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二”次创业!龙文“双”向奔赴

闽南日报 2023-08-31



4月16日,在挖掘机的轰鸣声中,位于龙文蓝田经济开发区的德记(漳州)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记食品”)单层老旧厂房被逐栋推倒。


“我们的改扩建项目已经‘在路上’了,总投资2亿元,规划总建筑面积约6.2万平方米,预计24个月后可全面竣工投产。”看着施工现场的繁忙景象,德记食品改扩建项目负责人林炳坤一脸期待,届时企业将拥有2栋现代化食品生产厂房和2栋高层综合办公楼,未来不仅可以从事现代化智能化食品加工生产及贸易进出口业务,年纳税额目标更是力争1000万元以上。


受早期规划限制,德记食品所处地块少建且低效,早已跟不上企业发展进度,但工业厂房又不能随意改变规划向上扩建搭盖,否则涉嫌违建。就在一筹莫展之际,政府送来了政策红利,允许企业在合规、安全、环保的前提下改扩建。


“‘向上要发展空间’,这不仅是一场解忧‘及时雨’,更是一次企业需求和政策支撑的‘双向奔赴’。”林炳坤由衷点赞。


蓝田经济开发区鸟瞰图


德记食品的改扩建发展,仅仅只是龙文区近年来推进存量工业提质增效工作的一个缩影。


“推进片区提质增效,既是贯彻落实市里‘亩均论英雄’工作部署的实际举措,也是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更是蓝田开发区推进‘二次创业’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龙文区委常委、蓝田开发区党委书记沈晓辉说。


蓝田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至今年已有31年的发展历程,最先开发建设的檀林片区,多数企业存在引进发展早、产业层次低、亩均效益差等问题。


为推动片区提质增效,龙文区以市里关于“存量工业用地提质增效”鼓励政策和工作部署为契机,以“蓝田开发区檀林片区”为重点,通过实施“六大行动”,提出“两改善”“两降低”“四提升”三个目标,向“工业存量”要“发展增量”,着力打造产业集聚、环境友好、资源集约的都市型工业园区。


蓝田经济开发区雷勃动力传动企业生产一线

为了摸清“家底”,去年来,蓝田开发区成立提质增效工作组,将区域现有约6.7平方千米的303个工业地块,划分为8个网格进行全面摸底,梳理出完整的业主家数和租户家数,并将企业用地亩数、厂房面积、建筑密度、容积率、三年平均税收、亩均税收、三年平均营业额、亩均营业额、空置面积等数据逐一落图落表,录入GIS系统、形成数据库,通过不同色块“一企一档”精准分类,为工业企业改扩建和片区提质增效提供数据支撑。


经过“海选”摸排,目前第一批共33家企业有改扩建意愿, 其中10家已在实施改扩建“变身”、5家正加快进度推进计划落地。


同时,蓝田开发区与改扩建企业重新签订《项目管理协议》,对建筑容积率、亩均效益、开竣工条件等进行约束,并统筹片区发展城市设计,确保各施工项目规划合理、风貌协调。


蓝田经济开发区高新智能企业车间一线

“不是所有意向企业都可以登上‘工业改扩建’名单。”蓝田开发区规划建设局局长张峰表示,清单项目既要看用地容积率、纳税额,还要看产出比、亩均收益,进出“门槛”非常严格。


以德记食品改扩建项目为例,不仅工业园区新建道路留足绿化带、改扩建后用地容积率需达2.0以上等条款被明确列在协议细则中,还要求投产后第二年亩均税收达10万元且逐年提高。


“算好土地的产出账、空间账和经济账,才能推动企业自我倒逼、自我革新,不断推进以‘亩均论英雄’为指挥棒的高质量发展模式。”在沈晓辉看来,建档、定标、严控后,紧接着就是挖潜、盘活和提效。


“时间对企业而言就是成本,集中体现在一个‘快’字上。从在谈项目快落地、签约协议快开工到在建项目快投产,企业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蓝田开发区就谋什么、做什么、促什么。”


沈晓辉告诉记者,蓝田开发区成立片区提质增效工作组后,又分设工业提质增效服务专班和综合改造服务专班,由所有科级干部牵头挂钩企业,主动靠前服务,把办公桌搬到项目一线,专人专岗专职对接,针对“堵点”进行“一对一”协调、“一企一策”帮扶,最大程度帮助企业减环节、抢时间,加快实现向“工业存量”要“发展增量”,真正做到争优、争先、争效。


▲本文刊发于2023年4月17日闽南日报1版


往期推荐
至少200人伤亡,所有航班暂停!中使馆紧急提醒
危险!漳州也出现了!千万别碰!

微信发布最新公告

来源:本报记者 蔡柳楠 通讯员 王思亮

本期编辑:赵露佳 李伟

值班主任:林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