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后,这群漳州人亮出了“隐藏技能”!
写在前面
一把吉他、一面鼓、一支话筒。耳熟能详的曲目,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围成一圈。
▲在古城泮池广场,民谣漳州的现场演出获得大量拥趸 记者 沈昊鹏 摄
打开手机闪光灯,化作点点繁星,照亮人群中的歌者。在漳州街头看到这样浪漫的场景,不要怀疑,你大概率是遇见“民谣漳州”的音乐现场了。
很多第一次看民谣漳州演出的人,都会误以为这是一支乐队。
事实上,这是一个由漳州音乐爱好者和美好生活发声者自发聚集起来的组织。
他们没有固定的演出场地、没有固定的演出人员,甚至没有固定的演出乐器,但却拥有过万的粉丝。
在大多数人眼中,这些“歌者”是医生、律师、媒体人、设计师,或者是某人的妈妈……
最初,他们都只是台下挥舞闪光灯的“小星星”,但当他们鼓起勇气站上舞台,便好似回到避风港的船,找到音乐的同时,找回自己。
民谣漳州,就是这个避风港的灯塔。
以下,是民谣漳州主理人之一——柚子的自述。
给城市一隅音乐的光
没音乐的生活是乏味的。怀揣这样的心情,我拉上同样爱好音乐的何老师、林欢欢,组建起“民谣漳州”。我们一起唱歌、玩乐器,尝试着在这个城市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音乐天地。
2016年3月26日,是民谣漳州第一次线下聚会的日子。我们把它取名为“初见·春日民谣专场”。
为了给“初次见面”留下好印象,我们和咖啡馆老板商量,获得了免费的场地支持,又在新注册的微信公众号“民谣漳州”上发了一条消息,号召身边会弹琴的小伙伴加入。
也许是漳州爱音乐的人沉闷太久了,彼此渴望交流,那条推文得到大量的转发,最终有将近60人到场,远超我们的想象。
这场活动让我们收获了许多音乐“知己”,也为组织的壮大奠定了基础。现在几位依然活跃在组织里的主力峰哥、老郑、xun、善牧、张健等,都是在那次音乐聚会上就“入坑”的“元老级”人物。
自那以后,我们便不定期举办各种音乐活动,越来越多人涌进我们的小群,像滚雪球一样,听歌和唱歌的队伍规模在扩大。每个参与者都在为这个小团体注入新活力,以期让它变得更好。
▲弹奏木吉他的柚子
一开始,总有人问我:“你做民谣漳州干嘛?又不挣钱!”最初我开玩笑地回应:一个字“玩”。后来问的人渐渐少了,我想或许是他们来了之后,就慢慢理解了这里的纯粹和美好吧。
某次音乐会后,一位群友在朋友圈写道:“生活除了工作赚钱,还应该有这些。”喧嚣过后,总是需要一些让人心静的声音,为美好生活发声。给城市一隅音乐的光,便是我们坚持的意义。
当星光汇聚成星海
演出时,我们常常笑称自己是“精分表演小分队”。因为台前幕后,所有参与者在表演的同时,还要分工承担其他的工作。
除了挤出时间彩排,运营公众号、管理微信群、统计报名人员、发票检票、布场调音、拍摄记录同样需要有人分担。虽然忙碌,但大家乐此不疲。
其实民谣漳州刚刚发展起来时,我也一度迷茫。民谣漳州的演出大多是公益的,但场地、设备、宣传物料……每场活动都要花钱,这些费用大多只能由成员自掏腰包。如何在不收取费用的情况下,保持组织的纯粹性和日常运营?我们一直在思考。
好在迷茫的时间并不长,随着知名度慢慢提高,我们也迎来了一些“双向奔赴”。许多书店、清吧、餐厅主动找上我们,提出合作举办活动,帮忙带动店里的人气。
慢慢地,我们的演出场地从室内小馆搬到了室外广场,从简陋的音箱变为专业的音响灯光,从一部分人的聚会升级成一群人的狂欢。
如今,民谣漳州的“小星星”已达到上万人,仅固定表演者就有近50人,乐器也从最初的几把木吉他,发展为电吉他、贝斯、钢琴、架子鼓、卡宏鼓、手鼓、沙锤、琵琶、二胡、口风琴……多种乐器叠加。
▲今年3月,民谣漳州春季限定Live现场
一路走来,我们做过公益、玩过跨界,办起活动也越来越熟练。7年时间,组织里每个人的生活状态都在变化,有的人长大了,有的人长胖了,有的人通过民谣漳州相爱了,有的人暂时离开了,有的人又回归了。生活步履不停,但不变的是我们相聚时莫逆于心的快乐。
