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2年4月18日 被检测为删除。
被用户删除
网络上有这样一个问题:孔子的父亲为什么叫叔梁纥,却不姓孔?如果你还以为孔子姓孔,那可就太天真了。虽然以一个现代人的眼光看来,“姓+名”是一个再自然不过的个体代号组合,但是如果你穿越到古代,情况便要复杂许多。
对现代人而言,一个姓氏加上一个名字是标配,只是很多人不知道,“姓氏”和“名字”的概念其实是“姓”、“氏”、“名”、“字”四个概念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的结果。在此,我们先来捋一捋“姓”、“氏”、“名”、“字”这几个概念的区别。
首先,谈一谈什么是“姓”。在先秦时期,姓,原本是指母亲一系的血缘关系;氏,则指父亲一系的血缘关系。先秦所谓“同姓不婚”的原则,指的便是母方同血统者不能结婚。然而,随着母系氏族社会逐渐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汉代以后,“姓”逐渐发展成父系血缘的代号,并且一直沿袭至今。
再来说一说孔子的姓,孔子真正的姓并非“孔”,而是“子”,那么子姓从何而来?根据《古今姓氏书辩证》和《通志·氏族略》的记载:“商始祖偰,为舜之司徒,受封于商,赐姓子。” 古籍大意是说,孔子的先祖是殷商帝王家族,而孔子的祖先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祖偰。偰原本生活在殷水,以“殷”为姓,后来因为辅佐大禹治水,立下大功,舜帝任偰为司徒,把他封在商地,赐姓为子。这便是“子”姓的由来。
讲完了姓,我们来看一下稍微有点复杂的“氏”。在上古社会,姓是一种族号,而氏常被作为姓的分支。例如母系社会中,拥有同一个“姓”的人称为同族。后来,由于子孙繁衍,一族分为若干分支散居各地,每支便形成了各自的特殊称号作为标志,这个标志就是“氏”。例如旧说商人的祖先是子姓,后来分为殷、时、来、宋、空同等氏。这样,姓就成了旧有的族号,氏就成了后起的族号。
在此科普一下,“氏”既可以是诸侯受封的国名,也可以是卿大夫及其后裔则以受封的邑名,所居的地名,自身的官名,祖先的字或谥号等。那么孔子的先祖为何以孔为氏呢?
《阙里文献考》卷一讲到:孔子先祖从弗父何到孔父嘉,五世亲尽,当别为公族,乃以字为孔氏。也就是说,孔子先祖弗父何让国以后,他的子孙依然属于宋国公室成员。然而到了先祖孔父嘉这一代的时候,按照宗法制的规定,五世亲尽,不能再继续列入公室,而是应该别立一族。于是孔父嘉就取自己的字作为族的名号。可见孔氏的孔就是从孔父嘉那传下来的,由此可以确定,孔子和他的父亲叔梁纥都是“子”姓“孔”氏。
说完了“姓”、“氏”,接下来我们谈一下“名”与“字”的区别。现代人普遍挂在嘴边的“名字”放到古代并没有这么简单。根据旧时传说,婴儿出生三月后由父亲命“名”,而当他们成年后,还会得到各自的“字”。一般男子会在二十岁举行冠礼时取字,女子则会在十五岁许嫁,结发加笄时取字。 孔子名丘,字仲尼。在孔子的“字”中,“仲”表示辈分排行。在周朝的贵族中,在“字”的前面加伯仲叔季表示排行是一种十分流行的惯例。
在此区分了“姓”、“氏”、“名”、“字”的差异后,孔子的父亲为什么不姓孔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我们平时所称呼的孔子其实采用的是孔子的姓氏名字中“氏+姓”的组合方式。而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名纥,字叔梁,叔梁纥的这一叫法采用的则是“字+名”的称谓组合方式。
附带说一说,古人名字连着说的时候,通常是先称字,后称名。不过在先秦时期,关于人名的叫法,可以是“字名”、“氏名”、“姓名”等多种组合方式,相对复杂。如以孔子为例,叫他孔丘、仲尼丘或是子丘,其实都是没有错的。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其他
孔子姓什么?别说问题弱智,你可能不知道。
作者:晓读夜话
来源:头条号晓读夜话
叔梁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