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刚出现转机,某国就出幺蛾子
蒂勒森、佩里访华,中美关系刚刚出现转机,就有国家开始出幺蛾子。
3月20日,日本与俄罗斯在东京紧急召开两国外长、防长“2+2”会谈,表示要在阻止朝鲜核、导开发和反恐等方面加强合作,俄方还对美国在亚太地区部署反导系统表示担忧。双方还准备在东京举行“日俄战略对话”,由两国副部级官员就广泛外交课题进行探讨。
这是两国自2014年乌克兰危机以来首次举行“2+2”会谈。时间节点和讨论内容,都值得关注。
可以说,这次会议展示了日、俄在朝鲜半岛事务上竭力谋求核心影响力的心态。正好可以为我的上一篇文章做一个非常及时的注脚。
在“中美联合,迈向现代型大国之路的新起点”一文中,我强调指出:此次中美联合一旦启动,“就要形成联合国授权框架下的排他性联盟,而非含混不清的多边合作,尤其要阻止日、俄参与。”
对此,很多读者表示,阻止日本参加好理解,但为何还要阻止俄罗斯参加?俄罗斯不是我们制衡美国的最佳朋友吗?何不让其参与,平衡美国呢?
不能的原因就在于:这完全是为了更好地发挥俄罗斯的平衡价值,也是为了中俄能携手走的更远、更好。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正如我在《二战史鉴·列强的国家战略》中指出的那样,邻近性大国合作,无外乎四种基本状态:
第一种是面对面
第二种是背靠背
第三种是肩并肩
第四种是面朝背
面对面者,扩张方向相对,猎物处于二者之间,如猎物过强,尚可结盟于一时;猎物一旦消失,二者早晚必起冲突。二战中,苏德联合瓜分波兰,就属于这一种情况。
背靠背者,扩张方向相离,又能互通有无,最易于形成互补性联盟。一战中的德奥联盟、早期的中苏同盟,均属于这一性质。
肩并肩者,扩张方向相平行,协调好了也是一盘棋,协调不好就会打作一团。三国时期的吴蜀联盟就属于这一种。诸葛亮维持的好,所以联盟双赢;关羽维持不好,结果失荆州。
面朝背者,扩张方向相同,但一国在前、一国在后。此种情形下,在前之一国不放心,在后之一国又不甘心,往往引发冲突。瓜分波兰后,德国向西横扫法荷比卢;苏联也向西,不断蚕食扩大,步步逼近德国的安全边界,就属于这一类型。
具体到中俄关系,我们需要的是背靠背的中俄联盟,而非其他任何一种性质的中俄联盟。如果忘记了这一点,以为只要中俄联盟,就能发挥效力,解决问题,未免自造隐患。如果再以为处处、事事都要中俄联盟来解决,那就更会在不知不觉间让这个联盟变质。
要维持中俄背靠背,就不能把俄罗斯的扩张面牵引到太平洋方向,这是中俄联盟的底线。
在文化上,俄罗斯向来有双头鹰之称,一头向欧洲,一头向亚洲。从地理形势上讲,俄罗斯其实是四头鹰,在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四个战略方向上保持着接触面。北冰洋方向受到硬性技术限制,难以发展。其他三个方向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都曾经扮演过俄罗斯扩张的主要战略方向。
俄罗斯国徽中的双头鹰图案
当俄罗斯西进,谋求饮马大西洋的时候,中俄至少能相安无事,甚至形成背靠背联盟。但是,当俄罗斯东进或南下的时候,无论中国是侧重中亚还是海洋正面,双方均难以避免纠缠,从而在面对面或面朝背的摩擦中,发生冲突。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苏联盟之所以能够形成,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苏联的主要战略推进面在欧洲,而我们的主要战略推进面在台湾方向。同时,至少在态度上,苏联一度表示,东方革命事务由中国同志负责。也就等于形成了背靠背联盟,而且划分了明晰的合作边界。
但遗憾的是,苏联并不准备兑现承诺。他对朝鲜、越南、缅甸事务的掌控,一直非常牢固,且处处排斥亲华派,扶植亲苏派。等于是利用两个半岛,暗中对我们进行左右围堵,且剥夺我们在东方革命事务上的领导权。
