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漳州影响了世界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南方36号 Author 高舒 杨晖
发生在九龙江出海口的
“隆庆开关”历史事件
让1567年成为具有象征意义的年份
以至于美国著名汉学家孔飞力视其为
中国近现代的开端之年
九龙江出海口
漳州月港,亦名月泉港,因其“一水中堑,环绕如偃月”得名。位于今龙海区海澄镇,漳州市区东南25公里、龙海区石码镇东南5公里处。
明初,政府历行海禁,泉州刺桐港走向衰落,而月港所在九龙江下游,外通海潮,内接山涧,水陆交通便利,经济腹地广阔,自明景泰四年(1453年)海内外贸易渐兴;正德到嘉靖末年(1506-1566年),月港发展成为福建最大的民间海外贸易港,海外贸易远超福州港、广东港;隆庆元年(1567年),漳州知府唐九德议在月港设县治,在月港设海澄县,割龙溪、漳浦两县地属之,福建巡抚都御史涂泽民议开禁例,准贩东西洋,而严绝日本,得到批准。月港作为中国明朝政府正式唯一合法的民间海外贸易口岸,开设“洋市”,“准贩东西洋”。
后世将“隆庆开关”作为“隆庆新政”最重要的政绩,认为开放漳州海禁关口、实现民间私人对外贸易的历史性决定,一举解决了困扰明朝几百年的海禁难题,殊不知是在隆庆执政的头几天就得到批复的。张燮《东西洋考》卷七《饷考》载,海澄设县之前,漳泉人下海通番,多集中在诏安的梅岭。“隆庆开关”最先选择的海商发舶地点也在梅岭,但因盗贼梗阻,改道海澄,令人不得不感叹历史的奇妙。不论如何,自月港始,九龙江口海湾地区的海商终于得以合法身份参予东亚海洋贸易竞争。
鸟瞰月港
月港,“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的重要节点
月港古码头遗址
民间私人对外贸易,是月港与生俱来的胎记,也是其特殊的精神旗帜。这一从“市”开始的港口,因为有了水域尽头的广阔市场开始繁忙,而繁忙进一步促进了港与城的发展。
享有了“闽南大都会”“亚洲重要商港”的美誉,月港一边带动了石码、浦头、东山等周边港口,形成了九龙江口海湾地区和诏安湾地区两大经济繁荣带;一边促进漳州的茶、糖、水果等农产品、加工制品、纺织品、陶瓷器等行销海外,推动漳州城内“百工鳞集,机杼炉锤”,壮大农业、手工业、纺织业、制糖业、造船业,向外向型经济发展。商贾平民主导商品生产、交换、流通,如获至宝,发自内心地为这座港口城市的建设付出努力。
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月港成为当时从中国经马尼拉(吕宋)至美洲的“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启航港,进入全盛时期,贸易商品多达114种,征收船舶税占福建省税银大半,与东南亚、印度支那半岛以及朝鲜、日本等47个国家、地区直接贸易。
在当年漳州火长使用的“顺风相送”针路抄本上,能看到7条往西洋(浯屿往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尼各地)、3条往东洋(太武、浯屿往菲律宾、日本各地)的直接航线,基本上覆盖了马六甲海峡以东的传统东亚贸易网络。诚如美国历史人类学家施坚雅(G.William Skinner)所言,中国东南区域进入漳州发展周期。
福船建造技艺传承人郑水土师傅
建造中的传统三桅木帆船"浪荡子 · 马可波罗"号
月港船厂
民间自发商业往来所带来的昂扬向上的经济与发展追求,支撑起沿海地区的民生,而国家的政治和安全保障以及寻遍中国唯此一处的绝对权属,激发出这座港口神圣性的灵魂。
月港开放的四十余年,正是葡萄牙人尚未东进亚洲海域的时期,漳州九龙江口海湾地区和诏安湾地区的海商占尽天时,以堂堂正正的官家身份重新主导着东亚贸易网络。尽管在不远处的南太武山麓、鸿江之滨,建于洪武廿年(1387年)的四大卫城之一“镇海卫”依然矗立,彰显着掌管三个千户所、近万兵力的历史实力,但发展中的月港已经超越了构建碉楼、卫城的防御性意义。他代表官家,委婉地调整舵向,有格局亦有控制地为那些在现实尘埃中的大小人物开放出一片有着特殊意义的海外市场,去实现某种程度上真正的“盛民”,似乎在抚慰这座城市与海患纠缠不清的曾经。
一个港口的诞生、成长,终究要直面现实的变形。明末清初,由于海盗骚扰、战争破坏、清廷海禁“迁界”,加上港口淤塞难以停靠大型船舶,原来从港口起,沿南港顺流往东,经海门至圭屿,再经厦门岛出外海的航路阻断,月港开始急剧衰落。清康熙中期以后(17世纪80年代以后),月港的海外贸易逐渐被26公里外的厦门港取代,在漳州的经济履历上断档。这段漳州城前序历史中的重要角色——民众,却真实地凸显了出来。
撰 文 ▏高 舒
马尼拉大帆船
十五世纪,人类进入了地理大发现时代。
开启这一伟大进程不是欧洲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而是位居大陆边缘的两个小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五百年前他们纵横四海,开辟新航线,拉开人类历史第一次全球化发展的序幕。
惊人巧合的是,在同一个时期,在亚洲大陆,推动明王朝变革,引领中国走向世界的,也是偏居福建漳州九龙江出海口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地方:月港。
月港海商与西方航海势力汇聚在东亚海域,在合作与斗争中,参与构建了全新的世界贸易格局,人类进入了全球化的时代。
今天月港村社内,一条与九龙江相邻的古街悠长而又平静,几十家数百年前的旧商行麟次栉比,店前竹帘遮蔽,两边灯笼摇曳。这条叫“豆巷”的古街虽满目沧桑,却散发着盛世遗风,无声地向世人诉说着当年海上贸易的繁华景象。
徜徉在古街上的我们不禁要问,历史为什么选择了月港?四百多年前,这里究竟是怎样的一幅景象?
