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新基地启动了!女排的漳州往事,你知道吗
昨晚,
消息一经发出
收到了许多网友的点赞与评论
字里行间,道不尽的回忆与期待
都沉淀在每一个深深喜欢与
默默支持中国女排的新老球迷心里
下面小编带您一起回忆
中国女排在咱们漳州那些年那些事
漳州竹棚
孕育“女排精神”
1972年,国家体委决定在我国南方建立一个排球训练基地,漳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粮丰鱼肥,佳果长年不断,气候四季如春。漳州排球运动群众基础好,曾培养一大批国手、排球明星。漳州得天独厚的优势备受当时专家看好,认为只要投资得好,就能建成一流的基地。
排球训练基地选址漳州,全国十二支男、女排立马要赴漳州开始第一次集训。
被称为“排球司令”的原漳州军分区司令员兼体委主任于克钊,调来千军万马,组织群众义务劳动,仅用23天时间,就盖起一座有6块平整场地的“竹棚馆”,并整修附近4块场地,迎接冬训队的到来。
1972年11月底,南下的列车驶入八闽大地,全国女排首次会师漳州。
当时的,集训条件可谓简陋。大家吃饭、休息在漳州财贸干校,训练在“竹棚馆” 和附近的室外场地,中间要走十几分钟,队员们形容那时一天的行动是“打 一枪换一个地方”。
生活条件艰苦,训练条件更艰苦 “竹棚馆”是用漳州本地竹竿为架,竹蔑席、油毛毡为顶,地面是黄土、石灰、盐水三者合一(俗称“三合 土”)夯实而成。赶上雨季,“竹棚馆”内 “三合土”潮湿,队员一滚就是一身泥。
队员们多次翻滚,“三合土”一层层磨掉了,垫底的煤渣露出来了,划破队员的大腿、肘部,睡觉时不能侧卧,衣服、床单与伤口渗出的淋巴液、血迹粘连,一动痛得钻心,一掀鲜血直流。就是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女排姑娘没有叫累、叫苦,没有人趴下,她们提出“滚上一身泥,磨去几层皮,苦练技战术,立志攀高峰”的口号,卧薪尝胆,强化训练。
首次漳州大集训、大练兵最重要的是培育形成了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竹棚精神”。这一精神深深鼓舞和教育着排坛新人,为后来中国女排夺取三连冠、五连冠创造了条件,更为“女排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人均捐1元
建设腾飞馆
女排姑娘们在漳州
留下了珍贵的照片
编辑:徐镜正 王琳雅 陈慧慧
值班主任:林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