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田联韬先生的藏地录音

声音史 声音史 2023-05-07

毕生从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著名学者、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田联韬先生于2020年10月11日在美国波士顿逝世,享年90岁。田先生生前的研究涉及十几个民族的传统音乐,而其中尤以藏族音乐研究最为深入。


除发表大量研究成果之外,田先生八十年代录制的藏戏音乐由荷兰的Pan唱片公司出版发行,为藏族音乐研究留下了珍贵的音响资料。我有幸拥有这张CD,故而在此分享一下相关信息。


拉萨哲蚌寺雪顿节上的藏戏表演  摄影:田联韬


这张专辑于1996年出版发行,其中的录音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1983年6月和9月在拉萨录制的,第二部分是1986年6月和7月在甘南录制的。拉萨和甘南的录音也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藏戏流派:阿吉拉姆和南木特儿。阿吉拉姆(Achelhamo),即本专辑的标题,是流传于西藏地区的藏戏的藏语名称。南木特儿(Namthar )是安多藏戏,流行于甘肃、青海、四川的安多方言区。


根据田先生在唱片中的文字介绍,藏戏的起源可追溯到八世纪的赤松德赞时期。在最早的藏传佛教寺院桑耶寺的落成典礼上,就有了藏族民间舞蹈与佛经故事相结合的表演。公元14-15世纪,高僧汤东杰布为修建桥梁募捐,悬挂唐卡宣扬教义,并组织了七个少女表演歌舞。这场表演具有简单的情节,并将说唱、故事、佛教教义融为一体。后来,西藏藏戏被称为“阿吉拉姆”(意为“仙女阿姐”),就源于那次七个少女的表演。


西藏琼结县白面具藏戏表演  摄影:田联韬 


十七世纪,藏戏开始脱离宗教,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过去每到藏历七月的雪顿节时,十二个最著名的藏戏团都会聚集在拉萨演出。本专辑中收录的阿吉拉姆由西藏自治区藏剧团表演。该团的前身觉木隆藏戏团是旧西藏地方政府惟一专业性质的剧团,最初在堆龙德庆县觉木隆村,因而名为觉木隆藏戏团。

这是本专辑第一首《温巴顿》的片段,也是每一部藏戏的开场白,由甲鲁(王子)、温巴(猎人或渔夫)、拉姆(仙女)等表演歌舞,向神仙祈祷,为观众祝福。


专辑后半部收录的安多藏戏,藏语为南木特儿,本意是“唱腔”、“传说”,由贡唐•丹贝卓美于十八世纪在甘南的拉卜楞寺创立。贡唐•丹贝卓美曾就学于哲蚌寺,因而早期的南木特儿受到西藏寺庙的羌姆法舞以及藏戏的影响,同时也融入了本地音乐的特点。贡唐•丹贝卓美将《米拉日巴传》中的故事改编为说唱与舞蹈的形式在拉卜楞寺表演,后由二世嘉木样确定每年农历七月八日在桑扎辩经大会期间向香客演出。



到了1944年,拉卜楞寺琅仓活佛创作了《松赞干布》的剧本,并组织寺内僧人演出,受到了僧侣和民众的欢迎。安多藏戏至此初步定型。此后安多藏戏逐步由寺院传向民间。目前安多藏戏主要流传在安多方言区的甘肃甘南自治州、青海黄南自治州、四川阿坝、甘孜自治州等地。


这是专辑中的安多藏戏《智美更登》选段。


安多藏戏吸收了安多地区的民歌、民间歌舞以及僧歌,常用曲调有十几首,根据人物性格及表演内容选取。乐队一般由竹笛、扬琴、四胡、扎木年(龙头琴)和鼓、钹等打击乐器组成。


四川巴塘县的鼓手  摄影:田联韬


可惜的是,专辑文案中没有提供太多关于曲目、表演者、录音过程的信息。同时,田先生的研究也以音乐本体为主,而较少涉及民族志的内容,关于他在藏区研究的经历只有少量信息散落在各处。


在《事实胜于雄辩——一个音乐人对“藏文化毁灭论”的回应》一文(《音乐研究》2009年第3期)中,田先生谈到了他在藏区调查的一些经历。田先生第一次进入藏区是在1952年冬天,当时他随西南人民艺术剧院的文艺演出队到四川康定演出。在那里,藏族民间音乐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川甘孜州的藏族艺人  摄影:田联韬


在《藏族宫廷乐舞噶尔考察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一文中,田先生提到了他第一次前往西藏的经历。那是在1975年,在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执教的田先生带领作曲班的学生前往西藏“开门办学”(即毕业实习)。当时噶尔乐舞还处于被禁止的状态。


田先生再次入藏是在1983年,本专辑中的西藏藏戏部分应该就是这次录制的。那一年,田先生还在布达拉宫观摩了噶尔乐舞的表演,并测量和拍摄了噶尔乐舞使用的各种乐器,


1986年,田联韬在青海玉树录音


作为音乐学家、作曲家,从1975年到1998年的二十多年间, 田先生曾先后六次前往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五个省区的藏族地区,对卫藏、安多(包括嘉戎方言色彩区)、康三大方言区的传统音乐进行了调查,收集了大量资料。每次考察时间都有三四个月, 六次考察的时间总和接近两年。


在《田联韬先生从事民族音乐学事业60周年回顾总结》一文中,嘉雍群培和高翔提到田先生1986年到甘肃舟曲调查,本专辑中的安多藏戏应该就是那次录制的。1988年,田先生第五次赴藏区,重点考察了藏族乐器,后来在《乐器》杂志上分七期发表了《藏族传统乐器》。


1988年,田联韬在四川德格录制诵经音乐


田先生关于藏族音乐的论文在网上基本都可以找到,但是他的田野录音却没有很多人听过。Pan唱片公司出版的藏戏专辑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可惜的是,这张专辑虽然在QQ音乐上可以搜到,但却无法播放,而在国外的Spotify平台上可以播放。在中国录制的藏族音乐无法让国内的听众听到,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另一个遗憾是,田先生生前还整理了他的另一部分藏族音乐录音,其中包括山歌、囊玛、堆谐、器乐、诵经等等,也交给了Pan唱片公司,可惜因故未能出版。不过Pan唱片的总监Bernard Kleikamp向我提供了当年田先生手写的曲目单,也是一份珍贵的记录。Bernard还告诉我,田先生的英文非常好。



希望这张唱片有机会重见天日,让我们听到这些宝贵的录音。也希望有学者深入研究一下这些录音,从田先生的文章、调查笔记、讲座、照片中找到更多关于录音过程、曲目、表演者的信息,以便让田先生的遗产在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也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这些音乐。




作者简介:穆谦,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民族音乐学博士,《音乐人类学》(梅里亚姆著)中文版译者,国际音乐文献资料大全(RILM)编辑。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请考虑以下面三种方式支持本公众号:


1. 转发朋友圈

2. 关注公众号

3. 点“喜欢作者”



延伸阅读


从原生态到世界音乐:岩洞侗族大歌队的轨迹 (内含专辑)

那些年我们对外星人唱过的歌-旅行者金唱片解析(上)

我在BBC介绍贵州音乐

我在BBC介绍新疆音乐

你一定听过他的音乐—阿里木江(1961-2018)

四支歌与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

对话世界音乐之一:追随突厥人和吉普赛人的足迹—从新疆到巴尔干半岛

凡野读书会009期实录|乡土中国的国际呈现-中国“原生态”音乐在西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