素为整体构图做出了贡献。莫里茨的作品中反复出现一系列主题形象,而诸多色彩和形状也在画面的不同区域反复出现,呈现缜密细腻的整体构图。
<<< 滑动查看更多作品图片 >>>
左:萨宾娜·莫里茨,《堪察加 III》(Kamchatka III),2022,布面油画,装框:203.5 x 203.5 cm,未装框:200 x 200 cm
右:萨宾娜·莫里茨,《堪察加 IV》(Kamchatka IV),2022,布面油画,装框:203.5 x 203.5 cm,未装框:200 x 200 cm
蓝色、神秘的《堪察加 III》(Kamchatka III)及《堪察加 IV》(Kamchatka IV)描绘了俄罗斯一处半岛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过于遥远、难以理解的神秘领域——画作上的究竟是美好风景,还是自然灾难的再现?
萨宾娜·莫里茨,《阿耳特弥斯和阿克泰翁》(Artemis and Actaeon),2023,布面油画,装框:184 x 254 x 6 cm,未装框:180 x 250 cm
展览中的另一幅作品《阿耳特弥斯和阿克泰翁》(Artemis and Actaeon)反映了人类的脆弱性、感性及力量。作品灵感为提香的著名画作,后者在作品中描绘了女神阿耳特弥斯因阿克泰翁看见其赤身裸体状态而将其变为鹿的故事;阿克泰翁因此被其猎犬所吞食。莫里茨非具象的绘画形式事实上牢牢植根于自然世界,唤醒了对非具体场址的向往——对无法再次抵达的失落美好场景的向往。她通过画作向德语概念“家园(Heimat)”致敬: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恩斯特·布洛赫(Ernst Bloch)曾在《希望的原理》(The Principle of Hope,1954)将此概念定义为“照射至每个人的童年但无人曾抵达的世界。”
蛇形画廊馆长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评价莫里茨的画作为“视觉化了的记忆——关于过去的转瞬即逝冲动被渲染为实在的艺术”。莫里茨的绘画可被解读为对遗忘的抗争,体现了记忆的脆弱性、可变性和非实体性。
如欲进一步了解相关艺术家及作品的购藏信息,或需要媒体相关资料,请直接发送消息至本微信公众号,画廊工作人员会尽快与您联络。
萨宾娜·莫里茨
萨宾娜·莫里茨(1969年生于奎德林堡),工作生活于科隆。莫里茨的创作展现了记忆与遗忘的动态关系。她不断在创作中回溯深深印在其潜意识中的具体童年经历;部分作品完全以个人记忆为基础,其他作品则通过研究新闻报道影像资料、报纸、家族相册及其他视觉材料探索其本身的视觉记忆强度。其绘画作品反映了关于一段时间的个人及集体历史,及其流逝的过程。
莫里茨在1989年至1991年间就读于欧分巴赫艺术与设计大学,并在1994年从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毕业。莫里茨曾在杜塞尔多夫、布鲁塞尔、巴黎及伦敦等地多次举办个展。近期个展包括:“洛贝达,或一个世界的重建”,奎德林堡图像艺术博物馆,德国(2022);“慈悲”,柯芮斯画廊,伦敦(2021);“日记”,HENI Leviathan,伦敦(2020);"Sterne und Granit",罗斯托克美术馆,罗斯托克(2019);“萨宾娜·莫里茨:深深无意”,Marian Goodman Gallery,巴黎(2019);“绘画与素描”,柯芮斯画廊,伦敦(2019);“伊甸园”,国王画廊,柏林(2018);“新世界”,不来梅哈芬艺术中心,不来梅哈芬(2017);“黎明”,Marian Goodman Gallery,巴黎(2016);“花朵,面具,头骨”,Galerie Haas,苏黎世(2016);“丰收”,柯芮斯画廊,伦敦(2015)。近期群展包括:“恐怖时代:9-11以来的艺术”,,帝国战争博物馆,伦敦(2017);辉柏国际绘画奖(2012);新美术馆—国家艺术与设计博物馆,纽伦堡(2012);“好的,坏的和丑陋的”,梅赫伦文化中心,梅赫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