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之后,他……继续在东山卖鱼
搏浪!
救人!
还记得去年11月份
下海救人的东山好汉沈海东吗
脱下了“超人”的披风之后
他仍然是东山县澳角村一个普通的渔民
与妻子一起经营着一间海鲜干货店
继续着平常生活里的酸甜苦辣
是什么样的经历让他成为英雄
壮举之后,生活有没有变化
记者再一次联系沈海东
聊聊英雄背后的故事
......
2月17日晚上8点30分,在澳角村海旺角海鲜干货店内,沈海东穿着厚重的棉衣棉裤从零下30℃的冻库走出,缓缓走向离身边最近的凳子,妻子潘美玲见状,拿起毛巾简单擦拭了一下双手,迅速地将盛有热水的保温瓶递到了沈海东面前,不到五分钟,沈海东再次起身,抱起潘美玲刚刚打包好的新鲜渔获,再次走向冻库。
“今晚有渔船上岸,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将挑选好的海鲜快速处理并送入冻库,这样才能锁住它们的鲜味。”提起如何正确品尝海鲜,没有谁比靠海谋生的渔民更加了解。
从这个角度看
沈海东和最近热播电视剧《狂飙》
卖鱼的高启强
长得竟有几分相像
“我们祖祖辈辈靠讨海为生,凭此过上富裕生活的却鲜少有人。”作为土生土长的东山人,沈海东自小便十分向往蔚蓝的大海。1997年,为了帮衬家里,年仅14岁的沈海东便跟着父亲出海讨生活。随着讨海经验日益丰富、驾船技术日益娴熟,成年的沈海东从父亲手中接棒,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从船员摇身一变成为“船老大”,改变的不仅仅是身份,更是肩上的责任。讨海生活虽然能够维持家庭的日常开销,但想让生活质量再上层台阶却远远不够。这时,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沈海东的脑中浮现,那便是上岸创业。沈海东向妻子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并很快付诸行动。
“过去出海,我脑子里想的是如何打捞更多的渔获回来,而现在要想的则是如何将手里的渔获卖出去。”回忆自己的创业之路,沈海东感慨万千。2016年,沈海东变卖了家里的船只,结束了20年的讨海生涯,与妻子一同创业。
同年,沈海东的第一家海鲜干货店“海旺角”正式开门营业,受旅游因素影响,店里的生意也有淡季和旺季。几年下来,虽然能够收支平衡,但对于上有老下有小的沈海东而言,还是远远不够。
时间来到2019年,社交平台的发展和快递行业的迅速崛起,让微商作为一种新兴职业崭露头角。在朋友圈、微信群的助攻之下,澳角村的第一批微商开始享受社交平台发展所带来的红利。不甘落后的沈海东也开始向同村的“前辈”取经,借助社交平台寻找客源。
开拓了新的销售渠道之后,为了保证发出的海鲜到达客户手中仍然是新鲜的,还要解决其他问题,比如货源的保鲜存放。渔民出身的沈海东自然知道,海鲜最注重的便是个“鲜”字,海鲜上岸之后,如不及时进行处理、速冻保鲜,便很容易变质。为了保证海鲜的品质,沈海东开始物色新的店址,并搭建冻库存货。
冻库建成后,妻子潘美玲也从原先的“搭把手”变成丈夫的“好帮手”。为了节约成本,沈海东并没有雇人帮忙,夫妻二人分工协作,沈海东将繁重的体力活揽下,而潘美玲则负责海鲜的处理和打包,两双勤劳的手,两台智能手机,让“海旺角”开始焕发新活力。
“这几年,澳角村的知名度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我们村游玩,这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生意。”对于新一年的发展,沈海东信心满满,“我们有好的海产资源,又有好的旅游资源,只要我们坚持诚信经营,用品质说话,我们的生意就能越做越好”。
临近晚上十点,沈海东和潘美玲结束了手上的工作,准备回家看看从镇里放假回来的两个孩子。充实的生活让他们忘记了疲惫,带着对未来的无限希望,他们坚定地踏上了回家路。
▼往期推荐▼
反转再反转!漳州的天!气!
来源:闽南日报记者 许文彬 文/图本期编辑:李伟 高丽君
值班主任:林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