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虹: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摇篮中丨造就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0539tq5auk&width=500&height=375&auto=0
造就第250位讲者 梁小虹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党委书记兼常务副理事长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原党委书记兼副院长
大家好,我是梁小虹。航天到底能不能颠覆未来?我真的不知道,但是航天一定能够影响未来!我今天的报告能够影响你们的未来,请大家认真听。
很多人可能对航天、火箭都没有了解,并没有看过真的火箭,甚至从未注意到这些。但我今天要讲的是能影响到你们未来生活的事情,这一定得从火箭讲起。
火箭发射影响未来
我们先看一个录像(注:2017年7月2日长征五号火箭发射),请大家注意最后一句口令——“跟踪正常”。特别遗憾,300多秒之后,火箭发射的推力终止,火箭坠入大气层。
这是一枚什么火箭?这是我们用了整整十年(2006~2016)研制的一枚中国最大的火箭。它的起飞推力是1064吨,有8台100吨的发动机及2台75吨的发动机同时点火,它可以把我们现有火箭的运载能力从低轨的10吨提至25吨,从高轨的5吨提至15吨。
就是这枚火箭,它本应承担我们未来极其重要的任务,也被寄予了特别多的期待,但是很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并且由于它出的问题,还给后续诸多工作带来了巨大的被动和不利影响。
举个例子,执行嫦娥三期探月工 43 34505 43 14985 0 0 2541 0 0:00:13 0:00:05 0:00:08 2934(绕、落、回)主任务的嫦娥5号,原计划是要去月球的背面采样,而且是人类迄今在月球采样最多的一次。但目前来看,由于长征五号火箭发射失利,该任务能否执行还未可知。
紧接着,我们还要在2020年完成天宫站的发射,中国人要在天上搭一个短期有人值守的天宫站,把100吨的实验仓、空间仓搭载到太空上去做科学实验。该任务也同样受到了影响。
再来看看还有什么任务?有的国家的航母经常到我们家门口来晃悠,到南海、到东海、到黄海。它来没关系,但我们不能不知道它来了,也不能不知道它来干吗了。
它不是来给我们送米的,它是过来威慑的!我们必须掌握它们的动向。
那它的航母战斗群在什么位置你看得见吗?形象地说,在茫茫大海上,一个航母战斗群就是一颗小米粒的大小,你能看见吗?如果没有天上的预警卫星,你都不知道它在什么地方。等你能看到的时候,它们已经把你消灭了。
说到中国的北斗卫星,我们要在2020年发射完成全球组网的35颗卫星,这其中包括完成导航、定位与授时,今年我们就要完成16颗卫星的发射。
预警卫星还有别的什么用处?它还可以对地震、山洪、飓风等灾后重建做出评判。大家还记得2008年的汶川地震吗?北川到底震成什么样我们并不知道,当时我们没有应急卫星群,没法评估灾区情况,一切只能凭着自己的决心,尽早打通通往北川的道路。
但是下了这个决心就一定能实现吗?不是的。道路能否打通,这并不看我们的决心有多大,而是看打通的条件是否具备。如果不了解地震的情况,我们就很难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而这一切都需要我们的卫星及卫星群去了解。
火箭发射任务太重
大家看一看,我们近五年到底发射了多少卫星?从2013年的15颗到2017年的18颗,我们总共发射了90颗。在2016年我们发射了22颗,和美国人并驾齐驱、名列第一。
有人说,再多打几颗行不行?行,但生产能力不够呀。我们的火箭通常是3年以前就开始进行零部组建研制和分系统齐套的试验,接着是总装测试,再拉到发射场去发射。发射周期最短的是15天,最长的要100多天,按照这个频率,我们每个月基本能打一发。
有人说,这个频率已经很不错了,超过了欧洲和日本,有时候还和美国并驾齐驱。但今天来讲这还远远不够! 2018年我们的任务是完成35次发射,35次!这要创造中国航天火箭发射史上的新高!
但是,今天我站在这儿说,我没把握。
为什么没把握?一年计划完成35发,那么一个月要打将近3发,其中不允许有1次失败,哪怕是1次失败,全部计划都得推后。我们的计划里没有留任何的余量,如果有一点闪失,我们的任务一定完不成!