苏联之所以这样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因为核武器的出现,苏军的常规武装优势受到限制,苏联在欧洲与北约集团的对峙,只能起到僵局的作用,客观上等于是替中国分担压力,换来发展机遇。苏联当然不会这样去做,于是就开始迂回美国的遏制线,在太平洋上谋求出路。当苏联这样做,而我国又无力单独阻止苏联这样做的时候,就等于是走向了“面对面”,中苏关系的破裂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赫鲁晓夫在经济帮扶和技术转让上的努力,也只能延缓这个破裂,而无法在根本上弥合双方的地缘鸿沟。
后来,毛泽东与尼克松握手,就是要堵死苏联进出太平洋的道路,逼苏联再次迂回,改走印度洋路线,从而陷入与伊斯兰势力的冲突之中不能自拔。此后我国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发展,可以说从中获取了丰厚的回报。
回到东北亚地缘棋局上,不难发现,朝鲜半岛是顶在中国脑门上的枪管,又是抵在日本胸口的短刀,同时还是俄罗斯获得暖水海岸线的跳板,和阻挠俄罗斯获得暖水海岸线的绊脚石。
如此重要的区域,最理想的状态莫过于:或者由我方完全控制,或者使之芬兰化。
但是,在现实中,这两条路都不具备可行性。只能退而求其次,谋求相对最优。
首先,日本是绝对不能获得半岛事务核心决策权的,原因不用我说,大家都很清楚。
其次,俄罗斯同样不能获得这种权限,因为如前所述,这样做等于是客观上加剧中俄之间的面对面。不利于两国的长远合作。
再次,既然中美合作完全可以解决的问题,何必再增加新股东?增加了也帮不了什么忙,不增加也不会坏事,反而有可能强化局中双方的联合。
最后,美国作为全球霸主,唯一一个超级大国,虽然理论上威胁最大,但是,它要兼顾全球平衡,一方面固然是不会也不能随便从任何一个重要地区退出,但是也不会且不能将其力量过度集中在任何一个地区。在这个时候,反而是可以默许中美构成解决半岛问题的核心决策圈。
从我们的立场上,美国在半岛南部的驻军短期内很难清除;从地区大局上看,这支驻军固然在封锁朝鲜南下,但同时也在控制韩国北上,顺带还要防范中、俄、日三个地区大国。这无疑是美国利益最大化的表现,但也是我们可以接受的现状。
假如美军真的从半岛退出,同时朝核问题失控,到时候韩国、日本都会争相开发自己的核武器,并强化自身的常规武装,甚至不排除出现日韩俄三边同盟的可能。(注:日俄战争后到十月革命前,日俄曾三次密约瓜分东亚。二战期间,苏日一度谋求联合,准备拉上德国一起肢解英帝国,瓜分欧亚大陆。如果不是希特勒背盟闪击苏联,世界大势,实未可知。)
1941年4月13日《苏日中立条约》签字现场
不要忘了,在冷战期间,韩国、日本、台湾,作为美国在亚太的重要盟友,都曾经发展过核武器。他们的技术能力与经济能力,均远远超过朝鲜。为什么他们到今天仍然没有核武器?原因很简单,美国不许也。而美国不许的原因,正在于美国知道,一旦这些小朋友掌握了核武器,美国的控制力就会松动,地区稳定也会随之瓦解,甚至美国的核心利益也会受到威胁。同样的原因,苏联也绝对不会允许东德、波兰、匈牙利等东欧小朋友拥有核武器。这就是大国政治。
赫鲁晓夫的失策就在于,他居然一度向中、朝提供核技术。其后任则急踩刹车,朝鲜转而向中国谋求核技术援助。但是,毛泽东同样不会给他,因为毛泽东是个懂国际战略的大国领袖,而今天很多自封为毛泽东门徒的追随者们,恰恰不懂!
再回到开篇提及的这次日俄“2+2”会谈,读者诸君应该已经明白:转动大国棋局的棋子已经落下,我们时代的历史性时刻即将到来。在这种群雄逐鹿、错综复杂的局面下,我们永远不要忘记,大国政治有其复杂性和务实性。每一个大国都要先对自己的老百姓和本民族的长远发展负责。美国有在华游说集团,日、俄、朝、韩,乃至缅甸、越南,难道就没有吗?警惕美国是对的,但不知不觉间被其他国家忽悠、绑架,让莫名其妙的感情冲昏头脑,结局是一样的糟糕。做任何事,首先想明白一点,我们固然不是美国人,但也不是朝鲜人、韩国人、日本人、俄罗斯人,更不是外星人。我们是中国人!忘记了这一点,客观上都是卖国行为。
今天我们分析了俄罗斯,下一期会回到日本话题上来,继续分析这个国家的对华战略思维特质。期待大家持续关注,共同传播战略思维,讲好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