2023年尚未过半,民谣漳州已在漳州古城、南湖公园、上美湖公园、龙江岁月举办了几场户外音乐Live活动。
未来的日子,我们会继续致力分享音乐、艺术和爱,不断拓展活动的种类和规模,供应趣味音乐时光,带给城市更多美好生活的预见性。
跨界·公益
小凡第一次看民谣漳州的演出,是在一周年音乐会上。2017年,因为一次采访,作为媒体从业者的小凡意外结识了民谣漳州里的一帮“有趣的灵魂”,并被成功“策反”为组织的一员。
主持人的天赋让小凡在面对观众时毫不怯场,有效填补了演出间隙的空白,成为组织里名副其实的“气氛担当”和“外交官”。
▲民谣漳州“气氛担当”小凡
“演出时,除了串场、活跃气氛,我做最多的事情就是号召大家加入。”向陌生观众介绍民谣漳州时,小凡总会反复强调:“我们是一个在地公益艺文爱好者组织。”如她所说,民谣漳州的公益和艺文,并不仅仅体现在公益音乐活动上。
早在2016年7月,民谣漳州就与漳州市小动物科学养护救助中心有过合作,通过图书义卖与民谣义演募集公益资金,为无家可归的小动物寻找栖身之所。
成立后的第二年,民谣漳州开始尝试将诗歌、影像与民谣结合,寻找更多跨界的可能性。
▲民谣漳州发起2017年FIRST青年影展漳州站
2017年的FIRST青年影展漳州站活动,给小凡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多数人在电影院观影,都是购票、观影、离开,观影的体验只停留在表层。”小凡说,那是民谣漳州第一次尝试与小南城合作举办短片放映活动。
在此之前,国内发起这个活动的多为一二线城市,而漳州站是唯一一场融合了电影、民谣、影像对谈等多元化形式为一体的活动。
将民谣与影像跨界组合,能够增强观影者的观感,观影后的影像对谈,又能让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想法得到释放,带来独特的观影体验。
小凡表示,那次活动产生的化学反应持续释放,让爱好艺文的一群人在民谣漳州找到了更多共鸣。后来双方又陆续合作举办了多场放映活动。
除了青年影展,民谣漳州还以众筹的形式,把纪录片《天梯》的首映礼带到漳州,让好电影遇见对的观众;与漳州小动物保护协会合作,举办杨龙梅唐卡公益沙龙和展览,分享唐卡艺术的魅力;与晓风书屋、小南城共同发起名为“寻光记”的民谣朗读专场活动,寻求音乐与文字的碰撞与契合……
▲2018年“寻光记” 民谣与诗专场活动
“尽管这些活动可能不是最完美的,但都很注重个人在活动里的参与度和体验感,目的就是要触动观众内心对生活真正的思考。当一个人开始热爱生活、愿意为美好生活发声时,他就是闪闪发光的。”小凡说。
记者手记
不被定义才是最好的定义
上班时,西装革履,正襟危坐;下班后,背心短裤,个性飞扬。这是民谣漳州多数成员的生活状态,也是当下年轻人习以为常的情境。
他们在本职工作之外的时空寻找乐趣,以期为生命承受之重“减码”,求得身心的平衡。于是乎,“斜杠青年”应运而生,“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开启了。
“斜杠青年”特指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他们不愿被“单一”的工作束缚,也不受陈规的框架设限。挑战自我、升华自我,积极的生活方式不仅产生更强的自我认同感,也为社会充注新活力。
面对职场,谁不曾迷茫、焦虑?是偷懒地“躺平”,还是走出舒适区,探索更多的可能性?这无疑是个哈姆雷特话题。
成为“斜杠青年”,路途或许并不平坦,但付诸行动,肯定有回报。自身能力的拓展无疑有助于消解风险社会和主职带来的无力感,人生也会变得充实且有趣。
当然,人的时间是有限的。“斜杠青年”毕竟不是贪吃蛇,要避免盲目跟风,处理好自身多元“量”和“质”的关系。
根据自身的承载力,慎重规划,踏实经营,打造适合自己的“多重身份”。不被定义才是最好的定义,愿我们过得更有意义!
《闽南日报》2023年5月17日第6版
来源:本报记者 林依妮
本期编辑:赵露佳 李伟
值班主任:林堃