蜿蜒的豆巷曾经承载着月港昔日的繁华
时光在豆巷流淌
昔日繁华图景,在月港街巷依稀可见
月港的崛起,恰恰是因为明王朝 “海禁”政策的高压。闽南地区可耕地紧缺的地缘生态环境,迫使闽南人把发展的重心转向海洋,扬帆一出就是浩淼的大海,面向大海寻找出路是最好选择。海外贸易可以获取新的生存资源,敢于向海外移民和敢于出海通番经商的闽南人是中国最敢闯海的人。
成化弘治之际(1465-1506),因走私贸易而兴的月港 “人烟辐辏,商贾咸集”,素有“小苏杭”之称。正德、嘉靖年间(1506-1566),月港已经发展成为福建最大的民间海外贸易港,一度被称为闽南大都会。
1567年,隆庆年间,一个注定载入史册的时刻。在倭乱、民间抗争的强大压力下,在广州、福州、宁波诸港朝贡贸易萎缩情形下,月港在地利、人和之际,遇到了好天时,明政府在月港设立县治,准贩东西洋,开放了民间海外贸易。此后月港成了大明王朝唯一合法出海贸易的港口,成了东西方交汇的重要枢纽。
万历年间(1573-1620),月港的繁荣达到了顶点,“四方异客,皆集月港”,月港成为名闻遐迩的国际港口。四方商客们每天如潮水般涌到月港行市上,喧闹中夹杂着不同地区的话音。这里,“农贸杂半,走洋如市,朝夕皆海,酬酢皆夷产”,东西方商品在此交易。周起元在《东西洋考序》中直接将月港形容为“天子之南库也”。
这里曾经是十六世纪首次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国际港口
容川码头
夕阳下的阿哥伯码头
海上贸易的繁荣,最直接的体现便是港口码头,当年沸腾的现场如今已是繁华落尽,从月溪河口沿九龙江边一路向西走去,饷馆、路头尾、中股、容川、店仔尾、阿哥伯、溪尾七座码头遗址依次排列,没入江边的萋萋荒草中,空旷的江面上白鹭不时飞掠而过,偶尔有船只“突突”地驶向出海口,周遭一片宁静景致。
今天的人们难于想象,当年月港桅杆林立、帆樯如云,是十六、十七世纪首次经济全球化中的重要国际港口。无数的生丝、瓷器、茶叶等中华货物从这里装载上船,分赴东西洋,最终辗转到达美洲、欧洲;同样,无数的美洲白银和新物种从这里上岸,流向全国各地。
“海禁”开放所爆发出的变革力量影响深远,对大明王朝和世界贸易冲击之大让人始料未及。大批月港海商抓住历史机遇,主动走出国门,向海而生,拥抱世界,这是中国古代海洋贸易史上壮观的一幕。
白银的流入改变中国历史的进程 供图:林南中
浯屿岛海面
当他们与西班牙人在马尼拉会聚,生丝和白银彻底改变了世界经济的格局。生丝的跨洋到来让美洲的纺织业陷入困境,瓷器改变了欧洲人的生活习俗和上层风尚。出生在月港的漳州华侨史专家郑来发强调:“那时月港海商相当于世界工厂的操盘手。”中国在此后数百年商品贸易全球化浪潮中,曾一度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而白银的涌入,也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海外贸易蓬勃发展之际,欧洲人急切地想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他们透过丝绸看到的中国是朦胧的,毕竟《马可· 波罗游记》带给他们更多是各种想像。
1575年,西班牙传教土马丁·德·拉达在九江龙出海口中左所上岸,探访福建沿海的风土人情,购置大量中国典籍带回马尼拉,马丁·德·拉达根据在福建沿海的所见所闻写出《中国纪行》一书。10年后,一生未曾踏足中国的西班牙传教士胡安·冈萨雷斯·德·门多萨年完成旷世巨著《大中华帝国史》,一经问世立刻在欧洲引起轰动,中国的面貌第一次清晰地出现在西方人的眼前,给东西方文化交流带来长久而深刻的影响。对此书帮助最大的,正是马丁·德·拉达的《中国纪行》和带回的那些中国典籍。
发生在九龙江出海口的“隆庆开关”历史事件,让1567年成为具有象征意义的年份,以至于美国著名汉学家孔飞力视其为中国近现代的开端之年。
撰 文 ▏杨 晖
“九龙江记忆与探寻”融媒体产品以图文、微纪录片及线上线下展示的多媒介融合形式,开启一次九龙江文化的追寻之旅。
每期邀请文化和旅游部非遗保护专家高舒,地方文史工作者、纪录片导演杨晖同台作客,挖掘和梳理九龙江流域伴江而生的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折射非遗传承与先民过台湾、下南洋的往事,由此编织起海内外闽南乡亲“同根、同祖、同源”不可分割的文化纽带。
我们也籍此为大家娓娓讲述一座城的亲水故事,记录人与水相互依存的文化创造,致力构建漳州本土文化高地,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排 版 ▏梁怡婧 邹美玲
联合出品
闽南日报文创院 × 杨晖工作室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闽南日报》2023年3月6日第6版
来源:南方36号
本期编辑:赵露佳 李伟 高丽君
值班主任:林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