大家看看,2018年伊始我们拉开了一个什么样的序幕。9号长二丁(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接着是长三乙(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再是19号的长十一(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10天里我们发射了3枚火箭。
今年的任务很重,但是我心里没有底。我总不能把胸脯拍得当当响地说,35没问题,还可以更多。因为我们还有好多问题:火箭卫星成本高、发射周期长、人员力量不足、特别是质量控制不稳定。我不敢保证做到百分之百万无一失,一旦有问题,整个计划就得泡汤。
所以,35这个数字是个特别大的压力,但我们希望通过努力,能够完成。
火箭发射市场需求
来看一看,市场到底对我们有什么要求?我们说“对地观测“得了高分,而今中国技术突飞猛进,我们可以从200公里到30000公里对地进行观测,观测的精度从10米到5米、3米、1米、0.5米,如今精确到了0.1米。
精确到0.1米的对地观测使得我们可以看清在场的所有人,男女老少全都看得一清二楚,连各位的车牌号也逃不掉。但是,该如何科学使用这些数据,是我们目前考虑的一个问题。
我们要把观测到的这些数据应用到社会治理及国防建设当中,还要运用到无线WiFi的使用中。
大家都知道现在飞机上可以用WiFi了,都感觉是个好事。
现在全球三分之一的航班有WiFi,美国的这个比例达到三分之二,而我们中国才刚开始,且情况并不太理想,比如复兴号上有WiFi但和谐号就没有。
不过我们相信,未来我们可以做到,无论搭乘何种高铁或飞机,人人皆可享受到便捷的移动通讯。
再来看我们的交通,无论是北京还是上海,哪里的城市都一样拥堵。但是我问你,这种拥堵是必然的吗?你们可不可以设想,在未来的某一天,当车辆、信号、道路及管控体系都变得智能后,这个问题将不再出现。
过去这十几年,我们从互联网进步到移动互联网,接下来我们将打造万物智联。今天你往这凳子上一坐,你的信息就留在凳子上了,你往床上一躺,这床就告诉你它上面还睡过什么人, 你一穿鞋,这鞋又会马上告诉你是否得了脚气,仔细想想,这还挺可怕。
火箭发射技术迭代
但是技术的发展一定是往前走的,问题和需求倒逼技术的更新进步。那技术怎么进步?首先,研发重复使用技术。我们正在开展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技术研究,包括伞降回收和垂直起降技术,完成部分试验验证,一些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其次,研发海上发射技术。我们开展了运载火箭的海上发射技术研究,完成首次试验飞行,为商业航天发展提供新的支持。我们可以将一些小火箭和商业火箭的发射转移到海上,在公海上怎样打都砸不到人,只能砸着鱼。
而在此之前,每次火箭发射完都能听到火箭残骸将贵州、四川、青海、宁夏等地房子砸塌了的情况。
在现在的中国,你想找一个没有人的地方,太难了!找不到了!所以,我只能每次祈祷,火箭别把人砸死了。但如果是砸在海上就没问题了,我还没听过中国人在海上出什么问题,因为中国人还没扎堆到海上去呢。
第三,发展组合动力技术。我们要集成火箭发动机和航空发动机的优势,实现亚轨道飞行。各位尽早买票,目前还不太贵,到亚轨道转一圈,看一看我们美丽的、蓝色的地球。
我曾在发射北斗的时候看过一次,正好火箭上有一个摄像头,我看到地球是蓝蓝的,那一天我激动得不得了。地球是一个非常美的星球。
第四,我们要推进重型运载火箭关键技术攻关。1000吨以上的叫大火箭,而3000吨的叫重型火箭,它可以把100吨的东西瞬间推到200公里的高度。重型火箭的研制我们要在2030年完成。
2018,商业航天元年
如此多的技术爆发意味着商业航天的到来。我们可以说,2018年是商业航天的元年。在商业发射、太空旅游、天地一体化里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全球的商业航天已经风生水起。
在美国的SpaceX让我非常敬佩,他们那么一点人,却做了那么多事情。我感觉到确实老了,但现在不是老和年轻的问题,而是体制的问题。现在,我们要努力地改革我们的体制、机制,让我们体制内的生产力也得以充分爆发。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国内的商业航天发展态势喜人,我们现在有商业航天的卫星公司、火箭公司、测控公司,我们还,在着手准备商业性的发射场。当一切条件具备后,商业航天的利好空间也就来了,这里面将诞生出无数独角兽。
我们常说下一个风口在哪儿?在商业航天,这将是一个超万亿的市场。
在这个领域,猪可以吹起来,马可以吹起来,什么都可以吹起来。
商业航天涵盖了小卫星、太空旅游、新材料、航天生物等等众多领域的项目,未来我们一定能发展的更好!
为子孙后代找个备份星球
1935年,被誉为航天之父的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去世,在他的墓志铭上镌刻着这句名言:“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开始他们将小心翼翼地穿出大气层,然后去征服太阳系。”
人类从衍生至今已有300万年,这期间无数和人一样的物种都灭亡了,人类会不会和其他物种一样,也有灭亡的一天呢?
我想问大家,当我们的子孙后代要灭亡时,他问他的爷爷、奶奶、太爷爷、太奶奶,“你们当时为什么不给我们找一个备份的星球?你们当时为什么不做个技术让我们飞向那个星球?你们为什么不让我们像你们之前那样快乐的生活?”
你该如何作答?
如果我们在天有灵,能听到这些话,我们的脸上都会淌下惭愧的泪水。眼下,我们可能觉得那一天非常遥远,但我们的航天工程师却一直在做这件事,我们所有人都在努力做这件事,希望一定能在未来,给我们的子孙找到一颗备份的星球!
谢谢!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l053990gsnw&width=500&height=375&auto=0
今日互动话题:
你觉得我们应该开辟外星球吗?
编辑丨蔡蔡
文字丨方芳
校对丨其奇、LU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